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幼儿的早期教育

    吕晔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只是追求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特别是对于幼儿的教育不单方面为了学习知识,更多的家长重视起幼儿的早期教育。所以现如今的早教行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本文将针对早教的方法进行主要论述。

    【关键词】 早期教育;方法;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1

    早期教育主要是针对0—6岁的婴幼儿,根据每个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在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随着0—6岁儿童教育计划的推广及普及,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早期教育我将之分为四种:1.各类妇幼医院中的育婴班;2.幼儿园中的班级;3.社会中的专业早教机构;4.家长在家中的幼儿教育。这四种模式都有着自己教育婴幼儿的一套方法,然而这其中的方法种类繁多,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一、适龄化的亲子教育

    我认为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适龄化的亲子教育。虽然说现在大部分家长的早教意识较以前有所增强,但早教并不是送到混龄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自身投入其中,与孩子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给予爱和温暖,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玩中学,掌握到适龄的文化知识及动作技能。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在一周岁以前,孩子的教育随着月龄而不断改变。

    0—6岁安全感

    这个月龄的宝宝,不单单需要满足生理需要,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新生儿从母体温暖的宫房里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这就需要家长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抚养环境,并通过母乳喂养与宝宝逐步建立一个依恋关系。这也是最早的亲子活动。在喂养的过程中可以轻声哼唱儿歌,并抚摸宝宝的头发,这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亲子交流。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时刻关注着宝宝,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发现规律,读懂宝宝的需要;记录好吃、玩、睡的时间,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不要认为抚养宝宝就是母亲的责任,在培养宝宝建立安全感的时候往往最关键的是父亲的作用。父亲可以帮组宝宝进行抬头、翻身等训练,和母亲一起陪宝宝散步、晒太阳、阅读。由爸爸妈妈共同抚育,对宝宝心智发展的好处是无法替代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健康快来的成长,还能让宝宝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双方受益终生。

    7—12月好奇心

    通过6个月的成长,宝宝由到世界的陌生逐渐变成好奇。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人群等等都会引起他瞪大一双眼睛来观察。在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稳稳的坐起来并且要开始学习爬行了。

    首先,通过日常的观察,我发现宝宝用来感知世间万物的不是手而是嘴巴。他们会把能抓到的一切物品,放进嘴巴里,用舌头来舔。这时家长千万别去阻止宝宝,应该尽量保证入口的东西干净,来帮助宝宝度过这个口腔敏感期。其次,学习爬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锻炼协调能力,训练大感觉统和。有许多家长为了省事就让宝宝使用学步车来代替爬行,这对宝宝身体的发展有害而无一益。爬行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而且爬行能帮助宝宝更好的探索外界的事物,从而满足他的好奇心。最后,等到宝宝能够站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后,他们的好奇心会更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对宝宝进行视觉感知以及语言和交往能力的训练。比如到户外散步时,可以把宝宝看到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来强调指出,帮助宝宝能把看到的、听到的与感觉到的、认识到的东西联想起来。家长要与宝宝多交流。遇到熟人时家长可以用宝宝的口气和别人打招呼,学说“你好,再见,谢谢”等,为语言发展与人交往打好基础。

    一到三岁注重情商和智商的共同发展

    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一到三岁尤为重要,一到三岁往往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往往一到三岁也最容易被家长忽视,也最难教育。在这个时期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习知识,而是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曾经遇到一位家长,在宝宝二十多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学背唐诗,看书时进行划读,每天规定要进行阅读的时间不少于二小时,特别是遇到熟人时,要求表演唱歌跳舞给人家看。我觉得这样不仅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还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压力和厌恶。其实在这段时间里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欢乐的亲子游戏氛围,在玩的过程中由父母的引导下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并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身体;通过交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切记不能像上文案例中说的那样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之产生兴趣。父母往往是孩子最早又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拔苗助长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在亲子互动中让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共同发展。

    三到六岁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

    当孩子到三岁时就可以进入幼儿园了,那么孩子就要面临离开家人的陪伴走到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参加集体生活了。“老师”作为一个新名词走进了孩子的世界。老师和家长共同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在健康领域中,不仅要锻炼孩子的身体,保证每天二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心理健康也尤为重要,让孩子有着良好的情绪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让孩子有安全感并形成一个乐观的态度。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苛刻,千万不能违背孩子生长发育的个别差异。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发展起来的。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初步感受大自然和周围的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尤其是当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不知如何与同伴相处,发生争执和矛盾时老师和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孩子的自理能力会逐渐提高,会自己洗手、穿衣和吃饭,独立性也越来越好。让孩子和成人与同伴相处不仅学习如何有好相处,也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靠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温暖、平等、充满爱的生活氛围。幼儿的语言发展也十分的迅速,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在与同伴交流时想说、敢说、爱说并能得到一个极好的回应在说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有时孩子的语言是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是成人应给予有效的支持。想说、敢说、爱说,认真倾听和积极互动都是语言交往的过程。孩子的语言发展是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的。在這段时期里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艺术表现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早教的误区

    早教不是特长教育:有一部分家长把早教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的越早越好,学的越多越好,于是盲目的跟风攀比。有一次送小侄女去学习钢琴,发现有许多爷爷奶奶拎着盒饭在少年活动中心的门外等着,因为给孩子报的特长班太多了,甚至没有时间回家吃饭,孩子的负担也回越来越重,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后才能开始。当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时给予给孩子灌输各种技能,知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甚至厌学。早教不是学习知识:有些家长会请老师到家里给孩子上课学知识,认为这样是早教,甚至有家长会说,我们三岁就会背多少首唐诗,能从一数到一百,已经读了几本故事书,这样的认识是盲目而又片面的。幼儿的早教并不能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把早教当成学习知识,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了。

    家长都有一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所以各类早教机构遍地开花,孩子们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所以我补认为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就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了。总之早教是要循序渐进的,是要根据每个年龄段,选择适合孩子性格特点的,通过家长和早教工作者共同对孩子进行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以及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和品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化学平衡模型的建立

    摘 要:化学平衡是高中课本选修四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要靠逻辑思维的想象能力;对想象能力稍微欠缺的同学来

  • 再见了,校园小卖部

    刘桂友 孙燕香【导? 语】“去小卖部吗?”“不去。”“我请你!”“那走!”……下课铃一响,相约小伙伴去学校小卖部买辣条、冰棍儿、唐僧肉、酸梅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