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资质取消后,环评机构业务如何开展
郭丽娟
摘 要 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环评 资质 业务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1环评发展历史回顾
1973年8月,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的揭开。1979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规定扩建、改建、新建工程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此中国正式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81年颁布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评价内容、工作程序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986年3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1988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局下发了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1988年3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9年5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推的原则方法》,1989年9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照办法》。这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标志我国初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管理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先后接受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的技术援助项目,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展更快。1998年11月,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予发布实施,该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适用范围、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至此,我国正式开启环评时代。
2环评资质取消历程
近年来,曾经一度辉煌的环评产业随着环境机构与之前所属事业单位的改制脱钩,摘掉了自己的红顶光环、参与市场竞争之后,环评业务的定价开始由市场调节,成本更加透明。自2016年“清违”大行动后,2017年环评业务本身骤减,同时国家形成以排污许可证制为核心的环保核心制度,环评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淡化。此外,《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实施也相应调整了环评的方向,而修订完成的《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与环评改革配套的规范又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环评手续。2018年8月2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京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8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明确提出:取消“环评机构资质”“环保竣工验收”等2项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待相关法律修改后实施。2018 年9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方网站“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规划包括各类立法项目116件,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属于第二类项目,即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预计在2-5年内将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订,环评机构资质取消已是定局。
显然易见,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法定评价业务开始渐走下坡路。
3环评质量要求更高
2018年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境保护部令第48号)文件,该文件提出要严格环评从业监管,“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环评单位和人员的诚信档案,记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差、扰乱环评市场秩序等不良信用情况和行政处罚情况,并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部定期对累积失信次数多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进行集中通报。严肃查处环评单位及人员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致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失实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等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的,还应追究连带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方是来自市场的萎缩、行业不景气的压力,一方是国家对质量和效率的更高要求的压力,处于在夹缝中生活的环评技术人员该如何稳中取胜,求得一线生机呢?
原环保部环评司司长祝兴祥给环评行业指出方向:顺应深化改革形势,发挥行业专业优势,推进环评向环境咨询服务转型。当前环评的发展应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向排污许可证为主的环保管家全方位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然而开展新业务、扩大经营范围并非是一朝一夕便可轻易实现的,这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创新,拓展新思路、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那么在这个过渡期,如何将自己的老本行做好,提高自己的標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便成了稳中求胜的一个重要保障。
环评的市场环境已成定局,发展模式也基本确定,环评机构资质取消后,环评将全面市场化运行,所有从事环评行业的公司均可以承担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至于环评工程师资格证是否个人执业,或协会管理环评机构资质都是可能的发展方向。那么新形势下如何保障环评作业流程和环评报告的质量,成了环评行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环评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管控,使每一个环节都有证可查、有据可依、质量可控,进而实现对作业过程全程监督和报告结果有力管控,在充分保障环评质量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更为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其他业务开展方向
除了环评业务,还有哪些可以发展的方向呢?目前的政策趋势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环保实施的责任明确为建设单位,那对于建设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而言,未来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环保领域有:排污许可管理、环保竣工验收、应急预案、环保管家、环保咨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2018年全国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要点》(环办规财函〔2018〕137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推动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从单纯管企业转向对排放口的精细化管控。环评机构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排污许可证申报、排污许可证后管理、环保台账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开展环境保护验收。环评机构可以作为第三方技术机构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为企业环保验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企业应开展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环评机构可以作为技术服务单位为企业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备案。
《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 具体来看,环保管家涵盖了项目立项、选址、环评、监理、技术咨询、政策解读、决策指导以及风险管控等一系列内容。从企业个体出发,或者从工业园区整体出发,环保管家都能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
环保咨询是环评机构作为面向中小型企业提供日常环保管理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为用户提供环保法律、技术和相关手续的咨询服务。
让效率和质量兼重并行,并根据市场导向,积极开展新的业务,终能使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各环评机构能大浪淘沙,实现稳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