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平台传播 助力离散家庭团聚
姜梦倩 叶永华
摘要 2017年岁末,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寻亲》节目举办“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全媒体融合平台传播,迅速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寻亲》节目自2016年5月开播以来,已经成功帮助17对离散家庭实现团圆。文章以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公益寻人节目《寻亲》为例,具体分析电视节目如何打造全媒体融合平台进行传播,广电主流媒体如何切实服务百姓,深刻诠释广电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寻亲;全媒体融合;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1-0043-02
2016年5月,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公共频道《直播衢州》開通公益性《寻亲》节目,其宗旨就是切实为每个寻找中的人增添一份希望,传递一份力量。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引发各方强烈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年多来,“寻亲”捷报频传,柯城区航埠镇刘山村的余为江通过《寻亲》节目终于找到失散30多年的儿子;柯城区石梁镇的赖春妹与福建的寻亲者赵荔琼DNA比对成功,母女俩在《寻亲》节目组的牵线搭桥下,第一时间实现了视频通话,感动落泪;《寻亲》节目组与《洛阳晚报》联动,奔波河南多地,发动各方资源帮助赖亚军与56年未谋面的3个姐妹团聚……
《寻亲》节目与纸媒、广播、网络等全媒体强强联合,在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携手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共同发起公益行动,截至目前,已刊发相关寻亲求助200余篇,成功帮助17对亲人离散的家庭实现“团圆梦”,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北京、山东、福建等外省市的“寻亲”家庭慕名而来。节目通过一个个真实、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表达对离散家人的同情与关爱,展现人性中最美的闪光点。
1叙事平实,把握内在“真情”
《寻亲》节目源起2016年3月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发起的“关注想妈的孩子”大型公益新闻行动,这群特殊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妈妈。这些孩子的妈妈都是从贵州、云南一带“嫁”到衢北山村,但是,随着她们老家生活条件的好转,而这里的条件没有想象中的好,其中的大部分人又滋生回去的念头,有的甚至不惜抛下亲生骨肉,一去不回。孩子们日思夜想的,就是找寻自己的妈妈。这件事给了节目组很大触动。开通公益性《寻亲》节目,正是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的权威力量,打造全媒体平台,帮助人们寻找亲人寻找故人的下落,帮助人们实现团圆梦,充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亲”的核心内容是“找人”,在每一期《寻亲》节目的求助者中,寻找家庭或寻找家人所占的比重最大,节目做到既不回避现实也不矫揉造作,采用平民化的“小叙事”方式,准确把握离散家庭每位当事人复杂的内心变化,提升节目对感情世界的展现能力。《寻亲:三十年前无奈遗弃三十年后寻女心切》中的郑金才,带着土音的普通话有些疙疙瘩瘩,讲述中间多次因无法控制情绪而中断,但这种极为平实的叙事方式,反而让这个看似平凡普通的故事,在这一刻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和谐的期盼,让不少电视观众为之动容。
2多媒体联动,提高“寻亲”实效性
近年来,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传统广播电视与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快速融合发展,全媒体、大传播格局进一步明晰。《寻亲》节目充分借势、积极融入,除集团自有媒体之外,还与“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同步协作,以媒体带动媒体的模式形成了寻亲信息的发散传播链条,促成全媒体联动,开启亲人离散家庭的团圆之门。
2016年6月15日,《寻亲》播出了这样一则寻亲委托信息:衢江区周家乡井头根村的余嗣明有一个儿子,31年前,8个月大的儿子被亲生母亲抱到金华兰溪卖掉,后被转手卖到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妻子因此入狱,这31年里,老余的内心有愧疚、有思念、有无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儿子。寻亲委托信息同时在电视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寻亲”QQ群转发,热心的寻亲志愿者团队马上给“寻亲”节目组提供了有效线索。经核查求证,6月20日,我们和寻亲委托人余嗣明启程奔赴山东寻子。6月21日,余嗣明和失散31年的儿子重逢。这一天,余嗣明等了太久,当他看到儿子在山东生活一切安好,他说:“心里悬着多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数日后,余嗣明带着儿子给节目组送来了“无私援助心系百姓”的锦旗。这也是《寻亲》节目开播以来帮助委托人找到亲人的首个成功案例。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寻亲》节目组联合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发动50余名寻亲志愿者在市区南湖广场举办公益寻亲会,节目组将收到的上百份寻亲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QQ、微信、微博、网站等多媒体渠道发散式同步传播。“寻亲”的好消息很快频频传来,5月8日,山东的刘晓晴和柯城区航埠镇的聂土英DNA比对成功,这是本次寻亲会上第一对找到亲人的幸运儿。5月17日,晓晴从山东来到了衢州,回到了自己阔别39年的家,母女相拥而泣。节目以记录式的报道形式陆续编发了《寻亲:漫漫寻亲路终于找到你》《寻亲:七年寻亲路晓晴回家了》等系列报道。晓晴一家还给节目组送来了锦旗表达谢意。再如,来自山东的求助者黄秀芬,希望通过节目帮助她寻找亲生父母。38年来,她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摇,对家人的思念,对亲人关爱的渴望,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几经波折,《寻亲》节目组终于找到了黄秀芬失散多年的家人,5月22日,当一家人在高铁站台相拥而泣的时候,整个场面被爱包围,迟来的拥抱,抹不去的亲情,催人泪下。6月中旬,在《寻亲》节目组的努力下,黄秀芬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大团圆。黄秀芬永不言弃、为爱寻找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山东卫视、浙江卫视等媒体的关注。6月9日,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也播出了《失散38年双胞胎姐妹终与家人相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手段,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新形势下,实施全媒体融合传播和品牌推广势在必行。2017年岁末,《寻亲》“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实现了全媒体联动,整场活动通过“无线衢州”App进行全程滚动直播,App浏览量瞬间破万,来自山东、河南、福建及衢州本地的寻亲者齐聚一堂,讲述自己的寻亲之路,讲述《寻亲》节目给自己带来的帮助,讲述找到亲人后的感动和温暖,节目鼓舞了更多人们参与“寻亲”公益行动,体现了广电媒体人的社会责任,节目口碑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3搭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
《寻亲》节目真实地记录了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为缘寻找的勇气和决心。大爱无声、大情无言,浓厚的文艺色彩和人文情怀于情感中爆发,节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寻亲》节目如何让更多的受众关注到节目内容,参与到寻人中来;如何让更多求助者的信息传播出去,实实在在地帮助求助者;扩充媒介渠道,吸收更多的电视节目受众,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节目品牌,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屏幕之外,要建立一个覆盖范围更广、汇集更多寻亲信息的公益平台。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的只是“寻亲”的“冰山一角”,扩大公益寻人的触及面和群众基础迫在眉睫。因此,依托电视节目,以官网为核心,以二维码、App为平台切入口,辅助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渠道,通过各种网络推广手段覆盖和影响社会公众,使得所有寻人信息有了汇集平台,同时也成为信息发布和转发的源头,让节目的公益核心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树立节目品牌形象,提升节目影响力。《寻亲》节目联合新媒体,打造与网友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平台,扩大寻人的参与面。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寻亲》公益寻亲会,就在各平台收到了上千条的留言,有想加入“寻亲”团队的,有寻求帮助的等,节目的黏合度得到大大提升。
其次,整合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寻人体系,通过构建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努力帮助更多求助者实现团圆梦,联合各地主流媒体,提供丰富信息来源,实现跨地域联合作战,也号召更对的社会公益力量、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第一,开通热线电话,《寻亲》节目组设立了专门的24小时开通的“寻亲”热线,“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后,每日的热线电话接待量节节攀升,节目的公益理念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第二,联合各地公安部门、“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组成强有力的寻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第三,发动爱心企业提供寻“寻亲公益基金”,为“寻亲”节目中特别需要帮助的贫困求助者尽可能摆脱困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寻亲》追求的不仅仅是收视率和一时轰动的社会效应,更追求的是社会价值,倡导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社会善举,希望在讲述真实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这也是一个有责任、有情怀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社会担当。
摘要 2017年岁末,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寻亲》节目举办“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全媒体融合平台传播,迅速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寻亲》节目自2016年5月开播以来,已经成功帮助17对离散家庭实现团圆。文章以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公益寻人节目《寻亲》为例,具体分析电视节目如何打造全媒体融合平台进行传播,广电主流媒体如何切实服务百姓,深刻诠释广电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寻亲;全媒体融合;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1-0043-02
2016年5月,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公共频道《直播衢州》開通公益性《寻亲》节目,其宗旨就是切实为每个寻找中的人增添一份希望,传递一份力量。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引发各方强烈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年多来,“寻亲”捷报频传,柯城区航埠镇刘山村的余为江通过《寻亲》节目终于找到失散30多年的儿子;柯城区石梁镇的赖春妹与福建的寻亲者赵荔琼DNA比对成功,母女俩在《寻亲》节目组的牵线搭桥下,第一时间实现了视频通话,感动落泪;《寻亲》节目组与《洛阳晚报》联动,奔波河南多地,发动各方资源帮助赖亚军与56年未谋面的3个姐妹团聚……
《寻亲》节目与纸媒、广播、网络等全媒体强强联合,在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携手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共同发起公益行动,截至目前,已刊发相关寻亲求助200余篇,成功帮助17对亲人离散的家庭实现“团圆梦”,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北京、山东、福建等外省市的“寻亲”家庭慕名而来。节目通过一个个真实、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表达对离散家人的同情与关爱,展现人性中最美的闪光点。
1叙事平实,把握内在“真情”
《寻亲》节目源起2016年3月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发起的“关注想妈的孩子”大型公益新闻行动,这群特殊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妈妈。这些孩子的妈妈都是从贵州、云南一带“嫁”到衢北山村,但是,随着她们老家生活条件的好转,而这里的条件没有想象中的好,其中的大部分人又滋生回去的念头,有的甚至不惜抛下亲生骨肉,一去不回。孩子们日思夜想的,就是找寻自己的妈妈。这件事给了节目组很大触动。开通公益性《寻亲》节目,正是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的权威力量,打造全媒体平台,帮助人们寻找亲人寻找故人的下落,帮助人们实现团圆梦,充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亲”的核心内容是“找人”,在每一期《寻亲》节目的求助者中,寻找家庭或寻找家人所占的比重最大,节目做到既不回避现实也不矫揉造作,采用平民化的“小叙事”方式,准确把握离散家庭每位当事人复杂的内心变化,提升节目对感情世界的展现能力。《寻亲:三十年前无奈遗弃三十年后寻女心切》中的郑金才,带着土音的普通话有些疙疙瘩瘩,讲述中间多次因无法控制情绪而中断,但这种极为平实的叙事方式,反而让这个看似平凡普通的故事,在这一刻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和谐的期盼,让不少电视观众为之动容。
2多媒体联动,提高“寻亲”实效性
近年来,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传统广播电视与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快速融合发展,全媒体、大传播格局进一步明晰。《寻亲》节目充分借势、积极融入,除集团自有媒体之外,还与“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同步协作,以媒体带动媒体的模式形成了寻亲信息的发散传播链条,促成全媒体联动,开启亲人离散家庭的团圆之门。
2016年6月15日,《寻亲》播出了这样一则寻亲委托信息:衢江区周家乡井头根村的余嗣明有一个儿子,31年前,8个月大的儿子被亲生母亲抱到金华兰溪卖掉,后被转手卖到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妻子因此入狱,这31年里,老余的内心有愧疚、有思念、有无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儿子。寻亲委托信息同时在电视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寻亲”QQ群转发,热心的寻亲志愿者团队马上给“寻亲”节目组提供了有效线索。经核查求证,6月20日,我们和寻亲委托人余嗣明启程奔赴山东寻子。6月21日,余嗣明和失散31年的儿子重逢。这一天,余嗣明等了太久,当他看到儿子在山东生活一切安好,他说:“心里悬着多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数日后,余嗣明带着儿子给节目组送来了“无私援助心系百姓”的锦旗。这也是《寻亲》节目开播以来帮助委托人找到亲人的首个成功案例。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寻亲》节目组联合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发动50余名寻亲志愿者在市区南湖广场举办公益寻亲会,节目组将收到的上百份寻亲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QQ、微信、微博、网站等多媒体渠道发散式同步传播。“寻亲”的好消息很快频频传来,5月8日,山东的刘晓晴和柯城区航埠镇的聂土英DNA比对成功,这是本次寻亲会上第一对找到亲人的幸运儿。5月17日,晓晴从山东来到了衢州,回到了自己阔别39年的家,母女相拥而泣。节目以记录式的报道形式陆续编发了《寻亲:漫漫寻亲路终于找到你》《寻亲:七年寻亲路晓晴回家了》等系列报道。晓晴一家还给节目组送来了锦旗表达谢意。再如,来自山东的求助者黄秀芬,希望通过节目帮助她寻找亲生父母。38年来,她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摇,对家人的思念,对亲人关爱的渴望,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几经波折,《寻亲》节目组终于找到了黄秀芬失散多年的家人,5月22日,当一家人在高铁站台相拥而泣的时候,整个场面被爱包围,迟来的拥抱,抹不去的亲情,催人泪下。6月中旬,在《寻亲》节目组的努力下,黄秀芬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大团圆。黄秀芬永不言弃、为爱寻找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山东卫视、浙江卫视等媒体的关注。6月9日,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也播出了《失散38年双胞胎姐妹终与家人相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手段,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新形势下,实施全媒体融合传播和品牌推广势在必行。2017年岁末,《寻亲》“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实现了全媒体联动,整场活动通过“无线衢州”App进行全程滚动直播,App浏览量瞬间破万,来自山东、河南、福建及衢州本地的寻亲者齐聚一堂,讲述自己的寻亲之路,讲述《寻亲》节目给自己带来的帮助,讲述找到亲人后的感动和温暖,节目鼓舞了更多人们参与“寻亲”公益行动,体现了广电媒体人的社会责任,节目口碑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3搭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
《寻亲》节目真实地记录了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为缘寻找的勇气和决心。大爱无声、大情无言,浓厚的文艺色彩和人文情怀于情感中爆发,节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寻亲》节目如何让更多的受众关注到节目内容,参与到寻人中来;如何让更多求助者的信息传播出去,实实在在地帮助求助者;扩充媒介渠道,吸收更多的电视节目受众,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节目品牌,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屏幕之外,要建立一个覆盖范围更广、汇集更多寻亲信息的公益平台。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的只是“寻亲”的“冰山一角”,扩大公益寻人的触及面和群众基础迫在眉睫。因此,依托电视节目,以官网为核心,以二维码、App为平台切入口,辅助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渠道,通过各种网络推广手段覆盖和影响社会公众,使得所有寻人信息有了汇集平台,同时也成为信息发布和转发的源头,让节目的公益核心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树立节目品牌形象,提升节目影响力。《寻亲》节目联合新媒体,打造与网友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平台,扩大寻人的参与面。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寻亲》公益寻亲会,就在各平台收到了上千条的留言,有想加入“寻亲”团队的,有寻求帮助的等,节目的黏合度得到大大提升。
其次,整合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寻人体系,通过构建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努力帮助更多求助者实现团圆梦,联合各地主流媒体,提供丰富信息来源,实现跨地域联合作战,也号召更对的社会公益力量、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第一,开通热线电话,《寻亲》节目组设立了专门的24小时开通的“寻亲”热线,“回家”公益年度特别节目后,每日的热线电话接待量节节攀升,节目的公益理念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第二,联合各地公安部门、“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组成强有力的寻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第三,发动爱心企业提供寻“寻亲公益基金”,为“寻亲”节目中特别需要帮助的贫困求助者尽可能摆脱困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寻亲》追求的不仅仅是收视率和一时轰动的社会效应,更追求的是社会价值,倡导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社会善举,希望在讲述真实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这也是一个有责任、有情怀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