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张志鹃
【摘要】英语媒体因其语言优势,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如何在传达国外媒体不同声音的同时,引导国内读者从外媒的观察和评论中更客观地认识世界,界定自我,是英汉新闻编译者的重要任务。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为新闻编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新闻编译者可以通过叙事建构策略,塑造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关键词】新闻编译;叙事理论;建构策略;国民心态
一、 新闻编译的定义及社会功能
尽管目前中国媒体发展迅速,具备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但英语媒体还是占到了世界媒体的80%,大部分国际新闻传播的语言以英语为主。我国要及时准确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实时动态,或以外媒的观察和评论为镜,反观自己的意象,调整发展的路线和步伐,还是需要精通英文,或是借助英汉新闻编译来获取信息。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英汉新闻编译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9年,卡伦·斯戴汀将英文中的translating(翻译)和editing(编辑)两个概念合二为一,提出了“transediting”(编译)这个概念[1]。刘其中将新闻编译定义为“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或启示,获得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或文学享受”[2]。从蒙娜·贝克的叙事学理论来看,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新闻编译,本质上都是一种叙事形式。该理论不同于以往学者关注的叙事在叙事学或语言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它在社会学与交际理论中的概念。通俗地讲,叙事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故事。
此外,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强调,叙事参与建构现实而非仅仅反映现实,因此,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绝对“客观”地观察叙事。无疑,新闻编译者也将参与叙事。鉴于中西意识形态、新闻受众的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强化、弱化或更改隐含在原文本或原话语中的某些叙事内容。芬兰学者伊芙·冈比亚也认为,编译新闻是对“已经建构的现实的再建构” [3]。该理论能够同时处理个体的文本以及个体文本所属的更大范围的叙事,探索翻译如何跨越时间和文本参与叙事,评价翻译对社会更大范围叙事的贡献,因此,该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新闻编译的叙事建构。
本文将以《参考消息》在2015年8月12日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的几则编译新闻为例,借用蒙娜·贝克提出的翻译建构叙事策略,探讨编译者应当怎样合理阐述概念,建构意义,使得新闻编译既可以传达不同的声音,又能塑造理性的国民心态,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
二、翻译建构叙事策略
在《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一书中,蒙娜·贝克提到“很多手段可以用于翻译中建构和重新建构叙事”,但是主要的策略包括四种: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对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4]。本文的案例分析将重点讨论后三种策略在《参考消息》编译外媒新闻中的应用。
标示式建构是指使用可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叙事中其他关键元素的词汇、用语或短语提供一个诠释框架,引导和制约读者对叙事的反应[4]。命名和标题都是非常有力的标示式建构手段。新闻标题因其醒目的位置、简明扼要的表述等特点,必将首先映入读者眼帘,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新闻编译中的标题多采用此种策略构建叙事,引导读者。
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是指通过灵活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来改变翻译活动参与者之间及他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积极参与到当前叙事或其他级别叙事的重新建构中[4]。这种叙事建构主要包括在副文本中添加评论和对文本内的语言参数进行调整。新闻中的正副标题、导语、新闻来源、时间和发稿人等都属于副文本,编译者通过引导读者对原叙事的解读,重新定位读者、叙事者以及编译者的关系。
选择性采用是通过对文本的干预而不是依赖语境来阐述文本所描述的叙事内容,具体表现为文本内部有迹可循的种种省略和添加,由此削弱、加强或者陈述原文中的叙事。新闻编译不是普通的翻译,而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5]。面对大量外国报刊,编译者要筛选文章,之后从中选择适合编译的素材,然后斟酌字眼以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在新闻编译过程中也十分常见。
三、 新闻编译中的叙事建构
1. 标示式建构
可以用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叙事中的其他关键元素的表述,都属于标示用语。这些标示可以引导或制约人们对当前叙事的反应。在翻译构建叙事中,它通常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对同一人或事物的不同命名,二是利用标题重构叙事[3]。命名不仅是称呼,还代表了立场和观点。那些具有同样信仰,属于同一权力机构的群体会使用同样的名称。因此,命名是标示自我和他者的常用方式。
例1 Also on Sunday a senior military officer, Gen Shi Luze, became the first named official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the toxic chemical sodium cyanide at the site, saying that “several hundred tons” had been identified at two locations in the blast zone. (China Tianjin explosions: Nearly 100 people still missing,英国广播公司网,2015年8月16日)
据官媒央视报道,解放军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在发布会上证实,氢化物分布在两个点位,“初步判断有几百吨”(外媒: 天津爆炸现场发现数百吨氰化钠 但空气无害,《参考消息》,2015年8月17日)
在例1中,英国广播公司网出现了“Gen Shi Luze”,“the first named official”等模糊叙事,这必然让西方读者对此人的身份迷惑不解。如果新闻编译者直译该称呼,不仅会给中国读者带来同样的困惑,还会显得中国政府在处理涉及人民性命及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时没有诚意和决心。因此,这里直接回译为“解放军北京区参谋长史鲁泽”。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这样准确的称呼可以让中国读者认识到国家对此次事故的重视,拉近了政府和人民的距离,也给人民重建家园带来了信心,从而瓦解了原文叙事中的冷漠和疏离感。
例2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ordered officials to make nationwide checks on dangerous chemicals and explosives and to “crack down unwaveringly on illegal activities to ensure safety”. (China Tianjin explosions: Nearly 100 people still missing, 英国广播公司网,2015年8月16日)
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外媒:中国高层要求牢记天津爆炸“血的教训”,《参考消息》,2015年8月17日)
同样,以上例子也是通过命名的方式进行叙事建构,将外媒报道中的中国政府回译为准确的全称“中国国务院安委会”,引导读者相信中国政府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把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件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正如上文提及的,很多编译新闻的素材并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往往由几篇外媒报道合译而来,需要重拟标题。而标题有提示或评价新闻内容的功能,既可以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又可以设定框架引导读者反应。因此,通过标题翻译重新建构叙事的情况比较常见。
2.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
蒙娜·贝克指出,灵活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特征词及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可以改变叙事参与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的改变将引起当前叙事和上一级叙事的变化[4]。因此,新闻编译中,无论是在副文本中添加评论,还是对文本内容的语言参数进行微妙调整,都可以改变中国读者、外媒记者以及新闻编译者的关系。
新闻报道多有正副标题、导语等副文本,编译者可以巧妙地利用“外国媒体称”“外媒报道”等表述表明自己的“第三者”身份,既能相对客观地传达外媒的声音,又能向读者表明“原叙事者(外媒)”和“再叙事者(新闻编译者)”的视角差异,为读者留出思辨空间[3]。在搜集到的关于天津火灾爆炸事故的中英文报道中,这种通过副文本对叙事参与者重新定位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在文本内容中,编译者也会对某些语言参数进行调整,改变读者和叙事者的关系。在英文报道中,外媒记者会时不时地把自己定位为“被信任者”和“知情者”,站在高处来同情“可怜”的中国公民。
例3 “We dont know if there will be further leaks in the future. We could be living near a
ticking time bomb,” one resident, who gave his name as Chen, told reporters.
In an open letter to the authorities, the residents said their groundwater could have been contaminated, and that logistics companies and chemical “dumping grounds” remained close to residential complexes. (China explosions: Tianjin residents hold protests,英国广播公司网,2015年8月17日)
报道称,可能通过空气和水源扩散的剧毒氰化物一直是最近两天媒体和当地市民的关注焦点。(英媒:天津官员承认降雨可能导致氰化物逸散,《参考消息》,2015年8月18日)
对比上述中英文表述,我们不难发现,英文报道内容丰富,表述口语化,比如,有民众的发言,还有“ticking time bomb ”,“dumping grounds”等词语的应用。而中文报道内容简练,表述正式。这一方面体现了外媒报道内容丰富,中媒报道言简意赅等不同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英汉新闻编译者对叙事参与者的重新定位。外媒记者建构了“冲动的、恐慌的、可怜的中国民众”和“不体恤民众的当权者”(民众需要写公开请愿信来和政府沟通),而中文报道把“定时炸弹”“垃圾场”等字眼略去,直接表明这种有毒化学物的危害,表明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性,而另一方面也将民众的反应淡化处理,体现了中国民众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理性心态。这样就修正了原叙事中的叙事者的“同情者”身份和读者的“被同情者”身份,使译文更符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
3.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新闻编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编译者需要把关外媒报道,然后在众多报道中筛选素材,再通过翻译、编辑和加工等方法完成一则新闻。因此,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在新闻编译中也是比较常用的叙事构建方法。因宏观选择涉及报刊编辑方针等内容,本文略去不表,只关注文本间内容的添加和省略。
例4 Dozens of websites have been shut down for allegedly spreading rumours.The state news agency Xinhua said 50 sites were accused of creating panic by publishing unverifi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blasts. (In Tianjin Blasts, a Heavy Toll for Unsuspecting Firefighters,《纽约时报》,2015年8月17日)
报道称,与此同时,政府迅速开始了所谓的打击谣言行动。报道援引新华社消息称,为惩治关于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的相关谣言,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了车夫网、美型网、军事中国网和新鲜军事网等50家传播事故谣言的网站。(美媒:中国官方通报天津爆炸案进展,严查传谣行为,《参考消息》,2015年8月17日)
例4中,英文原文采用了“allegedly”一词进行嘲讽叙事。西方国家一直标榜自己是人权至上的国家,其中引以为傲的一点就是言论自由。而中国打击造谣行为,避免民众恐慌的行为被英媒过度解读为“白色恐怖”:“据中国政府以为的”传播谣言的网站都被关闭,50多家媒体都“被指责”传播关于天津爆炸事故的不实言论。《参考消息》的新闻编译者在处理文本时进行了删减和增加,化解英文报道的嘲讽叙事,增加了事实依据,也就是具体传播谣言的网站,使中文叙事更客观,减轻了读者的不安,表明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
四、新闻编译中的叙事建构与理性建构
蒙娜·贝克认为,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叙事之外不参与叙事,并将叙事建构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斡旋策略,通过这种策略,人们有意识地参与对现实的建构[4]。据此理论可知,所有人都要“作用于”叙事,不可能完全跳脱在叙事之外而客观地描绘事实。
新闻具有明显的事实属性,而事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公共资源,不被任何人专有或进行排他性使用[6]。对同一新闻,英语媒体可以报道,中国媒体也可以报道。而在全球化的传播媒介环境中,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有绝对的优势。据统计,英语媒体占到了世界媒体的80%,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绝对的话语霸权地位。对同一事件,英语媒体的报道与中文媒体的报道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截然相反的叙事。这就为英汉新闻编译者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把握叙事建构的度,从而为读者建构外媒眼中的中国,引导中国读者既能获悉外媒眼中的中国形象,又能不屈就西方话语的霸权主义?
理性建构是对新闻编译者的基本要求,新闻编译者要合理使用翻译建构策略,恰当运用不同手段建构叙事,站在本族的立场,理性建构他者的身份,引导新闻受众对他人眼中的自我有正确的了解,从而时时修正自己的路线,促进本民族的发展[7]。倘若编译者不正确使用叙事建构策略,就会挣脱理性建构的约束,矫枉过正,摒弃掉一切外来信息,使受众陷入盲目的自我主义中心论。
叙事建构和理性建构的关系如下:一方面,理性建构是按照一定要求进行的叙事建构,属于叙事建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理性建构为叙事建构提出了要求,制约着叙事建构。
新闻编译工作者在权衡取舍文本材料时应兼顾新闻的客观性和目的语受众的需求。中方媒体工作者应该合理使用叙事建构策略,正确把握语言加工、背景文化注释及政治言辞的合理修正,以提高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效果,避免西方舆论误导。
《参考消息》中关于天津“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报道可以帮助国内读者了解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参考消息》上刊登的关于天津“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报道及其对应英语原文,探讨了新闻编译的叙事建构策略,揭示了英汉新闻编译者支持或反对已知叙事的原因,以期帮助新闻编译者理性建构叙事。编译者采用了标示式建构、人物事件重新定位和文本素材选择性采用等策略,化解了英文报道中的冷漠叙事、嘲讽叙事和高傲叙事,引导中国读者在了解外媒眼中的中国的同时,不盲从西方媒体,相信自己国家政府的领导力和决策力,这对塑造理性的国民心态有很大帮助。
[1]程维.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新闻编译[J].上海翻译,2010(3):27.
[2]刘其中.英汉新闻编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程维. “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J].中国翻译,2013(5):100.
[4]文静译.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吕宁. 新闻编译中的选择[J].新闻记者,2006(10):58.
[6]张帆,卫学莉. 刍论新闻的版权保护与立法创新[J].出版广角,2016(7):67.
[7]马景秀. 新闻编译:一个亟待澄清的领域[J].国际新闻界,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