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违“法”不究
周 起
【摘 要】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笔者在探索新作文教学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前后联系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尤其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作文的教与学,如何有效地进行?这个问题十分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究。
新课程标准所带来的变化,使我们许多教师无所适从。面对挑战,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因此,我们学校成立了“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与学的创新研究”课题组,并于2008年初获得市教科所专家认可,正式立项,在市、县教研专家的指导下顺利开题,目前科研进展也十分顺利。
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潜心研究、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芜湖日报》副刊用整个版面刊登了我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芜湖县一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人数高达46人,其中赵婉娇同学的《鞋子·袜子·脚丫子》获国家级一等奖;高二学生朱韵,是青弋江文学社远近闻名的校园小作者,2008年7月,她的25万字长篇校园小说《成长之路》顺利面世,填补了建国以来芜湖县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学生朋友的喜爱,《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皖江晚报》、《安徽商报》、《安徽青年报》等多家报刊都做了相关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课题组老师则在《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报》等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相关的科研论文多篇。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法: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不究。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三个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环节,下面我将作具体的诠释。
一、有“法”可依
这是学生作文的第一环节,其实质就是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感悟,模仿。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与学的创新研究,强调夯实基础,重点研究作文的常见技法,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大胆创新。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是指各种各样的文章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其实落实到具体某一篇文章时,还是有规律、有方法、有技巧的,如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修改等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我们课题组老师自己动手编写了校本教材——《作文技法指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每一个技法都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每个技法,先从理论上进行指导,然后是此法指导下的学生优秀习作,最后是教师的点评。校本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我校学生作文,同学们读起来很亲切,学起来几乎无障碍。
高中语文新大纲指出,“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实,联想、想象、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都是作文的技法。从表达方式上加以训练,也不外乎记叙、说明、议论这么几种;从思维方式上加以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无论何时,作文必须动手,还要勤动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教给学生作文技法,让他们有“法”可依,才不至于南辕北辙。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不仅需要“技艺”的磨练,还需要社会生活的砺炼,我们的语文教师激励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注意多方积累写作素材。我们还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
二、执“法”必严
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学生一旦练习某一方面的技法,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这是规范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高中新大纲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我们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化整为零,一点一点地去训练,一招一式地学习,点点滴滴都练好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在具体的技法练习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做一样像一样,学一招是一招,学生不能把文章写得“非驴非马”;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练习排比,学生就必须以此为训练重点,严格执“法”。
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很重要,写作中必须遵守写作本身特有的规律。只有进行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拟题等专项性的规范训练后,才能够熟练地、巧妙地、匠心独运地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来表达客观世界和内心的情感。
虽说“熟能生巧”,但如果让学生自己慢慢地由“生”而“熟”而“巧”,这个过程将会走许多的弯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索养。”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视野,丰富学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方式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所以在学生作文道路上,我们老师要当好“交警”,且执法必严,这样才能够保证快速前进。
三、违“法”不究
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也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学生的作文水平完成质的飞跃,懂得求异,不断创新。
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了,他们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写作的才华,新大纲明确提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觉得在今天,作文教学无论内容还是作文的形式,以及作文的具体技法都有待我们去创新,我们的作文教与学的路子应该越走越宽。由“作文”还能够引导学生“做人”,让我们的学生关注人性、人生,关注时代,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胸怀宽广、浩气长存,他笔下的文章怎能不摄人心魄?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天南地北的学生,他们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与表述,几乎保持着“惊人相似”,大同小异,了无情趣。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以“成人化”的口吻空发议论,习惯了套用、滥用信手拈来的背得滚瓜烂熟的哲学原理、人生信条,语言不再负载个性,不再负载情感,不再负载人格,而成了一个看似激越昂扬,实则迷失自我的文学垃圾。这实在是悲哀!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今天,在新课标的宏观指导下,作文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作文教学改革注入了一道清泉。我们所呼唤的优秀作文,应该“张扬时代的个性,体现自我的风采”,一旦学生夯实了作文的基础,我们就鼓励他们“自由地飞翔”。
在教学中,违“法”不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放手让学生去写,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如此,我们才能够使学生的文章独到、新颖、深刻。
作为教师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标准,从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做起,持之以恒地规范化训练,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创新。有“法”可依是起点,执“法”必严是保证,违“法”不究是升华。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知道这仅仅是“起步”,我们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指导学生写作,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语文素养贡献菲薄之力。
★作者简介:周起,安徽省芜湖县一中高级教师,校长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