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五叶甘味绞股蓝特色鲜明他和经销商都大赚
穿过秦巴山区,这地里一排排绿色的东西,就是余新强心心念念想带出山的。一走进去,就被正在干活农户给喊住了。他们怕外来的人踩到这些植物。在这里,大家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踩坏了,甚至这些草在当地被称作神草:看着挺普通的,但比种庄稼好,产量高。摘一早上就能收入五六百元,两口子摘,还不请人,都是给的现钱,一过秤,钱给你。除了卖价高,能多赚钱外,这种被农户们称作神草的东西还有一个特点,今天摘了的,过几天就会再长出来,每年4月到11月都是生长期,就像摇钱树一样。平时3天就摘一次,温度低的时候,1周摘1次,来钱快。
农户们说,这神草之所以能卖得好,都离不开帮他们打开市场的人——余新强。
“大姐采的也不错,采的确实不错,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你这个采的好,太感谢你。”爱鼓励人,谢字挂嘴边,过去,余新强也和这采摘的人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种植户,因为他做了几件同行里没人做的事情,如今赚钱的速度快的连自己都没想到。
销售额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现在到几千万元,这就是两三年的时间,确实没有想到,会发展的这么快。
不光是余新强自己发了财,还有很多经销商来到基地,靠着一款单品,他们每人头上都顶着上千万元的销售额。
经销商余博:我们做了以后就发现,比其他产品的回头客多太多了,好像是捡到了一块宝一样,发现这个产品可以长期做了,可以作为公司的主导产品来发展。
如今,神草成了大家争相抢购的宝贝,但在20多年前,现在的神草,被人叫伤心草,有些人甚至一把火把它烧了,中间十年没种这个东西。
到底是什么事让大伙这么伤心,甚至一把火烧掉呢?余新强翻开的这些草垛是这种草连同根一起晒干后的样子。20多年前,在平利县,因为这种晒干的草行情好,能賣给制药厂,很多人都不种庄稼只种草。一亩二分地还卖8000块钱,最后看到都挣钱了,一哄而上都种。平利县的种植面积达到几万亩,新的市场又难打开,3年时间,收购价格从每斤两三元降到两三角,大伙实在等不住了,怕干草容易着火,很多人都直接烧了。
余新强:好多人把它烧掉了,当时我心里很难受,很不是滋味,后来我就想,难道这个东西真的没人要了吗?是我们没有出去找市场。
余新强不甘心和别人一样一把火烧了,他去湖北找到了一家制药厂,不仅把自己积压的货卖了十几万元,还帮助村里的其他人卖了一部分,这次走出去的经历,余新强看到了更大的商机,让他的财富从几万元变成上百万元。
当地人称为神草的学名叫绞股蓝,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在国家 “星火计划”中,绞股蓝排在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首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朱晶晶:绞股蓝之所以被称为“南方人参”或是“第二人参”,因为里面的皂苷类成分跟人参的成分非常相似,临床上主要是用来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
而平利县所在的秦巴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绞股蓝的黄金产区。90年代初,村民们不看好绞股蓝的行情,都烧掉了,也不愿意再种植,而余新强就在这时坚持了下来,靠绞股蓝改变命运。
那时候,余新强像今天一样,天天在大山里找最适合市场的绞股蓝品种。他说,想找到野生绞股蓝还没那么简单,得翻山越岭,他要找的是野生的五叶甘味绞股蓝。
绞股蓝一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绞股蓝喜阴喜湿,它喜欢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背阴的地方,灌木林下面。
几十次的寻找,余新强选定了这种五叶甘味绞股蓝的品种,他把绞股蓝叶子做成叶片茶,随后又把叶片上的嫩芽做成更高端的龙须茶,均价每斤近百元。
2010年,余新强增加设备、扩建加工厂,他信心满满,想请自己多年来的偶像来厂里看看,这个人在行业里可不一般,但谁都没想到,他来了后发生的一幕,深深地刺激了余新强。
平利县茶叶局局长:徐家振是我们平利县的绞股蓝之父,没有他几十年的苦心研发和培育,尤其是绞股蓝品种这一块走不到今天,也是我们绞股蓝产业的奠基人。
偶像徐家振一到加工厂,看了一眼,就劈头盖脸的骂了余新强一顿。
余新强:当时他说我的时候,我没有哭,但是他自己哭了,从这件事上我就领会到很多东西。
原来,做绞股蓝茶蒸汽杀青后,都有一个清洗降温的步骤,绞股蓝一进水就有很多漂浮物,市场上别的品类的茶,大都是冲泡后透明清亮,余新强也好干净,吩咐工人,一遍遍地洗,洗到没脏东西为止。
其实,让徐老哭的是行业里普遍都错的做法,这个洗过程,会让绞股蓝里最有价值的皂苷流失。
余新强:我们那么做,一是为了降温,第二为了汤色好看一些,泡出来里面没有沉淀物,徐家振说我们这是在浪费资源,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当时的感受就和我现在一样。
徐老泪撒余新强的厂房,这件事情在整个行业都产生了震动,从此之后大家都改变了清洗绞股蓝的做法,而徐老的这种情怀也让余新强的内心受到了重大的冲击,他连夜就制定了新的加工标准,但徐老对绞股蓝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他。
余新强:你像他干了一辈子,现在80岁了,还在继续研究绞股蓝,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建议,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中怎么去立足,去开发,去创新。
对事业要不停钻研,心怀敬畏之心,这是余新强在徐老身上学到的,对于绞股蓝的爱也让他在之后迎来了更大的财富。
2012年,一个新的问题困扰着余新强,和叶片茶不同,绞股蓝的嫩芽烘干后很容易缠绕在一起,为了烤后蓬松好看,当时只能在操作台下放着这样的火盆,人工边翻边烤,效率非常低。用的是高成本的木炭,最早的时候一天只能做15斤干茶。
用传统方法人工烘干,产量跟不上,这是当时绞股蓝行业里公认的难题,余新强也一直在琢磨,谁都没有想到,不久后,一次陪妻子烫头发的经历,让他有了新发现。
2012年的一天,余新强陪妻子去理发店做头发,头发上套了满满的卷,可烫过之后用梳子这么一梳,本来僵硬的头发变得非常蓬松,一直为如何让绞股蓝变柔顺发愁的余新强想到一个妙招,如果在烘干的时候给绞股蓝也做把梳子,是不是就能解决让那些嫩芽卷在一起的问题呢?
回去之后,余新强就和一个电焊工师傅一起研究,在烘干圆筒里加上了一排排钉子,没想到,第一次试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用钉子当梳子,这样烘干龙须茶质感蓬松,没有碎末,余新强把这个设备免费推荐给同行,自己也因此获得了发明专利。余新强制定的标准和发明的机器在同行之中是领先的。
余新强说,当时他在行业里领先的不止是这些,因为认识了几个人,他打开了更大的一扇财富之门,短短3年时间,销售额从百万元级别上升到了千万元。
余新强想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他打听到了丁涛。丁涛在网上一周就能卖出几百斤茶叶,这个数量是他天天跑市场达不到的。余新强约对方到自己厂里,可说好的时间,对方却一直没出现。
原来,丁涛当时根本没把余新强放在眼里,他先去考察了三家别的加工厂,结束之后就准备从平利县返回西安,这时又接到了余新强的电话。
丁涛:前三家耽搁时间有点長了,时间不够,我们想直接返回西安,余新强很有诚意,知道我们下午要去,他什么事都没干,一直在路边等了我们两三个小时。这个举动打动了丁涛,他愿意去厂里看看,但就是这个好不容易等到的人对绞股蓝做了一个动作,让余新强现场发了火,还说了一句狠话。
余新强:我说这个绞股蓝你不要就算了,我不卖给你了。
丁涛:刚开始有点生气,因为毕竟我作为你的客户,然后我来验货这个是很正常的,没想到他会发这么大的火。
到底是一个什么动作激怒了余新强呢?
丁涛:我打开箱子之后,就直接翻,翻到最底下。我很用劲,想看最底下是否和上边是一致的。
余新强:我说他的方法不对,验货不是用这种方法验,我就用常用的验货方式,我给他做了示范,要把箱子放倒,用手轻轻地把它扒出来,从上往下。
丁涛:我跟他经过沟通之后,完全是一个误会,他心疼他的产品,视产品为宝贝,说明他对绞股蓝很有感情。
这次事件后,余新强的认真、专业,让丁涛认定了这个人,两个人一直合作到了今天。2016年,光是丁涛就给余新强下了1000多万元的订单。
还有一个北京的经销商——王引,也注意到了余新强。北京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马连道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茶品,王引在这里有一家旗舰店,他和别人直接定货不一样,王引直接飞到了平利县,天天跟着余新强。
王引:一是我不知道他有多大的量,多大的基地,能够提供多少产品,还有就是现在的采摘标准,我都不清楚,肯定要过来考察一下,了解一下。
王引天天跟着余新强去基地,对绞股蓝有了更大的信心,两个经销商,一个线上、一个线下,丁涛和王引利用自己的资源助余新强一臂之力。
2015年一条关于余新强的新闻登上头条,余新强的250g绞股蓝在西安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到了12000元。这是绞股蓝有史以来的最高价。
余新强:我认为12000元还不算太高,将来把产品再做精做细,它也会像其他的茶一样,能拍卖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余新强努力了20多年,就是想让更多的消费者尝到绞股蓝,2016年销售额4600万,基地3200多亩,带领1100多农户致富。
徐家振说:“科研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