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培训工作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摘 要:桐城市农机校在做好农机培训的同时,探索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
关键词:农机;职业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3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6.060
作者简介:赵龙中(1976-),男,安徽桐城人,本科,桐城市农机校校长,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新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E-mail:[email protected]。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民土地逐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各地农机培训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立足农机面向农业农村,在做好农机培训工作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一事关“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以桐城市为例,介绍如何拓展农机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1 提高师资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培训效果如何与教师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要注重政治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服务农业农村能力。充分利用有关培训学习的机会进行不断充电,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如“农机+农艺+农信”、智能农机等。作为学校应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的需要。举办新技术培训班时,应加大聘请当地能工巧匠、行业“土专家”、省市知名专家教授授课的力度。
2 注重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效果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主动深入拥有农机相对较多的乡村和农机大户,开展多方位培训。2018年,该校共培训农机管理人员50人,农机技术人员180人,农机操作人员800人。
3 开展包村联户,打通最后一公里
结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农机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工作。打通技术到户最后一公里,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全年共有13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示范户规范安全操作农机装备,做好机具维修保养,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及时为示范户提供农机作业信息服务。
4 扩大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报道培训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新型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每期培训班均在桐城新闻网、安徽农机化网等媒体上做了报道,每年报道达30余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5 挖掘身边典型,传播正能量
为发挥先进典型在农机培训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传播正能量,凝聚人心,形成合力。2017年获得桐城“市直单位好人”称号的高级工——余根生同志,他始終不忘初心、发扬“老黄牛” 的实干精神,温暖了学员感动了同事; 2018年荣获桐城市首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高级工程师——刘云同志,她工作三十年来,始终如一,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好评,在平凡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6 开展跟踪指导,服务职业农民
根据培训方案的要求,学校每年都要对参加完培训的学员提供跟踪服务。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面对面对接,每人跟踪服务10名受训农民,服务期限3年。每名服务人员均与各自的服务对象建立跟踪服务QQ群、微信群,方便及时交流,定期进行电话回访,走访农户,对农民在农机具的购置、使用、保养、检修等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传递涉农政策、普及涉农法规,指导农民利用“云上智能APP”学习农业新技术。这种点对点、一拖十的跟踪服务方式,能有效解决农民朋友在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各种生产、经营问题,深受农民欢迎。
7 举办田间日,开设田间课堂
面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既要在农闲时给农民充电,又要结合农时农事及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进行现场指导。2018年5月23日,天刚放晴,我校就近组织部分新型职业农民,来到天泰农机合作社的500亩油菜地里开展田间实训,技术人员现场详细讲解了今年该市油菜品种试验结果,简介了油菜机械收割技术优势。通过本次田间实训,学员们对沣油737油菜品种具有较全面了解,掌握了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
8 培训上山,惠及茶农
为进一步提高山区茶叶生产加工水平,促进茶农增收,我校积极开展农机培训上山,力促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添砖加瓦。近年来,多次开展“送技术上山,助茶农增收”活动,联合唐湾镇蔡畈村组织茶农在山上举办“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吸引了当地50名茶农积极参加学习。来自安农大、市茶叶办的多位茶叶专家,进村入社到园,为茶农集中授课、现场指导,深受茶农欢迎。并组织学员到安农大、霍山等地考察学习种茶、制茶先进技术。
9 高效植保,节本增效
针对当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及时举办“高效植保技术”培训班。聘请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专家集中授课,答疑释惑。邀请农业装备公司技术人员手把手传授喷杆喷雾机的操作技能;职业植保飞手——新型职业农民杨善国走进培训课堂,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分享自己多年从事无人机植保的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受益农民达680余人。2017年8月11日和17日,我校分别组织了两场无人机植保作业现场会,来自安庆市、县(区)农机部门负责人、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周边群众800余人,观摩了由高科新农及森莱无人机公司带来的无人机植保飞行演示,有力地助推了植保无人机在当地的试点推广,目前该市植保无人机达70台。
10 秸秆还田,绿色增产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秸秆机械化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墒能力,农机部门通过关键技术突破、集成与创新,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稻油两熟制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适时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班4期,邀请省农机推广总站专家现场授课、传授新技术新办法,并通过举办现场会的方式,现场培训农机手120人。
11 借船出海,联合发力
各地农机化技术学校由于历史情况、人员结构等原因,完全靠自身力量很难高效完成新时代下农机培训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农业大专院校、农机生产销售公司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展联合办学,进行技术指导。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明确要求每个培训班至少有一名省级专家授课,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12 校社合作,共建基地
可以利用大型农机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的机械设备及场地优势,择优选择,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我校于2017年,在当时建设了两家培训实训基地,一家是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示范——荣农农机合作社,一家是安徽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禾兴农机合作社。极好地满足了实践操作对实训场地、各种农机具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桐城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发文认定。
13 外出取经,开阔视野
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视野,坚定他们立足农机、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该校组织学员赴六安、合肥等地参观学习,实地取经。在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和安徽鹏翔生态园,学员们参观了现代设施农业、稻虾共育、温室花卉栽培等基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与园区技术人员交流,深为震撼。数千亩农业生态园,集成了立体种植、生态养殖、“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成为特色农业、智慧农业的示范样本。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开启了一条创新思路,回去后也要利用荒山荒滩,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休闲农业的尝试。
14 观摩农交会,了解前沿科技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的部署,每年组织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参观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现场观摩来自省内外数以万计的特色农产品,观看新型农业装备演示,学员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前沿技术,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
结束语
近三年来,桐城市农机校完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53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80人、专业技能型100人、专业服务型350人,探索了许多新机制、新思路。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進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农机化,注重艺、机、田、人等有效供给。我们的农民培训工作也应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在农机作业服务上的应用,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实施“轻松管、轻松算、方便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 常志强,何超波,蔡海涛.安徽省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及完善措施[J].农机科技推广,2017(8):39-42.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8-12-2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12/29/content_5353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