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信工作实现东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康晓艳
摘 要:东营区坚持解放思想,坚决贯彻全新发展理念,认真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东营区的总体目标,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产业、新载体、新项目,对工信工作实现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载体建设;项目推进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0.204
1 关于产业结构方面
我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链条短,工业结构偏重,石化和石油装备产业占到工业总量的85.7%,结构较为单一,综合抗风险能力弱,一旦一个产业出问题,就影响全区总体,比如近三年的石油装备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自身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拉低了我区的工业总产值和对外出口额。石化产业占到全区工业的62%,其中炼油又占到石化产业总量的82.7%,粗加工比例过大,精深加工比例偏低,初级产品、老产品占产品总量的80%以上,而且石化企业是耗能大户,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达到9.3453亿千瓦时,节能压力巨大。石油装备企业扎堆低端领域,存在小而全的不利局面,产能利用率仅维持在50%左右,比如石油专用管产能达到万吨左右,已经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由此带来同质恶性竞争,极大损害了行业利益。
2 关于载体建设方面
一是史口生态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园区内道路、管廊建设不完善,集中供水水源及污水集中处理项目还未建设;园区存在部分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的土地,土地指标不足,加上受环保、安全形势影响,新上项目无法落地,限制了园区发展。二是东营高新区,园区地处中心城区,土地平均出让价为15.4万元/亩,土地使用税在12-16元/平方米,均高出周边县区,现有企业税费压力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招引。三是牛庄新型农民创业园,入驻企业层次规模不高,集聚发展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3 关于项目推进方面
一是由于史口化工园区尚未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受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限批影响,我区发展潜力较大的化工产业项目短期内无法审批,影响了项目落地。二是受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影响,石油装备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重点转向技术服务一体化工程。三是可利用土地较少,特别是比较成熟、面积较大、成方连片的地块更少。
根据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实际,为更好的认清形势、查找不足,我区工业经济工作要立足强化企业帮扶、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努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以调整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谋划好2019年及今后时期全区工信系统各项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 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帮扶力度
一是把企業帮扶作为全区性常态工作来抓。重新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列入区领导挂点帮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帮到底”的推进机制,以区委、政府文件形式进行明确。严格帮扶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制度,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对已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督促企业尽早竣工投产;对未动工的重点项目要找寻原因,逐项解决,推动项目早日动工;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做好问题的梳理、化解和督促工作,促使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二是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用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规模100亿元的石油石化产业投资基金、30亿元的新兴产业及上市并购投资基金,重点围绕石油石化、石油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筛选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进一步推进政企银信贷工作,扩大贷款企业范围,扩大信贷资金规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三是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要把握好政策,围绕产业振兴、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强指导,保证质量,协助企业上报项目争取国家政策资金,争取国家和省里无偿资金的支持。
3.2 夯实园区平台,增强项目承载力
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建设,做优园区承载平台。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完善园区公交、公租房、商贸金融等服务设施,增强园区凝聚力和项目承载力。一是史口化工园查缺补漏,认真整理完善城乡规划支撑材料,按照既定安排,统筹推进好村庄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产业谋划等各方面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下一批次省级园区认定,全力打造千亿级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二是争取市里加大对我区工业园非工业配套用地比例,最好能达到30%的比例,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三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抓好工业园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入园管理;并加大向上级争取省级预留工业用地土地指标的力度,有效化解企业用地困难的难题。
3.3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根据多年发展取得的实际成效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在今后的产业发展方面,要着力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从当前我区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点突破提升的产业——高端化工产业。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于石化产品,而不再是汽油和柴油等燃料领域。因此,我区石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产业链两端发力,在提升“油头”、确保油品质量的同时,重点延伸“化尾”,推动地炼企业从炼油向开发下游产品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开展循环化改造,将原油“吃干榨尽”。近期重点抓好8家工业续建项目,12家工业新建项目建设;开展好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四评级一评价”,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打造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推动石化产业向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品高端化、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培育壮大的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技术,抓好高佳年产30亿瓦时动力锂离子电池、高佳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资源化等项目建设,在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以海科新材料园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石墨烯、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带动石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与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有效对接,推动企业与猪八戒网、腾讯、百度等大数据港入住企业对接合作,助力企业提高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赋予企业更快速更高效的信息化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建设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开发云环境、云开发、云应用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