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升模式研究
彭艳玲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离不开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以西南林业大学66位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培养过程。调查发现,研究生对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体上较为满意,普遍认可课程设置和校内导师指导,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发现,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如专业实践环节安排、授课内容与方式、“双导师”队伍建设等很多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下一步应加强导师的遴选、培养和考核,探索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双导师制度;研究生培养阶段应着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独立完成以实验为主的毕业论文等;探索课题组建设制度,举办学术报告或研究生学术论坛常态化,课堂授课倡导以学术或科学问题讨论为主;适时推进研究生淘汰制度,鼓励研究生培养国际化。
关键词: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实践能力;双导师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环境,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刘佳等,2017)。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专业人才培养,由于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顶端,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重大研究成果。
双一流建设要求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姜家宗,2017)。而学科建设是构筑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强劲支撑,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关键突破口。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应体现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诉求,明确学科发展基础和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离不开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一流的研究生在一流导师的带领下做一流的科研,才能构成一流的学科进而建成一流的大学(汪玲等,2017)。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双一流”建设内涵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包平等,2017;耿有权,2016)。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继续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扩大国际合作,推动培养单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突出培养模式转变,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突出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调动各方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将学位授予单位的发展重点引导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到 2020 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质量整体提高,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建成一批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本文重点调查和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开始招收培养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3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提高研究生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国家特别是西南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林业科技人才。学校地理学硕士一级学科是学校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之一,2010年批准建设,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至今(2012-2017年)已招收研究生77人。
(二)研究方法
調查对象为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开始招收的所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针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进行了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课程和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就读收获以及对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见或建议等。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回收有效率为85.7%。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生对各个问题的看法,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以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一共66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 33人,全日制51人,非全日制15人,第一志愿42人,调剂24人,调剂情况从2012和2013年的100%调剂,到2016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率28.6%,2017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率为0,说明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被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了解和承认。
(二)对专业满意度和培养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64人(97.0%)认为专业符合或基本符合最初的选择,60人(90.9%)对专业满意或较为满意,59人(89.4%)对现有的培养方案满意或较为满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对专业和培养方式满意,但也有10%左右的研究生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说明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有待加强,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三)对教学方式和导师的建议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研究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讨论式教学,实际中常用的课堂教学,只有36.4%研究生选择适合采用。这与邢晓英(2015)研究结果一致:适合目前研究生现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回归”本科研究型教学模式,即以“讲授、讨论”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为主,选择恰当的内容适时采用专题探究和“导读—研讨”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培养环节重要程度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导师选择,在专业选择上,62.1%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的影响最大,说明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的重要性。介贝(2016)研究也发现: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应对导师的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导师形式的选择上,选择由校内,校外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的研究生最多,比例为47.0%,黄胜忠和吴先聪(2014)也认为,探索校际优势互补、校企产学研结合的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调查显示全部研究生都期望每周见导师1次以上,但实际上只有71.3%的研究生能每周见导师1次及以上(表3);66.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适合带的研究生数量为2-3人,带1人或更多的学生,研究生认为都不合理。
表4表明,导师的科研能力是影响研究生选择导师的第一因素(78.8%的研究生选择),这与王志栋(2006)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生最看重导师的学术造诣。
(四)对课程建设和能力提高的建议
课程建设方面,硕士研究生经过本课阶段基础知识的积累,68.2%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的深度更重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57.6%的研究生认为师资水平影响最大,说明高水平研究生教师队伍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硕士研究生最认可的方式为学术报告或学习心得。陈根书等(2017)认为研究生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法多样、考核方式灵活。
完成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所需经费,74.2%的研究生认为在0.5-5万元之间比较合理。说明在选择聘任研究生导师时,要求必须有在研项目,并且能保证研究生生活、开会、出差及毕业论文等基本开支。表9表明,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生最愿意提升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就业后薪酬的要求
表10表明,93.9%地理学硕士研究生期待的薪酬为4000元以上,甚至有33.3%研究生选择了8000元以上,但75.8%的研究生可接受的薪酬为4000-8000元,总体来看,研究生对薪酬待遇的意向比较理性。
(六)其他意见
对待研究生的毕业条件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69.7%的研究生支持,仅有3.0%的研究生认为不合理;对目前我国研究生重视入学考试,但淘汰率低的情况,被调查的研究生最支持的比例(63.6%)为谨慎对待,如果采用淘汰制,最赞同的比例(60.6%)仅为5%,比美国要低的多,美国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史兰新和陈永平,2010)。沈少博(2017)也认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建立考核淘汰机制有助于加速从“严进宽出”逐步向“宽进严出”转变进程,能够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校最不满意的方面,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实践条件、学校硬件条件和学术氛围。研究生提的其他建议还有多参与科研课题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研究生提供自助创业项目,成立课题组,加强学术道德培养等(表11)。
三、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學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选择
(一)改进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应打破导师终身制,加强导师的遴选、培养和考核,没有在研项目的导师应停止招生资格,研究生导师有科学的考核办法,优奖劣惩,探索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校际、大学研究所、校企等形式合作的双导师制度。
研究生培养阶段应着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独立完成以实验为主的毕业论文等,着重锻炼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
探索课题组建设制度,研究生名额分配以课题组为单位分配,分配的标准为课题组为学校科研贡献的大小,尤其是在研项目的情况;另外以地理学二级学科为组织单位,将举办学术报告或研究生学术论坛常态化,地理学课堂授课倡导以学术或科学问题讨论为主。
(三)适时推进研究生淘汰制度,鼓励研究生培养国际化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固然很重要,但入学后并不一定高枕无忧,完不成规定的课程或不能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应该予以淘汰,研究生培养应和国际接轨,包括举办高质量的国际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在国外培养1年或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学校学习1年等。
参考文献:
[1]姜家宗.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规划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687-688.
[2]包平,唐惠燕,陈蓉蓉.“双一流”背景下高水平研究生成长环境特征探索及实证研究——以ESI农业科学学科群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3):22-27.
[3]汪玲,包江波,钱序.探索一流研究生教育助力支撑“双一流”建设——以复旦大学妇幼健康学科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37(1):26-30.
[4]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17-121.
[5]刘佳,刘宁,李莹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287-290.
[6]耿有权.“双一流”建设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5.
[7]邢晓英.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170-171.
[8]介贝.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261-263.
[9]黄胜忠,吴先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多边双导师制”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61-63.
[10]王志栋.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6,8(3):322-324.
[11]沈少博.“双一流”目标下研究生考核淘汰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7):7-9.
[12]陆根书,陈晨,刘萍,等.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6):53-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