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的秘密使命
罗宗玉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帝国主义就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种带有文化侵略目的的手段在好莱坞电影中秘密存在着。美国通过输出好莱坞电影,使东方认识西方的思想观念,并进行效仿,从而影响东方的意识形态,美国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其巨大的野心。对此,我们有必要借助文化帝国主义对目前火热度较高的电影《速度与激情7》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好莱坞大片的秘密使命,使人们能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电影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二元对立理论;后殖民主义;速度与激情7
引言:文化帝国主义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出版媒介以及影视音像产品等形式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有形无形的主宰、支配和控制,以达到在军事殖民主义上难以达到的目的。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具体阐述的主要有赫伯特·席勒、汤林森和赛义德。尤其是赛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即西方优于东方。他认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学是以西方对东方的支配、霸权为基础,让西方处于主体地位。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由此看出,西方学者对东方的了解仅仅是片面的、孤立的,并没有正视东方文化。本文将在后殖民主义话语下从电影的科技、审美、特技和暴力美学方面对《速7》进行解读并比较出电影所表达的观念和我们的主流思想有何不同,从而分析出美国通过输出好莱坞电影所表达的效果,让人们对好莱坞电影有一个新认识。
一、科技
美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其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先进的科技在《速7》中充分体现。《速7》成功的一大因素就在于保罗·沃克荧幕的复活,这或许是最打动人心的。保罗·沃克曾出演过6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起初他还只是个无名小卒,是《速度与激情》让他被青年人所熟知,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布莱恩”。而在13年11月30日,保罗·沃克在南加州因车祸意外去世,但当时《速7》还未完成,这无疑给剧组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他的去世也让本来在2014年就能够与大家相见的《速7》延后重拍,并在2015年才上映。或许是因为保罗陪伴了我们多年已经成为了“布莱恩”这个标志,所以剧组难以冒如此大风险去改变角色。因此,面对如此困境,剧组并未选择将保罗替换掉,而是采用电脑成像CGI技术将保罗“复活”,并让保罗的两个弟弟做替身。除此之外,导演温子仁也从保罗生前作品中精选出片段,并采集保罗生前的声音与他的两个弟弟相结合完成了整部电影中布莱恩的配音。
《速7》不仅在“速度”与“激情”上赢得了观众的心,也借助这把“温情牌”向世界展示了美国先进的科技,这样的技术在中国似乎看不到,但是美国却像是在向全世界炫耀他做到了。其实美国人对自己的科技非常自豪。比如说电影《钢铁侠》中的装备,《复仇者联盟》和《美国队长2》中出现的航空母舰等都展现出了美国高超的科技水平。实际上,有如此多的人喜欢美国大片,恐怕也是因为在这些大片中能够看到本国电影所不具有的高科技。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领域的代表,表面上是让观众享受一场科技盛宴,但实际上美国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高科技产品是只由美国才能触摸到的。这种方式无疑让一些人产生了西方优而东方劣的思想,这便影响了部分观众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二、审美
硬汉与美女是《速7》中的一大亮点,影片通过塑造托莱多和德卡特·肖等霸气十足的硬汉形象以及莱蒂等人的性感女赛车手形象,成功地博得了众人的眼球。
从刚开始德卡特·肖以爆破与火焰作为背景画面走出医院,就已经展示出了一种冷酷、霸气的硬汉形象。其实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树立的又何尝不是一种硬汉形象呢?这些硬汉们在本部中还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光头党”,这就又进一步撩拨着观众的心弦,使人们更加向往去接触西方人。除了德卡特·肖与托莱多这样的猛男,在赛车系列的电影里自然少不了与香车搭配的美女,在中东派对上各方美女大秀身材,展示代表西方女性的性感形象,这就再次对东方人的审美造成了冲击。在西方人眼中,健壮的肌肉男便是勇猛的象征,而与香车相衬的应是性感妖娆的美女。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人眼中,干净、帅气、阳光的小鲜肉应该更能博得女生欢心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生应该要做到三从四德,所以在一些大男子主义的男生眼中,他们更倾心于安静、善解人意、能够听从自己的女生。
从本质上讲,每一种审美都蕴含了一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正是因为独特的文化个性,每个民族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标志。美国通过输出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了别国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审美方面渐渐地趋向于西方,以实现“文化同化”的目的。
三、特技
《速7》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特技的使用,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每一部作品都保留了1/3到一半的时间给非法车辆动作场面,漂移、追逐、竞速等,为影片提供了视觉效果。电影中动感炫酷的画面、各种跑车发动时摩擦地面的声音以及充满激情的配乐都给这部片子增添了不少色彩。同时,驾车跳伞、横穿摩天大楼、驾车撞击直升机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西方电影善于使用特技的这一特点在《速7》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相比于西方,中国电影突出三个重:重道德、重文化、重教育,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直接关系。《速7》中飞车穿越三幢大楼的场景在中国电影中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种破天荒的特技正是因为西方主要以个人意识形态内涵为导向,以娱乐性为主来叙事,所以与中国电影相比,西方更注重的是视觉刺激效果和场面的豪华。
除此之外,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电影在其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差别。西方人喜欢采取直接、暴力的方式去诠释一件事情,从大处着手,把特技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速7》中精彩的打斗场面完美诠释了这一特点。相比于西方,中国电影多讲究动作的华丽、大气,从而体现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那种民族特点。著名导演李安在他的电影中生动的表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将东西方文化由冲突走向交融,这也表现了他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东方人对文化差异抱有互相尊重的态度,但西方人卻想利用好莱坞等其他媒体进行文化同化,但《速7》中众多冲击视觉的特技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电影中不见得就会适用。
四、暴力美学
《速7》是带有暴力美学电影的代表之一。从电影的开始,由杰森·斯坦森饰演的德卡特·肖便透露了影片发生的背景,之后穿过长廊走出了医院。而医院里子弹的痕迹、人员的伤亡、掉落的灯箱以及医院的爆破为整部片子都奠定了冷酷的基调,也展示了美国大片只独有的较为暴力的出场,而中国电影却很少有这样的出场。随后,德卡特·肖与多米尼克·托莱多在办公楼的激烈搏击让人在一开始就屏住了呼吸,这也为整部片子的暴力美学的阐释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在回到洛杉矶时,在城市的街头无人机爆炸以及双方打斗的场面可谓是最让人神经紧张、手心冒汗的,场面由单打独斗到大规模的街头热斗让人看的热血沸腾,暴力美学在《速7》中的运用足以用淋漓尽致来形容。而相比于中国电影,这样一连串激烈的搏斗似乎并不多见。其实这并不足以为奇,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以和为贵,中国电影也顺应了这种价值观,所以产出的电影大多也是有温情基调的。即使在中国电影中出现乐打斗的场景,所表现出的也是中国武术的魅力,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纵贯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其讲究的是儒释道三家相结合,比如在每次较量之前双方都会有礼节示意,即使在比赛中由于拳脚无眼把对方踢伤,对方也会宽恕原谅。但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似乎不会出现,就拿《速7》中德卡特·肖与托莱多的打斗来说,这种武力手段是残暴的,是可以将人送上死亡之路的。如今的中国武术被赋予了更多强身健体的标签,反对暴力、反对杀生。而在好莱坞电影中,往往是以暴制暴,似乎只有使用暴力,才能真正消灭一切敌人,维护公平正义。
中国人做事讲究儒雅,是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而西方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直接,甚至更加野蛮。文化差异使得文化输出受到影响。美国通过输出好莱坞电影,使得电影制作人学会了在影片中增加暴力美学的色彩,而观众叛逆的心理也更期待看到令人血脉喷张的画面,这或多或少都会背离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
结语:美国通过输出好莱坞电影间接地影响了别国的思想文化,而中国也在它的影响范围内。喜爱好莱坞大片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如果仅仅沉迷于此,而不关注本國电影业的发展,不去思考电影的本质且抱有西方优而东方劣的想法,那么美国好莱坞电影所肩负的使命便在无形之中完成了一半。由此看来,如何在清楚地看到好莱坞电影肩负的使命后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还需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罗予超.西方人权观念及其文化帝国主义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赵修艺.解读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洪晓楠.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评述.大连理工大学。2003.[4]王春阳.《速度与激情》15载——高票房成因探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王威. 从《速度与激情7》看当代电影暴力美学. 新乡学院。2015.
[6]吴文妹. 商业大片《速度与激情7》的成功探析. 海南师范大学.2015
[7]李晓红,由《速度与激情7》看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 青海大学,2015
[8]邵义强. 《阿凡达》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解读.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1
[9]刘婷. 论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