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来探索作文改革之路,可有效突破传统作文教学之弊端。网络学习共同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建立公共资源库,搭建广泛交流的平台,提供学生作文展示的机会。网络共同体能促使学生对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们在作文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作文教学改革策略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就像是一个柔性的空间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1]学生原来主要以学校、家庭生活为主,网络把学校、家庭和社会连成一体,人们身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都可以通过网络相连接,这就突破了学生各自封闭的学习空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可以不受环境、时间影响。网络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把网络有效地融入作文教学呢?下面将对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策略的问题进行探索。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一)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1.建立会员的形式。首先所有成员都要成为共同体的会员,有了这个前提,才可以参加学习共同体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这种会员形式可以使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组织更加密切,也可以使共同体成员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2.随时生成新的灵感。在学习共同体中,大家会在一起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随时都会有灵感生成,大家在讨论中,每个人的思维都高度活跃,从而促使大家对某些问题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实现个人需求。在学习共同体中,个人需求的实现与共同体中成员的共同成长并不矛盾。在与其他成员的交流过程中,个人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

    4.形成情感上的相互依赖。在学习共同体形成后,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在一起参与活动,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时也会逐渐形成共同体中成员情感的相互依赖,在学习共同体里也会不断满足大家专业成长的需求,促使整个学习共同体成员联系更为紧密。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应运而生的,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其自身的独特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一般的学习共同体相比,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使用网络学习的共同体。而学习共同体中,各种活动的开展也是采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的。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使用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

    1.虚拟社区。这种虚拟社区的形式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使用得比较普遍。利用这种虚拟社区的方式,学习者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交流与协作。

    2.论坛和讨论区。利用论坛和讨论区,学习者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也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论坛的板块,使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更加明确。

    3.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共同体提供一个主线索,而网络课程也可以提供各种交互的手段,满足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需求。

    4.网络聊天工具。MSN、QQ、微信等是较为常用的网络沟通工具,这些工具都具有非常便捷、随时提供各种资源的共同享有、视频音频等即时的传输功能。这就使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更加频繁,彼此会有更多的关注。

    5.博客。在博客里,学习者对自己文本的编辑更加方便、快捷,博客的文章形式更加灵活。有很多人凭着自己的文采获得较高的点击率,从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博客中博主可以把自己的资源让大家共享,还可以提供一些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大家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讨论、争辩,每个人都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直言不讳。

    二、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探索作文改革策略

    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来探索作文改革之路,可有效突破传统作文教学之弊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我们的学习情境一般可以分为现实与虚拟两种:“现实学习环境是指具有物质实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就是指网络中的学习环境。”[2]网络创建的虽然是虚拟的现实,但网络又可以实现虚拟的环境和现实的学习环境的结合。一些学生痴迷网络而远离现实,这曾是很多人忧虑的,但我们也不能由此就形成对网络的片面理解。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看如何利用它。正是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大千世界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出现,从这个角度看实际上学生与现实生活接触更快更紧密了。只要教师正确引导,网络就会以它特有的魅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被称为“第四传媒”正是体现了其独特性,网络对现实的再现比传统的报刊更为迅速、直观。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利用网络多种信息传递形式来刺激学生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获得很多人点赞,从而让每个参与者感到自身的影响力,增强自信心。

    曾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在被网络带你走天下所代替。网络时刻以其传递信息的及时、海量冲击着人们的感官。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置身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怎能不引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呢。如此多的信息不断刺激着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写些东西的欲望,这正是传统作文无法企及的。

    (二)建立公共资源库

    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很重要的原因是脑中空空,下笔无言。为解决这一难题,可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师生合力,建立公共资源库。资源库可以分类创建,比如,建立经典名篇库,把一些美文经典篇目收入其中供大家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建立名人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人名家,通过名人的成长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各种自然知识库,由此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脚踏实地的精神。建立社会热点库,涉及社会各方面热点问题都可收入其中。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对社会现象極端的冷漠和缺少关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其写作的动机。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更多地了解生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多种资源库的建立,会让学生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写作中就会如鱼得水,才思泉涌。

    (三)搭建广泛交流的平台

    传统作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也努力采用各种形式展示学生习作,如办班级习作角,学校展示栏,优秀作文小册子等等。但这样展示的学生习作其读者面仍然很窄,学生也不能迅速知晓读者的反馈信息。

    网络的产生,尤其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人们在网上可以实现持续、深入、广泛的沟通、对话和交流。这种自由、平等、宽松的交流形成,会激励学习者主动参与其中。“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存在方式就是参与,他会沿着一开始的旁观者、到同伴再到成熟的实践者这个轨迹不断地前进,即从边缘参与者一直发展到核心成员。”[3]网络共同体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学生之间可以广泛交流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在交流中又会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对学生作文反馈也会更为及时,这样学生的接受度也就越高。而且这种沟通交流是多次的,远胜于传统的一次批改定乾坤的作文形式。另外,学生作文也可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看自己孩子的作文,看到他们的所想,了解他们的心声,这也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很好途径。此外,还可以创建一个特殊的会话场所———网上聊天室,给予学习者心灵慰藉。

    (四)促使作文评价多元化

    很多教师都在探讨作文评价的多元化,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想使作文评价主体、内容、手段产生根本的变化,又让学生乐于接受,那么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模式。学生作文被置于网络平台之上,使每位学生的作文都置于其他同学的关注之中。在学生之间广泛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会更加敏捷,对问题自然会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在交流中还会不断生成对问题新的认知,这正体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它突破了以往学生作文仅局限于教室、同学、老师这一封闭的体系,使整个作文过程更为社会化、开放化了。在同学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广泛参与下,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评价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再创作的欲望。网络学习共同体正是以它独特的形式使学生的作文不再仅停留于闭塞的自我空间里,而更多的置身于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中,作文也直接指向了交际这一主要目标——回归到了真实的言语状态之中。

    (五)提供学生作文展示的机会

    “沒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作文是艰苦创作的过程,往往一篇作文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思考、构思,而结果却常常让他们失望,耗费了很多精力却没有什么起色,付出和收获远远不成正比,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作文得以展示。网络学习共同体正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展示空间,网络上不时显示的点赞、鼓励信息,让学生能时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创建“博客作文T台”,这也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展示平台,教师及时把学生的作文放在博客上,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在“博客作文T台”上,学生作文可以获得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赞赏,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网络以它更快、更便捷的形式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网络共同体学习正凭借它的优势让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尤其是让学习主体——学生不由自主地接受、参与进来,这种新的形式必将使作文教学改革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注释:

    [1]孙叶娟.灵感在指尖激荡,文采在网络飞扬——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9,(1).

    [2]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金 婧,冯 锐.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培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作者简介:赵子彦(1962—),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田荣斌摘 要:高中数学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

  • 积跬步以至千里

    颜黎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