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调查
伊文臣 邵青铖
摘 要 以山西省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碎片化阅读、过度娱乐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社交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3-0037-03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流行的网絡虚拟社区和互动场所,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创造信息、分享经验和交换观点,现阶段的社交媒体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空间、知乎、贴吧等[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4.8%,是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比例最高的。伴随着数字产品的发展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与社交媒体有着更多的关联,且已经对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山西省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发放553份,回收有效问卷506份,问卷有效率91.50%。五所院校涉及综合院校与专业院校、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等类别;调查对象涵盖了本科四个年级。问卷主要根据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信息处理方式和信息安全三个方面设计,从中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基本状况,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1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506份有效问卷中,只有3份问卷结果显示是不使用社交媒体,这说明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非常高。
1.1 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
1.1.1 使用时间及依赖程度
问卷结果显示,有47.5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仅4.37%的人选择了“1小时以下”。对于“离开社交媒体多长时间后会感到不适”,有17.5%的人选择了“1小时内”,接近一半的人(45.53%)选择“12小时内”。这反映出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比较长,且产生了较强的依赖。
1.1.2 使用习惯
大多数大学生使用的社交媒体种类在3种以上。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QQ”(95.23%),“微信”(94.04%),“微博”(72.96%)。同时,大学生会在“宿舍”(94.83%)、“教室”(70.18%)、“食堂”(56.06%)、“厕所”(49.5%)、“路上”(48.91%)和“图书馆”(36.78%)等多种场所使用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时,大学生除了主要的“面对面”(76.94%)形式,“社交媒体”(64.02%)的使用意愿已经超过“电话”(53.88%)和“短信”(26.44%)。
1.2 社交媒体的信息处理
1.2.1 信息获取渠道与关注类别
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社交媒体占了较大比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公共主页、名人或者公众号”(69.58%),“专业新闻媒体”(45.53%),“社交媒体中的好友动态”(41.55%)。其中,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公共主页、名人或者公众号的类型主要有“影视类”(66%)、“文学艺术类”(60.04%)、“体娱类”(55.27%),较少关注“经济类”(32.8%)、“民生类”(30.42%)。
1.2.2 信息处理方式与态度
大学生在处理社交媒体信息时,更习惯于“阅读并点赞”(43.34%)和“仅仅阅读就可以了”(31.61%)等处理方式,不习惯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某条信息或者新闻热点,当网友或者好友评论与您观点不一致时”,问卷结果显示:65.21%的大学生都“持中立怀疑态度、客观评价”,但也存在“根本不去评价”(19.48%)和“接受相信网友的观点”(4.57%)的情况,“立场鲜明、反驳网友观点”仅占了10.74%。
1.3 社交媒体的信息安全意识
1.3.1 愿意公开的个人信息
大多数同学都会公开“性别”(74.16%)、“兴趣爱好”(71.77%)和“年龄”(62.43%),而对于“通讯方式”只有8.15%的人愿意公开。
1.3.2 信息安全的担心程度
“是否担心公开的信息会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中,73.96%的人选择“有点担心”。“是否遭遇过公开信息的隐患?”的问题中,“没有,但听说过”的人占81.11%,“没有,也没有听说过”的人占11.33%,“有,亲身遭遇过”的人占7.55%。
1.3.3 是否愿意使用增值类服务
对于“社交媒体中其他增值服务(如:支付、缴费、购物)是否愿意使用?”这个问题,有74.35%的人选择“愿意,很方便”,有25.65%的人选择“不愿意,感觉不够安全”。
2 调查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社交媒体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提供的大量资讯、多元内容、便利平台等,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娱乐、社交等不同层面的需求。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与
学习
第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过长。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这就占据了大学生很多的时间,会导致学习时间变少。
第二,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所耗精力大。很多学生往往是同时使用多个社交媒体,使用的平台越多,精力越分散,耗费的精力也越大。
第三,大学生会在多个场合使用社交媒体,有一定的依赖性。在课堂上使用社交媒体,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在其他生活场所不节制地使用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2 碎片化的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时间管理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是海量、杂乱无序且不断更新的,身处信息漩涡中的大学生,面对这些信息时来不及认真阅读、甄别和思考,总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选择性地接收。此外,大学生也常常用吃饭、上厕所以及在路上的碎片化时间使用社交媒体,这使得他们对信息难以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
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支撑下,社交媒体具有便捷的即时性,但同时,即时通讯、频繁提醒使得大学生在使用移动终端的社交媒体时,打碎了完整的学习生活时间,造成了学生不专注、社交时间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
2.3 过度放大休闲娱乐功能,影响大学生对高质量多元化信息的接收
大学生在接收信息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对象,而他们所关注的对象类型较少,且多与休闲娱乐相关。不仅如此,这些关注对象所发布的信息,大多存在其自身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不够客观。这就使得大学生最终获取的信息类型少且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大学生对这个世界看不到全貌,对社会的看法也不会深刻,仅仅是活在了自己的“议程设置”里。
2.4 点击式参与较多,影响了大学生主动表达观点的责任意识
有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实际上助长了“点击式参与”(point-and-click activism),即个体仅仅通过“转发”或“赞”的方式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却不愿意亲身参与线下活动,其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在点击鼠标的那一刻便消散了[2]。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在处理社交媒体信息时,更习惯于使用阅读和点赞这两种简单、浅层的方式。社交媒体开放程度高,用户具有相对自由地发表观点的机会。然而,大学生只满足于获取信息,主动表达的意愿不高。尤其是在诸多鱼龙混杂的信息面前,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参与公共事务,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
2.5 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影响了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寝室里只响起键盘敲打的声音,四个女孩静悄悄地面对着各自的电脑上网,蓝莹莹的屏幕投射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突然,一个女生探身对室友说:‘你看到了嘛?我在微博上艾特你了。另一个这才咯咯笑出声来:‘看到了呀,我回复你啦,快去看。而她俩之间的距离,不到两米。”[3]调查也发现,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已经开始产生变化,在与人交流时,虽仍侧重于面对面,但使用社交媒体越来越占主流。这就占用了大学生现实社交活动的时间,导致社交能力减弱。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自控能力和心理素质相较差的同学来说,更容易产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并沉溺其中。
2.6 信息防范意识不强,影响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安全性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信息安全意识在提高,大多数人表示,不会随意提供重要的个人信息,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比如在面对社交媒体提供的一系列增值服务时,大多数的人都会因其方便而愿意使用,使用时势必会提供重要的隐私,如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和家庭地址等。虽然一些社交媒体声称对用户的隐私实行保密措施,但是隐私一旦泄露,就会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给大学生带来人身、财产的安全隐患。
3 建议
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社交媒体相关企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应尽快完善对于社交媒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高校的正确引导更是尤为重要。
3.1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的能力[4]。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和实践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及媒介使用技巧,在面对媒介信息时不会无所适从,也避免学生成为谣言和不当言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我提升媒介素养,扩大信息获取渠道和类型,更深刻地理解和处理信息。师生也可以联合开展调查,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干预。
3.2 科学安排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
首先,大学生要强化时间管理意识,控制好社交媒体的登录时间,每天规划一个固定的时段使用社交媒体。尤其要避免在课堂上、学习中使用社交媒体。对于重要的任务要做好计划,不让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碎片化的频繁操作影响到任务的进展。其次,学校也要加强管理。比如有的学校为解决“课堂低头族”现象,要求学生做到“人机分离”,上课前,将手机关闭或静音放入指定位置,下课后自行取走。号召学生从“手机控”转变为“控手机”[5]。另外,学校也可以掌握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权,建立教学以及其他工作与社交媒体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工具属性,而不要一味地沉迷于休闲娱乐功能。
3.3 建立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的社交方式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社交媒体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现实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一方面,大学生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多与亲朋好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削弱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也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管理,同时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減少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
3.4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不法分子总能找到可乘之机,借助社交媒体盗取个人信息的新型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好奇心强,但社会经验不足,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不高。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身边以及媒体中报道的事例中吸取教训。学校在安全教育课中应该适时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通过案例解读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在大学生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除以此外,还要鼓励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中多发声,发好声。这样有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言论的责任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引导作用。
4 结束语
社交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在享受着社交媒体带来的便捷性时,不知不觉地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显现出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社交媒体拒之门外,应该趋利避害,不断提高媒介素养,让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器,而不是绊
脚石。
参考文献
[1]雷雳.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83.
[2]周凯,刘伟,凌惠.社交媒体、“沉默螺旋”效应与青年人的政治参与[J].现代传播,2016(5):144.
[3]李菡.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N].中国青年报,2014-03-26(2).
[4]贾海清,袁国丽.新媒体时代青年媒介素养教育[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9):122.
[5]章正祥.新型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行为模式构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6):94.
摘 要 以山西省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碎片化阅读、过度娱乐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社交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3-0037-03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流行的网絡虚拟社区和互动场所,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创造信息、分享经验和交换观点,现阶段的社交媒体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空间、知乎、贴吧等[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4.8%,是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比例最高的。伴随着数字产品的发展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与社交媒体有着更多的关联,且已经对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山西省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发放553份,回收有效问卷506份,问卷有效率91.50%。五所院校涉及综合院校与专业院校、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等类别;调查对象涵盖了本科四个年级。问卷主要根据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信息处理方式和信息安全三个方面设计,从中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基本状况,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1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506份有效问卷中,只有3份问卷结果显示是不使用社交媒体,这说明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非常高。
1.1 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
1.1.1 使用时间及依赖程度
问卷结果显示,有47.5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仅4.37%的人选择了“1小时以下”。对于“离开社交媒体多长时间后会感到不适”,有17.5%的人选择了“1小时内”,接近一半的人(45.53%)选择“12小时内”。这反映出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比较长,且产生了较强的依赖。
1.1.2 使用习惯
大多数大学生使用的社交媒体种类在3种以上。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QQ”(95.23%),“微信”(94.04%),“微博”(72.96%)。同时,大学生会在“宿舍”(94.83%)、“教室”(70.18%)、“食堂”(56.06%)、“厕所”(49.5%)、“路上”(48.91%)和“图书馆”(36.78%)等多种场所使用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时,大学生除了主要的“面对面”(76.94%)形式,“社交媒体”(64.02%)的使用意愿已经超过“电话”(53.88%)和“短信”(26.44%)。
1.2 社交媒体的信息处理
1.2.1 信息获取渠道与关注类别
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社交媒体占了较大比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公共主页、名人或者公众号”(69.58%),“专业新闻媒体”(45.53%),“社交媒体中的好友动态”(41.55%)。其中,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公共主页、名人或者公众号的类型主要有“影视类”(66%)、“文学艺术类”(60.04%)、“体娱类”(55.27%),较少关注“经济类”(32.8%)、“民生类”(30.42%)。
1.2.2 信息处理方式与态度
大学生在处理社交媒体信息时,更习惯于“阅读并点赞”(43.34%)和“仅仅阅读就可以了”(31.61%)等处理方式,不习惯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某条信息或者新闻热点,当网友或者好友评论与您观点不一致时”,问卷结果显示:65.21%的大学生都“持中立怀疑态度、客观评价”,但也存在“根本不去评价”(19.48%)和“接受相信网友的观点”(4.57%)的情况,“立场鲜明、反驳网友观点”仅占了10.74%。
1.3 社交媒体的信息安全意识
1.3.1 愿意公开的个人信息
大多数同学都会公开“性别”(74.16%)、“兴趣爱好”(71.77%)和“年龄”(62.43%),而对于“通讯方式”只有8.15%的人愿意公开。
1.3.2 信息安全的担心程度
“是否担心公开的信息会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中,73.96%的人选择“有点担心”。“是否遭遇过公开信息的隐患?”的问题中,“没有,但听说过”的人占81.11%,“没有,也没有听说过”的人占11.33%,“有,亲身遭遇过”的人占7.55%。
1.3.3 是否愿意使用增值类服务
对于“社交媒体中其他增值服务(如:支付、缴费、购物)是否愿意使用?”这个问题,有74.35%的人选择“愿意,很方便”,有25.65%的人选择“不愿意,感觉不够安全”。
2 调查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社交媒体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提供的大量资讯、多元内容、便利平台等,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娱乐、社交等不同层面的需求。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与
学习
第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过长。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这就占据了大学生很多的时间,会导致学习时间变少。
第二,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所耗精力大。很多学生往往是同时使用多个社交媒体,使用的平台越多,精力越分散,耗费的精力也越大。
第三,大学生会在多个场合使用社交媒体,有一定的依赖性。在课堂上使用社交媒体,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在其他生活场所不节制地使用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2 碎片化的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时间管理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是海量、杂乱无序且不断更新的,身处信息漩涡中的大学生,面对这些信息时来不及认真阅读、甄别和思考,总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选择性地接收。此外,大学生也常常用吃饭、上厕所以及在路上的碎片化时间使用社交媒体,这使得他们对信息难以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
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支撑下,社交媒体具有便捷的即时性,但同时,即时通讯、频繁提醒使得大学生在使用移动终端的社交媒体时,打碎了完整的学习生活时间,造成了学生不专注、社交时间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
2.3 过度放大休闲娱乐功能,影响大学生对高质量多元化信息的接收
大学生在接收信息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社交媒体中关注的对象,而他们所关注的对象类型较少,且多与休闲娱乐相关。不仅如此,这些关注对象所发布的信息,大多存在其自身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不够客观。这就使得大学生最终获取的信息类型少且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大学生对这个世界看不到全貌,对社会的看法也不会深刻,仅仅是活在了自己的“议程设置”里。
2.4 点击式参与较多,影响了大学生主动表达观点的责任意识
有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实际上助长了“点击式参与”(point-and-click activism),即个体仅仅通过“转发”或“赞”的方式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却不愿意亲身参与线下活动,其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在点击鼠标的那一刻便消散了[2]。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在处理社交媒体信息时,更习惯于使用阅读和点赞这两种简单、浅层的方式。社交媒体开放程度高,用户具有相对自由地发表观点的机会。然而,大学生只满足于获取信息,主动表达的意愿不高。尤其是在诸多鱼龙混杂的信息面前,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参与公共事务,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
2.5 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影响了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寝室里只响起键盘敲打的声音,四个女孩静悄悄地面对着各自的电脑上网,蓝莹莹的屏幕投射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突然,一个女生探身对室友说:‘你看到了嘛?我在微博上艾特你了。另一个这才咯咯笑出声来:‘看到了呀,我回复你啦,快去看。而她俩之间的距离,不到两米。”[3]调查也发现,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已经开始产生变化,在与人交流时,虽仍侧重于面对面,但使用社交媒体越来越占主流。这就占用了大学生现实社交活动的时间,导致社交能力减弱。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自控能力和心理素质相较差的同学来说,更容易产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并沉溺其中。
2.6 信息防范意识不强,影响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安全性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信息安全意识在提高,大多数人表示,不会随意提供重要的个人信息,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比如在面对社交媒体提供的一系列增值服务时,大多数的人都会因其方便而愿意使用,使用时势必会提供重要的隐私,如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和家庭地址等。虽然一些社交媒体声称对用户的隐私实行保密措施,但是隐私一旦泄露,就会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给大学生带来人身、财产的安全隐患。
3 建议
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社交媒体相关企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应尽快完善对于社交媒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高校的正确引导更是尤为重要。
3.1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的能力[4]。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和实践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及媒介使用技巧,在面对媒介信息时不会无所适从,也避免学生成为谣言和不当言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我提升媒介素养,扩大信息获取渠道和类型,更深刻地理解和处理信息。师生也可以联合开展调查,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干预。
3.2 科学安排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
首先,大学生要强化时间管理意识,控制好社交媒体的登录时间,每天规划一个固定的时段使用社交媒体。尤其要避免在课堂上、学习中使用社交媒体。对于重要的任务要做好计划,不让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碎片化的频繁操作影响到任务的进展。其次,学校也要加强管理。比如有的学校为解决“课堂低头族”现象,要求学生做到“人机分离”,上课前,将手机关闭或静音放入指定位置,下课后自行取走。号召学生从“手机控”转变为“控手机”[5]。另外,学校也可以掌握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权,建立教学以及其他工作与社交媒体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工具属性,而不要一味地沉迷于休闲娱乐功能。
3.3 建立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的社交方式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社交媒体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现实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一方面,大学生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多与亲朋好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削弱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也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管理,同时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減少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
3.4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不法分子总能找到可乘之机,借助社交媒体盗取个人信息的新型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好奇心强,但社会经验不足,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不高。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身边以及媒体中报道的事例中吸取教训。学校在安全教育课中应该适时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通过案例解读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在大学生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除以此外,还要鼓励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中多发声,发好声。这样有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言论的责任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引导作用。
4 结束语
社交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在享受着社交媒体带来的便捷性时,不知不觉地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显现出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社交媒体拒之门外,应该趋利避害,不断提高媒介素养,让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器,而不是绊
脚石。
参考文献
[1]雷雳.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83.
[2]周凯,刘伟,凌惠.社交媒体、“沉默螺旋”效应与青年人的政治参与[J].现代传播,2016(5):144.
[3]李菡.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N].中国青年报,2014-03-26(2).
[4]贾海清,袁国丽.新媒体时代青年媒介素养教育[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9):122.
[5]章正祥.新型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行为模式构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