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提升

    王春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心理课;有效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缺乏、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课前预设到课上实施再到课后反思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主题空泛、目标模糊、环节混乱、内容与目标脱节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身心成长应有的促进功能。

    本文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过程进行细致的分解与说明,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系统的角度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预设、实施生成和反思完善,真正实现主题、目标、环节和内容等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

    (见下页表1)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的具体构成及功能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主题、年级、班级、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是当前教师普遍运用的教案结构及内容。

    1.主题

    主题是指所要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和内容。这样,主题的确定与表述对于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环节的安排等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在表述上要具体、明确,避免模糊、歧义。例如,“别让时间悄悄溜走”主题,在表述上就显得很模糊,指向性不强。如果所要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和安排时间,那么这个主题就比预定的教学目标更加宽泛。相比较而言,“管理时间我有法”“我是管理时间的小主人”等主题则更加具体、明确,与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和安排时间的教学目标直接匹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更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旨。

    2.目标

    目标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实现的目的,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具体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首先,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并指向主题,为主题的实现提供保证。

    其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清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提供依据,并据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再次,具体目标的呈现顺序应体现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知到行,基本上也是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

    3.学情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预设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实状态、情况等,这不但是进行教学环节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条件,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和选取相应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4.教学方法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活动过程更加强调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主体行为能力的形成,强调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既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更要有直观法、情境法、陶冶法、启发法、游戏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合理、灵活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1.横向维度

    横向上,主要包括预设过程、生成过程、反思完善过程三个部分。

    教学预设、教学实施生成和教学反思完善,是分别在三个时间、空间维度上展开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预设、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完善在许多教案中通常是纵向排列体现,前后间隔很长,这样教师对三者之间进行及时对比、补充的工作就有了一定的障碍和难度。相比较而言,把教学预设、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完善三个过程呈现在同一横向维度上,有利于教师更加直观、动态地同时分析和把握这三个教学运行过程,并能及时加以科学的比较和联系,有利于实现每一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最优化功能。

    横向维度的各部分内容简单说明如下:

    (1)预设过程

    预设过程即教案设计过程,包括目标指向、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部分。

    ①目标指向是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所指向的预设的具体目标。

    通过“目标指向”的运用,可以促使教师在教案预设阶段把每个教学环节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按照教学目标来设计活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减少和避免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避免教学目标的疏漏,从而保证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都得到全面呈现与落实。

    ②活动内容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部分和环节,教师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具体进行的师生活动。如,在开始部分,活动内容主要是游戏等热身导入;在主体部分,活动内容包括若干活动环节,每一个活动环节又大致包括教师引出、活动展开、学生分享、教师小结等;在结束部分,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师生总结、布置作业等。

    ③教师活动是指教师在每一教学环节所进行的活动,包括言语和行为两部分。

    A言语

    教师的言语活动,主要包括说明、提问、讲解、引导、评价和小结升华等。

    说明: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开始前,教师要针对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向學生进行说明,由此让学生明确活动内容以及如何参与并展开活动。

    提问: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围绕活动目标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所预设和实际提出的问题,目的性要强,要与主题和各环节活动目标紧密相连,为实现各教学目标服务。

    讲解: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相应的教学活动环节对认知目标中的知识进行准确地讲解;此外,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相关知识问题,教师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引导:教师要针对学生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适时进行深入的追问、引导,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不断接近所确立的活动目标点。

    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行为表现以及感悟体验做出及时、个性化的评价,由此激励并指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

    小结升华:针对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获得的积极的观念和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及时加以总结、升华,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发挥出更深远的推动作用。

    B行为

    教师的行为活动,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每一个环节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所进行的相关动作表达,包括示范、多媒体播放等。

    当然,教师言语和行为活动的有效性,还离不开对学生细心、敏锐的观察。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的参与度、进度和困惑等等,并加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④“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又分为内隐和外显两部分。

    A内隐

    学生的内隐活动,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动机、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内隐活动与外显活动区分开来,并能加以准确描述,有利于教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来观察、把握学生的活动状态,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认知:是指为完成教学活动目标,让学生进行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

    情感: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引发学生产生的相应情绪、情感体验等;

    意志: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克服面对的障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B外显

    学生的外显活动主要包括言语和行为两部分。

    言语: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提问、回答、评价以及分享感受等言语表达活动;

    行为:是指根据活动目标,学生所进行的听、说、读、写以及动手操作、肢体动作等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等。

    (2)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即教学实施部分,是教案预设内容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过程。

    生成过程部分的内容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填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预设以外的情况加以记录,包括处理得当的教学事件、处理不当的和未加处理的教学事件等。

    (3)反思完善

    反思完善,是指教师对“实施生成”过程中出现并记录下来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思考并写出应对措施,并在后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和验证,使自己的教学预设和实施能力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2.纵向维度

    纵向上,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大致包括开始、主体、结束等几个基本部分。

    (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是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开始部分所选择的活动,应该兼具热身和导入两个功能,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充分发挥开始部分的教学准备意义。通过热身的功能,使学生达到放松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导入功能,使学生了解活动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欲。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活动实际,灵活选择开始部分的活动和方式,既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又要具有启发性和科学性,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部分,是对本节课教学活动具体目标的落实过程。

    首先,在时间的分配上,主体部分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大约占四分之三的时间。

    其次,在活动结构上,主体部分由几个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环节组成,每一个活动环节又大致包括教师引出、活动展开、学生分享、教师小结提升等环节。

    A教师引出

    在每个教学活动环节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所要进行的活动和任务进行说明,引出将要展开的活动。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明确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将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入活动展开的过程。

    B活动展开

    在教师说明并引出活动后,学生们按照要求和规则,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讨论、游戏、比赛等具体活动。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进行及时的组织和调控;对学生提出的困惑给予指导和解答;了解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提供依据等。

    C学生分享

    在学生活动结束之后,要让学生围绕活动自由分享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分享各自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想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表述,既增强了学生深入思考、感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又有利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在认知、体验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围绕活动指向的具体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感悟。

    D教师小结提升

    学生分享环节之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把学生的想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加以完善,使学生对相关问题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落实。

    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把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提升到一定高度,这不但有助于巩固教学活动的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个性品质。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总结和延伸环节,主要包括师生总结和作业布置等。

    在师生总结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本节课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教师则通过学生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反馈本节课活动的效果和教师引导的有效性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教学活动目标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完整、精炼的总结。

    作业布置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目标尤其是其中的能力目标,设计并布置相应的活动任务,由学生课后完成,以进一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活动效果。

    在实际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的过程中,其结构和内容并不是僵化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本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主要是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能力较低,尤其是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绘制的。随着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的预设、实施和反思等能力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的结构和内容可以不断简化。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的准确把握和科学、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石化教師进修学校,大庆,163714)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构建生活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探讨

    张小宽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将生活中的具体化学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

  • 「妙笔生花」何处来

    郑春华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顷刻之间,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