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左志敏

    摘 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因不同的性别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而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受到幼儿气质类型、社会情感水平以及道德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在充分了解幼儿个性特点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常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

    关键词:能力 培养 自我控制 延迟满足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人格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控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幼儿自控能力弱的因素

    自控能力是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幼儿的自控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不能长时间坚持做某些事情;上课好动喜欢做小动作、随意离开座位;不按规则排队;情绪容易激动乱发脾气;没有耐性等等。造成自控能力弱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特殊的生理特点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髓鞘化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尚处于发育阶段,兴奋的感觉占优势,所以幼儿的行为往往都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容易大哭大闹、发怒或者突然开怀大笑,自我控制能力差。2.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其前提条件是幼儿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也就是让幼儿认识到应该自己管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由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限制,幼儿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这也是他们自控能力差的一个客观原因。

    3.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过分宠爱和教育方式的不统一

    幼儿的自控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中国家长对幼儿的照顾和关爱大都超过了正常的度,达到了宠爱和溺爱的程度。现代的家庭很多是“四二一”的模式,那么多的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况且成人的教育观念不同,势必导致他们教育方法的差別,两代人教育观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

    4.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影响和“忽略”

    孩子正处于模仿和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喜欢“有样学样”。带孩子出去玩儿堵车的时候,家长是否表现出焦躁的情绪?和孩子游戏时是否经常不耐烦?心情不好时是否常常对孩子发火并迁怒于孩子。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和情绪都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二、提高幼儿自控能力的途径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

    (1)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幼儿园老师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

    (2)其次,幼儿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关于情感方面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懂得谦让、团结、友爱、互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3)安抚幼儿的情绪。

    2.促进幼儿独立意识、抗挫折能力的形成

    中国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为孩子考虑的太多,喜欢代替他们思考和做太多的事情,所以绝大多数的幼儿独立意识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差。遇到事情不去解决冷静思考,只会急躁!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给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决定问题的机会。

    3.让幼儿在充分自由的活动中形成自我控制能力,不压制幼儿

    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往往呈现出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幼儿参与各类充分自由的音乐活动,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

    4.教师、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行为主义学家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认为榜样在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注意当中。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幼儿的言行,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良好控制能力的方法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遵循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幼儿的良好控制能力:

    1.游戏是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学习儿歌、故事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初步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催化作用,使幼儿对学习的内容或所参与的游戏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正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自觉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的良好心理态势。

    3.利用音乐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是一种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人的幼儿时期,特别是学龄前的两三年,相对于其它思维而言,是听力思维最为敏感。在这个求知欲和吸收力的高峰阶段,音乐的熏陶和训练,将会对孩子的智力启蒙、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产生相当大的效益。

    4.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控制能力的培养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几年逐渐的引用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对幼儿道德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环境、氛围、气味等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个年龄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其一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控制策略

    虽然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但由于幼儿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我控制时间短,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技巧和策略。研究表明,2岁幼儿通过使用成人教给他们的分心策略、寻求安慰策略和寻求帮助策略,他们的自我控制时间就会延长,自我控制能力从整体上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幼儿自控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要遵守行为规则,在家里乃至社会上都要学会遵守规则,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责任,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幼儿在成长,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相信有老师、家长、幼儿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

相关文章!
  • 基于“问题+互动”的高中数学核

    马海霞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标准,侧重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有效地运用数学思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管家》中玛丽莲·罗宾逊对圣经

    内容摘要:作为坚定的基督教徒,玛丽莲·罗宾逊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管家》中从修辞到主题各个层面上的许多设计具有明显的圣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