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八年历史学科全国课标卷的论述题

    何西湖

    摘 要 高考在其“选拔性考试”特性不变的前提下,除注重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外,也日益凸显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学科能力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全国课标卷的论述题(其题号为第41题,部分题号为第42题)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和考查要求。本文从近八年高考论述题速览、命题特点、答题策略与要求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析,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历史学科 高考 论述题 命题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考在其“选拔性考试”特性不变的前提下,除注重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外,也日益凸显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学科能力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全国课标卷的论述题(其题号为第41题,部分题号为第42题)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和考查要求。基于此,本文对近八年历史学科全国课标卷的论述题进行了总结和评析,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将从近八年高考论述题速览、命题特点、答题策略与要求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近八年高考论述题速览

    通过对近八年全国课标卷论述题进行整理,本文按照试题命制的年份、卷別、试题内容(呈现形式)和试题设问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了近八年高考论述题速览,具体表格如表1。

    2第41题命题特点

    通过以上高考论述题表格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该题每年都在“变脸”,但也呈现“稳中求变”、“变在稳中”的趋势。总体说来,该题的命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试题内容看,注重对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高中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包括:基本历史概念;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基本历史脉络;古今中外的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的史学观点和历史思维范式:辩证唯物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等。本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考查主干知识体系,要求学生从宏观上去把握,而不是简单地知识的再认再现。通过这种题型的设置,能较好地拉开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而凸显高考“选拔性考试”的功能。2011年课标卷的欧洲崛起方式的观点评析、2012年课标卷的中国近代化动力探究、2013年课标I卷的汉唐的行政区划比较和课标II卷的中英建筑比较、2015年课标I卷的科技和生产力关系的公式探讨和课标II卷的节假日变化趋势,2016年课标I卷的启蒙思想与资本主义制度实践、课标III卷清末的自开商埠、2017年课标I卷的中外历史事件对比表、课标II卷的钟表演变与社会变革、课标III卷中国近代化转型探讨、2018年课标I卷的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概括与评价、课标II卷的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史和课标III卷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等级评价,都强调整体历史脉络与阶段特征,都强调全球视野下的历史横纵向联系,都立足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第二、从试题设问看,强调对学科的能力素养的考查。根据《考试大纲说明》(2018年),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素养要求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论证和探讨问题。2011年和2012年侧重观点评述和评析。2013年侧重获取并解读信息,论证并探讨历史问题 。2014年侧重史观、史实和史论综合能力的考查。2015年侧重于独立观点的提出,并进行合理地论证,趋向开放性答题,进一步凸显了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和学科素养立意。2016年课标I卷侧重论证和探讨问题,课标II卷和课标III卷侧重描述和阐释事物。2017年的课标的三套卷更加侧重论证和探讨问题。2018年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第三、从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看,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后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1—2018年的高考论述题较明显地体现了国家课改这一新要求。其中,2018年课标III卷的论述题表现得十分明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2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材料改编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将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进行了汇总,总体上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再分为上中下,共九个等级。需要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划定时空,立足史料进行历史解释,并融入了对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而位列上上最高等级的是“尧、舜、周文王、孔子”,位列上中等级的是“孟子、屈原、荀子”,这些人物的共同标准是儒家思想里的“圣人”和“仁人”。位列下中和下下等级的是“夏桀” 和“商纣”,也就是暴君。结合汉代的主流思想来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一直推行崇儒的思想政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儒家思想中的仁德、事功等就成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本题以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考查为引,真正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能上升到家国情怀再生成的教育高度,是一次较好的突破。

    3论述题答题策略与要求

    3.1了解试题的类型,明确设问要求

    纵观近八年的全国卷的论述题,根据试题设问中对主要能力要求的考查,大致有两种类型:第一、历史阐释类。这种类型的题要求我们提炼观点并进行合理地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课标I卷和课标II卷;2014年全国课标I卷和课标II卷;2015年全国课标Ⅱ卷;2016年全国课标II卷和课标III卷;2017年全国课标I卷和课标II卷;2018年全国课标I卷和课标II卷。第二、历史探讨类题。这种类型的题要求我们进行观点判断并做出论证评价。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2017年全国课标III卷和2018年全国课标III卷。

    3.2找准关键词语,有所侧重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有“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过程:为什么。

    (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有“评”、“评论”、“评述”、 “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拟论题”,“提出看法”。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该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该观点怎么样;③论证过程:为什么。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评价、评析和评述有差别。“评价”要求我们做好这几个步骤:结果、性质、意义(积极作用)、局限性(消极作用)。“评析”则要求我们找出该事件的主要原因 ,并进行简单评价。“评述”要求我们陈述史实,并进行基本评析。

    以洋务运动为例,我们不妨让学生做这样的思维训练:根据所学,请评价/评析/评述洋务运动。如果评价洋务运动就要说清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如果评析洋务运动就要说清洋务运动的背景、性质和作用。如果评述洋务运动就要说清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和作用。因此,关键词不同就决定了答题的侧重点不同。

    3.3牢记历史阶段特征,宏观把握

    任何历史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每段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历史阶段特征也迥异。因此,运用材料论证时,必须将材料与历史阶段进行对应,以免出现论证逻辑错误。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41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公式进行探讨。如果考生采用世界史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史实和中国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实,就会出现史实与史论时空不对应,史实不能印证史论成立。

    3.4准确理解多元历史思维范式,史论结合

    作为课改风向标的论述题,每题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立意主题,依次是: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融合与影响的(2011年);中国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是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型崛起(2012年);行政区划的依据应因时而变,建筑是政治制度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2013年);国共两党及其军队都是抗战的主力,世界近代史亦即全球化的历史(2014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节假日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2015年);制度构想与实践视野下对政治制度文明的阐述,整体史观视野下对中外交流的阐述(含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2016年);在全球视野下,通过“小切口”和“大纵深”两个维度,对宏观历史和时代主脉络的考查(2017年和2018年)。

    从以上立意主题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多元历史思维范式为指导的特点。作为考生,要注重更新史学观念,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多元历史思维范式去解读历史并论证。大体说来,高中阶段接触比较多的范式有这样几种类型: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生态史观等。只有较深刻地理解这些史观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运用相应的史观答题。

    我们再以2015年全国课标I卷中的第41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祝ɡ投?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實,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的“公式”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对这一“公式”进行探讨,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问题的多种能力。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该公式主要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贡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这是对材料公式的理解;而本题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属于历史探讨题,历史阶段属于近代史范畴。只要认可其中一个关系,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即可。在解答这道题之前,我们的正确思维逻辑图如表3。

    本题解题思路步骤为:第一、提取材料中的观点: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第二、根据对材料观点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做出一定的小结。

    4教学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立足基本历史概念和主干知识,构建不同历史阶段下的网络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历史知识与脉络从平面变为立体。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中国古代史的六个大的历史阶段为: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宋元时期(960~1368年)和明清时期(1368~1840年)。在通史体例下,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六个大的阶段,整个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形成了,学生就可以做到纲举目张了。然后再对每个历史阶段进行横向切面的剖析,学生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了。以秦汉时期为例,我们又可以对该阶段进行如下横切面的掌握。

    政治上: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如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汉武帝时期在地方设刺史, 实行“推恩令”;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秦朝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建立“中朝”, 实行察举制、征辟制选官。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文化上:(1)思想专制:秦朝“焚书坑儒”;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影响:强化皇权,确立正统地位(正统化、官方化、神学化),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垄断教育。(3)其他思想:汉初黄老之学。(4)科技、文学、教育、书法、绘画得到很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汉赋”;太学出现;秦小篆,汉隶、楷书;帛画。通过横纵两个维度的切割,板块知识就形成,知识就成为了体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自然就会提升。

    第二、开展专题专项训练,有的放矢。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一些高考原题训练和变式题训练,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材料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文字、图表、漫画等等。我们也可以在设问上多进行一些变通,以便让学生掌握一定地答题技巧与方法,进而提高历史学科素养,这是一种有效地复习方法。

    下面一道变式题就很具有代表性:

    41题: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世界未来走向描述如图1。

    运用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对上图所示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组关系或多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上图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构建新图,并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本题的考点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材料呈现形式为图组,设问为探究类型的开放性问题,主题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历史的阶段来看是属于世界现代史,从世界格局来看,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中国在于西方与印度文明存在较重的冲突性;伊斯兰与非洲、西方东正教文明有較重的冲突;东正教文明与日本间又有较重的冲突;其他之间冲突较轻。

    答案示例如下。观点:中西方文明并非冲突性较重,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分)

    论述:中国和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本着互不侵犯、和平共处、重大国际安全事务大国磋商一致原则,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中国和美国、加拿大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虽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本着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的宗旨,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就,促进了本地区的共同发展。(4分)总之,中西方文明存在多样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2分)

    第三、进行一定地思维逻辑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就是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些提问词汇有着较强的思维逻辑性,也有着特殊的逻辑含义,不能搞混。我们通常会触及的表思维逻辑的词汇有这样一些: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只有理解这些逻辑词汇,才能真正明白答题的侧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陈波.逻辑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相关文章!
  • 浅议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重心越来越向学生全面发展靠近,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从“知识型”向“复合型”靠近,教学方法更加优化,学生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

    俞正钦写作是通过文字将语言与思想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改进小学语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