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对当下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探本溯源,介绍了国内一些培养单位在文科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培养两条路径对已有经验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一些新的设想。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3-0072-06
从2005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进行探讨,并逐步推出各种有力举措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2014年秋季起,更实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国家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应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出,目的就在于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让更多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能更好担负起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来。
由于学科专业特点,理、工、农、医等科的研究生整天来去匆匆、埋头忙于各种实验、临床等实践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学习时间往往是“满”的;从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科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则大为不同了,除了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外,他们拥有大量“空”的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通过对理、工、农、医科的研究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数据、经验、成果、案例以及“无中生有”的专利发明、科技制作等的检验来考核他们的学习成效,而文科研究生在进行人文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在导师指导下研读大量文献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往往是研究书本思考书本为多、研究和思考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为多,这本身是一个练内功的过程,存在着学习质量和成效考核、评价机制不容易建立的情形。因此,该怎样富有效率地管理文科研究生的学习、检验评价其学习成效,切实加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具有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双重价值的话题值得我们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们认真重视和积极思考。
一
按理来说,深入广博地阅读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田野调查,从事科学研究撰写论文,这应该就是文科研究生的学习常态。不过,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的缺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出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等现实情形,而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研究生教育目标也自然同时落空了。在对现在文科研究生所进行的各种相关学习情况的调查来看,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生来说,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显得比较从容悠闲,他们往往研一忙于应付各种专业课程及英语六级考试,研二则忙于在外面兼职赚钱,到了研三的时候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参加招聘会和准备各种就职考试,与此同时撰写毕业论文,学习的效果、学位论文的质量自然就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而且,很容易的,在研究生三年读书时间里,他们会感觉到无所收获,甚而萌生读书无用的想法。
需要看到,当下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是由较为复杂的多方面原因错综而成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文科专业本身的原因。文科知识本身就存在着学术创新难的实际情形,那种从无到有的思想观念的发生、那种对旧观念旧方法的超越更新,那种对“真相”的深入探掘和对“真理”的努力靠近,是需要奠基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一个专业的研究者若是没有“板凳愿坐十年冷”的求学精神,没有足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为丰厚的专业知识积淀,就想在两三年内有所谓学术创新,是不可能想象的,毕竟文科学习不是要发明或使用某种器具,也不是抬手动脚等外功的演练,而是要在浩瀚的书籍海洋中练就慧眼、开动脑筋、修炼内功。再者说,现代研究生教育中那种集约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想让一个群体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能全面实现其精神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文化空间的提升与拓展,同样会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2.研究生培养单位方面的原因。在研究生招考阶段,有的培养单位并不按照自己的实际培养能力来招生,而是盲目扩招,甚至为了争“学苗”而降格以求,“拾到篮里都是菜”,这就令一些并不适合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生源也流入到了研究生群体中,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而到了研究生培养阶段,培养单位又实施的是“宽进宽出”的培养原则,没有较好的鼓励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举措,又因为种种原因在文科研究生的教育方面吝于投资:从硬件上来说,文科研究生不像理、工、农、医科的研究生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从软件上来讲,培养单位对学术氛围的营造远远不够,文科研究生并不能被赋以学术创新平台,也很少有机会见世面、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各类学术研讨活动中去。培养单位在对文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和成效的考核上,往往是要求其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若干篇学术文章作为硬性“指标”,这种量化考核的方式容易制定,但也一定是偷懒的评价方式,虽然它让潜在的不易捕捉的东西诸如学术含金量、创新能力等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不免失之简单与刻板,反倒给了一些唯利是图的刊物大敛版面费横财的机会。而且,培养单位其实是在以考查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的方式来代替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检验,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3.研究生导师方面的原因。现在诸多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淘汰竞争机制,所以即使有的导师没有工作责任心,也不具备带研究生的学术资格,但只要拥有一定的职称、工作阅历,一朝擢升就成了终身导师。同时,由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急剧扩张,现在一个研究生导师要同时带十几二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研究生,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研究生导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就比较繁多,再加上如此繁重的指导工作,对研究生学习过问和指导的机会就少得可怜。而文科的学习不仅需要研究生有着很强的学习自主性,更有必要经常与导师之间进行精神沟通和学术交流,文科研究生是离不开导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导的,一旦研究生导师不闻不问对研究生实施“放羊式”管理,本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求知问学精神的研究生,很容易在研究阶段失去方向感而无所适从。
4.文科研究生自身的原因。文科专业的创新是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知识的积淀的,而部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是客观事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有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没有打下较好的专业基础,而是靠死记硬背考上研究生的,即使在读研时希望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但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仍然依循从前以获取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老路,研究意识薄弱,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培养不够,因而很难在研究上有深入进展。再如,有的研究生是属于跨专业报考,甚至是在被录取时调剂到的相关专业,因而对所学专业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上先天性地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就注定了他们无法在研究领域走得更远、更深入,更遑论学术创新了。从研究生学习的主观意愿方面来说,现在有些研究生之进一步学习深造,目的很单纯,就是为着拿一纸文凭,以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中能凭借高学历胜出,因此对所学专业本身没有什么兴趣,自然学术探究意愿不强。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在这一领域内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发展后劲呢?
还要看到,当下文科研究生学术研究意愿不强,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比如,在读研究生确实有一定的经济压力,这难免会令其分心、阻碍其学术进步。再如,过去培养文科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从近些年文科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因为研究生数量的剧增,又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水涨船高,文科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能进入到企事业、公司、机关、中小学校、新闻出版等单位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这些用人单位并不要求录用人员具有多么高的学术性,而是要求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现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还是依循旧例,仍然“不合时宜”地注重和强调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性,在评价研究生学习成效时还遵循着从前的科研标准,这就和社会用人单位以及研究生未来的就业意愿出现了很大的反差,自然会令研究生感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将来无用武之地,不热心学术探究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文科研究生往往女性偏多,不可避免地在科研能力表现上存在着性别劣势。
二
上述国内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及原因,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国内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长期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也都能切合实际地摸索出符合实际的培养道路,有针对性地推出各种举措,从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及借鉴。
1.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培养单位往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注重营造学术氛围。例如,加强硬件建设,购置大量图书资料,实现各院系之间图书资料的共享。开展各类与学术研究有关的校园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以讲座等方式和文科研究生展开交流,采取鼓励的方式把研究生送出去进行校际交流,积极吸纳和引导研究生参与到国内甚至国外各种专项学术活动中去,令其领略科研魅力以调动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有的培养单位积极建设文科“实验室”,创立和培育文科实践基地,设立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基金,对优秀研究生实施奖励和资助。以上海理工大学来说,该校实施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对那些具有一定科研水平、有较详细可行的学术研究计划、预期能出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科研究生给予为期一年的资金支持。再如重庆大学建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以创新团队形式申请,经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同时对研究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予以奖励,还设立访学交流项目,用于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重大学术会议乃至国际学术研讨会;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创新实验室,成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等。尽管理工科研究生更容易从中获益,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科研究生被吸引参与到了其中。[1]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还开展校际交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令文科研究生与外界乃至异域文明有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还有,近些年来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已经完善了研究生学习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学生毕业答辩之前对其学位论文的不端行为进行检测,同时加大研究生学位论文外审送检力度,采取外审专家一票否决制,以此减少和防范研究生论文的不规范及粗制滥造现象。还有的培养单位已经不再硬性要求研究生在毕业前发表若干篇论文,而是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关注点真正着眼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考核上。
2.汇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导师队伍自身创新素质和能力建设。不少培养单位都已经废除了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在遴选研究生导师上不拘一格,能者上,不能者下,只要有相当的学术成果和富有学术活力,哪怕年纪轻轻哪怕还是讲师,就都可以担当研究生导师。一些培养单位为充分强化导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学业培养和指导上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将研究生培养质量纳入到导师考核体系中去,甚至不但考察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表现,还对已经毕业了的研究生进行持续的质量跟踪调查,将其毕业后的工作表现也作为评价研究生导师合格与否的一项指标。与此同时,培养单位还注重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工作,鼓励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活动往往是在专任导师和指导委员会的共同磋商指导下进行的。指导委员会或导师团队成员的构成,不囿于本校教师,也不囿于本专业导师,还将外校专家和相关专业的导师吸收进来。如此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优势,发挥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博采众导师的专业之长,开阔了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文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及教材的建设。培养单位出资鼓励教师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还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调整学分要求,打破学科、专业课程界定,拓宽了研究生选课范围,保证其能有更多时间从事研究创新。同时还增加研究生的实践课时,一般将实践安排在研二阶段,根据其论文需要安排其学术考察、社会调查及向外单位研究专家请教等活动。有的培养单位还根据文科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需要,建立了学术讲座制度,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相关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必须达到规定次数。在文科研究生教材的建设上,则注重教材是否能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宗旨,建立了研究生教材质量跟踪及信息反馈制度,设立教材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出版能反映新知识新成果及体现学科特色并对研究生知识、学力、素质协调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教材。
4.以科学研究主导文科研究生的学业。为使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能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单位和导师常常有的放矢地根据研究生自身优势协助其确立研究选题,以此促进其学业的完成。例如,浙江大学近些年来推出“科研主导,导师主责,激励相容,协同创新”的工作方针,赋予导师以更多的责任意识,鼓励导师设置更多的助研岗位,学校还提供配套经费予以支持,尽可能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以基本助学金资助研究生培养费,以岗位助学金资助研究生生活费;研究生因为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其学习与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2]再如,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吉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生教学与管理方面积累的培养经验而提出了“科研主导,课题领路,经典阅读,前沿跟踪”的培养方针,在实际运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成效。“科研主导”是指研究生从入学起直到毕业自始至终树立科研意识、问题意识,以此引领自己的学习,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课题领路”是指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带着课题学习,在导师带领下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完成导师交付的科研任务,由此培养自身创新的科研能力;“经典阅读”是指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阅读并反复通读、细读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做好读书笔记;“前沿跟踪”是指研究生要紧密跟踪、阅读导师指定的专业报刊和最新学术著作,在对其中精髓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撰写专题研究述评和书评。在此指导方针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均要比同期在研的同专业学生表现出更好的思维能力和学术活力来。[3]
三
在看到已往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分析,发掘“成果”表象下可能隐藏着的某种“问题”,并对未来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一些设想。
我们有必要对当下一些培养单位在如火如荼地从事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上不自觉出现的本科化趋向保持警惕。一些所谓“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看起来风风火火成果显赫,但却可能把本来应该不拘一格的研究生教学变成了本科教学的扩大化,最终南辕北辙、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宗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不仅仅是学历、学制上的,更反映在研究能力的差别上;所以,如果说本科课堂还是属于“授鱼”阶段、可以是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以讨论调查为辅的话,那么研究生课堂则理所应当是“授渔”阶段,研究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的是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毕竟文科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研究型学习,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超越,这并非否定文科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得理应其在课后的广博阅览中完成;也并非否定研究生导师的课堂教学,但研究生教育切忌变成一个卖话买话的大市场,研究生课堂也切忌变成卖话买话的店铺。文科人才的创新绝不是单纯掌握了知识、获取了信息,更在于其能否灵活运用知识,有无能力选择与提炼所获取的信息,并最终实现信息增值的目的。
我们该知道,剑桥大学那种研究生导师领着学生品下午茶谈天说地的情形,也该知道美国的研究生课堂上畅所欲言、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包容和保护。再以加拿大大学的文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来看,研究生一般没有特定教材,还在上课之初,研究生导师就已经给学生布置下去详尽的教学指导,令其在课后的阅读、思考中建立起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因此那里的文科研究生的课堂主要是研讨。[4]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导师的传道授业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悟道的引导上,体现在对学生解惑答疑的启发上。我们不必要在研究生课堂上也依葫芦画瓢般地师生共喝咖啡或者将课堂变成了菜市场,但那种随意畅谈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与思路、那种对“异端”思想的容纳与尊重却是值得我们“拿来”的。看似散漫、天马行空的方式却自有其对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之道的遵循,自有其对民主开放、宽松平等的学习空间的开辟,自然会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讨论的热情,必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看似严谨、规范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有板有眼的教材建设却可能循规蹈矩,令人畏手畏脚,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空间。因此,文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立在讲求科学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合情理的一面。毕竟,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研究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受到一种良好的思维训练和“道”的启悟,从而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对研究生导师资格的认定和学术考核上,有的培养单位往往急功近利地以科研量化,看研究生导师发表文章的刊物的档次、看其究竟拿到了哪些项目、获批了多少科研经费,还依据此给以配套奖励,支持导师为研究生设置岗位、提供科研工作机会等。这也许适合考核理工科研究生导师的业绩,但一定很不适合文科研究工作的实际。通常文科研究生导师不容易申请到项目,即使申请到项目了,所获批的经费往往也是杯水车薪,也不大可能给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的岗位。文科研究工作不像理工科研究那样预期能够产生较大较高的经济效益回报,文科研究的效益更多的还是反映在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上。这种情形中外皆然。理工科研究者也许可以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大展身手,而文科研究者却往往只能在撰书立说中、在社会社区的调查研究、文化宣传、开设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创造精神文化价值。而且,研究生导师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并不意味着其会具有较高的培养能力,反之亦然。孔子是述而不作的,而从他对学生的指导上的表现来看,有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导师呢?
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培养单位通常注重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这可以促进研究生有更多的专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其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毕竟每一个研究生导师都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会存在着研究上的“盲区”。但要注意的是,研究生导师团队要具有包容性,能包容同专业的导师,也应该能兼容相关专业甚至跨专业的导师;这个团队更要具有可操作性,亦即要有与之相配应的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机制以督促其中的每一个导师都能够负起职责来,真正地对研究生施以学术上的指导;否则,导师团队就会变成看上去很美的“马歇尔计划”,“婆婆”多了反倒会没人管“孩子”。
要看到,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固然可以增强他们的研究意识,也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也很容易因此受制于导师的研究领域,令研究生成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形成了通常人们所说的老板和学徒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九十多年前就希望“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彼此应当发生一种优美高尚联密有生气的关系去作他们的学问”,视之为“大学教育一桩最要紧的事”[5]。这个教育梦想对我们今天理解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当中的师生关系仍有启发作用。因此,“课题主导”更应该是研究生在导师的引领帮助下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值得其研究的课题并由其独立完成,这也应该是其申领各类奖助学金的主要途径。有必要提及的是,国家以及各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生活、学业的奖助不应该是事后诸葛亮式的业绩评定的结果,而最好是首先建立一套以科研为导向的奖助学金评价体系,激励研究生一入学时就能够凭借此项资助更好地也是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生活当中。
还有,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上应该始终讲求质量保证,避免“严进宽出”或“宽进宽出”的情形,在招考研究生时要避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要求,同时还要在人才选拔上不拘一格,让那些真正有研究潜力、有发展前景的人才“冒”出来。有资料显示,美国研究生的入学制度是比较宽松的,但淘汰率较高,一般大学淘汰率为10%到15%,名牌高校则达到30%到40%。[6]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同时,培养单位要严格控制好师生比,限制导师带研究生的人数,以此保证传帮带的质量,在研究生教学上更有必要采取小班化教学的方式,以确保讨论、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文科研究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而不应该只是看有无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的杂志等级、论文发表数量等。
从已有经验来看,各培养单位以及研究生导师对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更多看重的还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已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经验和思维以及考查方式仍然向培养适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理论性人才倾斜。这当然应该是研究生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社会上对这一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学术型硕士的需求量事实上是在逐渐萎缩的。从近几年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上来看,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规模在渐次扩大。这已然向我们发出了研究生培养转轨了的信号。因此,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认定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也自然需要有所调整,唯有如此,文科研究生培养才能更接地气、更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因此,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和培养工作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郑小林,邹成诚,等.强化创新实验基地作用,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
[2]杨卫,来茂德,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3]乔世华.漫谈高校鲁迅教学[J].殷都学刊,2010(3):63-65.
[4]肖广岭.加拿大大学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5]陶行知.陶行知论创造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56.
[6]李峻,陈鹤鸣.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