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探索
刘柏岩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是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化建设、提升社团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分析我国学生社团课程化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社团课程管理、合理设置社团课程以及打造确保社团课程有效开展的三支队伍的有益探索。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16-01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课外专家学者库司第一次提出“课外活动课程化”的概念,并科学地预见了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漫长过程。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学习过程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和自我建构,强调师生的平等合作,加上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需求,社团活动的育人作用愈加突显。我国高校社团课程化的探索起步较晚,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社团课程化有效探索。
一、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的现实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是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化建设是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青年学生新特点的重要渠道。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是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育人和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课程有别于社团活动与学生活动,其理论与实践的二重属性使其成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因而成为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使高校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形成育人合力。
(二)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提升社团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渠道
学生社团课程由学生社团根据社团属性自主开发与设计,由社团成员或者专业指导教师授课。科学研究表明,对知识或者技能学习掌握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教会他人这一渠道,其效果远大于看到或者听到。因此,在从课程設计与安排到课程讲授这一过程中,由于充分发挥了社团成员的主体作用,因而,有助于社团成员自身的提升。此外,社团课程的开发也有助于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将社团实践不断上升为理论,再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因此,学生社团课程是学生社团由活动型向专业性转型的一条重要渠道。
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现状
目前,我校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社团课程。例如,吉林大学的“青春学堂分享课”即是学生社团自主设计,社团成员或指导教师授课,通过交互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社团课程。目前,已经开设了《魔术起源及基础表演培训》《异国文化与语言鉴赏》《“五维话术”——说话这门艺术》等。再如,成都学院开设了20门社团类选修课,其中,《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由实践和理论课程构成,理论课程包括公益基础知识、团队能力建设、社会调查法、心理学基础知识。
三、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社团课程管理
社团的流动性特征与学生主导的特征决定了社团课程的持续良好开展需要社团课程的有效管理体系。社团课程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社团课程的管理主体应当是团委和教务处齐抓共管,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化方案作为指引。管理过程中,要兼顾前期的课程筛选与指导,中期的课程监管与后期的课程评估与提升。
(二)合理设置社团课程
开展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合理设计一批质量高、聚焦学生需求的课程。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重社团自主性与学校监督指导的有效结合。社团课程设置的自主开展有助于根据聚焦学生需求,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学校的监督指导是课程质量的有效保障。设置社团课程一方面要注重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注重与第一课堂的互相补益。社团课程应设置相对灵活,将讲授式、交互式、体验式相结合。
(三)打造确保社团课程有效开展的三支队伍
学生社团课程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化队伍支撑,指导教师、专业顾问和社团干部是引领社团课程发展的三支队伍。指导教师是确保社团课程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应当以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为社团课程提供权威的技术支持。专业化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需要有资金、政策的相关支持和指导教师责任要求。此外,学生社团课程还应有稳定的顾问团队支持。社团顾问可以是与社团涉及领域相关的行业人士、专家,也可以是已经离任的社团干部等,为社团提供专业问题的咨询、指导与支持。社团干部是推动社团课程持续有效开展的最直接因素,打造优良的社团干部队伍需要将社团干部的选拔和社团干部的培训相结合。选拔和培育一批思想品德高、群众基础好、专业素质强的社团干部,并注重社团干部的代际传承,以良好解决社团课程质量稳定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娟.高校大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问题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30-31.
[2]高小骥,侯盛炜,秦晶.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87-89.
[3]高小骥,杨启金,秦晶.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课程化建设初探:以成都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