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寒地区成鳅池塘养殖技术
徐学伟
泥鳅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优质大众类水产品,它具有肉质鲜嫩、肉味可口、营养全面的特点,有很高营养价值。泥鳅作为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滋补效果,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做为人工养殖水产品种,其适应性强,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发病少。养殖单产高,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技术较易掌握。泥鳅既适合池塘养殖,也适合稻田养殖,在北方地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致富的好品种。泥鳅畅销国内外市场,市场需求量大,养殖者不用愁销路。近几年在北方高寒地区泥鳅池塘养殖发展很快,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
1 建造成鳅池
1.1 泥鳅池场址的选择
池塘所在地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力较好的黏土或壤土开挖鱼池,道路通畅,配套设施设备齐全。
1.2 成鳅池的基本结构
成鳅池采用面积200~400m2小池或几亩到十几亩大池均可,池深1.5m以上,水深在70cm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cm。
鱼池的形状要根据当地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而定,最好是长方形,东西走向,池深至少要达到100cm以上,水深在70~80cm,池壁要高出水面30cm以上,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排水口与池底泥面相平或稍低些,进排水口要安装铁筛片等过滤网。
在池塘底部排水口处挖一个低于池底,面积为10~15m2,深30cm的集鱼沟。集鱼坑四周用木板或砖块围住,以防底泥冲入坑内。成鳅池可以建成水泥池,也可以建成土池。水泥池建好后,须经脱碱处理方可使用。
水泥池养殖泥鳅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水泥池池底可以铺20cm厚的淤泥,进行有泥养殖。池中有淤泥,既可供泥鳅摄食栖息,又有利于培肥水质。缺点是淤泥耗氧,易造成水中溶氧不足;池水易被泥鳅搅混;泥鳅钻入泥中,捕捞时要把泥、鳅分开,难度大,鳅体易受伤。
第二种是在水泥池中设置人工鱼礁,不铺底泥,进行无泥养殖。常用的人工礁有多孔板、秸秆困和混凝土空心砖等。既扩大了泥鳅的栖息面积,又能较长时间保持水质清新,而且捕捞时操作容易,不伤泥鳅;只需拿走鱼礁,排干水,就能在集鱼坑内用抄网捕起90%的鳅,这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技术密集型养殖方式。
2 鳅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2.1 清整池塘和消毒
成鳅池清整要在放养前15天进行。先堵塞池中漏水的地方,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在池底投放一些竹筒、瓦片等不易腐烂的东西,以利于泥鳅躲藏。池塘清整后要马上进行消毒。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和漂白粉。
2.1.1 生石灰消毒:每平方米水体水深10cm,用量100g全池泼洒。
2.1.2 漂白粉消毒:每平方米水体水深10cm,用量6g全池泼洒。
2.2 施足基肥
基肥常用畜禽的粪肥,每平方米用鸡粪200g,若用猪粪、牛粪、数量要稍多些。施肥的方法是,先在池中注入50cm的水,将肥料堆在池塘四周,让养分自然释放出来;施用经过发酵后的粪肥,也可以采用全池遍撒的方法。粪肥发酵,可以采用大缸发酵法。用装满250~500L的大缸,按牛粪(或马粪、猪粪)50%、鸡粪30%、水20%的比例装好缸,用木棒攪拌均匀,然后用塑料布封口发酵。一般在气温20℃时只需一天一夜就可发酵好。施肥时要用塞绢网过滤粪水,然后按每平方米水面400g的用量标准,全池泼洒,每三天一次,几天后,池水呈黄绿色或褐绿色时就可以放鱼了。
2.3 栽种水草
水泥池或砖砌结构的池塘,放种前要在池中水面上栽种水生漂浮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和水浮莲等进行遮阴,覆盖面应占池面的10%左右。
2.4 放置饵料框
放鱼鳅种前,要在池塘周围均匀放置3~5个饵料框,以便在喂食时投放饵料。饵料框用细竹竿搭成四方形或三角形框架,覆盖上密眼网,然后再在上面用铁丝搭个弓形架,用绳子系在竹竿上,竹竿插在池边土里,使饵料框沉在水底。
3 鳅种放养
放养鳅种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放养时间必须是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的上午进行。二是乘鱼水体的水温和所放池塘的水温差不能超过3℃。三是放鱼时不要集中于一点投放,要多点投,以避免鳅种汇聚在很小水域,对生长不利。四是肥水下塘,掌握好下塘时机,一般在清塘施肥10天后,水蚤最多时下塘。五是鳅种消毒,用3~5%食盐水浸泡鱼体3~5分钟。六是控制放养密度。一般静水池中,每平方米放养3cm长鳅种100~150尾;放养5~6cm长的鳅种50~80尾;微流水池,密度可以稍大些;若采用无泥养殖则放养密度可以大1倍。
4 成鳅的饲养
在池塘中饲养成鳅,一般采用以投饵为主,施肥为辅,投饵、施肥相结合的饲养方法。
4.1 投饵
4.1.1 饲料种类
泥鳅的饲料来源很广,除了池塘里原有的天然饵料外,还可以人工投喂饲料。人工投喂的饲料包括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常用的动物性饵料有鱼粉、畜禽加工下脚料、蚯蚓、鲜鱼、动物内脏、血粉等;植物性饵料有谷类、米糠、麦麸、豆渣、玉米粉、蔬菜茎叶等;常用的人工配合饲料一般用颗粒饲料机制成直径1mm和1.5mm两种颗粒料。
4.1.2 饲料投喂
具体投喂,要按照"四定"原则。定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点;下午4~5点。定位:在固定饵料框内投喂。定质:做到不喂变质饲料。定量:每天投喂量为鳅体重量的4~10℅,根据水温情况灵活掌握。7~8月份多喂,其他月份适当少喂。具体投喂可按每次投料后1~2小时内鱼能吃完为准来掌握。野生鳅种饲养时,要先进行人工驯化,就是让它们养成白天吃食、集中吃食、吃人工配合饲料的习惯。具体做法是:泥鳅下塘3天后,开始对它们喂食。先在晚上8点,每个池子分10~15个饵料框投喂,以后每天逐步推迟2小时喂食,同时减少饵料框个数,经过10天左右的驯化,即可使野生鳅逐渐适应池塘环境,由夜间觅食改为每日上午9~10点吃食,并且能集中在池中的饵料框上吃食。
4.2 施肥
主要指饲养期追肥。要根据水色情况,适当施加化肥,以保持黄绿水色,透明度15~20cm。如果水色呈茶褐色或黑色,则说明水质恶化,应立即停止投饵,加入新水;如果水质太浓,透明度过大,则应马上追肥。追肥时,每平方米水面施尿素2~6g;也可以施畜禽粪肥100~150g。
5 日常管理
成鳅池塘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 巡塘
坚持每日早、中、晚三次巡塘,观察池中泥鳅的吃食、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2 检查吃食情况
经常检查饵料框,随时掌握泥鳅吃食情况。如果发现食量锐减,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3 水质管理
要持续关注水色,根据水色变化采取施肥或注水等措施。如果水质发黑、浑浊,马上停止投喂饲料,换掉老水,加注新水;如果水质太清,则要追肥。
5.4 防止病害
如果发现泥鳅吃食锐减,或在池中躁动不安,不断上浮吞气,个别泥鳅离群独游,身体发黑或发现死鱼等,都是生病的反映,要及时检查诊断并予以治疗。另外还要防止鸭鹅等靠近鳅池,以防吃掉泥鳅。
5.5 防浮头
在闷热天气或久雨不晴时,适时实用增氧设备,还要经常换水,防止泥鳅浮头和泛池。
5.6 防止逃逸
要经常检查池埂是否牢固,进排水口的放逃网是否结实,是否有漏洞。尤其是下暴雨或连降大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该补的补,该堵的堵,该排水的排水。还要防止鳅种逃走。
5.7 养殖记录
认真记好养殖记录,年末进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6 捕捞
常用的捕捞泥鳅工具方法有以下几种:
6.1 袋捕法
利用普通麻袋捕捞泥鳅的方法,诱捕泥鳅的麻袋里面装有由米糠、蚕蛹粉和腐殖土混合而成的餌料。作业时将装有饵料的麻袋平放在水底,袋内放一些带枝杈的树枝,让袋子鼓起来,袋口张开,泥鳅到麻袋内觅食时即被捕捉。
6.2 照捕法
泥鳅一般下半夜在水底觅食,上半夜睡眠。采用此法时,可以将人工养殖池池水放浅然后在上半夜用手电筒照明,用抄网抄捕池中的泥鳅。此法适合于水泥池养殖泥鳅的捕捞。
6.3 干池捕捉法
这种方法是成鳅和鳅种在不同水域养殖中的最终捕捉方法,捕捞一般在深秋进行。进行干池捕捉,放水前应先在排水口套上张网,可捕获近一半的泥鳅,剩下的泥鳅集中在排水口附近的集鱼坑内,用抄网抄起就可以了。采用水泥池无土养泥鳅时,将人工鱼礁拿出,可将泥鳅直接从鱼礁中倒出。用干池法捕捉泥鳅,排水速度要慢,不能惊扰泥鳅,否则泥鳅会钻入泥中,不随水流走,那么水排干后,集鱼坑中泥鳅不多,从而影响捕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