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分级阅读”的种子 品尝课外阅读的果实
林燕萍
摘 要:“分级阅读”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应读本的编写,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连接点,将课外阅读和学生的生命成长支起,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达到“乐读”的目的。
关键词:分级阅读;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一、“分级阅读”之见
1.“分级阅读”的概念
分级阅读,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
2.“分级阅读”的误区
分级只是一种为了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读物进行更好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它并不是目的,因此不能盲目地为分级而分级,对于那些不适宜分级的图书,也可以不分级。同时,图书的推广应该具有规划性和丰富性,不应仅仅集中在文学类,科普类及其他类别的作品也应该被推广,才能保证儿童阅读营养的均衡。
3.“分级阅读”的意义
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接受能力,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均衡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营养,这是分级阅读的出发点。同时,分级阅读也让孩子在面对种类繁多的图书时不再茫然、无从下手,相反是更有方向、目的性。而且,事实证明,分级阅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分级阅读”策略
1.赶早不赶晚
“互动阅读”比“独立阅读”更能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怕晚不怕早,纵使孩子不认识字,但他们可以用耳朵“读”。因此,亲子阅读的作用可见一斑。一年级部编教材特别设置了一个“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借此鼓励亲子阅读,显然对家长的阅读陪同做了硬性要求。亲子阅读可以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交流,锻炼孩子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情操,益于孩子习惯养成。认识到了亲子阅读的益处,我校展开了“家校共读”的课题研究,邀请家长进课堂观摩,甚至与孩子共上一堂课。教师在“家校共读”的教学过程中,或教给学生通过解读课外读物的封面、目录、内容等方法来阅读;或在课堂上与学生共读选段,分享感受;或通过竞答方式、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模式的教学,不仅能促使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一本书,在听评课的过程中,也能带动更多的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加入到共读的行列,逐步壮大共读的队伍。同时,还教给家长“亲子阅读”的方法,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每天保时保量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品尝到阅读的快乐,也会慢慢由依赖性阅读转变到自主阅读,分级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分小不分大
低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处于低阶段,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更需要进行分级指导。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图书时,如何给低龄的学生选购合适的图书呢?这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由于他们的阅读基础薄弱,阅读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字对他们来说何其难,直观形象的图画更能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图文并茂的读物便是首选。此时,我们需要学生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书籍也应该选择薄的来读,而绘本的出现满足了这样的要求。选购绘本读物时,应兼顾语言简练的文字和字体大的读物。由于低龄学生的认字能力有限、识字量不多,文字叙述如果过多,反而会打击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限制他们的想象力。而太厚的书籍,会让学生觉得不能读完,从而产生抗拒心理。
3.分级不分家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具备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自然会产生跳级阅读的现象。面对学生跳级阅读的现象,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比如,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应该被加以致用,教师将其作为延伸课外阅读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阅读。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课文将内容分成两部分:梗概和精彩片段。许多名著中的精彩片段都是值得推敲和运用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将阅读精彩片段时积累的内容加以引用,甚至学会仿写,将会为文章润色不少。在全班进行作文互批环节时,老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出援引或者加以模仿的名著句子、片段,予以较高的评价。获得赞扬的学生会因此倍感自豪,更爱阅读名著,也能体会到名著阅读对自己写作的促进作用。同时,批改的学生也能意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4.倾听儿童的声音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分级阅读本身就是要让阅读主体懂得如何阅读,更爱阅读,主动阅读。因此,倾听学生的声音便是一种有效手段,让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拥有话语权,参与到分级中来,这样才能让分级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真实性。阅读分级不应该是绝对性地将学生的年龄层进行划分选择相对应的读物。也不是家长主观性地询问老师这个年级应该读哪本书,哪本书对他们好,该买什么书。而是要客观性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基础、心智水平、阅读兴趣、理解能力,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明确阅读的方向,做出合适的选择。
正如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在倡議书中提到的:我们深信,儿童的阅读是文化的接力。从婴儿、幼儿到童年、少年,沿着一条书香的跑道,从紧扶的手到自由的腾跃,从物质的世界,走向精神的世界,一个孩子会奔向他宽阔而光明的远方。
参考文献:
张贵勇,郭铭.分级阅读如何在现实中生根[N].中国教育报,201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