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教育扶贫路径探析
[提 要]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高等院校在这一背景下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有之举。教育扶贫是高校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但是,当前高校教育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同质化、重功利、轻扶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扶贫的实际效果。为此,高校需凭借学科和专业优势,实施特色扶贫;找准“贫根”、做好规划,推进产业扶贫;注重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等,以期在教育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教育扶贫;路径
[作者简介]范亚雯(1995—),女,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02)
一、教育扶贫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底线任务,[1]在全社会掀起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精准扶贫实践的热潮。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着力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有利于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是稳定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和人才资源,在精准扶贫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高校教育扶贫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对于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学界偏重于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捐资助学等凸显短期效益的项目,教育扶贫的功能被逐渐弱化。同时,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扶贫的内容、特点以及实践模式,存在着对高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过于单一、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过于传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重新定位高校在精準扶贫中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的价值与路径进行探讨,从而促进精准扶贫研究视角下高校教育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二、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扶贫政策落实
要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1]的目标任务,高校应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要动员和统筹全社会力量;二是坚持扶贫和扶智、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持续、有效地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三是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1]因此,高校参与教育扶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一方面,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在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教育扶贫工作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有利于将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现实需求并进行有效转化,实现帮扶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发展。同时,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困难,也可以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全新研究视角,进而开展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应用科学研究,使一些“高、精、尖”的科研成果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利器。另一方面,高校在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肩负着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通过精准扶贫把社会服务功能直接延伸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以满足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正是其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体现。
(三)有利于精准扶贫核心原则的落实
高校在人才、技术、教育、信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教育扶贫实践中将这些优势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教育扶贫实践将精准扶贫的核心原则——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以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为贫困群众搭建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三、当前高校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扶贫不够精准,存在同质化倾向
一直以来,高校的教育扶贫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在教育扶贫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建设庞大的远程教育扶贫体系,但其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在对自身优势和劣势没有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展教育扶贫。各高校应客观把握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并根据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来谋划和制定扶贫规划和方案;二是不了解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在没有进行需求调研之前就开展扶贫工作,这直接影响教育扶贫的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确定,从而影响教育扶贫的效果。[3]
基于以上原因,高校教育扶贫方式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当前,大多数高校主要通过“三支一扶”、教育培训、“三下乡”活动、捐款捐物等途径开展教育扶贫。这样同质化的扶贫形式往往针对性、实效性较差,难以实现精准脱贫、长效减贫的效果。其实,教育扶贫模式的同质化表明各类高校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而是千篇一律式的模式复制。教育扶贫应根据各级各类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做到“一区一策、一省一策”,不搞“一刀切”。
(二)教育扶贫偏重消极救助,功利化倾向明显
当前,有些高校往往将扶贫工作理解为消极的施舍与救济,并不会积极主动地扶助他们进行生产,自力更生。这种扶贫实际上是消极的济贫,贫困者即使脱贫了也极易返贫,因为这种“短平快”的消极救助缺乏脱贫的长效机制。而真正的扶贫是通过针对性、务实性的教育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做到扶贫和扶智相结合。
许多高校扶贫是以“三下乡”、捐款捐物、“三支一扶”等方式进行的。“三下乡”活动由于时间较短很难形成长效机制,最终很难获得理想效果。而捐款捐物乃至购买贫困户农产品仍然是“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此外,“三支一扶”政策的初衷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创业、就业,但由于配套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服务期满后大学生的就业安置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大学生不愿意或难以扎根农村。这些凸显短期效应的教育扶贫手段,存在明显功利化倾向。
(三)重物质而轻思想帮扶,扶贫未与扶志相结合
目前多数高校在实施教育扶贫工作中, 往往偏重经济、物质的资助,比如争取了多少扶贫项目、给了多少扶贫资金、助建了多少基础设施等等,而对贫困群体的思想帮扶则经常被忽视。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精准扶贫中关于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各级政府扶贫工作的评价指标主要就是物质、经济指标,而对精神思想方面却没有明确规定。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它表现为贫困人群所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源相对匮乏,且资源配置和组织能力较差。同时,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偏低,掌握知识技能很少,生存能力较弱。从心理学角度讲,贫困人群是一个常常生活在失败中的群体,他们缺乏自信,往往因为长期贫穷而失去人格自尊;从政治学角度讲,他们参与政治的机会较少,往往被主流社会所忽视。[4]因此,对于广大贫困群众来说,相比物质匮乏,思想精神贫困是制约其实现脱贫致富的更长期、更深重、更顽固、更难以根除的痼疾。因此,高校扶贫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宣传方面的资源和平台,加强思想精神扶持。
四、高校教育扶贫的路径探索
(一)凭借学科和专业优势,实施特色扶贫
作为一个层次分明、职能迥异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国的各类高校中既有“双一流”的高端学府,又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既有应用型大学,又有研究型大学。虽然统称为大学,但其学科背景、专业特色、生源质量、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大相径庭,而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高校教育扶贫的途径、渠道和模式必然是有所区别的。[5]所以高校教育扶贫应根据不同学校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制订详尽可行的规划,让不同专长的大学去承担有区别的教育扶贫责任,并集中力量在某特色项目上进行帮扶。高校教育扶贫应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扶贫工作中。
首先,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担负相应的教育扶贫任务。研究型大学主要进行理论指导和科研帮扶,应用型大学则更多关注实际应用。这样,才能形成教育扶贫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将高校扶贫工作与促进高校自身发展融于一体。其次,同一所高校的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并因地制宜,在农业、医疗、经管和教育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育帮扶工作。如农业学校,可以利用专业优势,通过联合建立科学实验基地、试点种植、技术培训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业,使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以某一种特色作物致富一村一镇的局面;如以经管专业特色的学校,可在市场调研、区域规划、劳动力培训等方面与贫困乡村寻找合作的结合点;医学院校可以关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在医护人员能力培训、为当地的村民提供定期义诊等方面下功夫;而师范院校可以侧重于开展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专业技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帮扶。
(二)找准“贫根”、做好规划,推进产业扶贫
要切实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找准“贫根”——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在编制扶贫规划之前要对贫困农户的贫困现状进行充分扎实的有效调研,即通过入户走访、查阅地方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历史人文,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与基本特点,找准“贫根”;其次,明确目标和制定方案。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和群众代表,依据前期调研的情况,对当地的贫困现状和原因进行充分论证评估,明确扶贫工作的任务目标并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
在找准“贫根”、做好规划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人才、技术等智力资源,与企业、当地政府协调合作,开发当地独具特色的产业,助力其精准脱贫。一是找准产业定位。高校应在充分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副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并形成完整产业链。二是扶持薄弱产业。高校应遵循当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通过选派驻村干部、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把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市场开发不足)而没有获得有效发展的薄弱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做强优势产业。对于规模虽大,但生产效益较低的产业,高校应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助力其破除产业发展的制约机制,促使产业转型升级。[6]
(三)大力强化人才培养和技能帮扶,为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高等院校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应当承担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责。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应大力强化人才培养和技能帮扶,为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努力成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智库。首先,“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通过招生比例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增加奖(助)学金等切实举措,努力为贫困地区多培养熟悉和掌握现代知识的青年才俊,进行有效的人才储备。其次,高校可根据群众需求和贫困地区特色,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如面向乡村教师的教学培训、面向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面向乡村医生的培训等。最后,高校可通过培养、选派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专业农业技术员等方式,向农村定向输送技术力量和管理人才,提升农村后备人才水平,为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和科学决策,进而加快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
(四)注重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有调查数据显示,经济贫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贫困户思想上的问题。虽然帮扶工作离不开物質资助,但是通过文化帮扶改变低收入户的思想、提升自身素质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而实现脱贫致富的内因是贫困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根本,也是关键。其实,教育扶贫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氛围,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实干精神,宣传更多身边的致富典型,激发农村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具体来说,各高校可以组织若干精准扶贫宣讲团定期前往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使广大贫困群众不断加深对党和政府扶贫惠民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和认同度,激发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决心,提高贫困户利用国家扶贫政策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此外,贫困地区文化相对比较落后, 农民文化素质低也是影响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一是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校(院)党委和学工处牵头组织若干教工、学生党支部到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开展以“走基层、送知识、话发展、办实事”为主题,通过文艺汇演、科技下乡、捐资助学、心理咨询等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帮扶活动;与村党支部结成共建支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听取基层一线党员先进事迹宣讲、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互学先进当“先锋”党员日活动。[7]二是充分利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对外宣传优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形式,大力宣传典型脱贫致富案例和成功文化扶贫经验,实现扶贫工作的传导效应。
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着力加强对广大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清.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参与的意义、角色与作用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3).
[2]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2,(3).
[3]熊文渊.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
[4]方锦明,王家骧.高校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5]杨佳婷,林欣.教育扶贫中的高校介入:必要性和帮扶策略[J].教育导刊,2017,(9).
[6]吕凤亚,董国新.高校参与江苏重点帮扶县扶贫开发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8,(1).
[7]张志浩.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校帮扶路径探索——以淮海工学院帮扶灌云县图河镇兴隆村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