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铜镜中动物纹样的图像学研究
李世葵 陈琛
摘要:本文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以唐朝铜镜中呈现的主要动物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纹样进行分类,分析唐朝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对铜镜纹样设计的影响。认为唐代在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铜镜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纹样造型更加丰满,构图多变,不求严格的对称,而注重画面的均衡感。唐代铜镜中的动物纹样往往有吉祥含义,体现了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欣欣向荣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唐代 铜镜 纹样
引言
早在中国古代的著作《国语》中,曾描写到“鉴于水”,其中“鉴”是镜子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最早是用盆装满水来照影的。随着人类进化和手工艺技术的提高,以及金属的运用,便开始使用金屬制作照影工具,铜镜由此产生。最开始铜镜是作为祭奠用品。更多的考古发掘后,在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都发现有铜镜,以此判断在这一时期铜镜从祭祀礼器转而成为生活用品和日常相赠的礼品。而工艺技术的逐渐提高,到了汉代的铜镜则成为铜镜史上一个高峰。隋唐时期的铜镜艺术更是达到了繁荣时期。唐代的铜镜作为铜镜史上另一个高峰,其样式和纹样相较于前朝的铜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更新。与此同时,对外文化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唐代艺术家们有了新的创作手法,新的创作素材,社会有了新的流行趋势。丰富的唐代铜镜动物纹样对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图案有重要意义。
一、唐代铜镜动物纹样的类型及其特征
在中国古代许多的生活、祭祀用品上,动物常作为装饰的纹样。从简单的线描演变到简洁粗犷的装饰,再演变到精细描绘,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装饰目的和审美观念。唐代铜镜所使用的动物纹样不仅继承了唐以前的纹样,还在这些纹样上融入了大唐文化,体现出唐代的审美观念。
(一)鸳鸯纹样的运用:在唐代铜镜中运用汉族传统的鸳鸯纹样是十分常见的。鸳鸯卧莲镜(如图1)是一面以八出葵花为外形,中间为圆钮的铜镜。镜中一共有四组莲花,其上各卧有—对鸳鸯,神态怡然自得。空白处均以莲纹装饰。
(二)龙凤纹样的运用:龙纹和凤纹是中国装饰历史上最喜欢使用的纹样之一,被大量地运用于服饰、玉石、陶瓷制品上,后来随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又将它与宗教故事和各种神话故事的渲染,给龙纹凤纹带来了丰富的神秘色彩。
1.龙纹样的运用: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将皇权神化巩固统治地位,因此在大量的皇家制品中使用各式各样的龙纹。受唐代当时的审美趣味的影响,唐代的龙纹更加丰润饱满,龙纹姿势和神态灵动逼真,表达的就是“帝德天威,真龙天子”之意,这面云龙纹铜镜(如图2)就是其代表。外形为葵花形,主要纹饰是一条形态逼真的龙,龙头回转,张开嘴作出吞珠的状,同时以一个圆形镜钮为珠,创意独特。龙体的鳞片和龙的头部刻画得十分清楚,祥云纹均匀而随意地分布在龙身体的周围。
2.凤纹样的运用:在中国古代人的思想中凤凰纹样与龙纹一样,是典型的图腾,有着吉祥和平、幸福美满的含义,被赋予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唐朝的凤凰纹样更加丰富,体态更加丰腴自然。这面凤纹镜(如图3)虽然外形是一个普通的圆形,但只有一只凤凰,凤纹占据镜体大部,形象生动,口衔花结绶带,体态舒展,羽毛和凤尾清晰可见。
(三)海兽纹样的运用:继战国、汉代后,唐镜中的海兽葡萄镜(如图4、5)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秀成果。海兽葡萄镜上的高浮雕使这个艺术作品极具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这面铜镜的一周轮脊将镜背分成两个装饰区域。中间为极具特色的伏兽钮,安闲自得,背脊弯曲。内区其他海兽神态迥异,有的只是站着,有的俯身向下,有的仰面朝上,有的在游戏打闹,整个画面显得生气勃勃。外区布满了盘互交错的葡萄纹,所有的纹饰全部采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出一副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动态画面,大气而华贵,符合唐朝当时盛世时期的审美风格和趋向。
海兽葡萄纹样是最具特色的纹样,它出现于初唐,流行于盛唐,在古代部分中把有这样纹饰的铜镜命名为“海马葡萄镜”,还有的历史文献中把它命名为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不同的名字,但是“海马”、“海兽”、“瑞兽”这一类名称的使用还是被大多数的学者接受并且使用。
(四)鸾鸟纹样的运用:同样都是将植物纹和动物纹相结合,双鸾衔绶纹铜镜(如图6)呈葵花外形,两只鸾鸟自由飞翔,两朵缠枝莲花在鸾鸟的间隙中,有花草有鸾鸟的画面更显生机。瑞兽鸾鸟镜(如图7)则为菱花形,瑞兽鸾鸟栩栩如生,花卉穿插其中,使得内容与形式,更完美地结合起来。
(五)四神和十二生肖纹样的运用:唐代铜镜在纹样方面仍继承汉式纹样,如传统的四神纹,十二生肖纹等。如四神纹样在汉代被广泛使用在各种铜镜、漆器等各种手工艺制品上。四神纹样既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又代表着一年四个季节。
同样都是以十二生肖和八卦为主题的两面铜镜,八卦十二生肖纹镜(如图8)是采用八瓣葵花形作为铜镜外形,外区装饰有八卦纹及十二生肖纹。四神十二生肖八卦纹镜(如图9)钮座处装饰有方弦纹,钮座的四角装饰有一簇小花,然后又用方形纹装饰出一条饰带,又隔出一片描绘八卦纹饰的区域,然后以浮雕的手法雕刻了四灵纹样和传统十二生肖图案,虽小巧但精致。
(六)神仙故事类纹样的运用:各种神话故事是通过幻想来解释人类和自然万物如何起源、各个部族的斗争、劳动生活等,是人们对天地万物,人类自然的无穷幻想和理解,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宗教故事是通过宗教的逐渐传入中国,各种故事是解释一些当时所不能解释和理解的事。在这种故事中有各种仙人和瑞兽形象出现。
真子飞霜镜(如图10)是八瓣葵花式,以一个精致的龟形作为镜钮,下面用荷叶承托。清晰可见雕刻出来的缥缈云纹和“真子飞霜”的铭文。左侧是一位弹琴的长者坐在一片竹林下,右侧是一只精致小巧的凤凰,下面是一汪清水,水中有假山石,好像一幅江浙地带私人庭院的一角。
仙人骑兽镜(如图11)是八瓣葵花形,镜钮两侧是有两位仙人,分别骑着瑞兽,神态怡然自得,其余地方装饰有花草、蜜蜂、蝴蝶等,动静结合使整幅图显得逼真灵动。仙人骑龙骑狮纹菱花镜(如图12)大面积绘有云纹和花枝纹,采用浮雕的技法,刻画了四个神态怡然的仙人骑着青龙或骑着狮子在云雾之中翱翔,灵气逼人,画面里神仙更显鸾姿凤态。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不同的仙人其坐骑各有不同,如这种骑龙骑狮的,与道教有很明显的联系。道教文化的影响,也给予了唐代艺术文化新的题材和新的艺术风格。
二、唐代铜镜动物纹样的创意与寓意
(一)选材:就唐镜动物纹样大致所选择的素材来看,唐代艺术家倾向于选择具有吉祥美好寓意的纹样来进行装饰。而在唐朝,铜镜不仅仅是作为生活用品,而且也同样作为礼品相互馈赠。基于此基础之上,具有美满幸福之意的纹样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些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也代表了人们祈求平安顺遂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审美倾向。这样的铜镜成为人们自身追求美满幸福的媒介,也成为人们之间相互联系交流情感的重要桥梁。如在铜镜中鸳鸯必定成双成对地出现。在自然界中鸳鸯是雌雄偶居不离,古代文人曾这样咏叹,“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由此可见在人们心中,鸳鸯与美好爱情息息相关,在物品上装饰这样的纹样以祈盼夫妻伉俪情深。在唐鸳鸯卧莲镜(如图1)中,成对的鸳鸯和风姿绰约的莲花,这种双鸳鸯、莲花的纹饰有祝福夫妻和美、连生贵子的含义。
鸾鸟也是常常选用的素材,所谓“鸾,赤神灵之精也”,作为传说中的神鸟,人们对其本身无穷幻想和理解,鸾鸟在纹饰中的运用常口衔绶带,这种纹样寓意吉祥富贵,长命百岁。如唐代双鸾衔绶纹铜镜(如图6)中就有此纹样的运用,这种寓意是人们朴实的追求,永恒的向往。
在现代的很多艺术或艺术门类中,例如标志、包装、服饰、空间设计等,其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唐代装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带有中国风的设计。就选材方面来看,设计师会倾向于将有吉祥涵义的动物纹样进行分析再设计。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先生在设计香港品牌形象时就采用了姿态飞扬的龙纹(如图13),将现代化的流畅线条运用于大气的龙纹中,使整个图案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富有现代感,同时龙的寓意极佳,代表了香港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造型和構图:唐镜作为铜镜史上标志性的代表,这一时期的创意之处体现在它的外观造型和纹样造型及构图的方面。唐朝安定太平,整个国力日益增强,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从而人们审美情趣的也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同时丝绸之路也早已经开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捷,女性的地位也随之逐步提高,工艺作品的样式也不再仅仅是迎合男性的审美观念,同时也注重女性的审美倾向。就唐镜在外观造型上突破了此前传统的造型,有了更符合女性审美倾向的造型,如菱花镜、葵花镜等。
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人们丰衣足食,杜甫有诗记载“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反映在铜镜的纹样装饰上,纹样素材增多,相较于以前更加精致与灵动。就动物纹样而言,这一时期的动物造型更加精致,刻画更加细致,动物纹样的体态更倾向于丰腴,姿态更加闲适自得。如海兽纹样,总是以圆润的形象出现。如唐朝的凤纹更加倾向于鸟的形状,凤尾大而飘逸,生意盎然,常口衔花结绶带,和鸣祝颂,象征美满幸福。
在构图方式上,唐镜不再拘泥于以前严格对称的构图形式,艺术家们而是以镜面为画布,采用绘画的构图方式,不求严格的对称而注重画面的均衡感。如唐代云龙纹铜镜(如图2),镜面中一条飞舞的龙回首吞珠,画面没有对称但主题明确,给人以运动与力量之感。
在现代设计中也不讲究绝对的对称,设计师靳埭强1989年为国际舞蹈节设计的海报(如图14)采用的就是蝴蝶的造型,但在其画面中蝴蝶的双翅没有完全对称,用彩色水墨寥寥几笔勾勒,将蝴蝶比喻成舞蹈中的人,体现出独特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结语
唐代铜镜的装饰纹样首先继承了一部分唐以前的传统纹样,同时,唐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化,铜镜装饰呈现鲜明的唐代风格,样造型更加丰满,动物纹饰往往有吉祥含义,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欣欣向荣的社会风气。而且唐代各种吉祥动物纹样的描绘,高浮雕,鎏金等工艺的烘托,表达了唐朝人民希望多子多孙、健康长寿和幸福美满的生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