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策划:高校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性的创新设想

    【摘要】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意识缺乏、把关意识弱化、同作者沟通互动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导致其学术性降低,合法性也受到挑战。联合策划是应对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弱化而提出的创新设想。积极有效的联合策划不仅为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提供保障,而且是对学术共同体积极有益的探索,也是编辑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行动诠释。

    【关键词】联合策划;高校学术期刊;问题意识;学术生产;学术共同体

    一、缺乏学术性: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术性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生命,是高校学术期刊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但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性弱化问题,遭到学界、业界诟病。在诸多保证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的因素当中,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具体的编辑实践当中,无论是策划、选稿还是编辑加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性弱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策划环节缺乏问题意识

    学术与问题密切相关,学术史从本质上说是一连串问题的呈现与解决史[1]。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是策划,而策划主要围绕问题进行,问题意识是策划的核心意识。我们纵观各种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可以看出,所有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社科学术期刊都是针对问题来进行思考、探索和策划的[1]。所谓问题意识缺乏是指学术期刊办刊缺乏问题意识的指导,不能把问题意识上升为办刊理念。从内容上看,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形成体现学术期刊特色和期刊性质的凝练主题,作者的学术生产活动也不能从学术期刊中获得启迪;从形式上看,因缺乏问题作为统领,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只能按学科分类、堆砌,学界和业界将之称为学科“拼盘”。

    2.选稿环节弱化学术标准

    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要求。文章是否具有学术性只能由学术性本身的标准来衡量,而文章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具有原创性、论证是否科学则是衡量文章学术性的内在要求和标准。“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是由学术的基本特质决定的。一是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进入学科,对推动学科建设有积极意义;二是必须有创见性;三是论证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2]所谓学术性弱化,是指学术期刊在选稿时放低学术内在标准,甚至用外在的、非学术性的标准来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和选择,导致学术性本身的内在标准被弱化,“学术权贵”“名家”“可以转载”“容易引用”等取代了学术性本身的标准成为评价标准,导致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性降低。

    3.编辑加工环节缺乏与作者沟通互动

    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一定凝结着编辑的智慧,鲜有学术论文在没有进入编辑程序之前就达到刊发要求的,而编辑只有作为学术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和环节参与学术生产活动,才能使学术成果更加完善。但是在工作中,编辑容易将重点集中在文章的形式上,过于注重语句、格式、标点等形式方面的问题,而对文章的内容,如主题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逻辑是否明晰等欠缺考虑。编辑和作者之间缺乏深层互动。编辑没有进入学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他们仍然把学术期刊看作学术创造和学术发展的外在之物,忽视了学术期刊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共变关系,从而把学术期刊对学术和社会的责任置于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3]。结果,作者的学术成果中很少有编辑的贡献,学术期刊本身也体现不出编辑和作者的互动痕迹,本应由编辑和作者沟通互动形成的完整学术生产链条断裂并产生了隔阂,期刊学术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以上存在的问题说明部分高校学术期刊不同程度上游离于学术生产之外,下降为学术成果的传播介质,丧失了学术创新功能,无法承担起相应的学术引领责任,这类期刊在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中将有被淘汰的危险。

    二、联合策划: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的设想

    编辑界也对如何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有的针对编辑本身缺乏学术性训练的现实,提出要加强编辑学者化建设[4];有的在研究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术期刊综合刊和专业刊的比例失调问题,提出要由综合刊向专业刊转型[5];有的基于中国期刊管理体制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主张在综合性和专业化之间折中,强调特色栏目对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6],这些都是对高校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性的有益探索。但是,编辑学者化也好,转型、办特色专栏也好,都是企图通过编辑出版机构的力量来提升学术性。能否突破单个高校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限制,通过借助学术生产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来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联合策划正是这一创新设想的体现。

    所谓联合策划,即联合多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借助集体力量组织学界、业界共同策划,共同设置专栏,共同组稿、选稿、审稿,共同刊发等参与学术生产体系,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学术期刊的引领功能,使学术期刊承担起应有责任。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确立联合策划选题的编辑部或期刊社。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为了使联合刊发文章顺利进行,需要确定合理的联合期刊数量,太少则无法体现联合的作用,过多则难以达成一致,协调行动也困难;二是联合的各家期刊层次由参加联合的主体自行确定,需要达成共识;三是联合刊物的选择要考虑地域范围,太分散不容易联合,太集中又不能体现广泛性,这个度要把握好。

    第二,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确立联合的刊物后,需要推选一个期刊作为主办单位,其余的作为协办单位。主办单位负责先组织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议,确立选题。各个学术期刊提出自己事先拟定的选题,然后所有成员对事先拟定的选题进行充分讨论,根据选题的问题意识、特点、探讨的持久性等,最终确立一个选题。选题的领域不能太窄,要保证讨论的持续性,然后根据确立的选题,联合的几家期刊共同成立专栏。

    第三,确定主题和共同专栏后,建立一个公共邮箱,在全国范围征文。投稿结束之后,把来稿统一打包,分别发送给所有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由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进行投票,以得票数高低进行初次遴选,履行一审职能。通过初审的稿件由主办单位送相关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这是学术成果的再次遴选,履行二审职能。论文外审通过后,再由主办单位向通过审稿的作者发送确认邮件。

    第四,以论文发布的形式召开会议。由主办单位负责召集全国学界相关领域的专家、二次文献的编辑、共同策划选题的学术期刊相关编辑和初次通过遴选的作者等,以论文发布会的形式参会。先由论文作者阐述自己的学术成果,然后专家根据论文发布情况对学术成果进行点评,指出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供作者进一步修改做参考。会议最后根据现场论文发布的情况,由专家进行再次投票,根据得票数按照一定比例对文章进行再一次遴选。论文发布会实际上履行终审功能。

    第五,具体的论文编辑、刊发。编辑要主动和作者沟通、互动,融入学术成果生产过程之中,使学术成果的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协调达成共识,由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单位将通过终审的论文分期集中刊发。论文刊发之后,要继续注意所刊发论文的后期影响,联合的期刊彼此之间也应经常沟通,为以后策划、刊发提供经验。

    联合策划是联合学术生产多元主体,共同做大做强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新的编辑方案。联合策划不仅是策划选题方面的联合,而且是整个编辑活动的联合,贯穿整个编辑流程,是跨界联合和过程联合的统一。联合策划是在多元主体之间多次沟通和协商基础上达成的共识,联合各方目的明确、行动一致,时间安排、程序设计和责任落实科学合理,极具操作可能性。

    三、联合策划对高校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

    联合策划的核心意义是为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提供有效保障。此外,联合策划也是对学术共同体积极有益的探索,体现编辑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

    1.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提升的有效保障

    联合策划通过以下措施确保学术成果的学术性。首先,选题策划会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民主讨论确保策划主题的科学性和问题意识。选题策划会的构成主体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包括联合起来的多家学术期刊、专家、学者、学术评价机构等,具有广泛性。选题策划会的主题也不是事先确定的某一主题,而是在拟定的多个主题中经民主讨论最终产生的,在民主讨论中,问题意识得以凸显。其次,联合策划包含层层把关的制度设计。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对来稿进行三次匿名投票,依据票数多少进行三次遴选,执行文章三审功能,确保依据学术性的内在标准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再次,联合策划为学术成果学术性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证。选题发布会学者和编辑的点评作为完善作者学术成果的参照,进入编辑加工程序后,编辑与作者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也为提升学术成果学术性提供重要保证。

    2. 对学术共同体的有益探索

    学术共同体是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通过学术内部的生产机制,如学术争鸣、学术交锋、学术讨论形成,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由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面的核心要素构成。组织层面主要包括学术期刊系统和专业学会系统,制度层面是同行评议,精神层面是“以学术为业”“以学术而学术”的共同信念和价值[7]。联合策划在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制度和精神三个核心层面都开展了一定探索。首先,就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层面而言,联合策划以高校学术期刊这一成果刊发平台和纽带为基础,跨界联合编辑界与学界,是对学者、编辑、学术期刊与职业评价机构职权关系的厘清,是对建立四者之间健康、适切的互动关系的积极探索。其次,就学术共同体的制度层面而言,联合策划通过论文发布会的形式由资深专家学者对作者的学术成果进行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同行评议的作用,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黄金规则”。再次,就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层面而言,联合策划以提升学术性为根本目的,“以学术为业”“为学术而学术”是策划、遴选、评价、刊发学术成果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由此可见,联合策划是推动学术共同体建构的积极尝试。

    3.编辑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诠释

    在对学术期刊功能的认识上,编辑理论界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之前,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主要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履行学术成果积累功能。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学术实践的发展,学术生产发生了变化,与学术生产密切关联的学术期刊功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业界和学界不再把学术期刊仅仅看成学术成果的承载和展示平台,而赋予它学术生产的功能——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术生态形成的一个环节[3]。

    联合策划使高校学术期刊参与学术生产成为可能。共同策划选题执行问题导向下的策划功能,以提出写作要求来引导学术创作过程,匿名审稿、选题发布会介入学术评价,编辑和学术生产者沟通以不断优化学术成果等。从学术生产的发动到具体创作,从形成初步成果到成果优化和最终发表,再到影响反馈,整个学术生产过程都有高校学术期刊的身影。高校学术期刊不再是学术生产的旁观者,而是学术生产活动的参与者。联合策划使学术期刊从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载体转变为学术生产系统、过程的要素、环节,深刻诠释了编辑理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赵强. 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专栏建设浅议[J].中国出版,2013(20).

    [2]张积玉. 试论学术性[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3]鉴传今. 没有灵魂的“厮杀”——关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责任的一种思考[J]. 浙江学刊,2005(3).

    [4]尹玉吉. 关于“编辑学者化”论争的全方位审视[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5]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康敬奎. 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J]. 清华大学学报,2011(6).

    [7]张斌. 我国学术共同体运行的现状、问题与变革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相关文章!
  • 融媒时代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

    卢全体<br />
    摘 要 从学术评价、期刊数量和质量、刊网融合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文化自信防止稿件

  • 如何报道本地突发新闻

    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报道突发新闻的基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亟待从媒体获取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这时会出现庞大的信息缺口,而率先

  • 微信公众号引领女性图书出版营

    黄检文【摘要】近年来,女性阅读市场日益成为各大出版企业关注的重点。在女性图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跟风出版、内容缺乏深度和出版媒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