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缘何强劲崛起
彭姝祎
2014年,法国极右翼势力“国民阵线”(Front?National)可谓风光无限,它首先在3月份的法国地方大选中赢得11个市镇,战胜执政的法国左翼大党“社会党”;接下来又在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25%的选票和24个议席,远超两大主流政党——执政的左翼社会党和在野的右翼大党“人民运动联盟”[1],震惊朝野,成为2014年法国和欧洲政坛的一大焦点。
国民阵线的“发家史”
国民阵线成立于1972年,由当时法国的极右组织、鼓吹法西斯主义的“新秩序党”在整合新纳粹主义等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在最初的十来年间,国民阵线只是个边缘小党,从1984年欧洲议会选举起崭露头角[2],此后凭借在“移民”、“失业”、“精英的腐败”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而时不时赢得两位数的选票,逐步在法国政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在1986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进入法国国民议会;在1988的总统选举中一举成为第三大党。此后由于内讧而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在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第二轮投票,引起法国政坛的高度警惕。此后,国民阵线一度偃旗息鼓,但在2010年的地方选举中凭借不俗的成绩重返政治舞台[3],之后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进入省议会;在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仅排在左右两大主流政党之后,位列第三名;在同年的立法选举中获得两个议席,重返国民议会;2014年3月和5月接连在法国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取得佳绩,特别是在两场选举中均战胜执政的左翼社会党,再次震惊法国乃至欧洲政坛。
目前,国民阵线已稳坐法国政坛的第三把交椅。国民阵线的蹿升在一定程度上把法国政坛由左右翼两大政党主导的格局变成了左翼、右翼、极右翼三足鼎立的格局,其对法国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2011年之前,国民阵线的领袖是让—玛丽·勒庞,俗称老勒庞;从2011年起,老勒庞把权力移交到了其女玛丽娜·勒庞手中,俗称小勒庞。父女俩的“执政”风格有着显著的不同:老勒庞经常露骨地发表带有明显极右色彩的反动言论,如排犹、否认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等,但不以上台执政为主要目的;相形之下,小勒庞要收敛得多,对“反犹”等敏感话题三缄其口,可谓更聪明。不过她热衷于研究选举战略,从地方选举初试牛刀起,不断在各种选举中练兵,目标直指爱丽舍宫,可谓更有抱负。
国民阵线的主要主张
国民阵线作为极右政治势力,有以下三大特点:即经济上奉行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社会文化上奉行极端民族和种族主义,政治上奉行民族—民粹主义。
国民阵线在经济上奉行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即反对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全球化。具体到欧洲范围内,则表现为反对欧洲一体化、反对欧元,叫嚣民族利益至上,主张法国人优先就业等。如老勒庞常常宣称,“法国是欧元的受害者”、“法国是全球化的牺牲品”等,号召民众予以抵制,特别是抵制欧洲一体化进程。
作为反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国民阵线在社会领域奉行极端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排外仇外。在老勒庞时期,主要表现是反犹和反对外来移民,把法国失业率高企、治安不佳等问题统统归咎于移民等,如老勒庞曾毫不掩饰地宣称“移民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小勒庞当权以后,把反犹变成了反阿拉伯人,并把移民的“危害”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渲染“伊斯兰威胁论”,称法兰西的民族和文化特性正在伊斯兰移民的侵蚀下陷入危险的境地,并耸人听闻地预言:“钟楼和小咖啡馆将消失在清真寺和伊斯兰快餐后面。”[4]
在政治领域,国民阵线奉行民族—民粹主义,反对精英政治,拒绝并对抗主流政党,指责精英为全球化和欧洲大市场所迷惑而出卖了国家;法国当今之衰退,责任全在他们。若把法国继续交在精英手中,法国会进一步走向衰亡。
概括而言,“移民”、“治安”、“购买力”、“失业”等传统议题,如今再加上“民族特性”和“文化安全”这两项,这便是国民阵线的主要议题。其中“移民”是重点,所有其他问题均由此而生,换言之即“移民”是所有其他问题的根源;而“移民”的根源是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即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是“万恶之源”,这便是国民阵线的主要逻辑。
国民阵线的选民基础
国民阵线的选民基础是中下层民众,其主张在这部分人中颇具煽动性和蛊惑力。原因在于,最近几十年来,法国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陷入全面衰退,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企,福利不断削减,引起民众特别是其中的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强烈不满。底层民众本来就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经济的持续萧条又凸显了他们与外来移民在就业、社会福利等领域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挫败感、对移民的排斥情绪及对政府至民众利益于不顾、治国无方的愤懑。而国民战线高举“反全球化、反移民、反政治精英”的大旗,恰好符合他们的心理。
不过,自小勒庞执政以来,国民阵线在继续吸引中下层民众的同时,其选民基础有不断扩大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首先,选民日益年轻化。在201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30%的极右翼势力选民年龄小于35岁[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年轻人失业率偏高。近些年法国的平均失业率已接近两位数,而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失业率更高,长期徘徊在两位数以上。他们看不到未来,对主流政党失望乃至绝望,纷纷跑去支持极右翼政党。其次,在职业和社会阶层上日益多元化。经济的持续低迷冲击了原本生活较为安稳的中间阶层,特别是在竞争力不如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中,中产者和乡村地区的公务人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等级被削弱,使他们投向了勒庞的怀抱。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巴黎、里昂、图卢兹等大城市及其近郊,左右两大传统政党的得票远超国民阵线。第三,在煤炭、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和开放程度差、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区,国民阵线的“拥趸者”明显多于其他地区。原因是伴随着经济转型和去工业化进程,法国的传统工业纷纷倒闭或外迁至劳动力较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失业者认为这都是全球化惹的祸。所以,在法国东部和北部,即传统上的煤钢和纺织基地,勒庞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一言以蔽之,年轻人、经济困难地区的中间阶层,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危机中的“受害者”正成为国民阵线的新“粉丝”。
国民阵线蹿红的原因
极右势力在近几年的强势复兴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第一,这是国民阵线转变策略、不断漂白自身形象的结果。小勒庞自接管国民阵线以来,一直着力洗刷党的形象,通过各种方式来淡化它的极端色彩,把一些非法的主张努力掩盖在合法的言辞之下:首先是去反犹化,即不再提反犹、否认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等明显“政治不正确”的话题,把矛头瞄准当下法国民众普遍较为反感的阿拉伯裔移民,提出反阿拉伯人,并把“反对阿拉伯移民”的说法变为强调“世俗化”。其次,重新肯定民族国家,即把“置疑并反对欧洲一体化”变成为挽救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浪潮中不断丧失的法兰西民族特性而“重新肯定民族国家”或“民族国家至上”;用“本国优先”、“率先照顾本国国民的利益”等说法取代“反对移民”;第三,“去妖魔化”。即利用各种场合表明国民阵线是一个正常政党,反对被扣上“极端势力”的帽子。上述措施十分奏效。民调表明,已有过半数的法国人对国民阵线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认为它不再是极端势力而是跟其他党派一样“正常”的政党。
第二,持续的经济萧条为极端势力的泛滥提供了温床。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的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接连冲击下,法国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为极右势力的泛滥提供了温床。不少法国民族主义情绪严重,对未来充满担心,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移民和外国人头上。国民阵线的“反全球化”、“反移民”等主张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不少人甚至认为国民阵线讲的都是大实话,在他们眼里,这种“坦诚”与主流政党的“虚伪”和“不敢正视现实”相比实属可贵,这反而为它加了分。
第三,传统右翼政党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为争取选民和打压对手,传统右翼政党或对极右翼加以利用或向它靠拢,无形中助长了它的气焰。典型的例子是,在2007年和2012年两次总统大选中,主流右翼、当时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为吸引选民而不断推出带有极右色彩的言论或政策,包括立法禁穿伊斯兰罩袍,就伊斯兰教和政教分离话题发起全国性辩论,鼓吹法兰西文化受到伊斯兰教的威胁,指责移民难以融入法国社会从而埋下了治安隐患等等。美国《新闻周刊》甚至专门对此撰文指出,萨科奇[6]为了政治目的正在疯狂地对少数族裔发难,把“世界上最民主的地方变成了极右翼势力的温床”。[7]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目前主流右翼为反对执政的左翼社会党而和国民阵线频频联手,如共同签署法律提案,共同提交法律修正案,共同举行示威游行,在议会辩论中破天荒地互相鼓掌祝贺等,尽管两者从未公开结盟。凡此种种,无异于为极右翼势力的合法化推波助澜。
第四,主流政治危机火上浇油。自2012年总统大选之后,法国便陷入了深重的政治危机:执政的左翼一方面对民众最为关心的就业、购买力等问题束手无策,难以有效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步右翼后尘,紧缩财政、削减福利,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右翼则陷入分裂:人民运动联盟内两大头面人物为争夺党主席职务互相攻讦,闹得热火朝天。民众对两大主流政党的糟糕表现深感失望,对政治精英的不信任感空前增强,其中一部分人为表达对主流政党的不满和惩罚而投票给国民阵线。如欧洲议会的投票结果表明,69%的选民为反对政府而投票给国民阵线。还有一部分人则把国民阵线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它寄予期望。他们认为“国民阵线是法国唯一一个迄今尚未尝试过的政治试验”,它没准能打破左右两大政治力量轮流坐庄而毫无建树的状况,为法国带来一丝改变。[8]
由上文可见,国民阵线的强劲崛起是法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不断积累和叠加的结果。虽然国民阵线不断改头换面,但是其闭关自守、仇外排外的本质没有改变,目前它已经是法国第三大政党,从游走在主流政治的边缘转向靠近舞台中间。尽管舆论普遍认为,短期内国民阵线基本上没有上台执政的可能,但对法国半个世纪以来左右两大党派轮流执政的格局构成了有力挑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
[1]?人民运动联盟的得票率是20.6%、获得20个议席;社会党得票率为13.8%,获得13个议席。
[2]?在此次选举中获得第四名。
[3]?国民阵线在地方选举两轮投票中分别获得11.42%和9.17%的选票,在参选各政党中分列第三、第四位。
[4]?钟楼指教堂,是法兰西的文化象征。Jean-Vincent?Holeindre,???Front?national?:?les?raisons?dune?ascension??,?Sciences?Humaines,?décembre?2013.
[5]???Européenne?:?Qui?a?voté?FN????,?Lobservateur,?26?mai?2014,?http://tempsreel.nouvelobs.com/elections-europeennes-2014/20140526.OBS8488/europeennes-qui-a-vote-fn.html.(上网时间:2014年10月5日)
[6]?人民运动领导人、时任总统和人民运动的总统候选人。
[7]?转引自:《Le?magazine?Newsweek?associe?Nicolas?Sarkozy?à?l'extrême?droite》,?Le?Point,septembre,2010,?http://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html.
[8]?Michel?Wieviorka,?Le?Front?national?entre?extrémisme,?populisme?et?démocratie,?MSH,?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