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昊的作品中看城市的变迁
李春燕
摘 要:从某个层面上看,卢昊的作品是中国当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变化的真实的记录和写照,他在北京胡同里找寻到时代变迁的冲突和碰撞。而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城市发展的痕迹,从《建筑碰碰车》到《消失的家园》,又到玲琅满目的商品,他的作品像是在记录,记录城市变迁的痕迹,记录那些即将被抹去的城市文化,当眼前的这一切又被新的所代替,是否我们的城市真的是在进步呢?
关键词:卢昊;城市变迁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到,“城市的形成涉及到宗教的力量,是远古时期人类对于不可知力量和死亡的敬畏,以及在物质生活充足的前提下,流露出對精神生活的渴望——渴望交流和寄托情感,从而促成了一个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人的场所的形成”。他也在书中提出“史后人类”这一概念,来讽刺人们在自己发动的各种自动化力量下俯首称臣,最终丧失情感,从而沦为科技的奴隶”。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迅猛增加从而带来的空间不足问题,城市被不断扩大发展,高楼大厦林立。中国的建筑就是在拆与建中重复叠加,从而形成废墟与繁荣的极端状态,现在的欲望都市好像违背了城市建立之初人们对精神生活渴望的愿望,变得越来越疏远,建筑形态的变化也折射出城市的发展,从而也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形式。笔者将以卢昊的作品为例,论述城市发展与他的作品之间形成的互哺关系。
一、卢昊艺术的情感来源
卢昊是旗人的后裔,骨子里有股八旗子弟的遗韵,或者说有着“遗少”的纨绔作派,衣着考究,膳食美味、追逐时髦,整个是一个当代年轻的“老北京”。他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自然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性非常熟悉,而且也有很深的感情。自小培养出的北京少爷的“玩儿性”让他生活得自由且洒脱,那时正赶上85新潮,他就在北京的艺术村、颐和园跟朋友玩儿摇滚、论政治,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时间越久他越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他陷入了迷茫。他敏锐感觉到了北京的变化,他所熟悉的一切开始慢慢消失。在一段他与史建的谈话录中他这样说:“当我知道关于我小时候生长的一些环境要被全部拆掉的时候,我不知道怎样来形容我的那种心情,有一些遗憾,又有一些其他的感觉,非常复杂”。所以他的作品里总能透出一种无能为力的伤感。
学国画出身,玩摇滚又到现在的当代艺术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都在他的身上融合,完美糅进他的艺术作品里。我想他是自由的,他热爱北京,他一边接受着北京逐渐变化的一切,一边对北京的变化充满惋惜;他是无奈的,只能将这种情绪发泄在他的作品中,将现实转化为“给观者看的现实”,将城市中的平常事物转换一种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而引起观者对现在城市的发展深度的思考。在一篇他与栗宪庭的对话中他说道,“有没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留住这个城市的文明,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留住那些古老的建筑”。对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他是喜悦的,但同时他也是无奈的。
二、消失的家园——废墟
对废墟这个词的理解,我认为最贴切的是现代小说家倪匡在一片小说序言中所说,他指出:“废墟,是一个相当伤感的名词,可以有很多的联想。一个地方,一处所在,原来就是荒芜的那不叫废墟,一定要曾经辉煌过,曾经繁华过,曾经闪耀过,曾经美好过,而由于种种可测的不可测的原因,辉煌不再,繁华消失,闪耀逝去,美好隐没,这个所在,才能被称为废墟。”《消失的家园》系列作品描绘的胡同建筑就属于废墟这个范畴吧!
《消失的家园》系列是卢昊2006年的作品,运用写实的语言方式,秉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描绘的是北京即将被拆除的老胡同,画面中充斥着扭曲、黑暗、破碎的景象,沉重浓郁的黑暗色系表现出他对老北京的留恋,同时又表现出他对这种拆除与建设的方式的深深不满。他以笔代口画出支离破碎的场景,把笔触深入到他对这座古老城市的情感深处,隐喻、暗示出社会转型期人性、心理以及潜意识层面的震撼。这既是对现代化都市、现代文明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和丑陋的反驳与批判,也是对观者的追问。在这些即将被拆除的老建筑里,扭曲的姿态,破碎的结构更能表达出建筑本身的郁结心理,仿佛他就是这些建筑的发言人,他把它们的语言描绘在画面上,慰藉自己。《建筑碰碰车》是一件有趣的作品。他将“拆”这个权利交给了观者,让观者体验“毁坏”的乐趣和痛感。他用亚克力板做出等比例缩小的古老建筑,给它们安上轮子,又把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装上铲子,变身建筑怪兽,它们就像玩具车一样在一片空间上你追我赶,观众可以控制“高楼大厦”,或者“老建筑”,老建筑被追得到处跑,因为没有抵抗能力而无处可躲,最后当然是两败俱伤变为一堆废墟。不仅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正在面临或者即将面临这样的境况,在拆与建中不断交错、覆盖,一旦被画上拆的标记,不管曾经它见证过多么宏大的场面,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历程,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观者在享受这份乐趣的同时,从而引起观者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是否能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对待这些历史的“遗物”?历史是否就变成了书上的一段文字呢?
三、现实生活系列——繁荣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无尽的“废墟”,同时也带来了过度的繁荣,“超消费主义”是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而无穷尽的商品如同火山爆发般充斥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吸引着你诱惑着你,但你会发现它们除了不同的商品logo不同外,没有其他的特殊性,正如卢昊在《现实生活系列》作品中描绘的那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已经悄悄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面貌甚至发展结构,商场周圈的变化正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它们的存在已经改变了城市化景观。
《现实生活系列》作品描绘的是千篇一律的商品,一排排整齐码放在货架上,面对复制般的商品,艺术家选用的是绢这种很高贵的承载物,用国画白描晕染的方式来精心描绘这些泛滥成灾的消费品外形。画面越是具有传统工笔的精致感,其中的荒诞就越具有玩笑的形状。 同样,观众越是明白其中的营造方式,原先由超消费主义所煽动起来的欢快就会迅速转变为无法抑制的揪心。超消费主义看似在改善我们现在生活方式,或者用满足可能更恰当,满足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但反过来思考它让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被动,失去自主权利,你只能跟随它的脚步亦步亦趋。城市的繁华更像海市蜃楼,给你完美的幻象,看似繁荣却陷阱重重。
我们正处于城市空前繁荣的阶段,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变化,更高速的发展。卢昊以他自己敏锐的感受力紧扼时代的喉,用他的方式将一件件反映时代的作品呈现在观者眼前,让观者感叹发展迅速的同时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许这就是细细品味他作品之后的震惊,他作品带给观者的沉重力量。
四、结语
城市化是许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环节,剧烈的变化实在很难让人有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心浮气躁,被这股巨流冲进时代变化的巨轮中,而我们难以相信这种改变,但又要被迫接受自己的处境与周边环境产生的新的对应关系,或者可以说我们总是处在一种莫名的挑战中,我们的活动甚至思想已经被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所淹没,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尴尬与无奈,但卢昊好像在这巨轮中找到了支撑點,支撑起了他的艺术王国。卢昊的生活经历了中国社会变革最快的岁月里,他看到过老北京的城市文化,又在感受着迅速变化带来的便利与弊端,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是苦恼的,面对城市化这股洪流,我们是否能有更好的办法来维护我们原有的文化和建筑,而不是一味拆除与重建,打破旧的从而建立崭新的新世界。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仿佛能看见时间的流逝,看到城市发展的变迁史,看到老文化与新世界的激烈碰撞,在这种文明的冲突中探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和人与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显现出他在其中的立场与态度。
从某个层面上看,卢昊的作品是对中国当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变化的真实的记录和写照,他在北京胡同里找寻到时代变迁的冲突和碰撞。而笔者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城市发展的痕迹,从《建筑碰碰车》到《消失的家园》,又到玲琅满目的商品,他的作品像是在记录,记录城市变迁的痕迹,记录那些即将被抹去的城市文化,当眼前的这一切又被新的所代替,是否我们的城市真的是在进步呢?时光荏苒,既已流逝,就无法复原,儿时熟悉的街景、老房子,都已在推土机的隆隆声后成为一堆废墟,被埋葬在以往的尘埃中了。如今,记忆中的种种已成为碎片,可能我们去看卢昊的作品时,还会想起以前的种种,思考现在的生活,我们的成长是不是只有那个无法填满的欲望空间呢?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鲁虹.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08[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
[3]黄立平.双向复制——卢昊的记忆术及其实践[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