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申诗瑶

    摘 要:生活与艺术相辅相成。没有一丝生活特点的艺术作品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根之花,会淘汰、凋谢。生活是极其丰富的,每个人选择的是不同的艺术视角。艺术家唯有在生活的波浪里去沉浸后,去锻造出独特的眼光来观察、提炼、选择生活后,才会挖掘创作的动力元素,成就艺术。因此,基本所有的艺术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生活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关键词:生活;艺术;运用与来源;相互影响

    过去人们认为生活与艺术的先后关系问题,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久而久之成了一种普遍的关系认知问题。但为什么一个普通老百姓对生活中种种的现象没有敏锐的察觉意识,而一个艺术家就能将生活中不为常人重视的感知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如果是针对艺术家的话,则可颠覆一下,先拥有艺术修养、技巧和见识后,再加之自己新颖的生活感悟,那么这样就是为艺术创造提供了灵感的生活源头之后,造成了先有了艺术后有生活的假设。但艺术家在生活中也是普通人,那么可以说,生活运用艺术,艺术来源生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后才能熠熠生辉。

    一、生活对艺术的运用

    有人认为只有艺术家才能汲取艺术作品中的精华加之修炼,生活中没有对艺术的加工。其实大街小巷亦或是日常用品,都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对艺术的运用。

    (一)颜色的振动效应

    文艺复兴三大代表之一拉斐尔·桑西擅长利用颜色的振动效应,为后世光效应艺术打下基础。

    振动是颜色闪烁效应中的一员,20世纪60年代光效应艺术延续了拉斐尔绘画的特点之一:颜色的振动效应。颜色的振动效应是对一组图案、线和点的排列从而达到动感的视觉效果。虽然人肉眼长久观看会产生不适,可正如艺术历史学家贡布里希写道的:“我很佩服这些作品的创造性,也很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也知道如果他们被排斥在主流艺术之外,那这些艺术家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1]

    举个例子,自然图案上去应用颜色的振动效应。把斑马身上的黑色斑线换做蓝、绿、红三个原色,假若白色区域变成了灰色,这样视觉振动愈发明显。

    振动效应在两个有着强烈对比的色彩边缘发生,两种色彩在色相上对比强烈而在明度上接近彼此。由于红色明艳,有适中的明度,所以最容易产生振动效应。

    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中远方的风景、蓝色背景以及薄雾使用了“晕涂法”,再由草地的绿色逐渐从黄绿过渡到橙绿再变换到了圣母服装中的红裙以及蓝衣上,完美地将色彩透视和色彩明暗等技巧实施到创作里,给人一种迷离又真切的神奇感官,同时还能联想到人类与圣母甚至可以说是人间与天堂的距离。图中两个孩子明亮的肤色也在拉斐尔神笔下从圣母深蓝的外衣及绿色的草原之中明显地浮现出来。这幅画中有好几处色彩振动效应的运用,既不互相充斥,还带来了立体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强烈冲击着观众的心理感官,塑造出一个生动、逼真、动人心魄的慈祥圣母以及两个在盈盈白云、柔和微光中的无忧小天使形象。这幅洋溢着人世间天伦之乐的画作,可以说是鲜明体现了颜色的振动效应,足以带给人视线上的盛宴满足感。

    1.色彩振动效应对商业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画家沃霍尔接受到了色彩振动效应的影响,于是创作出《玛丽莲·梦露双联画》。头像的组合方式是反复排列的,每个头像的色彩关系完全不同,有着匪夷所思的多种强烈对比。沃霍尔使用桔红、玫瑰红、紫红、大红和柠檬黄、土黄等暖色系来跟一些钻蓝、普蓝、粉绿、墨绿、纯黑等冷色系进行对比,给人以重复交错、强烈收缩的心理效应和对夜晚城市中闪烁霓虹灯的翩翩遐想,巧妙地用艺术创造出了良好的生活氛围。

    2.色彩振动效应对广告业的影响

    再例如現代广告颜色对振动效应的运用。广告的三个基色为蓝、黄、红,如今电子技术和印刷技术都十分高超,广告中的彩色运用便极为普遍了,从古至今只有黑白灰三个色彩的报纸广告,运用彩色的手法愈发普遍。

    美国广告研究者施塔奇曾对美国《生活》和《星期六晚邮报》两种刊物刊登的7种产品的3819则广告作调查,发现彩色品种太少不一定比黑白广告更吸引人注意,但彩色种类多且富有对比感的时候,展现出的色彩振动使广告效果极为显著。

    3.色彩振动效应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生活不能离开食物,用色彩描绘食物的美食包装设计者们,将食物色彩上明度、冷暖、明暗、补色的对比达到视觉上的振动效应,从而让消费者们有了食欲和动力购买。

    白色能给人一种无暇的心理感官和无刺激的味蕾反应,使人们触及到吃白米饭这种安然感。美食包装设计者们使用食物的色彩对比加强对视觉的效果,使互为对色的色彩更凸显。以白和绿的明度对比做一个例子,白色亮度值是高于绿色亮度值的,于是绿色反衬了白色干净的感觉,并使自身看上去更绿,那么总体上来说,就能带来更清新的效应给人们。[2]

    (二)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的盛名首先归功于他是个善于自我推销的天才,也是艺术史上第一个宣传自己的艺术家,但更应得力于他所沉溺的头脑风暴的世界。达利一贯对当时世界逻辑的规则或定律不以为然,不会定性地排布各事物堆砌在画面上,他会强加自己内心世界的诡异和荒唐于画面中,把人们本熟悉的东西进行扭曲歪解,再用自己精湛的绘画技术去描摹,使自己脑海中的幻想完成到有足够的真实性。

    1.《记忆的永恒》

    达利的童年是悲惨的,导致了他内心世界的阴暗,他将自己独有的经历记录到了画面上,拿《记忆的永恒》举例,这幅画中有三个、都不能用“块”来描绘数量的钟表,它们正在熔化,像软瘫的蜡一样的,极度扭曲着。它们被挂在了树枝上,或是半落半坠在不知名的方形体块上,或搭在某个胚胎状的诡异物体上,画中风景却异常平静甚至可以用安详形容。软哒哒的钟表是达利最喜欢的题材,不仅看得出达利对“时间”主题的嗜好,也呈现了达利内心的扭曲变态。[3]苹果6的创意广告中就借鉴了其超现实主义的画风。

    2.雕塑品

    达利的家乡西班牙矗立着一座达利去世后存放他大多数艺术品的博物馆。馆内陈列有一个作品雕塑:“金色的面包篮子”。这种手法常被借到当代创作和宣传手法中。那时,达利就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这个手法了,可以说是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手法。同样,他还有一件组合式的作品:著名的“鼻腔柜子”、“嘴唇沙发”再加俩“化作眼睛的绘画”,是个“平面和3D组合”的作品。在广告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个手法被广泛运用开来。

    3.生活中的艺术品

    自己的创作生涯中,达利常融合艺术和生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末,达利参与进了21个广告、7部电影、6件舞台美术、193种书籍文字的创作,有着大量的时装、室内设计等作品。达利还融入了美国的商业浪潮,变成了推动者。当今去借鉴达利的手法,艺术品不再是博物馆里死气沉沉的收藏品,而是展现在了大众日常中,作为消费品,消费时代的艺术将更会把握时代的脉搏。[4]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确实为天赋异禀的人才,他的作品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简单把他的绘画时期分为几个阶段:早期“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粉红色)时期”,中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后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主义时期”“田园时期”。[5]

    (一)童年时期 1881-1900

    有着一个当艺术教师的父亲,毕加索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喜欢绘画,15岁随父母搬到了巴塞罗那,后来考进了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

    童年艺术特点是写实的画风,拥有柔和的色彩,为后来的绘画道路奠下基石。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斗牛士》《科学与慈善》。

    (二)蓝色时期 1900-1906

    由于创新意识太强烈,毕加索对保守的学院派产生了不满,回到了巴塞罗那。当时巴塞罗那对西欧的各种新文化思潮有着敏感的反应环境,四猫咖啡店作为文化界人士聚会的地点,毕加索成为了这儿最小的客人。他对当时流行的艺术思潮都感兴趣,如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在巴塞罗那社会的下层里,在落魄却极具天赋的同行中,毕加索接触了西班牙所有的气息,他充满忧虑并说:“忧郁创造艺术”。

    1900年毕加索触碰到了巴黎艺术的大门,1904年他便在巴黎定居。这个时期就是“蓝色时期”,是毕加索风格初成的时期。蓝色的背景色为主,很多人物也会带有蓝色,忧郁成为主色。

    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虽然忧郁但单纯。毕加索在《熨烫衣服的人》中把人简化成图形,这样的线条具有动感和重量感,给观众留下不真实的感受。蓝色时期作品中的蓝还有贫穷的意味,贫穷孤寂的人为中心。这一系列忧郁的蓝色中,毕加索登上了艺术舞台。

    这个时期用蓝色做主调,绘制瘦弱孤单的残者、贫者、艺人等,有极其深刻的悲剧色彩。代表作品:《人生》《蓝色自画像》《流浪者》。

    (三)玫瑰时期 1904-1905

    1904年,菲尔南德·奥里威尔这个女人来到了毕加索的生命里,蓝色时期结束。温柔浪漫的玫瑰色开始主导。在《花篮女人》中,似火一样的爱情被妖娆多姿的色彩呈现了出来。

    玫瑰时期标志着毕加索离开了后印象派,开始探索笔触的简洁运用。这时期有戏谑说是“马戏团风格时期”,因为画中有许多杂技演员、流浪艺人。

    这个时期的背景色是粉红色,对象是青春女孩、杂技演员和流浪艺人。代表作品有《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

    (四)黑人时期

    1905年奥里威尔与毕加索关系结裂。这一时期其作品倾向古典的线条,追求永恒美。《立着的裸女》这幅画中毕加索把人物绘画为几何图形,没有蓝色和粉色,使用起了质朴的褐黄色。

    (五)立体主义时期 1906-1916

    不久,毕加索便摸索到了立体主义。舍弃了物体外在形体,应用客观物体在画里,把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和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融合为一。

    放下传统造型的法则,毕加索进行了无情节、无环境的绘画,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凸显社交里面畸形的关系和扭曲的资本主义社会。代表作品为《亚威农少女》《费尔南德头像》。

    (六)古典时期 1917-1924

    毕加索在这个时期里突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创造出多重透视。多重透视是在一个画中展示物体的全部部分和它的全部面。毕加索的《海滩上奔跑的妇人》《欧嘉的肖像》《三角帽》《熟睡的农民》《坐着的裸女》这几幅画讽刺了古典派的印象派的自然法则和比例法则。

    (七)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5-1932

    毕加索将心理学、西方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混合民间艺术的精髓,创新了艺术语言。这种大胆的艺术展示了畸形人际关系和扭曲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个时期绘画以细节为主体,变形为介质,营造梦一样的画面感。代表作品是《没有主人的铁锤》。

    (八)蜕变时期 1932-1945

    毕加索生命中最神秘的时期就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格尔尼卡》中撕裂的形象、《女主角》中的凶残代替了前期的忧郁或是怪诞,这一切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6]

    这个时期将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结为一体作抽象画,沿袭之前的夸张笔触,并堆积几何彩块,呈现一份受难和一种兽性,从而完美体现了毕加索复杂的内心情感。代表作品有《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多拉·玛尔的肖像》《格尔尼卡》《大自然的故事》。

    (九)田园时期 1946-1973

    田园时期中心仍是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但愈发熟练了,有着粗犷却统一的画面。代表作品有《贡戈拉的二十首诗》、《卡门》系列、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斗牛系列》、《伊卡洛斯的坠落》、《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画家与模特儿》、《流沙系列》、《塞莱斯蒂纳》、《可笑的男人》。

    毕加索自信并坚持不懈,能实现他自己所有的目标,故而爱情之火更粉,绘画也更富有感情,他的艺术作品可谓完全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

    三、艺术与生活的互相影响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有一句人生格言:一个艺术家想要成功那应必备三点:一是尽可能早地发现美,然后抓住它,二是勤奋工作,三是有精确的指导。

    看得出来,贝尼尼生性温和,他的作品也受自己心性和生活的影响。贝尼尼的雕塑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奉教皇和国王的命令来制作的雕塑。这类作品虽豪华,但贝尼尼无法自己做主地创作,作品失去灵性。第二方面是贝尼尼为自己的家人、朋友所作的雕塑。这个时候他有自由去思考去创作,有灵感,表现便自然生动形象很多。但晚期时,由于被动受人之命带给自己心理上宗教色彩的过于浓厚,他的雕塑越来越显示出一些程式化倾向,可能在创作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可是作品已缺乏新意和灵性,变得死气沉沉。

    (一)生活对艺术的影响

    1.《阿波罗与达芙娜》

    贝尼尼在私底下便很随和亲切,所以他的雕像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的感觉。在生活中也是个不拘于过去的大师,他渴望突破与创新,所以他希望能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情感,去适当放弃一些庄重、理性和逻辑,热忱于新奇。

    贝尼尼有着征服大理石的高超技巧,早期生活中,贝尼尼对生命充满了憧憬,他的生活也一片光明,所以这种心态的他,使得大理石有了生命。在贝尼尼灵巧的手腕、握着的刻刀下,石头仿佛柔软起来、失去了重量,人的衣服随风而起,似乎也是一个生命,并且反重力而行,仿佛要挣脱世界去向外空。人们总能从雕像中衣服的边角摸索到生命的诞生,领悟到贝尼尼的一丝丝真谛。

    他做的一百六十座雕塑和那圣彼得大教堂长廊其实有反宗教改革的笔触。看得出来他不是教廷的走狗,他拥有着运动的精神。

    所以这件群像《阿波罗与达芙娜》的创作中,他通过瞬息万变的运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两个人体在急速的运动中还能表现得非常轻盈,好像要反重力沿着一条斜线上升,似乎要挣脱地球引力,可是一切却又显得如此自然随性,仿佛本身就应该如此。贝尼尼还讲究言语行动等的象征,他认为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反映一切,从他对达芙娜的雕刻就看得出,那是一种在逃亡时都还拥有的柔弱细嫩,眼神中虽焦急却还显露着诱人的神色,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在这紧凑、简洁却足够具体的雕像构图中,足够描述出了当时的场景甚至神化过程,从动态的肉身到静态的植物,观者似乎早就看到了开头,经历了所有变化,仿佛不用猜就注目到了结尾,一切那样顺理成章。注意力开始被就完全吸引,另一个景象又在不停地作用着,这些在视觉中不知不觉就已到了最后。

    在贝尼尼的雕塑前,观者无论如何移动自己的目光与角度,情绪都被贝尼尼左右了。观者似乎顺应成为了贝尼尼的眼睛,感受着贝尼尼雕刻时的动作。贝尼尼的雕像呈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的理想、人们的尊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7]

    2.《圣德烈莎》

    修女德烈莎,有癫痈病,自述发病便能看到奇迹,还隐居记录下了自己的幻觉。教会称她为圣德烈莎,利用了她对平民的影响来宣扬自身宗教色彩。贝尼尼根据德烈莎自己纪录的一幕幻觉,把活生生这个词雕刻成了活生生的雕塑。

    没有雕刻肉体,把衣纹皱褶比喻成精神上的力量,贝尼尼认为德烈莎不是想自救病体,她希望洗涤灵魂(灵魂战胜肉体病痛)。所以贝尼尼寓意宗教的不妥,不愿和人文主义同流合污。德烈莎的爱和痛就是贝尼尼真正生活中对爱和痛的亲身体验。

    (二)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贝尼尼的《圣德烈莎》和《阿波罗与达芙娜》放到今天也极具深意。当代感性虽已十分开放,但过分夸张灵魂也不再完美。与此同时,“后现代”思潮对当今画坛产生着破坏性的影响,作品散播着冰冷的、丑陋的、荒诞的“无根”含义。去认真体会《圣德烈莎》,那把爱作为信仰的意义,令人们心灵得到洗刷,让人们领悟灵魂纯粹的升华。在过于张扬的现代,也许没有禁忌,而《阿波罗和达芙妮》警示着我们:有一些东西不能被超越,有一些地方必须保持神秘、被一直保护。[8]

    四、结语

    每个人的生活迹象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好比在染缸中放进一匹白布,染缸就是生活,白布就是艺术家,最后如何得到上好的面料,那就得在生活的染缸中历练一生,浸生活的染料入骨髓。所以,生活和艺术是不可分的,有时生活会布满痛苦和挫折,但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不是坏的,这种痕迹对敏锐的艺术家来说也许就是一笔与生俱来或后天修炼的财富,是丰富独特视野的宝物。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艺术家对艺术的展现能力是空洞的、没有新意的,艺术家不是在温室生长的花朵,必须历经百般冶炼,他的作品才会有魅力。因此艺术创造生活,艺术也来源于生活;生活产生艺术,生活也运用了艺术。生活与艺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貢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社,1999:330.

    [2]吴志华.色彩通感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的价值[D].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2.

    [3]王春子.荒野中心灵的独唱——达利《记忆的永恒》创作解析[J].文化艺术研究,2012,(01).

    [4]林鹏飞.达利的超现实与现实[D].中国美术研究院,2014.

    [5]丁宁,张亚萌. 爱好美食的达·芬奇、“造假高手”米开朗基罗和耽于爱情的拉斐尔[N].中国艺术报,2012-05-14.

    [6]王丽丽.走近大师毕加索——浅析毕加索绘画的分期及其作品[J].大连艺术学院中国艺术,2012,(04).

    [7]张晓楠.人文精神的真实表达——从雕塑的人性化谈起[D].北京服装学院,2011.

    [8]王文娟.经典重读贝尼尼的爱与痛[J].美术,2005,(04):026.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相关文章!
  • 科幻类型动画探究

    曹思齐在电影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幻电影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类型,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动画的“幻想”成分与“科幻”存在“天生”的默契。

  • 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护理实

    刘洪凤【摘 要】学校的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训人员还应从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就业规划,开发自身的潜能。

  • 从京剧角度看近代社会变化的一

    摘 要:晚清民国时期,戏曲从传统社会中的边缘位置,开始逐渐进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时值中国社会受到西学东渐的冲击,内忧外患,社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