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尚淼洪 常万龙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了新时代。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首都档案事业发展的稀缺资源,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是新时代对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本文以近几年档案事业年报统计和人才队伍调查问卷结果为依据,以首都档案人才队伍目前总体情况为背景,通过分析梳理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建设新时代首都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首都档案人才问题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3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档案人才是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是开展档案工作的灵魂。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以积极适应新时代对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之“新”,不仅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新变化,目标任务也发生了新变化,而且在于我们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档案工作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首都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成新目标新任务,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迫切需要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既是新时代对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也是为实现首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这一新的目标任务对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特点
北京市档案系统每年对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统计,特别是2015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档案人才队伍现状调查》。综合分析近几年档案事业年报统计和人才队伍调查问卷结果可知,目前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年龄、学历构成合理,但高素质专业人才较少
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年龄构成比较合理,呈橄榄形分布;从学历构成看,半数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偏少,尤其是缺少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家更是凤毛麟角。
(二)兼职人员偏多,档案员队伍不稳定
从各区的情况看,有的单位专职档案员数量少并身兼数职,有的单位专职档案员虽多,但不稳定,且岗位变动频繁。从笔者所在单位组织的初任培训情况看,每年报名参加培训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特别多,主要是因为兼职档案员工作流动太快,导致其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并出现了“年年要培训,人人是初任”的现象。
(三)专业工作人员偏多,复合型高端人才奇缺
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档案业务人员队伍正不断壮大,了解馆藏并对馆藏档案进行研究的档案专业人才也不少,并且档案信息化人才也在逐年增多。但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北京首善标准和全市档案工作提档升级转型要求,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太少,已成为首都档案事业发展的稀缺资源。
二、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李明华同志在2017年6月5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必须尽快解决人才断档、骨干力量流失、专业人才尤其是新型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首都档案系统也不同程度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综合分析近几年档案事业年报统计和人才队伍调查问卷结果可知,目前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国际视野不宽、综合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国际视野不宽
培养一定数量的高端国际化档案人才,是新时代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也有助于解决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首都档案人才与国外档案人才交流不够多,国际视野不够宽,急需把有档案管理先进理念、档案专业先进经验、掌握档案前沿科技的国外人才“请进来”进行深入交流,目前这种理念尚未体现在首都档案人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
(二)综合能力不足
当前正处于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跨界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网络互联的新时代,这对首都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都档案事业迫切需要一支观念新、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首都档案人才队伍综合能力明显不足。档案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而是收集有质,保管有效,利用有速,更加专业化,跨界特征明显。
(三)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是推动首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无论是档案形成者还是档案利用者的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首都档案系统对此关注不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三、首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8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同志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调研时强调,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站在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把人才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培养机制,加大培养力度,搞好梯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档案事业相适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以人才培养带动队伍建设,促进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
(一)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市委常委、秘书长崔述强在2018年3月召开的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首都档案系统认真抓落实,扎实推进2017年制定的《北京市档案人才“131工程”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步伐,力争在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为了积极打造首都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北京市档案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领军人才、高级专家和业务骨干推荐选拔工作,2018年9月26日召开全市档案人才工作会,向首批当选的9名领军人才、30名高级专家和100名业务骨干颁发聘书。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北京市档案局积极适应新形势对档案人才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开展“学业务、研馆藏、做专家”活动,创新建立“师傅带徒弟”培养机制,支持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学术造诣和职业素养,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全市档案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
3.创新人才交流机制
北京市档案局积极落实《京津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津、冀两地档案部门开展人才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北京市档案局积极参加国际档案领域交流活动,不断开阔档案人员的国际视野、更新理念、增长才干。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北京市档案局以落实《北京市档案人才“131工程”实施方案》为契机,以制定《北京市档案人才培养规划》为抓手,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从首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制定首都档案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多个渠道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作风优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人才队伍,为首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努力搞好梯队建设
1.科学规划
北京市档案局立足新时代、把握新矛盾、紧扣新要求,积极适应首都阶段性发展特征和改革发展需要,遵循档案干部成长规律,加强统筹协调,拓宽来源渠道,突出培养锻炼,逐渐形成来源广、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档案干部梯队。
2.科学配置
北京市档案局突出档案专业化要求,明确不同岗位专业能力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注重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相统一,适应首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履行岗位职责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不简单以年龄划线,注意发挥各年龄段档案干部的积极性。
3.重视培养年轻干部
北京市档案局着眼首都档案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发现、储备、培养、选拔優秀年轻干部实施方案,形成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和“成长档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历练和实践磨炼,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合格的优秀年轻干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丁薛祥.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调研时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2018-05-07.
[3]杨冬权.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上)[N].中国档案报,2018-01-11.
[4]杨冬权.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中)[N].中国档案报,2018-01-15.
[5]杨冬权.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下)[N].中国档案报,2018-01-18.
[6]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7(7):14-21.
[7]李明华.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档案人才队伍[N].中国档案报,2018-03-12.
[8]程勇.人才是首都档案事业发展的稀缺资源[J].北京档案,2018(10):5-7.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