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进程中的阿富汗政治力量分布及其博弈

    王世达

    当前,阿富汗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是普什图阵营和“北方阵营”(包括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以及乌兹别克族)、体制内政治势力与塔利班等反叛势力之间存在“双重矛盾”。尽管“由阿富汗人主导的重建进程”已经开启,但阿富汗四大民族的历史恩怨及现实纠葛导致族群民族主义强烈,仍然不时干扰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阿富汗频遭战乱,国家政治架构一度彻底瘫痪。1996年,阿富汗塔利班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但未获广泛国际承认。2001年,美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并主导阿富汗政治重建。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阿富汗过渡政府沿用前国王查希尔颁布的1964年宪法。2004年1月26日,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签署颁布新宪法,将阿富汗国名确定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总统制。阿富汗政治重建由此迈入正轨。

    现行体制内政治势力

    阿富汗现有政党近百个,其中主要政党包括“阿富汗伊斯兰促进会”、“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哈利利派)、“阿富汗伊斯兰民族运动”、“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以及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等。然而,在阿富汗现行政治框架内,政党的作用相当有限。例如,阿富汗总统选举、议会选举都不以政党为基础,候选人以独立身份参选。在这一政治架构下,阿富汗政坛呈现出明显的“强人政治”特点。

    一、一号人物、现任总统阿什拉夫·加尼

    加尼为阿富汗现任总统,也是2001年之后阿富汗第二位民选总统。无论是现行职位,还是国内外支持,加尼都是阿富汗当前政坛的一号人物。

    1949年,加尼出生于阿富汗东部卢格尔省,系普什图族艾哈迈德扎伊部落。加尼之父曾任政府要职,自幼对阿富汗政治比较熟悉。加尼在喀布尔就读哈比比亚高等学校,随后前往黎巴嫩美国大学求学。1978年,阿富汗亲苏政权上台,加尼被迫长期滞留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加尼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同时在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的普什图语频道做评论员。1991年,加尼就职于世界银行,长期负责中亚和南亚的相关项目,并曾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工作。

    长期海外生活对加尼影响很深,他曾经表示:“美国塑造了我”。加尼认为,阿富汗的未来有赖于美国的长期支持,称“美国和阿富汗恰似在一条船上的两个人,任何一个人凿船都会导致沉船”。为此,加尼上台后即与美国签署了《双边安全协议》,这为美军2014年后继续在阿驻扎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加尼重视地区国家。为了促使巴基斯坦劝塔利班和谈,加尼采取了不同于上届总统卡尔扎伊的对巴政策,通过派阿富汗军官在巴基斯坦接受培训、在边境两侧联合反恐、商谈签署《情报合作备忘录》等措施谋求阿巴关系突破。加尼表示,阿富汗与中亚国家不存在任何问题,推动与塔吉克斯坦展开边境合作,和乌兹别克斯坦强化经济交流。

    二、尚待宪法背书的二号人物阿卜杜拉·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系阿富汗政府“首席执行官”,其职位乃与总统加尼妥协而来,可视为阿富汗政府的二号人物。阿富汗现行宪法并无这一职位,未来需要修改宪法予以确认。阿卜杜拉被视为“北方阵营”(居住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和乌兹别克族)的利益代言人。

    阿卜杜拉1960年9月5日出生于阿富汗北部潘杰希尔山谷,母亲和生父是塔吉克族人,继父是来自坎大哈的普什图族人。20世纪80年代,阿卜杜拉负责为潘杰希尔地区的抗苏圣战者提供医疗服务,并逐渐成为阿富汗抗苏英雄艾哈迈德沙·马苏德的亲密战友。1996年,以普什图族为主体的阿富汗塔利班崛起,位于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和乌兹别克族武装组建反塔利班联盟,即“北方联盟”,阿卜杜拉担任“北方联盟”外交部部长。2009年8月20日,阿富汗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拉是阿最大反对党“民族阵线”推选的候选人,曾是对时任总统卡尔扎伊连任威胁最大的竞争者。2014年4月5日,阿富汗再次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拉和加尼得票领先,进行第二轮选举。在美国斡旋下,两名候选人达成和解,加尼出任总统,阿卜杜拉出任“首席执行官”,但双方并未就具体权力划分做出详细规定。

    三、“退而不休”的前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

    卡尔扎伊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阿富汗首位民选总统,其主政阿富汗长达12年。2014年,卡尔扎伊第二任总统任满。然而,卡尔扎伊并未如此前各方预测的那样出国,而是继续留在喀布尔,积极发挥影响。一方面,卡尔扎伊拉拢各类被加尼政权边缘化的前议员、政府高官和“圣战者”,经常组织各类聚会,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一大异见阵营。另一方面,卡尔扎伊不断接受各类采访,指责现在的民族团结政府。

    卡尔扎伊出生于普什图博帕扎伊部落,其父亲阿巴杜尔·阿哈德·卡尔扎伊是博帕扎伊部落的首领。该部落历来与国王保持密切联系,阿巴杜尔·阿哈德·卡尔扎伊曾经担任前国王查希尔执政期间的国民议会主席。20世纪90年代,卡尔扎伊曾担任拉巴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1999年,因父亲在巴基斯坦被塔利班暗杀,卡尔扎伊加入了反塔利班运动。卡尔扎伊出身普什图望族,了解阿富汗部落结构等基本国情,与各类背景复杂的地方实力派保持密切联系。卡尔扎伊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熟悉普什图、达利和乌尔都语,还能说英语和法语。出身名门,又接受西方教育多年,卡尔扎伊可谓融合了阿富汗传统与西方现代特征。卡尔扎伊口才很好,善于演讲,个人亲和力较强,在与国内外各色人等打交道时游刃有余。

    四、举足轻重的哈扎拉族领袖穆罕默德·卡里姆·哈利利

    哈扎拉族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巴米扬省等中部地区,与伊朗关系密切。哈利利是阿富汗哈扎拉族领袖,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曾担任阿富汗第二副总统。

    哈利利出身瓦尔达克省望族,少年时就读喀布尔宗教学校,在学生时代就参与政治活动。1978年,阿富汗发生军事政变,亲苏势力执掌政权。哈利利离开喀布尔,在其他地区组织和领导抗苏运动,曾担任若干什叶派抗苏组织领导人。1989年,苏联撤出阿富汗,阿亲苏政权倒台,抗苏圣战者成立政府,哈利利一度出任财政部长。1994年,哈利利担任阿富汗哈扎拉族主要政党“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主席。同年,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富汗南部地区异军突起,原有各圣战派别走向联合,哈利利领导“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与其他主要派别组建“反塔利班联盟”(又称“北方联盟”),共同对付塔利班向阿富汗北部地区扩张。哈利利作为信奉什叶派的哈扎拉人,与追随逊尼派、主要由普什图人构成的塔利班矛盾较深。为此,塔利班等反叛势力多次试图暗杀哈利利。哈利利对内主张各民族和派别放弃暴力手段,进行和平谈判,实现阿富汗持久和平。为了表明支持阿富汗和平进程和民主进程,哈利利在2001年之后解散了“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所属的武装力量;对外强调地区合作,实现和平与稳定,推动阿富汗成为地区经济转运中心。哈利利是信奉什叶派的哈扎拉族领袖,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其领导的“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得到伊朗的长期支持。然而,由于担心美方反应,哈利利在公开场合刻意与伊朗保持距离。

    五、北方雄狮、乌兹别克族领袖阿卜杜拉·拉希德·杜斯塔姆

    杜斯塔姆1951年生于朱兹詹省,系乌兹别克族的主要领袖。杜斯塔姆的势力范围主要位于阿富汗北部,一度控制北部若干关键地区,但现在势力已不如从前。

    1992年4月,杜斯塔姆晋升大将军衔,一度控制以马扎里沙里夫为中心的北方基地,成为阿北方最大政治、军事组织的领导人。1996年,塔利班占领喀布尔,杜斯塔姆代表乌兹别克族与塔吉克族领袖马苏德和哈扎拉族领袖哈利利建立“北方联盟”对抗塔利班。2001年,美军推翻塔利班政权,杜斯塔姆趁机重新夺回马扎里沙里夫。此后,杜斯塔姆武装频繁与塔吉克族领袖阿塔·努尔的武装发生冲突,逐渐失去对马扎里沙里夫的控制权。2009年,阿富汗总统大选期间,杜斯塔姆返回阿富汗,支持卡尔扎伊参选。2014年,杜斯塔姆与加尼搭档竞选,获胜之后出任阿富汗第一副总统。杜斯塔姆对塔利班态度强硬,曾表示:“如果让我招募一万名阿富汗老兵,能够在六个月内击败塔利班”。

    现行体制外政治势力

    2001年,美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并且主持开展阿富汗重建工作,但塔利班并未从此消失匿迹,而是逐步“卷土重来”,不断发动各类袭击,导致阿富汗境内动荡不安。除了塔利班之外,阿境内反叛势力还包括“哈卡尼网络”和伊斯兰党。

    一、引领反叛运动的阿富汗塔利班

    阿富汗塔利班是阿富汗反叛运动的引领者,自2001年以来持续反对美国和阿富汗政府,是导致阿富汗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势力。

    阿富汗塔利班于1994年在坎大哈成立,旨在结束内战、建立伊斯兰国家,1996年占领首都喀布尔,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随后控制阿大部分地区。“9·11”事件之后,塔利班政权因拒不交出涉嫌制造“9·11”恐怖袭击的本·拉登而被美军武力推翻,残部退入阿巴部落区。2005—2007年左右,塔利班东山再起,不断在阿境内发动武装袭击。塔利班的族群特性明显,大部分高层领导系坎大哈地区的普什图人,其中伊沙克扎伊部族所占比例尤其突出。例如,现任“领导人”曼苏尔及其主要助手都来自坎大哈地区的普什图杜兰尼部落的伊沙克扎伊部族。塔利班中层领导也由普什图人主导,但坎大哈普什图人则是少数,更多由当地主体部落成员出任。简言之,塔利班是以普什图族武装毛拉为中坚力量的军事政治运动。坎大哈普什图人,特别是伊沙克扎伊部族把持塔利班高层,非普什图人和普什图其他部族在高层领导中地位不彰,但在中下层领导中数量较多。

    二、“最具致命威胁”的“哈卡尼网络”

    “哈卡尼网络”系阿富汗境内反对北约和阿富汗政府的第二大反叛组织,在阿巴边境线两侧活动,与阿富汗塔利班保持密切配合。

    该组织以哈卡尼家族命名。哈卡尼家族系普什图扎德兰部落。老一代大头目贾拉鲁丁系抗苏“圣战者”的高级指挥官,并曾与美国、巴基斯坦以及海湾国家保持密切联系。贾拉鲁丁热衷于招募国际“圣战者”,与“基地”组织联系密切。1996年,阿富汗塔利班夺取首都喀布尔,贾拉鲁丁宣布向塔利班效忠。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贾拉鲁丁与塔利班残部逃入阿巴部落区,并逐渐恢复组织网络和行动能力,不断越境对阿富汗境内目标展开袭击。该组织被美国视为“阿富汗境内最具威胁的极端势力”。现任大头目西拉杰丁坚持反美反西方态度,要求一切外军撤出阿富汗,针对阿富汗境内目标频繁发动袭击。此外,西拉杰丁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渗透。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追捕西拉杰丁。

    三、“左右逢源”的阿富汗伊斯兰党

    阿富汗伊斯兰党是阿富汗境内第三大反叛势力,与塔利班等保持松散合作关系,但两者关系远不如塔利班与“哈卡尼网络”。

    阿富汗伊斯兰党于1975年由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成立,一说源于主要由喀布尔大学的学生和老师组成的“穆斯林青年”组织,也有人认为其从“伊斯兰促进会”分裂而来。阿富汗伊斯兰党为普什图人主导的军事政治组织,其意识形态包括了中东“穆斯林兄弟会”以及巴基斯坦“伊斯兰促进会”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希克马蒂亚尔与其他“圣战者”为争夺权力而大打出手,几乎曾经和所有派系结盟。1993—1994年间,希克马蒂亚尔曾担任阿富汗总理。2001年以后,希克马蒂亚尔反对美国一手安排的阿富汗政治架构,2002年9月宣布发动针对美国的“圣战”。美国指责希克马蒂亚尔帮助塔利班袭击驻阿富汗联军,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经对其实施无人机袭击。2010年1月23日,希克马蒂亚尔发表录音讲话,公布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计划,准备与阿富汗政府和谈,有意断绝与“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

    各政治势力彼此博弈激烈

    阿富汗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是普什图阵营和“北方阵营”(包括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以及乌兹别克族)、体制内政治势力与塔利班等反叛势力之间存在“双重矛盾”。

    一方面,在政府内部,现总统加尼阵营与“执政官”阿卜杜拉代表的“北方阵营”就政治经济资源分配、国家重大决策等问题存在分歧。2014年4月5日,阿富汗举行总统选举,期间传出投票舞弊丑闻。尽管阿什拉夫·加尼得票领先,但另一位主要竞选人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指责选举舞弊,威胁另立政府,不接受计票结果。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两人就组建团结政府达成妥协。加尼本人出任总统,阿卜杜拉任“首席执行官”。这一“双头体制”缺陷明显。根据2004年阿富汗《宪法》,阿富汗实行总统制,总统享有行政、军事和立法等方面的广泛权力,同时设立两位副总统协助总统行使职权。这一强势总统体制有效保证了阿富汗政局稳定。如今,阿富汗除了总统和两名副总统之外,又出现了一位权力巨大的“首席执行官”,阿富汗政治生态明显由“总统一家独大”的一元政治结构向“总统和首席执行官并驾齐驱”的二元政治结构过渡。目前,加尼阵营与阿卜杜拉阵营之间矛盾不断。以阿塔·努尔为代表的塔吉克族势力、哈利利代表的哈扎拉族势力对现状不满,不断向阿卜杜拉施压,要求为北方民族争取更多权益。两大阵营围绕外交、内政、国防和财政等核心部长职位争夺不休。截至2015年底,阿富汗中央政府仍未完成组建,国防部长一职尚未尘埃落定。

    另一方面,由美国支持、现总统加尼领导的阿富汗中央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哈卡尼网络”和伊斯兰党等反叛势力缠斗不休,导致阿富汗安全形势无法落稳,甚至再度出现严重恶化。2015年以来,塔利班等反叛组织在阿富汗全境“多点开花”,除了西部与伊朗接壤地区之外,在其他各个方向均有较大斩获。在南部,塔利班重点袭击赫尔曼德省,威胁该省首府拉什卡尔加及周边尼姆鲁兹、法拉、乌鲁兹甘和坎大哈省。在沟通阿富汗南部和东部地区的中南部地区,塔利班已经自由往返于赫尔曼德和乌鲁兹甘省之间,进而获得了较大战略活动空间。在首都喀布尔附近,塔利班着力控制沟通首都喀布尔与阿富汗其他地区的关键通道,试图限制阿富汗安全部队的行动自由。喀布尔周围的卢格尔、瓦尔达克和卡皮萨省都成重点目标。据路透社报道称,阿富汗407个区政府驻地,其中有26个位于反叛势力的影响和控制下,另外有94个面临威胁。另有美国智库分析认为,2015年,塔利班大约控制了五分之一的阿富汗国土,再加上其有能力施加重大影响的地区,阿富汗一半以上的国土已经处于塔利班的完全或不完全控制之下。

    总之,自1747年杜兰尼王朝建国以来,阿富汗这个位于中亚、南亚交汇处的“多山之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当地人们逐渐产生了“作为阿富汗人”的自觉意识。目前,阿富汗政治精英们均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维持阿富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维护一个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才能够更好维护本族的利益,因此积极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推动“由阿富汗人主导的重建进程”。但是,阿富汗四大民族的历史恩怨及现实纠葛导致族群民族主义强烈,仍然不时干扰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

    (责任编辑:张凯)

相关文章!
  • 农民工群体现状与制造业需求之

    张小莉[摘要]沈阳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与制造业中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近年来,农民工群体供应状况与沈阳制造业的需求之间出现了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试用期劳动者权益保护探讨

    摘 要 试用期制度是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试用期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