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问句,多用陈述句
沈丽新
在写作或者演讲中,各种问句能够为作者的主题增添表情达意的力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感受——花儿很红,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这样的设问能够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老舍《林海》)这样的反问加强了语气,生动地描绘出林海树木之多,让人向往。
但在教育现场,如果教师总是使用问句,则会使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因此,教师在写作或者说话中要避免经常用问句,尽量像新闻记者撰稿一样,重点明确,简明扼要,多用陈述句。
一、少用疑问句
几乎任何用质问开头的话,或者用生气的语调说出来的话,都是期望孩子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支持和鼓励。
1.“你为什么又迟到”与“明天你跟自己比赛看看是否能够在8点前到教室,我来当证人”
小飞几乎天天迟到,我与他的家长多次沟通无效。这时,“为什么又迟到”的质问已经毫无意义,“为什么”代表着反对、失望和不悦,会让孩子感受到奚落,对于他第二天不迟到也没有实际上的帮助。“为什么又迟到”里蕴涵的不悦,很难唤醒孩子的自尊,更难激发孩子为了维护自尊而改变相关行为。
于是,我跟他约定:“明天你跟自己比赛看看是否能够在8点前到教室,我来当证人。”一个寻常的行为——按时上学,变成一个可以有胜负结果的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他如果准时到达,我会称赞他:“真好!你胜过了昨天迟到的自己!”他若还是迟到,我会提出期待:“希望下一次我这个证人能够看到你的胜利。”渐渐地,他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2.“你的铅笔不见了吗”与“你先用这支铅笔”
班上总是有几个动作特别磨蹭、一天到晚找东西的孩子。你让他打开书本,他开始找书;你准备全班听写单词,他开始到处找铅笔。在这种情况下,“铅笔不见了吗”“找到铅笔了吗”这种质问只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并引发教室里的骚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支铅笔递给他,说:“你先用这支铅笔。”
教师要学会用快捷的办法处理小差错,不必在学生找不到学习用品这种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保持解决问题的意愿,要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细究过去的责任和对将来的影响。
二、少用反问句
反问句就像盘问,严重阻碍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长期对学生使用反问句,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1.“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与“我再跟大家最后确认一下”
各种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之前,教师会跟学生明确各种规则。学生由于情绪高昂,很难静心听相关规则。教师前面刚说过,中途就有学生不时发问:“老师,可以……吗?”到最后教师往往会身心交瘁,“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就会脱口而出。而学生可能只记得教师的情绪,却没记住教师强调的内容。
“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这种反问其实带着强烈的否定情绪:你们理解能力这么差,你们记忆力这么差……这种语言是有害的,可能损伤学生的自尊。教师的工作是治疗,不是伤害。“我再跟大家最后确认一下。”这样的表达中有暗示——最后一次讲了,也有提醒——大家再听一下,更有温暖的关怀——我不放心你们再讲一遍,学生也就更愿意去认真聆听。
2.“你们能不能排好队”与“我们一起来排好队”
现在很多班级的班容量都大,学生在校园内的不少行动都需要排队行走。很多学校也把“队伍是否整齐”列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于是,也就经常能够听到班主任在整队:“你们会不会排队?”“你们能不能排好队?”
反問句的语言攻击性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能不能排好队”传递的是批评与指责,同时也在推卸班主任负责整队的责任,无形中也在向学生示范如何推卸责任。而陈述句“一起来排好队”,则表明教师觉得排好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这种方式传达了尊重,维护了学生的尊严,而且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自我负责。
三、少用设问句
学生在学校期间会不断地犯错。当孩子犯错以后,我们只需要把过错用陈述句描述出来,告诉他们该怎样规避犯错,孩子就会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并及时修正或者调整。而教师如果使用一连串的设问句声讨学生,也许掷地有声,但却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犯的过错。
1. “这是谁的试卷?哦,是×××的”与“×××的这道题理解错了”
教师在讲评练习册或者试卷的时候,常常细致到逐题讲评,甚至逐个学生讲评。在讲到错题的时候,有时候为了强调,会顺手抓起试卷,自问自答,强调错误出自何人。这样的设问简直恐怖。
相比之下,“这道题理解错了”的表达就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温情。同样在强调错题,但同时也很好地传达出教师期待学生记住错题的原理和不再犯同类错误的善意。
2.“昨天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是×××”与“×××忘了关门窗”
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有时难免会犯错——比如,做值日忘了关教室门窗。如果当天晚上下雨,则教室第二天早上就一片狼藉了。这个时候,教师的设问:“你们知道昨天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吗?是×××!”只会让那个学生内心充满惊恐。
而“忘了关教室的门窗”则只是温和地指出事实。这样的陈述句,能够让学生自行去反省自己的失误,也会去提醒自己——以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注意关好门窗。
教师说话的态度与所说的内容同等重要。我们把正面的信息提供给孩子,孩子通常会知道该做什么。只要教师在表示不满或者愤怒时没有对孩子进行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我们合作的。教师要多心平气和地使用陈述句,少用问句,创造一个激励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情感世界,让孩子更好地与老师、父母合作,从而顺利地成长。
(责 编 莫 荻)
在写作或者演讲中,各种问句能够为作者的主题增添表情达意的力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感受——花儿很红,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这样的设问能够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老舍《林海》)这样的反问加强了语气,生动地描绘出林海树木之多,让人向往。
但在教育现场,如果教师总是使用问句,则会使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因此,教师在写作或者说话中要避免经常用问句,尽量像新闻记者撰稿一样,重点明确,简明扼要,多用陈述句。
一、少用疑问句
几乎任何用质问开头的话,或者用生气的语调说出来的话,都是期望孩子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支持和鼓励。
1.“你为什么又迟到”与“明天你跟自己比赛看看是否能够在8点前到教室,我来当证人”
小飞几乎天天迟到,我与他的家长多次沟通无效。这时,“为什么又迟到”的质问已经毫无意义,“为什么”代表着反对、失望和不悦,会让孩子感受到奚落,对于他第二天不迟到也没有实际上的帮助。“为什么又迟到”里蕴涵的不悦,很难唤醒孩子的自尊,更难激发孩子为了维护自尊而改变相关行为。
于是,我跟他约定:“明天你跟自己比赛看看是否能够在8点前到教室,我来当证人。”一个寻常的行为——按时上学,变成一个可以有胜负结果的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他如果准时到达,我会称赞他:“真好!你胜过了昨天迟到的自己!”他若还是迟到,我会提出期待:“希望下一次我这个证人能够看到你的胜利。”渐渐地,他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2.“你的铅笔不见了吗”与“你先用这支铅笔”
班上总是有几个动作特别磨蹭、一天到晚找东西的孩子。你让他打开书本,他开始找书;你准备全班听写单词,他开始到处找铅笔。在这种情况下,“铅笔不见了吗”“找到铅笔了吗”这种质问只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并引发教室里的骚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支铅笔递给他,说:“你先用这支铅笔。”
教师要学会用快捷的办法处理小差错,不必在学生找不到学习用品这种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保持解决问题的意愿,要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细究过去的责任和对将来的影响。
二、少用反问句
反问句就像盘问,严重阻碍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长期对学生使用反问句,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1.“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与“我再跟大家最后确认一下”
各种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之前,教师会跟学生明确各种规则。学生由于情绪高昂,很难静心听相关规则。教师前面刚说过,中途就有学生不时发问:“老师,可以……吗?”到最后教师往往会身心交瘁,“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就会脱口而出。而学生可能只记得教师的情绪,却没记住教师强调的内容。
“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这种反问其实带着强烈的否定情绪:你们理解能力这么差,你们记忆力这么差……这种语言是有害的,可能损伤学生的自尊。教师的工作是治疗,不是伤害。“我再跟大家最后确认一下。”这样的表达中有暗示——最后一次讲了,也有提醒——大家再听一下,更有温暖的关怀——我不放心你们再讲一遍,学生也就更愿意去认真聆听。
2.“你们能不能排好队”与“我们一起来排好队”
现在很多班级的班容量都大,学生在校园内的不少行动都需要排队行走。很多学校也把“队伍是否整齐”列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于是,也就经常能够听到班主任在整队:“你们会不会排队?”“你们能不能排好队?”
反問句的语言攻击性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能不能排好队”传递的是批评与指责,同时也在推卸班主任负责整队的责任,无形中也在向学生示范如何推卸责任。而陈述句“一起来排好队”,则表明教师觉得排好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这种方式传达了尊重,维护了学生的尊严,而且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自我负责。
三、少用设问句
学生在学校期间会不断地犯错。当孩子犯错以后,我们只需要把过错用陈述句描述出来,告诉他们该怎样规避犯错,孩子就会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并及时修正或者调整。而教师如果使用一连串的设问句声讨学生,也许掷地有声,但却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犯的过错。
1. “这是谁的试卷?哦,是×××的”与“×××的这道题理解错了”
教师在讲评练习册或者试卷的时候,常常细致到逐题讲评,甚至逐个学生讲评。在讲到错题的时候,有时候为了强调,会顺手抓起试卷,自问自答,强调错误出自何人。这样的设问简直恐怖。
相比之下,“这道题理解错了”的表达就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温情。同样在强调错题,但同时也很好地传达出教师期待学生记住错题的原理和不再犯同类错误的善意。
2.“昨天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是×××”与“×××忘了关门窗”
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有时难免会犯错——比如,做值日忘了关教室门窗。如果当天晚上下雨,则教室第二天早上就一片狼藉了。这个时候,教师的设问:“你们知道昨天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吗?是×××!”只会让那个学生内心充满惊恐。
而“忘了关教室的门窗”则只是温和地指出事实。这样的陈述句,能够让学生自行去反省自己的失误,也会去提醒自己——以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注意关好门窗。
教师说话的态度与所说的内容同等重要。我们把正面的信息提供给孩子,孩子通常会知道该做什么。只要教师在表示不满或者愤怒时没有对孩子进行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我们合作的。教师要多心平气和地使用陈述句,少用问句,创造一个激励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情感世界,让孩子更好地与老师、父母合作,从而顺利地成长。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