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摘要:语文学习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是达到人文的工具,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人文性的集中体现。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篇课文为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人文性;价值观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特质,并提出语文核心素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明确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母语教育,体现语文课程特质的核心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以促成學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文章《小狗包弟》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特质的“人文性”。虽然这两篇文章的文体不同,分别是散文和新闻,但文章主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忏悔,要反思历史,要追求和平,要有人性和良知。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精神与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意识与态度,使学生关注教材中所选文本,并积极阅读、鉴赏文本,选择并继承文本传达的思想内容和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能够包容和借鉴他人的不同观点。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以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有关介绍和名家点评,以启发学生对文本人文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也许因为“狗”是懂情重义的动物,能够与主人共患难,不离不弃,所以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在动荡的岁月中,当人性疲惫、好友疏离、亲人反目的时候,善良、通人性的狗就会反衬出世间的麻木、冷酷和绝情。因此,在一些描写“文革”时期和其他困难时代的作品中,狗往往会成为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之处,就是揭露了 “文革”的荒唐。文章中描述了两条狗:一条是艺术家的狗,一条是作者自己的狗,在“文革”的动乱中,它们都无一幸免地悲惨地死去了。艺术家的狗被“专政队的大棒”打断了腿,不食而死;作者的包弟被胆战心惊的主人当成了“包袱”,送到医院去解剖了。
《小狗包弟》还表现了作家巴金勇于自我解剖的可贵精神。作品描述的那个年代,人的性命安危尚且不能保证,人为了苟活而抛弃一条小狗,能算什么大事?受尽苦难折磨,没有做错任何事的作家并没有解放自己,因为他不能保护一条无辜的可爱小狗,而感到深深地羞耻;他想保全自己,就自私残忍地把包弟送去医院解剖,他瞧不起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短短几句话,包涵了巴金对小狗包弟深深的喜爱和满满的愧疚,体现了巴金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决心,更体现了巴金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特殊时代的错误展现给世人,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有对民族、对国家和对历史的反思。他的错误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普遍性,巴金希望通过自己的反思引起其他人甚至国家对历史的反思。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也是《小狗包弟》闪光的思想之一,艺术家、作者的遭遇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严重缺乏人性和良知。假如没有专政队的诸多暴行,艺术家的狗就不会挨打;假如没有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和抄“四旧”,包弟的主人也绝不会“胆战心惊”地将它送去解剖;假如世间充满友爱和人性,谁会肆意妄为地去践踏无辜的可怜的生命?所以人们怀着需要人性、呼唤人性、重塑人性的美好愿望,而作者的自责、懊悔、反思,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呼唤;呼唤人性,也是对人性和良知的讴歌与赞美!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有400万人在这座“杀人工厂”里被遇害。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于战后访问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他突破“客观报道”和“零度写作”的约束,不重复报道奥斯维辛的血腥历史,而是关注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并以这种真实的切身体验为主要内容来写作新闻。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人的情感,表现出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主观印象,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强烈控诉,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自由、和平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则新闻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一篇佳作。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篇对布热津卡景象的描写和作者抒发的议论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灵。作者把他视线范围内看到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美好的、温馨的画面:现在的布热津卡是阳光明媚的,绿树成荫的,甚至还有嬉戏玩耍的孩子们。但作者却把这一切形容为“一场噩梦”和“最可怕的事情”。因为现在的景象虽然美好,却与历史极不相配,苦难的囚犯、灰暗的天空、阴霾的大地、死亡的气息才是与布热津卡最相配的景象。作者十分惊讶地看到这种不相配的事物叠加、重合在一处,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没有一句正面控诉和批评的话语,却通过4个“不该”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懑,也为读者感染上一丝悲伤和压抑之情。
接下来,罗森塔尔与其他参观者一起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的路线是从毒气室开始,然后到焚尸炉,接下来是关押女性的牢房和研究让女性不孕不育的实验室,再到挂满遇难者照片的纪念墙,最后一直走到执行死刑的绞刑室。照片纪念墙上有一个姑娘的照片显得格外突出,她是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大,面临死亡却在微笑的姑娘。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没有人会心存侥幸,祈祷上苍使自己幸免于难,他们害怕、失望、绝望,以至于麻木。这位姑娘在想些什么,难道她不害怕吗?这是参观者看到纪念墙时的疑问和深思,但罗森塔尔并没有给出解释和回答,而是在此处留白,给读者思考、想象和探究的空间。文章中没有对毒气室、实验室的详细描写,但参观者的表情、神态、话语和举动都反映出了这些地方的阴森恐怖。参观者的“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叫不出来”,传达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给读者以真实,直观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参观结束后,罗森塔尔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又发现了一处不相配却又耐人寻味的景象:在一片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面,居然开着一些娇嫩的雏菊花。废墟上是娇嫩欲滴、生机勃勃的鲜花,废墟下曾是残害和虐杀无辜人类的毒气室,这种生与死的巨大反差,这种不匹配的景象让人铭记,让人反思。这是一种无声的讽刺,不论纳粹多么暴戾、战争多么残酷、死伤多么惨重,终究不能阻止新生命的延续和进程;这是一种有形的控诉,正在怒放的生命是世间最珍贵的、最美好的景象,而无视生命,践踏生命,一切屠戮和无义的战争都将是世间最恶劣、最残忍、最不可饶恕的罪行。
学过这两篇课文,我们不妨假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文学家、艺术家、新闻记者们会变成船头的守望者,他们要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观察、审视、预警、护卫,监测海上的风云变幻,检查附近的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确保船只的航线始终正确,呼唤人性和良知,共同护佑人类的灿烂历史。
教师要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真正落实到学生灵动的头脑里、考试的答题笔下和自豪的胸怀中,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必备的品质,培养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周磊(1989—),女,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