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下信息失真的探析
徐莹
摘要:会计在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此,应该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会计信息的失真在现代经济中却十分普遍,甚至对社会以及会计工作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会计信息无法正确的反映出企业单位的日常经营和资金成果。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会计信息作从会计视角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企业过去所发生的各种财务信息,还为我们提供了在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等,总之,通过会计信息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在过去做了什么,在现在怎样做更好,在未来又会怎样发展,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事前掌控、事中调节、事后总结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一、会计信息失真定义
从现代社会会计行业来考虑会计失真,最重要的应该是从理论上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意义。诚信当道,会计信息失真隐藏着巨大的危害,所以寻求正确的方式治理会计失真更是十分急迫并以此作为会计失真的判断标准。会计信息失真尚且没有统一的定义,现有各种界定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大,所以很难形成有效的判定标准。会计信息失真定义应该适用于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判断的效率,并能够用帮助监管机构识别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信息不对称
1. 会计信息搜寻成本高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方如果要获得相同会计信息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信息价值,比如其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所以如果会计信息搜寻成本高于可能收益的话,那么信息搜寻者可能就会放弃搜寻所需要的信息。
2. 优势对方信息垄断
双方之下处于强势一方的信息消费者在现代市场的交易中相较而言会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当今这个存在竞争的市场交易中,会计信息优势的一方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市场信息或者向市场显示虚假会计信息,使其他的信息需求者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与之竞争,从而做到利益最大化。在现代经济中会计信息的消费者和弱势者可以了解到所需信息时,往往交易早已达成。
(二)道德因素
1. 缺乏道德规范引导
会计人员在单位中需要听从单位领导,会计工作质量受到单位负责人的严重影响。但事实上作为单位负责人和领导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水平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有时候单位领导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业绩是通过财务指标体现出来的,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和会计数据相关联,一旦会计数据不真实就导致了所有向外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此外,会计中单位领导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低要求,不积极管理工作导致会计工作账务混乱以及会计信息失真,这都是道德风险的表现。为了其自身利益的单位领导会做出些道德不耻的行为而损害了公众整体的利益,故意提供假的会计信息给其他群体,指使相关的工作人员私下做假帐,以达到骗取其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或得信用贷款和商业信用而造假。众所周知,银行在贷款给企业之前会考虑风险,所以银行或者信贷机构出于自我保护更愿意贷款给盈利企业,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和缺乏资信的企业,这也就导致了企业领导指使从业人员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 中介机构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分为内部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对其本身的会计进行监督管理,例如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外部监督是指企业的会计部门和工作由企业外部的部门机构来进行监督,例如工商审计和税务银行等部门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宏观性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在会计监督上企业是拥有自身的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单位领导人存在着各种问题和道德缺乏等错误思想,就会使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会计失真的情况。这种会计失真在一些企业单位出现后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发现和纠正问题,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益和创收利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会计外部监督的一个主要方面,然而事实上注册会计师在会计职业工作中由于各种不知名的原因 致使其很难保持其应有的有效开展。因为注册会计师所需要进行的审计监督涉及面太广,其任务和难度也很大,对于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其自身能够负责并完成的业务有限,并且在这一方面它的管理机制并没有那么明确和严谨合理,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个人工作的有效,在外部机制上无法确保会计信息应有的正确性准确性,无法防止会计工作的会计失真情况的出现。
三、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一)提高会计诚信,建立信用机制
正像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净化社会环境。第一,政府要以身作则,各级政府严厉打击各类造假不诚信的行为,杜绝贪污腐败,提高政府信誉度;第二,完善信用档案体系。完善《会计法》等先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种信用档案进行协调,增强信用评价的权威性。
(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与培训。另外,在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的同时,也要及时观察会计人员的行为以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加强监督与管理达到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第一,要从本质上分析企业内部以及出现的一些违法的会计人员的动机,比如受领导指使或者自己想贪污。所以,企业负责人一定要密切关注会计重点岗位的员工的思想并进行教育,掌握各种违法违规的可能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第二,会计人员要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减少违法乱纪的行为;第三,在选拔会计工作者时就要严要求高标准,绝不接受任何一个污点。另外,企业本身也要搭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从而自觉地遵守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需要准确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财务状况和销售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盈利部分的情况和企业资金内外流通的具体情况。要对那些会影响到会计工作决策者和管理者领导者进行合理正确判断的事项和事务进行严厉披露和工作警示,对于企业中的决策事项和资产事项有严重影响的要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以示警示,相较而言更为次要的事务事项则在不影响到会计工作和企业事务的情况下处以适当的处理,处理过程中尽量不影响到会计工作,不误导会计工作者做出错误判断。再者对非重要会计事项则降低取得成本以简化其会计目的。
企业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需要提供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工作情况以及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收入成果状况的重要会计信息和事项。企业管理者和经营领导者要将影响企业资产负债和随意等事项以及影响会计工作者进行会计合理正确判断的会计事项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严谨准确披露出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解决纠正。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相同,对于相较而言更为次要的会计事务则简化处理使其不会影响到企业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再者对非重要会计事项则降低取得成本以简化其会计目的。
四、总结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存在于国内并且国外同样也出现此类现象,并且对于这个棘手问题的处理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各个地区也在不停地改进法律法规,推行各种政策制度,但是无论是搜索财务造假相关新闻还是翻看各种杂志都能看到被处罚的公司,所以本文提出的各种对策也只能从制度的完美性及对于外部环境的改良入手,当然,不能急于求成,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03).
[2]林钟高.会计行为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刘骏.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陳汉文.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质量[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3.
[5]陈金池.会计理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