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意义
高洋 丁湲旖
[摘 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初中音乐教学标准逐渐提升,美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本文先从美育概念出发,阐述美育素养的必要性和初中音乐美育教学的重要性,对音乐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重点阐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教育策略,旨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全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融合
审美教育是音乐课堂的主要特性。在当前形势下,音乐课经常被看作是一门学习歌唱、传授技巧的课程,这并不能充分发展和实现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与审美成长的成熟时期,在这一阶段实施美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美育与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中需加强审美观念的建立,结合二者的艺术魅力,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指借助音乐对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知识技能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音乐教育”[1]。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需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其中美育和音乐教育是不能分割的。
“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美德不但可以叫作审美教育,也可以称作美感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对美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品格和卓越的素养等。
美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培养人的感悟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并且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途径使其充分了解和感知艺术之美、音乐之美,进而拥有更加良好的审美心态和更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音乐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提升美学感知能力、训练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对美的品鉴能力,进而提升其自身素养和人生追求。
二、美育的必要性
(一)美育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
从根本上来说,音乐教育是一项发展和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此而美化。[2]”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美育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情感共鸣,对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育以追求人的快乐、自由和和谐为主要内容。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我们要在音乐表演中与生活紧密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升华,将技巧与人文内涵结合起来,通过对情感的刺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性格。例如,老师在上八年级音乐课时,通过四三拍的节奏型,脍炙人口的旋律导入《雪绒花》。观看电影片段作为桥梁,学生直观感受奥地利军官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从而直接产生浓烈的爱国情怀。而相对于欢快活泼的歌曲《踏雪寻梅》,学生通过欣赏《雪绒花》的优美抒情、饱含深情的曲调,就会由衷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美丽。
(二)美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中学时代进行音乐教育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3],处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独特而强大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审美的需要,而且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情感美学进行培养。正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4]音乐之美能使人与自然完美的融合与升华。
例如,在初中学习第一首歌《茉莉花》时,老师通过讲授法描绘江南的美景,再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带领学生学习江南的精细语言。学生们首先就会被细腻而圆滑的曲调所吸引,继而仔细分析歌词,以达到了解民歌特点和方言元素的目的。表现美丽女孩对芬芳花香的羞涩依恋和喜爱,赞美纯洁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喜爱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在学习中,对于客观世界学生不断扩大理解,借助手、脑、眼、耳等感官,在深层次的意象里理解音乐中,在积极的思维中提高想象力,这便是无形的智力启发。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学是初中阶段美育的主阵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向,其中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方面,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初中教学中有许多实施音乐教育的方法,但受到传统的教学影响,初中音乐教学还是过于倾向专业化[5]。音乐本是最感人、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最喜爱的艺术门类,所以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需要转变,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学音乐的教育历来为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的,从有关音乐教材和书籍的编写,到老师的个人品质,还有《音乐教学大纲》《音乐课程标准》[6]的颁布和实行,以及对课时教育效率的评估等,这些都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多次修改基础教育课程中提出音乐教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之后,严格规定中学教育阶段内一定要进行音乐教育,并规定了中学音乐课的准則。
(二)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鉴赏艺术、领悟艺术的重要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由于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审美成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适当了解一些音乐专业知识,可以让同学们更能体会音乐的魅力[7]。有自己的体会便是对音乐所表达的美的一定理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要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蔡元培认为:“审美教学应该和日常的教学相对应,这样就可以改善品德教育。”[8]这个观念尤其解释了把艺术教育加入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四、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教育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将重心放在欣赏音乐与聆听音乐上,因为艺术的声音是音乐本身,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音乐本身来有所感悟。所以,初中的音乐课堂上需要老师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欣赏教授的音乐作品的氛围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全身心地聆听感受和赏析音乐,达到从心到身都融入音乐中的美的效果。要想设置好音乐的情景,第一步就要将背景交代清楚,内容应该包括作品所讲述的时间、地点、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人物内心的波澜变化。老师在进行音乐讲解时,要提前将音乐创作者的情况和此作品的所处背景交代清楚,让学生具备了解作品的基础。再去欣赏作品时,学生会设身处地地思考,音乐的美便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中。
在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伏尔塔瓦河》的欣赏过程时[9],木管乐器的演奏像是在讲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水在树木交错的山间缓缓流过,管弦合奏像是在讲述一条大河汹涌澎湃、奔流不止、宏伟壮丽,长笛吹奏出的音乐热烈活泼,整个乐队合奏时表现出的欢乐氛围,就像是在举办大型舞会一般。生动形象、冲击力强的画面加上令人动容的曲调,通过营造出的艺术氛围而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本身美。
(二)有目的地开设欣赏课,唤起学生情感
理解好音乐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倾听,它对听众的思想有净化和拓展作用,对听众的心灵有启发的作用,还对听众的精神境界有升华作用,在倾听音乐时听众会跟着律动有着极其丰富的情绪波动[10]。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重大意义必将凸显。
(三)探究学习,多角度地分析音乐的美
研究与学习是需要身心投入的,[1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发现、研究、探索。而在孩子的心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育的行为就是教育者觉得人需要进行学习是因为内心深处所需要的,意思就是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习行为是正常的。在现代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教育的新方法,在进行探索的时候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如,以有趣的音乐主题为开头进行简单的引导论述,或以主题为基础进行讨论的时候进行答疑引导,或最后针对老师得出的哲理来进行探讨、熟知方法,进行使用等。[12]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制造课内的教育境界,以音乐为中心,把和音乐有关的科目与课堂结合起来进行赏析,充实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就成为学生寄托情感的地方。
小 结
教学体制内的课程教育计划是学校教育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办法,其中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进行音乐课程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是提高审美水平的主要办法之一。初中音乐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获得知识的教育,还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品格和情感节操,这样才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注释:
[1]曹 理,何 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7-20.
[2]章连启.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36.
[4][美]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8—30.
[5]曹 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9—42.
[6]陈 越.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18(25):35.
[7]卢 玥.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学[J].音乐天地,2018(10):25—27.
[8]于 洁.声乐教学“美育全程”实践方略[J].当代音乐,2018(12):34—35.
[9]刘舒婷.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宁夏教育,2018(Z1):30—32.
[10]赵 莲.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A].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現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11]顾 军.美育赋魂,让00后拥有一颗丰盈的“诗心”[N].文汇报,2018-03-16.
[12]柴伦党.少儿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03):117—119.
[收稿日期]2019-10-23
[作者简介]高 洋(1995— ),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丁湲旖(1997— ),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00)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