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分层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朱俊峰
对于初二学生来讲物理学科是一门新课程.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他们对物理这门新学科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学生理解力强、对物理感兴趣,他们接受物理知识也就相对很快;而有的学生缺乏兴趣爱好,或者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学习物理知识比较慢,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班级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参差不齐.随着新课程改革开展与深入,新课改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能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分层教学确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是为了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科学地展开学习.
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和主体性两大原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核心与前提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个性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初中教师应当随时、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的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理解认知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指导教学.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物理中的很多规律和定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主动发现问题、探讨与分析问题、尝试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到更深刻的物理原理,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物理学习技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旁辅导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任务,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具体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
2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每个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和认知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基本的物理知识、科学学习的物理方法、正确的物理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基于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突破他们学习的局限,从而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有效地制定教学的计划与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活动.
3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从整体上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班内进行分组分层教学;第二种,走班式分层教学.本文只介绍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相关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案例予以讨论与研究.
3.1学生分层
在班内分组分层教学形式当中,第一步,应当从整体上分析并且选出适合进行该教学形式的实验班级,并且将其他的班级作为对照班.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主要适用于学生的层次较多、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差距十分明显的班级.因为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能够分成较多的层次,这样的班级进行分层教学也很有必要;第二步,对学生进行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对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与研究,就能得到不同的分组办法,而不能仅仅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分层,这样操作虽然十分方便简单,但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很难达到,而且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有的学生的成绩不是真实的,这样根据成绩进行分层教学时,就无法真正有益于学生,而且也会降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呢?需要做到以下几步:
首先,科学分层.对于分层的这部分学生的班务工作要提前做好,这样才能明确分层的目的,而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的作用在于充分地听取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的建议,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个人智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表达及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将学生分层.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学习过程中有诸多的障碍,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很少参与教学活动,动手与表达能力都很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能主动的去学习,结果导致学习能力很差;第二层,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大多数情况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学习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动手和表达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第三层,学生的基础很好,学习兴趣很浓,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积极的参与,动手和表达能力很强,能够自觉完成学校的作业,对于学习有较强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较理想.
其次,科学编组.将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4~6人一个小组的编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能够将这些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组,方便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他们互相学习.
最后,动态分层.教师应当在分层之前让学生知晓,分层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暂时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分层时,要定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的调整,及时变更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对石庄初中八年级7、8两个班进行了分层实践研究,每班有学生45人,其中第一层学生有10人,第二层学生有25人,第三层学生有10人.
3.2目标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学生的三个层面,将教学的目标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对于第一层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的降低难度,要求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第二层的学生,强调要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要理解扎实透彻,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对于第三层的学生,则要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拔高难度,拓宽物理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综合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时,根据层次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以下:
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来讲,对于实验的原理和规律进行了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形成;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要求能与小组成员配合完成实验,试图去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对于第三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包括:能够指导小组各成员做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并且观察其现象、形成原理、特点和规律,理解其形成的过程,结合生活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生活应用.如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与收获.
3.3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环节,首先,备课分层.根据分层的结果选择深浅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多层次教学的目标;其次是教学设计分层.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哪个层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教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第三层的学生要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对于第一、第二层则需要老师多鼓励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比如,提问是最为主要的师生互动手段之一;还有,作业分层.这样能够使学生各尽其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串联、并联电路》这一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分层的,教师首先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电路知识,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这样同学们会各抒己见,教师可以提问第一、二层的学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畅所欲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完成探究以后,对于总结性、概括性较强的问题,可以提问第三层学生,让他们完成,这样能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
3.4测试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最终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明显不同,为此对于他们学习的测试也要合理分层,通常来说,一份试卷当中基础题占绝大部分,有一部分中等难度的题型,还有一部分题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基础题主要设计成记忆、计算等基础题目,然后中等难度的题目则是设计成基础题目进行综合、扩展和应用的题目,而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则设计成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题目.
例如,电功和电热在初中物理当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知识点较难,学生在学习掌握过程中不容易消化,针对这样的情形,可以将《电功率》这一节的知识点与习题,分为基础题、拔高题、拓展题和开放题,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做完基础题,适当做一些拔高题,即掌握电功率的概念以及基础的两个电功率计算公式,会做基础题目;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拔高题,适当做一些拓展题,即掌握概念、公式的同时,要做一定量的题目,相关计算题型都应当涉及;对于第三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做完,即对于基础题型、拓展题型等要做到掌握.
3.5评价分层
由于不同层次最终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为此对于其结果的评价自然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其在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提升程度.分层评价要及时,客观,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时要客观公正,不仅要评价好的,还要指出不足的地方以期后期改正.分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找到整体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最佳手段和措施.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这样便于针对性对某一层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便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课后的作业辅导和相关的测试评价中也要做到合理科学,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教师只有了解和研究本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够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数,分层教学对于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初二学生来讲物理学科是一门新课程.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他们对物理这门新学科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学生理解力强、对物理感兴趣,他们接受物理知识也就相对很快;而有的学生缺乏兴趣爱好,或者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学习物理知识比较慢,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班级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参差不齐.随着新课程改革开展与深入,新课改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能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分层教学确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是为了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科学地展开学习.
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和主体性两大原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核心与前提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个性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初中教师应当随时、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的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理解认知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指导教学.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物理中的很多规律和定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主动发现问题、探讨与分析问题、尝试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到更深刻的物理原理,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物理学习技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旁辅导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任务,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具体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
2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每个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和认知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基本的物理知识、科学学习的物理方法、正确的物理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基于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突破他们学习的局限,从而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有效地制定教学的计划与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活动.
3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从整体上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班内进行分组分层教学;第二种,走班式分层教学.本文只介绍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相关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案例予以讨论与研究.
3.1学生分层
在班内分组分层教学形式当中,第一步,应当从整体上分析并且选出适合进行该教学形式的实验班级,并且将其他的班级作为对照班.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主要适用于学生的层次较多、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差距十分明显的班级.因为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能够分成较多的层次,这样的班级进行分层教学也很有必要;第二步,对学生进行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对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与研究,就能得到不同的分组办法,而不能仅仅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分层,这样操作虽然十分方便简单,但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很难达到,而且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有的学生的成绩不是真实的,这样根据成绩进行分层教学时,就无法真正有益于学生,而且也会降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呢?需要做到以下几步:
首先,科学分层.对于分层的这部分学生的班务工作要提前做好,这样才能明确分层的目的,而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的作用在于充分地听取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的建议,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个人智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表达及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将学生分层.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学习过程中有诸多的障碍,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很少参与教学活动,动手与表达能力都很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能主动的去学习,结果导致学习能力很差;第二层,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大多数情况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学习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动手和表达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第三层,学生的基础很好,学习兴趣很浓,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积极的参与,动手和表达能力很强,能够自觉完成学校的作业,对于学习有较强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较理想.
其次,科学编组.将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4~6人一个小组的编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能够将这些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组,方便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他们互相学习.
最后,动态分层.教师应当在分层之前让学生知晓,分层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暂时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分层时,要定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的调整,及时变更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对石庄初中八年级7、8两个班进行了分层实践研究,每班有学生45人,其中第一层学生有10人,第二层学生有25人,第三层学生有10人.
3.2目标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学生的三个层面,将教学的目标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对于第一层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的降低难度,要求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第二层的学生,强调要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要理解扎实透彻,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对于第三层的学生,则要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拔高难度,拓宽物理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综合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时,根据层次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以下:
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来讲,对于实验的原理和规律进行了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形成;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要求能与小组成员配合完成实验,试图去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对于第三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包括:能够指导小组各成员做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并且观察其现象、形成原理、特点和规律,理解其形成的过程,结合生活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生活应用.如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与收获.
3.3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环节,首先,备课分层.根据分层的结果选择深浅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多层次教学的目标;其次是教学设计分层.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哪个层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教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第三层的学生要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对于第一、第二层则需要老师多鼓励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比如,提问是最为主要的师生互动手段之一;还有,作业分层.这样能够使学生各尽其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串联、并联电路》这一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分层的,教师首先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电路知识,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这样同学们会各抒己见,教师可以提问第一、二层的学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畅所欲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完成探究以后,对于总结性、概括性较强的问题,可以提问第三层学生,让他们完成,这样能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
3.4测试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最终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明显不同,为此对于他们学习的测试也要合理分层,通常来说,一份试卷当中基础题占绝大部分,有一部分中等难度的题型,还有一部分题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基础题主要设计成记忆、计算等基础题目,然后中等难度的题目则是设计成基础题目进行综合、扩展和应用的题目,而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则设计成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题目.
例如,电功和电热在初中物理当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知识点较难,学生在学习掌握过程中不容易消化,针对这样的情形,可以将《电功率》这一节的知识点与习题,分为基础题、拔高题、拓展题和开放题,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做完基础题,适当做一些拔高题,即掌握电功率的概念以及基础的两个电功率计算公式,会做基础题目;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拔高题,适当做一些拓展题,即掌握概念、公式的同时,要做一定量的题目,相关计算题型都应当涉及;对于第三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做完,即对于基础题型、拓展题型等要做到掌握.
3.5评价分层
由于不同层次最终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为此对于其结果的评价自然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其在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提升程度.分层评价要及时,客观,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时要客观公正,不仅要评价好的,还要指出不足的地方以期后期改正.分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找到整体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最佳手段和措施.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这样便于针对性对某一层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便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课后的作业辅导和相关的测试评价中也要做到合理科学,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教师只有了解和研究本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够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数,分层教学对于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