记叙类文章写作中的“虚”与“实”

    【摘 要】在写作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虚”与“实”的创作方法的选择问题。真实是写作的生命,虚构是写作的本质,在记叙类文章写作中学生要做到实者虚之或虚者实之,实属不易。到底是“实录写真”,还是“奇幻夸诞”,很值得探究。

    【关键词】记叙类文章 写作 虚实

    记叙类文章写作中的艺术虚构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即是艺术创作中的假与真的关系。艺术创作必须有真实性,因为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品,都是反映现实的,真实是写作的生命。但艺术创作不仅不排斥虚构和想象,而且必须要有,因为事事皆实,就会失于平庸。艺术真实的真,不是与生活一模一样的真,艺术的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可以说,虚构是生活真实向艺术真实转化的中介,写作的创造性在于虚构。虚构是写作的本质,但事事皆虚,就会过于妄诞。要在写作中做到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实在是大有学问。在记叙类文章写作中,记实与虚构是可以交叉沟通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写作经验来有效选择。

    一、实录写真

    “实录”作为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方法,强调“写真”,即真实地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写“实”呢?

    1.培养敏锐性

    生活是写作的宝藏,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之真,就是生活中的真美丽、真邪恶、真善良等。无数的细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学生,要特别注重积累“自己的生活素材”,多写自己的经历和当下的自己,做到我手写我心。我们常常因为不熟悉身边的人物,难以发现其独到的个性。教师要指导学生锻炼观察事物、刻画人物的眼神和笔力。观察生活要增强敏锐性,力忌走马观花,力求由明察明访向深入探究过渡,由表入里披沙拣金,剔其次要,突出人物的主要方面。

    2.寻找凝聚点

    道德之善、情感之真,是社会道德、人伦常情的规范和矫正,表现出的是一种人之常情的共同评判、人心向善的共同要求。道德与情感不是虚无的,学生要表达好这种符合“主流文化导向”的东西,就要善于寻找感情的凝聚点。2008年有10个省市(广东、安徽、湖北、上海等)高考作文题涉及到对“道德之善”的拷问,有涉及人际关系的,有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涉及公共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落脚点是学生对生活之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对此类作文,学生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一个感情的凝聚点。如一位14岁的小作者将母女真情凝聚于一碗“油盐饭”上,朱自清将父子深情凝聚于父亲的“背影”中,台湾作家陈启佑在《永远的蝴蝶》中将对恋人的深情定格于出车祸时女友像白蝴蝶飘起的那一瞬,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在《半张纸》中将夫妻深情凝聚于“半张纸”中等。

    3.呈现“真”生活

    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常识”,山东、天津的“见证”和“我说九零后”,2008年江苏、浙江、四川等5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无一例外地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考生在对生活的或丰富或有趣或复杂深刻的“呈现”中,表达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生活是创作的肥沃土壤,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生活,写有“自我”的生活。学生的记叙文写得平淡乏味,主要原因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挖掘。

    记叙类文章写作中有两种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我们要挖掘生活原本的东西,把它艺术地放大,或铺叙,或渲染,或细节,或烘托……辗转周折,奉献本真。学生要充分关注现实,关注自然,学会用“艺术化的现实本身”说话,学会“敬畏现实”。

    呈现“生活之真”,我们还可采用内心独白、托物寓意、设立对比、以小见大、镜头组接、节外生枝、曲径通幽、细节刻画等技法。其中除刻画人物个性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添加背景、欲扬先抑、回忆穿插、误会巧合、情节突变等技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二、奇幻夸诞

    我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曾有人用奇、幻、夸、诞、虚、怪、异等词对其创作特征进行概括。其中也有某些区别,例如,诗文中一般用“奇”为多,而小说、戏剧则用“幻”较多。《西游记》的特点是以幻为奇,写的是奇地、奇人、奇事、奇想,“其事极幻,其旨又极隐”(张书坤《新说西游记》),这个“幻”即是《西游记》“奇”之所在。“诞幻”与“奇情”是《聊斋志异》的重要特点。我国古代文艺家认为李白之“奇”,突出地体现在两个字上,即“仙”和“豪”。其中的“仙”说的是李白诗歌以抒写理想为主的超现实的幻想内容。我国古代对多虚构想象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批评中,特别强调和重视“奇”中要有“正”,“幻”中要有“真”,虽然“夸诞”不稽,但都能体现其合乎“人情物理”之深意,也就是说,十分注意其现实基础问题。所谓“真”、“正”,所谓“人情物理”,即是浪漫主义作品中包括和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由此可见,我们在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可以大胆虚构和合理想象,可以通过一些现实的、幻想的题材与内容,运用夸张而奇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激情。然而,我们在描写这些超现实的内容时,仍要有现实生活依据,符合“艺术真实”。离开了“艺术真实”,虚构想象就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都是既翱翔于现实之上,又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之中的。

    有不少高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记叙类文章时,想通过虚构想象来弥补学生生活积累之不足,这么做不是不可,但要指导学生“描绘”虚构想象之纯。想象之纯,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犹如人类童年时期的神话,虽天马行空、不可思议,但展现的却是生活“可能”的样子,是生活发展的指向标和动力。无论采用“实写”还是“虚构”,我们写作的终极目标都是要表现真、善、美。

    当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真善美”的“实像”时,就会用“想象”用“虚构”去补充、丰富和完善生活可能有的样子,会用“想象”、“虚构”去描绘“真善美”的“虚像”,此即“至纯”境界对于人们的“启发感召”。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想象虚构呢?

    一、掌握虚构的基本法则

    我们在写作中要做到虚构与真实完美结合。

    1.在选材与立意上,要做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虚构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只有占有大量丰富的现实生活材料,对其去粗取精,提炼、加工、升华、虚构,才能达到艺术真实,写出好文章来。学生体验真实是根基。优秀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有生活原型。只有注重体验真实,学生塑造出来的形象才越有真实性。从生活中取料的具体方法是“取一”或“杂取”,利用材料进行虚构的常见手法是“补充”、“合成”或“移花接木”。阿Q形象是“取一”与“杂取”的典型例子,孔乙己和祥林嫂则是“合成”的成功例子。

    2.情感要真

    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还要表现作者情感的真实。在写作时,我们的情感一旦被某一对象激活,就会诱发出无穷的想象,在虚构的想象的世界中,会把自己想象中的人、事都当成真实的,并对他们倾注全部的真情,与之同甘苦、共悲欢。在写作中,我们也只有和自己笔下的写作对象有共同的思想感情,才能大胆尝试,逼真描绘,写出人物思想感情的真实和内心世界的真实。

    3.追求细节真实

    细节描写直接关系到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写作中,无论写人、叙事、绘景、状物,都要能借助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凸显细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一件大衣,成了小说的亮点。一件普通的军大衣,在小说家的笔下,成了绝妙的细节描写对象。“大衣”前后出现4处,每一处的展示,都是人物性格的动态写照。还有严监生临死时因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不肯咽气而伸出两根手指头,葛朗台拼掉最后一口气去抓镀金法器,等等。细节的真实无不凸显着艺术的真实。依据一定事实,我们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创造出生动的细节。用荒诞变形法刻画的细节若服从于一个假定的逻辑,经得起推敲,它就符合艺术的真实。如《西游记》、《聊斋志异》中的神仙鬼怪,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甲虫,窦娥的三桩誓愿,梁祝化蝶等等。

    二、进行有效的想象训练

    小学和初中其实是训练学生想象虚构能力的最佳时期,当然高中阶段也不为晚,只要训练得法,一样有效。

    1.假设想象训练

    假设想象就是假设出一种特定的条件和背景,描绘出在这种前提下所产生的情景和故事。卡夫卡《变形记》假设了一种极度夸张、离奇的背景,即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然后再想象会出现的生活图画及主人公的遭遇,从而突出主题。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也是借助假设想象构思而成的。假设想象是一切想象的基础。1999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典型题例。

    假设想象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非现实的但属情理之中的生活画面,作者可以通过它尽情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时空倒错、身份的变化、改变条件或背景是其基本类型。寓言、童话和小小说创作是这类作文的极好的训练形式。特别是小小说的写作,可采用幽默讽刺法、巧合假设法和误会意外法等技法,训练假设想象最为有利和有效。体悟情境、合理推测、描绘画面是这类想象文的基本创作方法。作文时要注意切近现实。

    2.借创想象练习

    借创想象,是指在文学名著原作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引申,创造出另一形象或生活画面的思维方式。如高考作文《阿Q新传》、《朱贵开店》是借用名著人物形象写成的,《赤兔之死》是借用名著艺术形象写成的,还有借用名著典型环境或艺术形式等写作的作文类型。当然,写作这类作文,原著知名度要高,再创的形象与原型要相互契合,或者有衔接点。显然,在这类作文中,借用原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进行创意的基础,关键是要通过活跃的想象、联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从而生发出新的主旨。故事新编是极好的训练形式。用借创想象作文的要求是:立足再创造,创立新意,思路要开阔。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联想想象、模糊命题想象等,师生都可尝试练习,这里不再赘述。

    作者简介:颜金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五中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基于微信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张建霞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移动手持式终端设备普及的今天,中学生拥有和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越来越成为

  • 回归生活灵动作文

    高玲说到作文写作,学生会感到恐惧,教师也会头疼。教师的指导是有条理的,从话题的开始到结束,但学生的作文仍然是流水账,甚至假大空,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