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
谢洪恩
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要么对物理满怀期待和幻想,要么对物理充满无知和畏惧.学生的头脑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塑性非常强,要看教师如何去引导和激发.如果教师把源自生活的生动有趣的物理教成索然无味的应试科目,那么这无疑是一种抑制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初学者的学,一般是建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初学者如何去认识这个学科并喜欢这个学科,所以课堂的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认识物理,热爱物理的基床,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教经验,略述己见,望能在物理教学上奉献一点力量.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巧借学生好动的特点
有些教师担心初学物理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以至于理论讲授做得很严谨.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物理特别简单,基础知识点易于接受,忽视情境的设置、引导的作用,课堂上简单直叙讲解并加辅助练习即可.虽然不能说这两种课堂一定存在弊端,但是如果可以让课堂更生动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学生对物理课程的认识必会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除了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外,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培养目标.
例如,长度测量中分度值的教学.由于本节从知识层面上,难度低,学生易于接受.但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点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课前制作了最小分度值分别是1 m、
1 dm、1 cm和1 mm的四把刻度尺,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分别用这四把刻度尺去测量教室内同一扇窗户玻璃的长度.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次,借助学生测量的行为过程,教师还可以规范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及读数,这样的教学比纸上谈兵效果好得多.至于测量的结果,不同的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不同,且差别较大,此时还可以趁机引导学生认识误差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总结性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假如你来安装这块玻璃,为了测量玻璃的长度,你要选择哪个尺寸的刻度尺来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顿时感受到测量长度时量程和分度值选择的必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2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物理课堂通俗化
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偏向于形象识记和无意识记,对兴趣材料记得较好.物理概念的定义虽然都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求,但毕竟比较抽象,例如通过比值法定义的压强,密度、功率等概念.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值法教学,通常在无形中拔高了物理在学生心目中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上花点心思,设置情境、巧妙引导,使得课堂通俗化,不那么中规中矩,学生学习起来就像跟自家长辈唠家常,那么学生势必不会那么畏惧物理.
例如,压强的教学,物理学中用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来定义压强,这是一个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生活中例子广泛.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在讨论物理问题,而是进入问题角色,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进而顺利过渡到探究精神的培养.笔者在课前几分钟提前进入教室,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放松的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听着熟悉的歌声,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很多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上课了,画面停留在外婆的脚印上.这时教师趁热打铁:看见外婆的脚印,想起外婆了吗?一开始课堂气氛营造得又轻松又温馨.教师继续“唠家常”:外婆一个人走在沙滩上和背着你走在沙滩上的脚印一样吗?此时学生很容易结合刚才的情景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比较,教师对本节课压力压强的引导教学便水到渠成.很自然地,课堂中让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提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设计方案去探究影响效果,学生都能很顺利地完成.这样的课堂,加强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情感的角度把学生拉进角色,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唠家常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改题,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相对薄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训练.例如,教完了液体压强这一节课以后,很多教师直接把液体压强、浮力的知识综合在一起,使得题目难度拔的太高,中等偏下的同学一般无法接受,导致排斥物理课,畏惧物理考试.笔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变教学方式,以一题多变的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变条件,加条件,逐步加大题目的难度.例如,教师首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圆柱形桶里装有半桶水,水深0.2 m.
接下来让学生求解第一个问题: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强?对学生来说,分析这个问题没有难度.学生轻松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加一个条件如何”?学生有点兴奋.教师说:“这次老师把课堂交给你们,你们自己想怎么加,就怎么加,然后继续计算”.此时,学生虽感觉到艰难,但兴奋之情是无法抑制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开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教师先收集条件,罗列在一边,然后再依据难易程度展开,每个问题做好配图,以备后续拓展之需,跟学生一起来计算:
(1)求水中离水面0.01 m处的压强?学生积极的改变着题目,此时,教师需要稍加引导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此时可以建议学生计算液体对底部的压力.
(2)同样的液体,圆柱形水桶的底部面积增加
0.01平方米,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多大?此题让学生通过条件的变化,学会分析,液体的深度是否跟着变,怎么变,怎样影响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3)把上面的两个条件合在一起.
(4)在求出问题(1)后,加一个问题,求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5)在求出问题(1)后,加一个问题,求液体的重力是多少.此处,适时引导学生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
(6)圆柱体下面面积不变,上面改成面积是原来的一半,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变大还是变小.
这一问题提出之后,马上有同学想,上面的面积原来可以改变,于是又提出:
(7)圆柱体下面面积不变,上面的面积是原来的两倍,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
(8)三种容器,同一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学生在这问题提出之后又有新想法,马上想到第9点:
(9)在(6)的基础上判断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变大还是变小,与(1)的壓力大小作比较.
(10)在(7)的基础上判断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变大还是变小,也是与(1)的压力大小作比较.
(11)在(8)和(9)的解答之后,老师继续引导,这样情况下,重力如何?即同样的液体,形状发生变化,质量变化吗?重力变化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引导学生再次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2)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
有的同学受此启发,问了一个新问题,让上面的四分之一的水结冰,求底部的压强,压力.受这一问题启发,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
(13)求冰受到的浮力.
本来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自主解答问题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又由于问题是层层加上,难度是梯度性的层层递进,思维方向明确,学生理解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效果很好.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更需要学会热爱科学,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情操.这些方面的培养融入于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之情,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对前沿科学的熟悉掌握,对科学知识和对人类进步奉献的自豪之情等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日积月累、浅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这才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
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要么对物理满怀期待和幻想,要么对物理充满无知和畏惧.学生的头脑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塑性非常强,要看教师如何去引导和激发.如果教师把源自生活的生动有趣的物理教成索然无味的应试科目,那么这无疑是一种抑制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初学者的学,一般是建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初学者如何去认识这个学科并喜欢这个学科,所以课堂的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认识物理,热爱物理的基床,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教经验,略述己见,望能在物理教学上奉献一点力量.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巧借学生好动的特点
有些教师担心初学物理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以至于理论讲授做得很严谨.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物理特别简单,基础知识点易于接受,忽视情境的设置、引导的作用,课堂上简单直叙讲解并加辅助练习即可.虽然不能说这两种课堂一定存在弊端,但是如果可以让课堂更生动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学生对物理课程的认识必会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除了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外,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培养目标.
例如,长度测量中分度值的教学.由于本节从知识层面上,难度低,学生易于接受.但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点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课前制作了最小分度值分别是1 m、
1 dm、1 cm和1 mm的四把刻度尺,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分别用这四把刻度尺去测量教室内同一扇窗户玻璃的长度.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次,借助学生测量的行为过程,教师还可以规范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及读数,这样的教学比纸上谈兵效果好得多.至于测量的结果,不同的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不同,且差别较大,此时还可以趁机引导学生认识误差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总结性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假如你来安装这块玻璃,为了测量玻璃的长度,你要选择哪个尺寸的刻度尺来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顿时感受到测量长度时量程和分度值选择的必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2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物理课堂通俗化
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偏向于形象识记和无意识记,对兴趣材料记得较好.物理概念的定义虽然都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求,但毕竟比较抽象,例如通过比值法定义的压强,密度、功率等概念.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值法教学,通常在无形中拔高了物理在学生心目中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上花点心思,设置情境、巧妙引导,使得课堂通俗化,不那么中规中矩,学生学习起来就像跟自家长辈唠家常,那么学生势必不会那么畏惧物理.
例如,压强的教学,物理学中用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来定义压强,这是一个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生活中例子广泛.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在讨论物理问题,而是进入问题角色,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进而顺利过渡到探究精神的培养.笔者在课前几分钟提前进入教室,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放松的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听着熟悉的歌声,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很多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上课了,画面停留在外婆的脚印上.这时教师趁热打铁:看见外婆的脚印,想起外婆了吗?一开始课堂气氛营造得又轻松又温馨.教师继续“唠家常”:外婆一个人走在沙滩上和背着你走在沙滩上的脚印一样吗?此时学生很容易结合刚才的情景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比较,教师对本节课压力压强的引导教学便水到渠成.很自然地,课堂中让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提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设计方案去探究影响效果,学生都能很顺利地完成.这样的课堂,加强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情感的角度把学生拉进角色,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唠家常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改题,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相对薄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训练.例如,教完了液体压强这一节课以后,很多教师直接把液体压强、浮力的知识综合在一起,使得题目难度拔的太高,中等偏下的同学一般无法接受,导致排斥物理课,畏惧物理考试.笔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变教学方式,以一题多变的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变条件,加条件,逐步加大题目的难度.例如,教师首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圆柱形桶里装有半桶水,水深0.2 m.
接下来让学生求解第一个问题: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强?对学生来说,分析这个问题没有难度.学生轻松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加一个条件如何”?学生有点兴奋.教师说:“这次老师把课堂交给你们,你们自己想怎么加,就怎么加,然后继续计算”.此时,学生虽感觉到艰难,但兴奋之情是无法抑制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开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教师先收集条件,罗列在一边,然后再依据难易程度展开,每个问题做好配图,以备后续拓展之需,跟学生一起来计算:
(1)求水中离水面0.01 m处的压强?学生积极的改变着题目,此时,教师需要稍加引导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此时可以建议学生计算液体对底部的压力.
(2)同样的液体,圆柱形水桶的底部面积增加
0.01平方米,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多大?此题让学生通过条件的变化,学会分析,液体的深度是否跟着变,怎么变,怎样影响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3)把上面的两个条件合在一起.
(4)在求出问题(1)后,加一个问题,求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5)在求出问题(1)后,加一个问题,求液体的重力是多少.此处,适时引导学生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
(6)圆柱体下面面积不变,上面改成面积是原来的一半,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变大还是变小.
这一问题提出之后,马上有同学想,上面的面积原来可以改变,于是又提出:
(7)圆柱体下面面积不变,上面的面积是原来的两倍,问液体对底部的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
(8)三种容器,同一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学生在这问题提出之后又有新想法,马上想到第9点:
(9)在(6)的基础上判断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变大还是变小,与(1)的壓力大小作比较.
(10)在(7)的基础上判断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变大还是变小,也是与(1)的压力大小作比较.
(11)在(8)和(9)的解答之后,老师继续引导,这样情况下,重力如何?即同样的液体,形状发生变化,质量变化吗?重力变化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引导学生再次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2)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
有的同学受此启发,问了一个新问题,让上面的四分之一的水结冰,求底部的压强,压力.受这一问题启发,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
(13)求冰受到的浮力.
本来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自主解答问题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又由于问题是层层加上,难度是梯度性的层层递进,思维方向明确,学生理解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效果很好.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更需要学会热爱科学,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情操.这些方面的培养融入于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之情,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对前沿科学的熟悉掌握,对科学知识和对人类进步奉献的自豪之情等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日积月累、浅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这才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