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万进峰+陈未央
摘要: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呈现低效、无力状态,是“教”与“学”割裂的结果。建构主义对学习本质与教学要素的认识,对议论文写作教学有很好启示。建构主义不仅可以弥合“教”与“学”的裂痕,而且可以指导教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议论文写作教学重新建构。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建构主义
高中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经历,议论文写作课吃力不讨好——教学投入很多,学生习作未必能达到预期目标。对此,不少语文教师、学者做出过有益的探索。笔者从学生议论文习作所暴露的问题切入,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进行反思,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不同的议论文教学思路,以期对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有所突破。
一、学生习作问题及其教学反思
学生议论文习作问题,有学生能力因素,也有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习本质与教学要素入手,从宏观层面对议论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究。
(一)习作的问题
当前高中生议论文习作暴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题不清、论证思路不清晰、立意不深刻三大方面。审题不清,如混淆概念、乱点鸳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1]论证思路不清晰,如材料不典型不能很好地佐证观点,旁生枝节导致思路不清,转换议论中心导致中心论点不集中、偏题或跑题等;[2]立意不深刻,如“假大空”作文,观点肤浅,观点脱离生活,抓不住问题本质等。如果审题不清、论证思路不清晰是知识与方法的问题,那么立意不深刻则是能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但到目前为止,在笔者所知范围内能有效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方法,鲜有所闻。思辨性是议论文文体的核心特征,文章立意深刻与否是议论文思辨性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议论文的文体特性,决定了学生议论文习作三大问题不能孤立应对。
(二)问题反思
对于学生议论文习作暴露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教师、学习材料、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去反思。
1.从学生角度来看,当前不少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缺乏兴趣,这是造成“教”与“学”割裂状态的重要原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3]。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或没有发生学习心理活动,教学活动当然会失敗。因此,要想议论文写作教学有实效,首先得让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感兴趣。
2.学生审题、论证思路方面的问题,大多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定位不当导致的。如在材料作文教学时,一些教师会不由自主的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或者用最佳立意代替所有学生立意,这就忽视了学生写作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充分掌握论证方法时,让学生作文,这是教师主导地位没有发挥作用。上述问题反映到学生习作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假”写作、“乱”写作。
建构主义认为,师生是为了建构“意义”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虽然受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课堂环节中增加了不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但未能真正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学习材料来看,缺乏能让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材料。其一,当前学生的学习材料以语文教材为主,教材里面的选文代表专家的价值取向,学生是否对其感兴趣,很难说。其二,有些教材并非以议论文写作知识体系编辑,如果教师没有重新编辑,想让学生用这样的教材系统全面掌握议论文写作知识与技能,这很难。学生对议论文学习不感兴趣或没有全面掌握议论文写作知识与技能,他们在作文中出现论证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皮亚杰认为意义的建构应该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同化”“顺应”心理变化。要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要领,教师势必要准备学生感兴趣,且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材料。
4.从教学过程来看,目前主要还是以教师“教”与“学”构成,缺乏吸引力。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4]建构主义打破了教学过程等同于课堂教学这一传统认识,它认为只要在问题情境驱动下,由师生或生生协作,有学生意义建构发生就是教学。打破传统教学过程认识的束缚,我们就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学生感兴趣的意义建构环境。
5.从教学评价来看,教师通常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等同于作文分数,将动态的发展看成静态的分数。唯分数论,必然会使得对能力的理解狭隘化,对能力形成的过程简单化。容易割裂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扼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个性化思考,导致学生“假写作”。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目的。[5]所谓意义建构,就是促进学生的知识、方法与能力的发展,就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就是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知识、方法与能力的发展。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评价不能只用终结性评价,应该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不断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发展为目的。
综上所述,教学成效的高低,与教学思想存在重大关系。议论文写作教学思想的局限,必然会导致学生习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意义建构,在意义建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要实现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宏观层面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微观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
“教什么”主要是落实好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然后把目标转化为教学内容。在这个层面,需要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务情况与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等,制定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一定体系、可以执行的教学计划。文言文写作教学序列化,目前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是俞发亮先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构建与反思》。[6]他将高中议论文写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学序列问题,第二层次是课时安排问题,第三层次是教学重难点突破问题。俞发亮设计的这个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具有典范性,可以给我们很多参考。鉴于此,对于议论文“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多考虑如何将这些教学目标落实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将当前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整合成学生学习材料,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整合成学习材料。
(二)微观层面
“怎么教”主要是落实教学计划,属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只有经历了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才是有效教学。因此“怎么教”的问题,就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高效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并非否定传统课堂,而是否定传统课堂中不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消极因素。如传统教学论,将课型分为“新授课”“应用课”和“评析课”,这些课型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还是可以用的。建构主义拓宽了我们关于课堂的范畴,让我们的教学可以不仅仅发生在教室里面,不仅仅局限在固定时间内,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环境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课堂。
总之,在传统教学问题重重的背景下,人们引入了建构主义。而在建构主义深入教学领域的今天,教学中却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轻视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知识结构、系列化教学等问题,或者简单、粗暴地把所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当成意义的建构过程。诸如此类的问题,议论文写作教学或多或少也存在。建构主义并非是对某种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它强调的是意义的建构,只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不管是什么模式都是可以用的。笔者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引起同仁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注释:
[1] 靳晓霜.高中生议论文常见的审题误区[J].试题与研究,2011,(16).
[2] 王燕侠. 议论文中常见的几种思路不清问题分析[J]. 中学语文:下旬,2011,(9).
[3][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 俞发亮.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构建与反思[J]. 语文建设,2012,(2).
作者简介:万进峰(1979—),男,浙江省玉环市楚门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