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绘画作品中的“土”

    雷亚辉 赵晟

    摘 要:罗工柳先生是一位在中国艺术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历程跨越抗戰时期到和平年代。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1949年后多作油画。他独特的“土”的风格,使其艺术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本文对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作品和早期油画作品作具体分析,探索罗工柳先生极具乡土特色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罗工柳;绘画;木刻版画;土油画

    罗工柳的土油画与木刻版画的创作初衷是一样的,其作品具有叙事性,通俗易懂,更易于让百姓所接收。在那时主要考虑的是让普通观众便于理解。在谈到他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时,他说道:“我的那两张画是更通俗一点,是通俗作品,为的是让老百姓一眼就看清楚。这种创作习惯是在木刻中形成的,比如我画《李有才板话》,看就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农民一目了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特点。新中国的叙事性绘画普遍倾向于一目了然,这点与苏俄的叙事性绘画差异很大。除了让老百姓便于理解,这可能与我们的民族习惯甚至绘画传统都有关系。”

    一、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作品

    罗工柳的绘画启蒙就是自学版画,在失学后自学版画并考上了杭州艺专,在战乱年代几经辗转来到了延安解放区,在这里他能够实现自己社会理想的同时,艺术造诣也不断得到提升。 他所生活的年代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通过不断地探索,他具有的本土化的木刻版画风格不断明确。1942年前由于他在前线的原因,作品多为反映前线战争题材的,比如1939年的《辽县之战》《不要让这群大汉奸逍遥法外》《在中条山上守望着的英雄们》等等。

    1942年后,他的作品题材主要以解放区生活为主,作品风格更加明确,乡土气更加浓。1943年,为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创作21幅木刻版画插图,出版于华北新华书店发行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创作小丛书之三《李有才板话》单行本。《李有才板话》木刻版画插图生动地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陕北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李有才板话》被称之为“山药蛋子”派文学作品,这种接地气的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朴实的语言表述方式上都深受读者喜爱。罗工柳的插图如小说文字一般淳朴,无论是在人物形象设计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面,都与小说的“山药蛋子味”相得益彰。例如小说中的村长等剥削阶级的人物形象和李有才等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形象在罗工柳的版画插图中惟妙惟肖以故事情节的形式展开,该插图一反西方木刻的明暗,采用利落的阳刻手法,只有朴实的线条和简易的色块,从中透露出民间传统的年画味道。

    其中“广聚呶帑卿卿地说:‘不等谁了!说着就走了”这幅插图(图1)中体现了浓浓的陕北农民的淳朴的气息。该作品在场景布置上善于使用小物件营造大场景。该画面中出现了文中提到的木掀,老秦的烟枪、农民劳作空闲休息时喝水需要盛水的水罐、还有小福的篓。这些文中所提到的物件并不能将农民耕作时田间的场景表现得完整。罗工柳并没有去表现文中提到的谷子或者田间的风景,而是将两头牛置入画面中增添了田地里环境的氛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画面中站在左边的就是老杨,在色块的处理上,老杨的裤子的重色色块是最大的,他鞋子的重色面积也较之其他人的要大,并且不作镂空处理,应了文中的“至少二斤半重”。重色块不仅是对裤子颜色的表达,更能够体现老杨这个人的正直,厚道,也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老杨手指向的方向就是腐败村官——广聚,广聚所戴的帽子与所有人的都不同,于是区分了这两类人。再加之被老杨训斥之后灰溜溜地走开了,罗公柳在广聚这个人物的表现在形象上较为瘦削,在线条上较为单薄。

    罗工柳回忆创作《李有才板话》系列木刻插图时,他说:“那时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没有那个生活,没接触那些人,可能也刻不出来。我刻《李有才板话》是经过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下了乡,到农村里当乡文书,整天跟农民在一起。这好处很大,我熟悉很多的朋友,了解很多他们的性格和个性。我经常画他们,他们的形象都活在我脑子里。所以我画起来很自然,形象自己便出来了。”之所以他能把陕北农村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中具有生气的事物呈现在作品中,离不开他融入农民的生活并在与农民共处的日子。他了解农民,了解中国的百姓,于是他懂得如何去让百姓们接受自己的作品。这个系列的木刻版画插图,罗工柳回忆说,最初“我们的木刻是跟外国人学的,群众看不惯”。“外国的木刻都是阴刻,讲究明暗,而我们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参加抗战,群众不接受怎么办?我们后来学习民间木板年画的形式,改造为阳刻,搞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水印套色木刻。”在1942年文艺座谈会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开展了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文艺创作活动。罗工柳和杨筠也下乡至关中,在此期间,他深入群众,将艺术创作与实践相结合。

    二、土油画

    罗工柳先生认为形色结合是最好的油画技法,形色结合也就是素描与色彩的结合,形色结合之后就要看是否传神,传神才是油画表现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齐白石在他画《雉鸡小鱼》的画上写到:“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而得也。”这条经验告诉我们,想要画出形色结合、神形兼备的画,就必须在写生和写意的过程中反复琢磨。罗工柳为大幅作品收集人物形象的素材就是写生的过程,画在大尺幅的画布上就是用写意的方式将写生的素材注入神,再于画面上深入刻画形象,就算是写生与写意的反复过程,最后的作品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罗工柳先生曾说:“这条经验对画油画来说,我看很有用,特别对风景有用,对画大幅的人物创作也适用。”

    其中他的两幅大的油画作品《地道战》和《整风报告》的油画。就是用这种创作方式将作品做到传神。他是一个速写基本功扎实的艺术家,在画这两幅油画,之前从来没有画过油画。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并善于把自己脑海里记忆的东西画出来。同时他讲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虚心向农村百姓请教。

    由于他前期长时间从事的是版画工作,所以他的油画的题材選择、情感和画面的表达方式都比较受前期版画创作的影响。无论是其油画作品还是版画作品,都取材于他的生活里最接近的,正是因为他长期在延安的农村,与百姓同吃住,与党共进退。其人物创作题材的选择大部分为农民、民兵、文学政治事件等具有红色经典性代表的作品。比如版画作品《矿工》《李有才板话插图》等等,都是表现的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

    罗工柳的艺术倾向与鲁迅倡导的“艺术为大众”相同,鲁迅曾就说过:“劳动的工农群众是和善的。”罗工柳笔下人物总显现出一种工农群体所特有的质朴和纯真。其油画作品《羊倌》《女民兵》《延安人》《妇女队长》每一个人物都是咧嘴灿烂的笑容、肤色基本上呈小麦色,体现了一种朴素和蔼的人民形象。

    他说是老百姓教他画的地道战,在油画《地道战》前期的创作时,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将写实与意象相结合的方式,不是将某一具体形象呈现在画面中,而是将脑海中的很多形象综合所形成的一种意象。延安时期,提倡作品为工农兵服务,作品要让百姓看得懂、能接受,所以他的作品具有直接的叙事性,像小说一样的叙述性的画面。画面中所有的人物保持临战状态,除了往上递手榴弹的民兵,其他的民兵的视线都朝向画面的右方,画面的右方的士兵手持步枪向瞭望孔观察外界的情况,事件的焦点都聚集于这名士兵身上,同时也引起了观众对外界的联想。画面的视觉中心聚焦于中间的女民兵,以中间亮四周暗的处理手法将视觉中心聚焦于她身上。再者该位置也是金字塔构图的顶点位置,透视线的消失点,环状构图的中心位置,可想而知其重要性。罗工柳在创作《整风报告》时伤脑筋,他对于表现开会的场景很迷茫,后来明确了要画典型人物。在毛主席作整风报告时他在延安,各地干部都集中上来准备开“七大”,有大后方做地下工作的,有前方的军事干部,有搞过工人运动的,有做妇女工作的,很多形象都活在脑子里。他的画看来是写实的,其实每个艺术形象都是综合了许多生活形象的意象。

    三、结语

    罗工柳淳朴的木刻记录了战争、农村生活,“土油画”是罗工柳的油画最具代表性的标签。在那个年代,艺术家与农民的关系打成一片,罗工柳的艺术的表现对象“土”,艺术手法“土”,形成了一批朴实的作品。时代引导了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特定时代风貌。

    参考文献:

    [1]罗工柳述,刘骁纯整理.罗工柳艺术对话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琦.罗工柳研究文献集(第一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罗工柳绘.罗工柳画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4.

    [4]刘洁.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与罗工柳木刻插图[J].文史月刊.2016,(11):69-72.

    [5]赵树理.大众文艺小丛书·李有才板话[M].大连:华北新华书店,1946.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文章!
  •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胡奇军《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央视携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九家

  • 中原文化圈内言语禁忌及文化产

    梁彬【摘 要】“言语禁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渗透各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地域环境和民俗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言语禁忌又各显特

  • MOBA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及发展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4G网络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更新,网络游戏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在不断扩张。本文以网络游戏的标杆MOBA类游戏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