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策略

    叶湄 杨小军

    摘要:文章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在界定村庄交往空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湖州市吴兴区义皋村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动因,以及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对其空间节点功能重构、乡村邻里关系重塑、环境关系重视等的相关更新策略。

    关键词:美丽乡村 交往空间 更新 义皋村

    引言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至今,中国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方面让人们重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另—方面传统的乡村空间也在不断受到侵蚀。我国乡村环境和建设正面临着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国的乡村建设不再仅仅考虑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深入探索乡村发展的“造血”机能。对乡村公共空间,尤其是交往空间进行更新研究,对恢复乡村活力,增强村庄由内而外的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村庄交往空间

    交往空间的研究范畴与公共空间、户外空间等的研究范畴有所重叠,其相关研究源自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出具有触发和提供人与人或外部环境发生交流与互动的空间称之为交往空间。这类空间的功能与形式极为丰富,表达出当地的风貌、生活、民俗、历史与文化等。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对村庄交往空间的界定尚不明确,本文认为,村庄交往空间作为村民群体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承载着乡村交往行为的社会关系。

    村庄的小尺度和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其可分为点状空间、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三类:点状空间包括房前屋后、树下井边、村口路口等,具有空间小,参与人员少,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多发生自发性和必要}生交往行为;线状空间主要包括街巷、水路、廊道等,具有流通、引导性强的特点,是串联点、面状空间的空间结构;面状空间主要指拥有较多人员参与活动的空间,如广场、寺庙等社会性活动空间或是田间、湖畔等自然交往行为,具有使用频率低,参与人员多,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线状与面状空间中,发生社会性交往行为的可能性较高。

    二、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动因

    “美丽中国”半壁江山在“乡村”,在城镇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今天,仍然有将近半数的人生活在乡村,这一时代背景以为着中国城乡发展战略需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重老龄化、村庄趋同、文化断层等问题已成为新的矛盾所在。乡村再生已然成为村庄生存和发展必然选择,也是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主要动因。

    (一)义皋村村庄物质空间的整体性衰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崛起,交通区位成为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区位优势相对较弱的村庄,由于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村庄整体性衰败。相对区位条件较好的村庄面临的则是传统家庭、村庄社会结构瓦解后的村庄建筑空间结构滞后,以及乡村年轻一代“逃离”、新式住宅林立的乡村人居环境失活等另—层次上的村庄物质空间衰败现象,义皋村正是后者之一。义皋村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村庄自然景观优美,历史人文景观众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南太湖明珠”等美誉。借由突出的区位条件优势,织里镇经济发达,在“童装”、“羊绒服装”两大产业转型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义皋村受益镇区优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历史悠久的淡港古代水利工程河道接连堵塞,村民趋利前往商机更加突出的镇区,沿河商铺歇业等—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村庄一时之间变得十分令清。部分历史建筑由于无人居住而致荒废,古桥坍塌、河道污浊,水、陆两大物质空间衰败严重。

    (二)义皋村村庄内部的再生活力。义皋村村民具有极强的交往需求,调查显示打牌、下棋、散步、闲聊占据了村中老人大部分的空闲时间,这与交往空间环境直线下降的村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且活动形式单一。村庄交往空间只有得到更新,才能满足村民生活的需要,丰富村民活动形式,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另外,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及周边衍生经济同样激发了村庄对于发展的渴望。人的心理、行为表现与空间形式有直接关联,优质的交往空间将激发村庄社会文化活力,带给村庄巨大的再生力。由此可见,义皋村村民的迫切需求和村庄的发展需求是来自村庄内部促进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巨大动力。

    (三)村庄外部的发展推力。村庄交往空间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村庄的社会人居关系,也是村庄特色、历史演变的重要“窗口”,是外界了解村庄的主要空间载体。义皋村具有很强的村庄发展力,—方面义皋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和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名录,为其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也是村庄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外部推力。另—方面来自于经济发展的湖州居民对乡村田园的向往,近年来短途、家庭式的出游、周末度假所占居民出游总数的比例明显提高,乡村旅游成为—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品质追求。这种多元化的居业选择方式,也促进一大批人返乡创业的热情,为乡村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带去了勃勃生机。在这两股外力推动下,村莊交往空间更新变得十分必要。

    三、村庄交往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村庄在内外两股力量的作用下,扭转物质空间败局变得尤为紧迫。有效的交往空间可以增强村庄宜居性,焕发村庄活力,将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无公共空间模式、城市化空间模式、“新”空间模式、城市居住小区空间模式是现有村庄交往空间建设时的常见误区。概括来说,村庄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一)文化因素。交往空间是物质和文化的结合。因此,文化因素对交往空间影响是根本性的,也是相互作用的。交往空间中重视文化因素,有利于增强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文化因素需借助交往空间实现文化落地,达到延续和传承的目的。现在乡村建设在再现村庄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例如一些村庄喜欢在村口或者中心广场建设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构筑,而这些构筑往往只是提取了传统建筑符号特色的一些大尺度设计。在景观设计上,带有传统元素的坛坛罐罐的堆砌实质上无法达到展示村庄文化内涵的目的,同时也无法获得村民的认同感。有效的村庄交往空间其目的在于向人们展示它作为“活着”的乡村居住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具备相应的使用功能,提供村民见面交流的机会是前提和保障。漤港文化、商埠文化、船运文化是义皋村的特色文化,空间中文化内涵的缺失,使义皋村的漤港文化风情无从展示。

    (二)主体因素。人是使用空间的主体,是交往空间营造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对乡村的渗透使得村民对现代化的空间建设有了需求,但是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对空间功能的需求区别是根本性。村庄交往空间功能是复合型的,停车、休憩、娱乐、集会极有可能重叠在一个空间当中,而对空间主体需求不明,直接嫁接城市公共空间造成空间功能单一,是乡村交往空间失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使用植草砖假设的停车场对于乡村来说由于缺少停留设施和硬质铺地,将使村民的交往活动在这里变得很少发生。营造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是弥补现代化社会邻里关系减弱造成村庄交往空间失活的有效途径。下棋、商贸、听曲、饮茶、书法是义皋村民的日常活动,交往空间的功能单—剥夺了这些活动场所,是义皋村失活的原因之一。

    (三)环境因素。空间物质环境属性是村民交往质量和村庄空间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区位、可达性、可视性等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以及空间类型、尺度、安全舒适性等自身因素。井口、河畔、寺庙、宗祠等历史交往空间,因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其使用频率已明显低于生活性空间,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多寡、到达距离以及视觉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交往空间内部的基础设施因进行分类改善和梳理。在现代乡村设计中经常出现设计平均化的现象,事实上即便是活力极弱的村庄,仍存在乡村较为活跃的空间。村民往往对不活跃空间中的基础设施改善毫无兴趣,平均化的设计方式容易造成空间使用情况与设计本义南辕北辙。合理的交往空间应在应当充分考虑空间的外部环境因素,打造具有性格的交往空间。义皋村中的建筑和古桥破败、河道淤塞、驳岸损坏皆不利于展现村庄特殊的塘浦圩田格局与质朴的自然环境。

    四、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策略

    近年来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异军突起,在文化多样性并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上的成绩,为江南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尤其在乡村交往空间的更新上特色鲜明,颇具成效。文本通过考察三年来义皋村村庄的建设过程中交往空间更新的变化及最终成果,归纳其最具代表性的如下三点策略。

    (一)空间节点的功能重构。改造文保单位旧蚕厂,建设成为漤港文化驿站,形成地区漤港文化对外展示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义皋村进行空间节点功能重构的重要举措。

    漤港文化驿站位于村落中心位置,是村民生活的主要交点之一,属于点状交往空间,而文化驿站的功能植入也增加了这个交往空间的社会性交往可能。展示馆外部的廊棚采用拆迁废弃物和旧家具打造并列式长座椅,形成了村民驻足闲谈的场所。展馆内部通过农具、地图等的实物展示、太湖沿岸农耕风景泥塑的模型展示以及视频播放等多种文化展示形式,详细直观地解读了太湖漤港、桑基鱼塘等文化,并与饮食体验结合,加深人的印象同时形成交流。这—更新从三个层面上达到了更新村庄交往空间实现文化落地的目的:一、是保护和改善了村内现存的历史性交往空间,通过植入新功能实现了对村庄文化的延续;二、是以现代手法完善和营造具有生活氛围、文化价值的交往空间,促进村民与外来者之间的深度交流,实现村庄文化传承;

    三、是发挥了对村庄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邻里关系的重塑。水是义皋村空间形式的一大特点,作为沿太湖七十二漤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关节点,旧时的义皋村水运发到,沿街商铺林立,喝酒、饮茶、听曲、赶集是可道沿线最常见的活动。进入现代社会,虽然水路运输已经停止了但是村民在河边喝酒、饮茶、听曲习惯仍然存在。村庄的短期萧条,让村民对这些交往空间的存在尤其的渴望。为满足村民生活需求,重塑村乡村邻里关系,依托旧有贸易形式,塑造现代水街吉市的策略极为有效。快闪水集以商船为载体具有很强的流通眭,在这类空间中植入各类购物业态,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的交往层次。水吧廊棚借助建筑与河道之间的廊道灰空间,串联了茶楼、商埠、酒肆等点状空间,对展示漤港小巧精致的生活氛围也十分有效。民间游戏馆通过建筑改造,植入传统民间游戏的方式实现,村民将在游戏中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快闪水集、水吧廊棚、民间游戏馆的打造,不仅满足主体需求的交往空间,还促发了村民生活的热情,村民自发组织写书法、唱戏等文化活动已成为义皋村的一种常态。

    沿水的交往空间更新从三个层面上达到了重塑邻里关系的目的:一、是联通点状节点,形成人与外界之间的自然交流;二、是重现旧日业态,满足村民对丰富的日常活动形式的需求;三、是提供村民自发性活动场所,重塑乡村生活氛围。

    (三)环境交往关系的重视。现代村庄的交往行为应当重视于环境之间的交往关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往是现代人放松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延续村庄自然格局的有效途径。塘浦圩田共生的空间格局是义皋村独特的空间特点,—直以来的农耕文明,使得在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于土地都充满热情。作为面状交往空间,农田是社会交往行为和与自然接触交往行为的载体,义皋村将村落南面的區域恢复农业灌溉功能,作为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第三层级。恢复后的农田区将具备种植、采摘等农业活动功能,以及水利灌溉的展示功能,未来将建设农耕科学馆以进一步丰富区域内的交往层次。这一交往空间的更新策略通过两个层面达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目的:一是村民和游客的恋土情节可得到满足,真实的农田、芦苇与灌溉景象,将通过自然的方式直接与人的内心对话,到达放松自我的目的;二是生动的展示形式,传播了传统的水利农耕文明,延续了村庄自然格局,满足了村庄的发展需求。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塑造义皋村现了保留村庄的真实性、生活延续性与风貌协调性。组建形成了田、水、人、居空间交织的宜人空间。这也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村庄交往空间更新,实现文化落地,形成产业支持分的重要代表。

    结语

    村庄是生长、变化的人居环境,交往空间作为村庄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村庄旧有交往空间寻找和植入新的功能,是扭转美丽乡村物质空间败局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湖州市吴兴区义皋村的交往空间成功更新充分说明了中国乡村在现代化冲击下的衰败局面是短暂的,再生与发展是乡村必将经历的一个环节。在这场建设的洪流中人作为村庄的主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重视乡村的交往空间更新是为村庄留住人的重要举措,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
  • 双目标控制选择Rayleigh阻尼系

    王淮峰 楼梦麟 张如林摘要: 合理选择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比例阻尼系数的振型频率对于准确计算场地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提出以土层表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PM2.5的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及控

    摘要:在我國PM2.5浓度的监测与分析过程中,受到较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治理浓度数据监测有误的现象,这些误差的带来对于制定P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