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幼儿特征的玩具设计研究

    谭丽梅

    

    

    摘要:目的以幼儿特征为研究对象,设计出适宜幼儿成长的玩具。方法通过对当代幼儿特征,包括身心特征、生活形态特征等的研究,整合出符合当代幼儿特征的幼儿玩具的设计原则,并应用于设计中。结论幼儿玩具的设计因从特定的时代环境出发,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设计目标,利用玩具的形制、结构性等的设计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游戏性和引导性。

    关键词:幼儿特征玩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1-0128-02

    引言

    特定为幼儿游戏、娱乐、益智、锻炼肢体活动能力等需求所设计的玩具被称之为幼儿玩具,其对幼儿特征的捕捉是此类玩具设计的重要出发点。玩具是游戏的载体,承载着寓教于乐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玩具的发展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设计制作和玩具选择等问题。

    一、当代幼儿特征

    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3—6岁幼儿已具有了年龄阶段性的特征。但不同时代物质生活方式的影响,幼儿的特征又会表现出代际之间的差异性。

    (一)身心特征

    幼儿阶段,骨骼、肌肉、大脑发育较快,身体知觉、触觉、听觉敏感度不断提高,肢体日趋协调,动作平衡性、有意性增加,乐于通过自己的手和眼的协调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如乱扔东西、喜欢推、拉、乘骑、搬运、拆装、简单归类收纳等动作。在心智层面,处在个性形成期,开始拥有形象思维及语言表达力、理解能力,但其尚未具备成熟的思维方式,在游戏动作中极易受到外力的干扰和伤害,难以完成复杂动作。此外,幼儿在這个阶段对外在环境的恐惧感减弱,乐于玩具游戏中的交流合作与成果分享。

    因此,幼儿玩具的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如幼儿与玩伴、玩具、游戏,父母与幼儿、游戏的互动)、安全性、结构性,在良性互动中给予幼儿引导,如对幼儿的收纳、归类等行为动作进行引导,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二)生活形态特征

    生活形态也叫生活方式,是对群体化生活状态的描述,其与人或者团体的生活密切相关,包含社会关系模式、消费模式、娱乐模式等,其差异也是幼儿特征代际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代幼儿的生活一般有专人陪伴,物质所体现的爱的表达较父辈幼年更为富足。从幼儿玩具上来看,80后、90后潮人当妈,其对幼儿玩具的选择甚为苛刻,玩具选择的侧重点偏于益智早教类和DIY手工类等侧重于对幼儿进行智力培育和有利于亲子互动的玩具,但由于繁忙和压力,玩具及其游戏中,亲子间互动更多表现为父辈对玩具的选择、收纳和看管或被挤压掉而成为祖孙互动。

    二、幼儿玩具市场现状

    我国现目前的幼儿玩具市场尚属于发展阶段,受幼儿需求的增加,父母玩具选择观念的影响极大。

    (一)玩具市场现状

    玩具在约三分之一育有幼儿家庭所购买的幼儿用品中占重要位置。以2016年为例,32%的家庭用于购买幼儿玩具的支出在1000—1500元,34%的家庭用于购买幼儿耐用品的支出在2000—4000元,42%的家庭用于购买幼儿易耗品的年支出在1000—2000元。从幼儿玩具购买分类上看,大致可按游戏形式将其分为静态陪伴和动态益智互动两大类。

    1.幼儿玩具的设计理念

    年轻父母成长的年代,幼儿玩具基本属于“玩物”型设计,如竹蜻蜓、玩具模型等(见图1)。现代,幼儿玩具的设计有了优于传统的进步,其更强调安全、易用、益智、互动、可持续等,试图从多方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但是,当代幼儿玩具设计依然是一个以玩具开发者主导,父母主动选择并考虑幼儿诉求的模式,因此,在落地的幼儿玩具中,其设计原则多在结构类、电子益智教育类等表达父母“望子成龙”诉求的玩具中体现,拼插类、电子类益智玩具成了幼儿玩具的主流(见图2)。幼儿玩具从关注幼儿手中是否有“玩物”到高度关注“物”本身的健康、安全及对幼儿智力的培育,幼儿玩具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幼儿与玩具及幼儿成长与智力培育,父母及其他玩伴的参与性都非常低,玩具成了孩子自我的工作和玩乐。玩具设计的背后,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需求满足依然凌驾于对幼儿心智成长的关注上,父母等玩伴的分享与陪伴的缺失,儿童成长性带来的玩具高淘汰率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幼儿玩具的形制与材料

    从幼儿玩具的形制和材料上看,现代国产幼儿玩具多为动漫角色或影视卡通形象的具象延伸设计(如图4),造型趋于整体化,缺乏形态结构在游戏中的互动性的表达。从材料上看,其多以布艺或色彩艳丽的塑料为主,以红、黄、蓝、绿等能带来强烈视觉刺激的色彩较为多见(见图1)。

    三、当代幼儿特征引导下幼儿玩具的设计原则

    幼儿会通过对玩具形制、外观质感的观察、触摸等动作来感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玩具往往可以作为知识的载体来彰显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训练其感官,丰富生活体验等,因此,玩具“玩法”多样性是幼儿探索乐趣的附着点,保障玩具发挥引导和桥梁作用。

    (一)结构性设计

    玩具结构是玩具的灵魂所在,也是“玩法”多样性的实现途径。有趣的玩具结构设计,往往会延伸出强自主探索性的玩具玩法。幼儿期是性格塑造、智力开发和健全心智的关键时期,玩具就是它们认识世界的眼睛,但幼儿认知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精力有限,需要外在环境刻意的引导,充满趣味的玩具结构性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有一个不断发现新玩法的过程,家长也能自然地参与其中,给予引导和帮助,并能借此互动而自然地向幼儿传达正确观念,增加与幼儿互动的同时,丰富而有趣的结构带来的玩具玩法的改变也会带给孩子持久的吸引力,培养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给幼儿有意性的行为予以良好的引导,如通过玩具结构的改变,将其乱扔玩具或家中其他物品的行为动作,引导为通过玩具去收纳等行为。

    (二)玩具设计的时效性

    玩具设计应有以幼儿用户诉求及其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的考量为设计原则。玩乐是幼儿天性的自然发挥,玩具对其身心发展的引导性也会受限于特定的成长条件。幼儿需要通过玩具等载体来实现与父母、自身、生活等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以此来达到身心和谐。每一个时代,玩具设计应当从时代的客观条件出发,把握幼儿生活方式的时代差异性及玩具需要承载的陪伴与寓教于乐的意义,当然,更应当把握“玩”与“伴”的基本述求,在游戏、陪伴与共享中,去实现幼儿与设计师、父母、世界的共鸣与自我的身心成长。

    四、幼儿玩具设计实践

    基于上述对幼儿特征及当代玩具设计理念和原则的探索,从结构性设计包含结构的安全性、趣味性、丰富性等,以及玩具设计的时效性等方面展开并提出“玩美童年”幼儿摇摇木马趣味性玩具设计方案。

    (一)玩具形制

    幼儿多喜爱明亮、艳丽的色彩,但是大量強对比,高纯度颜色长时间使用也会对幼儿的眼睛产生不利的刺激,同时,超越幼儿认知能力的复杂形态往往会给幼儿带来挫败感,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因此,在外观形制上,出于幼儿游戏时的安全性等考虑,玩具整体光滑而圆润,无尖锐的棱角,玩具形态区别于传统玩具设计中对动漫等角色形象的粗劣照搬,运用简化、夸张的设计手法,将充满童趣的角色形象抽象化,为增加玩具的趣味性而对局部特征做夸张的保留,如传神的眼部、尾部特征等。对玩具主体外观弧度的设计,让玩具拥有正反两面的玩法,玩具效果图(见图4)。

    (二)玩具结构与功能设计

    幼儿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常会以摇晃和攀爬、扔玩具等动作来探索未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玩美童年”幼儿摇摇木马玩具腿部、尾部与玩具主体的连接采用了结构连接中常用的可拆卸式结构(见图5),增加幼儿探索乐趣的同时也增加了运输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目前,玩具市场上尚未有完全针对幼儿对玩具收纳使用的储物箱,其多以成人使用的收纳框或纸箱代替。玩具主体饱满,带有便于开合的结构让其变成一个中空可储容器(见图6),容器的可开合、可储物,既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又通过幼儿喜爱的探秘动活动来引导幼儿发现可用其他物品填满的空间,容器的“容”的空间与幼儿生活“填满”的语义一致,易使幼儿在玩具和家长的引导中,将乱扔玩具的行为变成收纳玩具的行为,此结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玩具成型的材料成本同时也减轻了玩具的重量。在玩具主体的一侧带有圆形半隐藏式活动滚珠(见图7),方便肌肉力量尚不发达的幼儿推拉滑动。玩具的可拆卸、滑动、储物、乘骑等多种功能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玩具的“玩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在把玩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以此达到玩具给予幼儿长久陪伴和引导,促进其身心协调成长的目的。

    结语

    幼儿玩具于整个幼年时期的身心成长来说,如其生活的左膀右臂。幼儿玩具开发,理应从幼儿及其生活的环境等出发,为幼儿提供能全面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游戏载体,而不仅仅是开发智力物品。结构丰富,玩法多样,带有极强的探索性的幼儿玩具,才会对幼儿会有良好的引导性。通过对“玩美童年”幼儿摇摇木马的创新设计,探讨幼儿玩具在外形简化,结构、功能多样化的设计方法,遵循操作简易,幼儿可探索的设计原则,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

相关文章!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双目标控制选择Rayleigh阻尼系

    王淮峰 楼梦麟 张如林摘要: 合理选择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比例阻尼系数的振型频率对于准确计算场地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提出以土层表

  • 浅谈射击项目的赛前准备

    张志华黄立新摘要:针对射击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对射击赛前的准备以及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以实战出发的原则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