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乡村文化建构

摘 要 古代村落大都是一个大家族,村子里彼此都是亲戚,因此一般都有祠堂。氏族文化是中國最普遍的文化体系,也是统治体系中最基础的建构。现代社会,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大规模发生,原来的氏族社会已经被打破,农村的文化平衡结构被打破,因此构建新的乡村文化,迫在眉睫。家风家训在构建新的乡村文化起着基础作用。
关键词 氏族文化 乡村文化 家庭
作者简介:张园,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186
一、前言
农村空心化伴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正在发生,很多古老的村落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慢慢消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氏族文化被打破,新的乡村文化需要重新被构建。我们从系统理论来看村落文化的变迁,发现以前的村落是氏族文化,村子里的人家彼此都是亲戚,就算是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了大规模的搬迁到新的村子,也会因为通婚等彼此成为一个家族的人。这也正是在南方很多村子都有祠堂,还有很多的祭祀活动的原因。现在的村子大都是由几姓人家组成,尤其是在北方,很多规模小的村子因为孩子上学,打工等原因,已经从原有的村子搬离出来,现在很多村子已经不再是一个大的家族,而是开始慢慢细分了家庭,家庭成了主要的单位。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氏族文化是主导地位,氏族文化最终决定裁决权的是大家长,大族长以及族里辈分高,资格老的群体对村子事物的掌控作用。但是现在的村落是一个个家庭为主,原来氏族文化可以平衡村子各种关系,现在这种平衡机制已经被打破,所以需要重新建构农村的文化体系,建构起一家庭为基础的文化体系。从系统理论来看,我们应该从家庭入手,重新构建新的乡村文化,有利于乡村更好的发展。
二、家风家训对于农村家庭的重要作用
家训家风文化是重要的中华文化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是从什么时候成为重要的部分,也许要追溯到孔子的时候,孔子在《礼记·大学》中写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为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家风家训从古至今都很重要。习主席曾说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更加注重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承及发扬。
社会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学强调家庭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强调家庭对于社会的功能性作用。
笔者在运城调查的时候,在一个名叫S村观察到这里流传的习俗。村子很多家庭都会在门匾上过一个小的牌匾,上面有的写着秀外慧中,有的写着掌上明珠,还有的写着盛世腾龙等等,这都是在孩子出生以及孩子成年礼的时候,所送的牌匾,希望孩子可以健康长大,成年礼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够懂事,懂得承担责任。除了满月和成年礼,在村民的家庭里还看到了好多匾额,询问得知,这些匾额是家中老人去世的时候,他们同辈人送的。上面会写一些哀痛致辞,还会写关于老人好的品格,希望后辈可以继承并发扬。这些都是家风家训的一种传承吧。
笔者通过调研和查阅有关家族的论文,总结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包含:
(一)读书
在大家庭族的发展史上,发现很多家庭之所以发展繁荣起来,读书是重要的,尤其在以前的时候,读书考取功名是向上流动的唯一方式。所以,有基础的家庭很重视读书,而且在家风家训文化中,可以看到家庭文化就看重读书,家长会鼓励并且带动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就算一些家庭的父母并不识字,也会让孩子读私塾,或者请老师来教授孩子学业。正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描诉的一样,很多家风家训中都要求后代认真勤奋读书。
(二)品格
笔者所看到的一些关于家族的发展史中,家风家训重视培养孩子的品格,例如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对人尊重,有善心,乐善好施等等。这些品格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开始被培养。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大家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人们更加看重品格。品格的培养对于后代来说不仅仅使其有能力成为继承者,也能让其在社会上很好的立足。
(三)婚姻
笔者收集的资料中显示家族对于婚姻是非常重视的,女子并不仅仅是传宗接代,而且女子的品德也是被考虑的。我们说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古代并不是这样的。在资料中显示女子的品德,家教,女红等等都是选择媳妇的条件。有的家族之所以你能够兴盛,女性在家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男子一般会求取功名,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教育子女的责任一般主要在女子身上,因此有的家族在家风家训中会强调后代娶妻的选择性。家族之间经常联姻,很多都是有才华的女子,和丈夫有共同语言,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都十分上心。
三、农村新文化建构
以前氏族文化会一个大的家长在主持下进行,村子里辈分最高的人会主持村子各种事情,一般村子里的人都会信任这样一个有威望的人总理各种事物。而且中华文化中有敬老的习俗,因此辈分高,有德行的老人备受推崇。
现今,社会变迁太快,老人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们也都忙于生活。而农村空心化导致的现在村子里大都是老人,没有年轻的劳动力,而老人即使有智慧,但是无法跟上时代,不能带动村子里的发展。《回乡记》中看到,由于以前是氏族村落,熟人社会,所以能够将邻里之间关系处理好,需要睿智、公正的、辈分高的人来主事,但是时代发展,老人们已经没有办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而且村子里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也没有能力可以处理好。有的村子规定了:五十岁以上的人不做决定。这样对于那些平常在外打工,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冲突的人来决定村子事物,反而有利于村子更好的发展。
很多村子出现了不好的现象,社会问题频发。我想這些应该是村子以前的平衡体系被打破,而新的平衡体系还没有建构成的原因。村子里有很多外出打工和上学的人,他们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也会去反思进而去努力想办法解决,这就会出现《回乡记》里描写的村子里外出打工,见识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来主持村子里各种事物的情况。让我影响深刻的是里面关于村子垃圾的处理,现在村子垃圾是一项难以处理的事情。虽然村子里大家彼此都非常渴望干净整洁的村落,没有办事能力强的总管型人物的出现,这件事情没有办法解决。村子一个中年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就砌起来一个小型的垃圾场。原本他以为大家会觉得远,累而不愿意扔掉垃圾,但是没有想到大家很愿意出门随手拿起扔掉,而且还有人专门走过去扔掉垃圾。
笔者想这是村子自己在适应社会的变迁,也是自己在努力改变现状,让乡村生活会更加美好。这算是村子的自然变迁,自己寻找平衡机制介入。因此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体系,就有自己的本身变迁来适应社会,还有就是政府倡导的。在W村调研的时候,发现,每天早上,会有垃圾车在村子里绕行,喇叭里高声放着歌,大家听到就会出来倒垃圾,这就是政府提倡并且提供的服务,这是村子的被动的适应变迁。但是无论哪种,对于乡村来说,新的文化建构正在形成。
四、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家庭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因此从根本上去进行文化建构,对于社会来说会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其精华构建新的农村文化体系,构建和谐农村。
在以前的氏族文化中,也有自己的族风,在古代,这种族风,常常是人们口口相传,有的村子族风正气,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村子里。如果一个村子村风懒散,姑娘是不愿意嫁到这个村子里来的。男子娶女子也一样,因此,村风成为相亲的条件。现在也同样如此,结婚之前,彼此家中都会互相打听,打听是哪里人,家风好不好等等,打听清楚了才会结为亲家。
族风、村风是一个个家庭风气而组成的,因此从家庭的角度来构建新的农村风气非常重要,现在也是,新的乡村文化应该由一个个好的家庭风气组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实是并驾齐驱的,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家庭的风气怎么才能建构起来呢?家风家训是有效的措施,正如在运城S村的匾额一样,这是一种家风家训的传承,例如颜氏家训,也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家风家训的传承是新农村文化建构的基础。
家庭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个房子里,而乡村文化是指以村为单位的村风。由于现在外出打工家庭越来越多,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家庭文化成为家庭之间的文化体系,而乡村文化也越来越没落。这次笔者在S村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在村中心有很多破烂不堪,无人居住的房子存在,夹杂着一些新修的房子,在外围都是新修的房子。在村子的墙壁上,我看到当地有名的孝文化的体现。虽然宣传的很到位,但是我看到村子里周围的土地上还是有很多的垃圾。还有一座废弃的场子和很多座根本不住人的房子。因此当地虽然有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承,还是有名的孝文化传承地,现在以前氏族文化已经被打破,文化传统已经成形式化没有将其内涵完整的传承下来。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承,构建新的农村文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贺雪峰.回乡记.上海:东方出版社.2014.
[4]尹庆山、施国庆.农村型村庄空心化问题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5]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2008(3).
[6]唐湘玉.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播现状及新媒体传播策略.戏剧之家.2017(22).
[7]殷亚林.明清宁州张氏家族考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10).
[8]张英明.明清以来莱芜张氏迁徙及发展情况考.德州学院学报.2014(10).
[9]朱婷婷.清代科举家族桐城张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10]高洁茹.浅论魏晋南北朝家训发展及对家族影响.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1]刘畅.明清京江张氏家族研究.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相关文章!
  • 新时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政

    刘 畅 刘 齐[摘要]公民社会理论发生并成长于西方社会,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上世纪中国从西方引进了这个理论,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正常国家化”背景下的自公执政

    李若愚2014年4月1日,日本安倍内阁用阁议的形式出台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自1967年就业已存在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安倍内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