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的学习现状与思考
张 英
【摘 要】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学习,特别不喜欢古代诗文,笔者认为有诸多的原因:如教材体例的安排、社会氛围的影响、高考的指导作用等等。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语文学习 教材 社会 高考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中学生对古代诗文是一种应付的漠视态度,甚至是惧怕,更谈不上有浓厚的兴趣了,所以学生听讲古代诗文是就如同听天书一般,因此语文课就是一部分同学的自习课或睡觉课,这不得不引起我深深地思考。
古代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如果中学生对此没兴趣或厌恶,这将是非常可怕的,蕴含在其中的最美最精华最优秀的文化将出现断层,这让我感到震惊。但静下心来细想,原因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一、教材选编应该以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体例来安排
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有专门的一本书《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安排的体例是好的,“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兼顾”的盛唐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辉”的晚唐诗,“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材按时间顺序条理清晰的向学生推介,所选诗词也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品,可是学生读起来略显深奥,如《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燕歌行》,都较难理解,笔者在课堂上讲解一遍,很多学生仅知其大概,一部分同学根本就不懂,如果就这样过去,一点效果也没有。而且教材把这几首诗放在课外对比阅读上,学生自觉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建议是否可以以学生的眼光来选取教材,因为高中时期的学习目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迫学习为自觉学习,终生学习。首先让学生感兴趣,继而熟练背诵,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用到,这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实现文以载道的目的。用一本《唐诗宋词选读》来作为教材,可能让学生兴趣寡然,老师教授也失去激情。是否可以诗文并举,古今同列呢?让样式多样化,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老师教学的操作和学生的接受。
二、学生受社会的影响较大,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语文仅仅限于高考要考语文,而非生活的需要。学生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单一,就是为了跳龙门,以后也许有一个好的职业,而不是为了进一步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样的目标导致了其学习的狭隘性,凡考试需要的便学习,否则可以一切皆免。读书太有用了,反而使生活更加贫乏,而外面的花花世界有太容易牵制学生注意力的东西。这样说来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也是情理之中的。
笔者了解到台湾省从幼儿园时便教小孩《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等,所以他们的文言水平相对较好,而日本韩国对中文的研究也非常的深入,而且生活中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精华运用处处体现,如典型的礼仪。如何能把学习作为素养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职业的一部分,这是继承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假如让学生从心里深切了解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话,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的。对语文的漠视非一时能改变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坚持。由于电脑打印的出现,汉字书写或书法艺术受重视的程度在弱化,很多中学生的字写得无法辨认;现实中很多人不用手写字或不敢用手写字,如书信这种中国传统的承载情感、传递友情的交流方式,越来越被人遗忘,有些中学生连起码格式也不懂,语言也不规范,别字连篇。可是人总要交流总要说话,因而语文的学习不可丢。因而改变人首先应该是思想,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语文教育。中学生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阶段,只要适当的引导,让其进入学习的正轨,语文就可以成为人生活的工具与需要。
三、高考指挥棒的控制,急功近利的思想,让语文学习没味了
语文本来是活生生的,一旦技术化进入,就进入了操作层面。高考中的内容是老师要讲解的唯一内容,因此文以载道的语文教学也仅限于高考范围。诗词本来十分有味道的,但语文试卷考试中大多考查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用词的优劣,因此在教学中肢解诗词,弄得索然无味,兴趣尽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般认为好在“绿”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江南那种一片绿色推向读者的面前,其实形容词用作动词已经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更谈不上审美了。学生又不要在高考中写诗,考这种技术较强的题实在是一种误导。学生为了那致命的分数拼命的记忆枯燥的手法、技巧、修辞等;老师为了那高考试卷也拼命讲解强化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厌倦,老师限于程式化,都没有热情。
总体说来高中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应该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高考语文考试要改革,老师教学方法要改进,社会氛围应该为传承最优秀的文化服务,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让语文学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让传统文化促进语文学习,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达到有效的双赢。
★作者简介:张英,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