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德育目标成为语文教学的空白

    【摘要】由于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与素质的同时,成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德育是一个人内在的特质,是人的行为的重要体现。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表现为使学生能够担当起学习的重任,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坚韧的意志品格。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现在许多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出现诸多缺陷。

    一、德育教学与语文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语文应当是德育的最大载体,语文是最适宜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科,合理的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人们通常把“人格低下”与“道德败坏”等同起来,但确切的说,“人格”偏向于“本质”(如相对固定的性格),而“道德”偏向于“认知”(如对美丑善恶的认识)。从教育角度来说,人格教育注重的是健康个性的培养,德育则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德育教育应该是情理交融,水到渠成的教育。作为语文老师,正确地理解课文所传递的健康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怎样真实、准确的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情感丰富,具有人的精神的“人”,而不是仅仅懂得作题的机器。

    传统教育中,我们常常忽略被教育者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无视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少数教师甚至以权威自居,缺少平等意识,造成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家庭的纵容和溺爱,学生养尊处优,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的德育缺陷集中体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脆弱、害怕涉险受阻、自卑、自负、不自立、没有丰富的情感、缺乏人文情怀等。有的甚至以“小皇帝”自居。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想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但是,苦于找不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帮助这些学生突破“瓶颈”,是摆在语文教师眼前的全新课题。

    二、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兼容性

    语文教学介入德育教育,是因为语文具有人文性特点,蕴涵着得天独厚的德育教学资源。

    语文学科涉及多方面与学生人格完善具有重要关系的因素。课文中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中有的洋溢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的反映了集体主义观念及社会公德意识,有的则体现了高尚优美的人生趣味,展示丰富的人生底蕴。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可获得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品味;而整个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借助社会媒体所进行的各项参与活动,又必将对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如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创造能力等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德育现状,结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传授,着眼于学生的心灵改造和品格完善,促使其思想健康发展,是一项既具有实践意义,又具有操作可能的教育活动。

    三、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多样性

    每篇课文都有道德目标,道德目标也就是育人目标。

    1.德育教育的特殊性。面对不同的教育个体,教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对于性格脆弱的同学,既要让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使他们在脆弱中锻炼得坚强起来,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一定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面对挫折不消沉下去;对于自负的同学,可以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大的工作,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到事情的复杂性,去掉自负心理;对于自卑的同学,要有意给他们安排一些在发言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得到锻炼;对于那些自高自大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科学家和优秀学生刻苦学习的事迹,通过对比,使他们戒除骄气,不断完善。这样,就能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2.德育教育的针对性。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美育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如何让每篇课文在学生心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能认真掌握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又能熟练地驾驭教材。

    例如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要明确作者笔下的地坛就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通过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感受深切的母爱来树立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此帮助部分自卑感极强的学生解除自卑心理,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涉险受阻的能力。对那些自负、自高自大的同学,通过《失街亭》《鸿门宴》的教学,认识马谡因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使得街亭失守,导致蜀国国势一落千丈。从项羽的自高自大,军事实力由主动变被动,最终为刘邦所灭的故事中认识到性格缺陷所造成的悲剧。指导学生从《项链》路瓦栽夫人的形象中体会社会人物的性格弱点和追求虚荣的危害。从《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因贪婪、残暴不得善终的故事中认知与人为善的积极意义。语文课本中还有大量的人文素材与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青年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居里夫人忘我的工作精神,勾践的卧薪尝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屈原的志行高洁……

    3.德育教育的实践性。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其认识水平,如果适时给予点拨,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育者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放飞心灵的翅膀。

    在教育学生认知教材的同时,让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世间最美的坟墓》即托尔斯泰墓是他生前刻意为之,还是他的平民化思想及其人格的必然体现?怎么看待他的平民化思想?《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葬礼为什么会有那么隆重?李乐薇为什么要建造自己的“空中楼阁”?《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项链》中路瓦栽夫人值不值得同情?《鸿门宴》中的项羽算不算英雄,刘邦的行为值不值得效法等等。通过交流和讨论,突出研究性特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又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

    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理念,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教材是学生的功课,学生是教师的习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只要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提取课本中有价值的因素,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出教书育人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朱安荣,江西省上高二中教师。

相关文章!
  •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相结

    摘 要: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凸显的今天,面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严重弊端,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与大

    尹力小与大是一对反义词,在人们心中,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人们一向偏爱大,想成为大科学家、大商人、大学者,住大房子,赚大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