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业多业态央企整合后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郭树雄
摘要:本文通过对特大型跨行业多业态央企整合之后,出现的诸如档案业务协调机制不畅、档案监督管理缺位、企业多行业业务标准规范冲突及档案管理体系不适应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优化档案管理机制与管理模式,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体系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机制制度
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整合新组建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资产总额1.78万亿元,下属100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员工总数32.7万人,全年煤炭产销量5.8亿吨,发电总装机2.26亿千瓦,营业总收入接近4307亿元;业务包括生产经营、资本运作、工程承包、设计制造、科学研究等,涉及煤炭、电力、化工、交通、制造、节能环保、科研等多个领域,呈现跨行业、全方位、上下游、多层次、多业态复合型的业务特点。集团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则相对滞后,存在着系列问题,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一、集团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重组整合后,集团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管理层级多,职责不明确;集团总部缺乏统一的档案业务协调机制,档案监管缺位;各省、地区及国外等子、分公司档案管理投入不足,效率低下;集团多行业交叉、业务形态多样,档案业务板块划分不清,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集团档案工作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固守各自管理机制。两大集团的重组整合过程中,由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各子、分公司保持各自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差异较大,造成档案管理机构各自为政、职责不清,运行不畅。
2.档案监管不到位。两大集团总部合并后,原有的档案管理体系制度不能适应新的业务管理体制机制的需要,档案业务协调监督机制失效,某些领域出现了档案工作管理真空,造成集团档案业务顶层监管缺位。
3.档案管理投入不足。遍布各省、地区及国外的子、分公司忙于应对主营业务的整合、运营管理,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投入不足,人员岗位配备不到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下。
4.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备。两集团原本各自都存在多行业交叉,业务形态多样化的特点,合并后,板块业务相互冲击和管理交叉,造成了业务量和管理难度的剧增,业务板块内原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不能切实发挥作用,给板块档案业务运转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各业务板块对国家、地方、行业等诸多标准规范无所适从,各自领域科学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集团深挖问题的根源,从企业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入手,通过优化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开发档案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等手段,切实提高集团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优化集团档案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创新集团档案管理机制,优化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1.机制创新的原则
集团档案管理机制建设以尊重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遵守国家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实现对档案工作的有效管理为原则。针对集团体量庞大、职责复杂、驻地分散、业务繁杂、产权性质多样等特点,坚持贯彻档案管理“集中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指导思想,以注重实效、业务顺畅、责权清晰为主线,以体现档案的全面参与性与协调性,满足管理流程和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智能化,合理配置和管控档案资源,实现对分散多样、价值多变档案资源的高效管理。
2.档案管理机制的选择
在企业重组之前,档案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及混合管理方式在不同的公司或子、分公司之中都存在,存在诸多管理问题。为适应重组后企业管理方式、地域分布、业务范围的变化,集团下决心打破传统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由集团总部档案部门统一领导各所属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成员单位在集团档案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产权关系、职责权限和管理范围,撤并了一些重叠的档案管理机构,强化了一些薄弱地区、板块、子分公司的档案管理机构,使管理机制更趋于合理,形成了以集团公司总部为核心,各成员单位档案部门为基础的“多形式混合”档案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各成员单位独特优越性,维护了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理顺了档案管理的组织体系,简化了管理层级,极大发挥了企业整体管理效能。
3.组建集团档案业务监督指导“专家团队”
为了加强集团档案业务的监管,创新档案业务管理监督机制,集团公司从七大业务板块1000多家单位中,经过层层选拔,遴选出18名档案专业人员组成了集团公司档案专家组,负责集团档案业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业务考核、科技项目攻关、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等工作,定期监督考核各子、分公司,强化了档案业务协调监督机制,解决了集团档案监管缺位的问题。
4.构建集团大数据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集团档案业务大数据平台,采用一个系统,一级部署、分级授权的方式,将集团1000多家单位全部纳入一体化大数据档案信息平台管理,破除信息壁垒,打破管理分割,加深各子、分公司档案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的深度融合,实现集团一体化“大档案”的高效管理模式。
5.推行各业务板块档案专业化管理
根据集团煤炭、电力、铁路、煤化工、交通、制造、科研等各专业板块的实际情况,按板块组建档案工作“协作组”,实行专业化管理,积极推动板块内业务标准化和流程规范化。以专家组横向打通各业务板块的档案业务交流机制,改变各板块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实现了各板块档案业务的统一管理,缩小各板块内部及板块之间的档案管理差距,实现共同提高。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整合优化各行业档案相关标准规范,创新集团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
1.体系创新的原则
集团提出了建设“五化”的目标,即建设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资源数字化”的奋斗目标,梳理各子分公司档案业务工作,依据国际、国内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优化现有各业务板块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档案管理体系全覆盖。
2.创立各板块档案管理大体系
建设和完善各业务板块的大体系,即创立《集团总部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集团运输板块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集团煤化工板块档案标准化体系》《集团煤炭板块档案标准化体系》《集团电力板块档案标准化体系》《集团制造业板块档案标准化体系》等。
3.拓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内涵,構建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
一是根据集团自身管理特点,对照《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后简称《规范》),将《规范》中“工作组织”所描述的“人员配备”“职责划定”及“机构配置”等进行整合,重新定义其为“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子体系。
二是对《规范》中的“工作规章”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从性质上,理清“管理”和“业务”的界限,将其重新定义为“档案工作体系”子体系,并细分为“管理规章”和“业务流程”两部分。
三是对《规范》中的“业务规范”进行了调整、界定和充实,从业务角度上,将其分解为“整理规范”和“技术规范”,重新定义其为“档案业务规范体系”子体系。
至此,共完成了46项制度规范的起草和修改,梳理了70多项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集团各子体系之间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脉络明晰、界限分明,内容划分基本做到了完整、充实、准确和系统,构建了全新的“集团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如图所示。
集团档案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从集团到各子、分公司积极响应,层层落实,循序推进,聘请多名国内档案专家,近百名基层档案管理骨干参与了具体工作,初步建成了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和较为完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提升了集团档案管理水平,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为集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S].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2]宫晓东.科技经济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白颖.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档案,2015(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