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战昕
[摘 要]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呈现的单一、单向性造成了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回应,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互动回应的团体辅导教育正是基于这种问题下构建的实践教育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阐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积极有效作用,并提出运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的关键点和建议。
[关键词]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8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提高基层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是保持党组织生机和活力,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和促进党全面建设的重要环節。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升青年党员质量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高校党组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传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高校党组织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但仍存在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问题。
首先,大学生党员教育总体还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方法缺乏综合性,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机制不完善[2];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思想意识不强,教育管理载体陈旧[3]等问题。
其次,就大学生党员常规教育的具体形式而言,随着大学生党员人数的增多,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采用大班式教育培训,以灌输理论知识和集体式谈话为主的教育方法,往往依照文件照本宣科,无法顾及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身心特点和思想动态,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培训效果。[4]
再次,由于大学生党员作为诉求主体和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应答主体,存在着角色缺失,回应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双方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回应,党员教育和培养工作容易出现形而上等真空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了党员培养的质量。
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一要发挥高校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渠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要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增强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时代性,增强教育方法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手段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三要在教育培训中关注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和内心体验,开展主体参与式和社会化拓展的党员教育培训。
二、将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以大学生党员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大学生党员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培养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在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5]要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回应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必须构建互动回应机制。通过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使大学生党员作为教育主体,提高党员意识,促进党员人格发展,提高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互动回应理论运用到基层党组织与预备党员的关系范畴,探讨建立双方互动回应机制,使其在互动过程中既表达需求又积极回应对方。[6]通过双方相互回应达成对目标的认同并转化为共同的行动,从而实现最终目标。
三、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选取嘉兴学院大学生预备党员44人为研究样本,随机抽样抽取1/2(22人)作为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对象,应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人格测定量表(以下简称16PF测试)对其进行辅导前测试。此后,将参训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分为若干辅导小组,进行互动回应团体辅导设计。根据大学生党员特点制定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方案,以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党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照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目标,围绕自我管理、人际沟通、竞争合作、意志责任等主题分别进行能力版块训练,以完成既定唤醒自我意识、强化沟通能力、增加团队凝聚力和人际合作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
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由学校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思政教师带领,按照预先设计方案进行为期四周,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团体辅导。此后,对22名参加辅导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进行辅导后16PF测试,并将前测和后测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从测试分析可以得出,参加团体辅导后的大学生党员在稳定性、敢为性、世故性、聪慧性、恃强性、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六个个性因素方面有所提升,在幻想性、紧张性两个个性因素上有所降低,学习愿望与团队合作意愿增强,处事更趋向积极、稳定、成熟,对于事物的看法更趋向理性和客观。
同时,数据分析结果中有乐群性、有恒性两个个性因素的改变不显著。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抽样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均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其人格中这两个因素的个体差异本身不是很明显。例如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前测和后测中有近半的大学生党员在乐群性和有恒性两个个性因素中达到7-10分高分。第二,人格中的有些因素(例如有恒性)的改变是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在团体辅导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并侧重于长期的辅导和引导的项目,才能对完善大学生党员人格产生长效积极的影响作用。
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一方面给予大学生党员多样性的信息反馈,使其在接受辅导过程中感受、体验、学习,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探寻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大学生党员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感受和体验中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自身潜能,增强党员意识,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一定层面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另一方面,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中培养大学生党员将自持的行为与交互作用分析结合成为增强人际沟通效果的有力工具。引导大学生党员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寻找肯定,使其用更多的基于成人心态的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沟通与人际合作能力,塑造更好的自我,更好地服务他人。
四、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的重点
(一)精细化的辅导方案设计是辅导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操作前必须对辅导的次数及课时、模块内容、目标、流程、内容、参训对象、准备材料等进行精心的设计,重点对辅导前情况、辅导中反馈情况和辅导后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通过辅导前后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教育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党员影响的重要因素,以便对这种模式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善,提高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是辅导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负责这个辅导工作的党务干部不仅要加强对党务工作的专业研究,还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使教育培训能深入互动,让大学生党员产生共识,体验可感的成长。同时要注重发展平等开放、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党组织和党员关系,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过程中使诉求主体(大学生党员)和应答主体(基层党组织)之间以及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党员内部之间互动回应高效,充分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效能,有助于团体辅导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目标化的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不可否认传统党员教育从理论教育的完整性、实践教育的系统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存在不可替代性。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作为传统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方可促使大学生党员多维度地提升自我,成人成才。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丰富了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方法和路径,可以更好地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个体素质优、发挥作用好的大学生党员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建应重视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和充实其内容,强化其党员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求是》评论员.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求是,2013(4).
[2] 黄开勇,徐照宏,覃美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学术论坛,2008(8).
[3] 王赢.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1).
[4] 李有玉.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5]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官锐园,樊富珉.10名大學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责任编辑:庞丹丹]
[摘 要]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呈现的单一、单向性造成了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回应,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互动回应的团体辅导教育正是基于这种问题下构建的实践教育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阐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积极有效作用,并提出运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的关键点和建议。
[关键词]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8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提高基层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是保持党组织生机和活力,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和促进党全面建设的重要环節。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升青年党员质量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高校党组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传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高校党组织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但仍存在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问题。
首先,大学生党员教育总体还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方法缺乏综合性,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机制不完善[2];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思想意识不强,教育管理载体陈旧[3]等问题。
其次,就大学生党员常规教育的具体形式而言,随着大学生党员人数的增多,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采用大班式教育培训,以灌输理论知识和集体式谈话为主的教育方法,往往依照文件照本宣科,无法顾及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身心特点和思想动态,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培训效果。[4]
再次,由于大学生党员作为诉求主体和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应答主体,存在着角色缺失,回应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双方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回应,党员教育和培养工作容易出现形而上等真空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了党员培养的质量。
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一要发挥高校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渠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要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增强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时代性,增强教育方法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手段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三要在教育培训中关注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和内心体验,开展主体参与式和社会化拓展的党员教育培训。
二、将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以大学生党员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大学生党员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培养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在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5]要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回应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必须构建互动回应机制。通过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使大学生党员作为教育主体,提高党员意识,促进党员人格发展,提高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互动回应理论运用到基层党组织与预备党员的关系范畴,探讨建立双方互动回应机制,使其在互动过程中既表达需求又积极回应对方。[6]通过双方相互回应达成对目标的认同并转化为共同的行动,从而实现最终目标。
三、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选取嘉兴学院大学生预备党员44人为研究样本,随机抽样抽取1/2(22人)作为互动回应团体辅导对象,应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人格测定量表(以下简称16PF测试)对其进行辅导前测试。此后,将参训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分为若干辅导小组,进行互动回应团体辅导设计。根据大学生党员特点制定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方案,以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党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照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目标,围绕自我管理、人际沟通、竞争合作、意志责任等主题分别进行能力版块训练,以完成既定唤醒自我意识、强化沟通能力、增加团队凝聚力和人际合作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
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由学校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思政教师带领,按照预先设计方案进行为期四周,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团体辅导。此后,对22名参加辅导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进行辅导后16PF测试,并将前测和后测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从测试分析可以得出,参加团体辅导后的大学生党员在稳定性、敢为性、世故性、聪慧性、恃强性、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六个个性因素方面有所提升,在幻想性、紧张性两个个性因素上有所降低,学习愿望与团队合作意愿增强,处事更趋向积极、稳定、成熟,对于事物的看法更趋向理性和客观。
同时,数据分析结果中有乐群性、有恒性两个个性因素的改变不显著。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抽样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均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其人格中这两个因素的个体差异本身不是很明显。例如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前测和后测中有近半的大学生党员在乐群性和有恒性两个个性因素中达到7-10分高分。第二,人格中的有些因素(例如有恒性)的改变是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在团体辅导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并侧重于长期的辅导和引导的项目,才能对完善大学生党员人格产生长效积极的影响作用。
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一方面给予大学生党员多样性的信息反馈,使其在接受辅导过程中感受、体验、学习,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探寻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大学生党员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感受和体验中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自身潜能,增强党员意识,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一定层面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另一方面,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中培养大学生党员将自持的行为与交互作用分析结合成为增强人际沟通效果的有力工具。引导大学生党员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寻找肯定,使其用更多的基于成人心态的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沟通与人际合作能力,塑造更好的自我,更好地服务他人。
四、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的重点
(一)精细化的辅导方案设计是辅导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操作前必须对辅导的次数及课时、模块内容、目标、流程、内容、参训对象、准备材料等进行精心的设计,重点对辅导前情况、辅导中反馈情况和辅导后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通过辅导前后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教育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党员影响的重要因素,以便对这种模式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善,提高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是辅导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负责这个辅导工作的党务干部不仅要加强对党务工作的专业研究,还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使教育培训能深入互动,让大学生党员产生共识,体验可感的成长。同时要注重发展平等开放、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党组织和党员关系,在互动回应团体辅导过程中使诉求主体(大学生党员)和应答主体(基层党组织)之间以及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党员内部之间互动回应高效,充分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效能,有助于团体辅导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目标化的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不可否认传统党员教育从理论教育的完整性、实践教育的系统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存在不可替代性。互动回应团体辅导作为传统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方可促使大学生党员多维度地提升自我,成人成才。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丰富了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方法和路径,可以更好地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个体素质优、发挥作用好的大学生党员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建应重视互动回应团体辅导模式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和充实其内容,强化其党员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求是》评论员.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求是,2013(4).
[2] 黄开勇,徐照宏,覃美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学术论坛,2008(8).
[3] 王赢.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1).
[4] 李有玉.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5]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官锐园,樊富珉.10名大學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