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孙峰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要认真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只有很好预习,学生学习才会进入角色,教师的讲解才会水到渠成,学与教才会“共同振动”。二,好的切入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满堂问”,所提问题没有广度,深度,反而使教学过程繁杂,产生没有价值的效果,同时又浪费时间。四,多媒体泛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复杂了,把一些本质的东西教花哨了,把清晰的教学过程教模糊了。
【关键词】预习 切入点 满堂问 多媒体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有效,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哪一位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过程没有优化。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点浅薄的见解——做到“二要”,“二不要”。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一、要认真检查预习
学习之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鹰乃学习”,学,习是组合词,解释为小鸟学飞。由其可见古人就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事,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尤其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学生不充分预习,不走进文本,教师开始就讲课。学生很大可能处于茫然和被动接受的状况,听课自然是云里雾里。只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听课才能进入角色,教师的讲解才会水到渠成。学与教才会“共同振动”。
所以,学生预习文本是学习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不然,课堂就是“对牛弹琴”。笔者主张课堂教学应该从认真检查学生预习开始。这样才会让学生慢慢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既能大概掌握生字词,又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又能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使用常见的语文工具书,还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创新潜力,再有在预习时发现问题,为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作为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但无需调查,学生能做到真正预习的不多。在此中情况下,我们很多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如决堤之河,滔滔不绝的讲课了。效果能不低下吗?我们语文教师要认真完成布置预习,把检查预习作为教学的第一步,才会有好的下一步。
二、精心运用“切入点”
笔者近几年听了不少语文公开课,仍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满堂灌,容量特别大,就像电影的镜头一个接一个,惟恐丢了这个漏了那个,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甚至学习的思维已处于“休眠”状态。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无效就必然了。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使者,因此,教师只是起到向导的作用,就是引导好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要精心设计、运用好“切入点”是核心。
如:笔者在《社戏》教学时,面对篇幅较长,教学头绪较多,为了避免学生“茫然”的听课。我选“好豆”“好戏”作为切入点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先提问:大家预习《社戏》吗?学生回答预习了。教师说,那好,我们来检查一下,文章的结尾是怎么说的?有的学生回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教师追问,“豆”真的好吃?“戏”真的好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说“不好”;也有人说“真的好”。教师又提示在文章找找理由,学生很有趣味的再次阅读文本,最后一致认为“豆不好吃”“戏不好看”。教师再次引导,那么,“我”为什么认为“豆好吃”“戏好看”呢?你能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很快找到“乐土”一词,教师最后一次追问“乐”在哪里?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感悟,得出:乐在人,乐在事,乐在景。这样,学生体会到“乐”,学生也“乐”了。
学生只有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才能进入学习的佳境,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精心选好“切入点”,才能抓住关键,优化教学过程,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三、不要“满堂问”
当下的课堂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满堂问”的尴尬。在一次优质课选拔赛中,笔者细心地做了统计,一位年轻老师,在短短四十五分钟了,问了学生37次问题,其中随口问了29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作了29次回答。这位教师的提问,过多追求了数量,而忽视了提问的质量,忽视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导致课堂效果的低下。
当下课堂,我们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我们不能用一些过于琐屑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课堂实践证明,教师提问过多,教学过程就繁杂,就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益,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提问也占用了学生许多的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时髦的教法,可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过多,又担心课堂时间紧,学生还没有多少思考,教师就急于要学生回答。从而使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不经意中变成教师的注入。
课堂提问的问题应当有思考的价值,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经过真实的思考,研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提问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问题,同时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也有学习的过程,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部分地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多,又无需学生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过于苍白,没有多少价值了。
四、不要“多媒体”泛滥
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必然,但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它理应为提高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其宗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不应是摆设。
有很多课是无须运用多媒体的,用了反而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教了复杂了,把一些本真的东西教花哨了,把清晰的教学过程教模糊了。一些的媒体的应用,只是课堂流程的预设,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多媒体似乎牵着教师的鼻子,教师的课堂受到束缚,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的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陈种梁先生语〉多媒体画面诚然给了学生一些视觉冲击,但往往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少了自然状态的碰撞,少了预料之外的智慧火花。鼠标的过多点击,延宕了时间,课堂少了朗朗的声,学生少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区优质课选拔赛上,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上《散步》,为了表达亲情,十几幅画面都与吃有关,这似乎给我们一种感觉:亲情就是吃。效果很不理想。而另一位教师上《背影》,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强调诵读,还当堂叫学生背诵了一段文字。可以说是返朴归真的,因而获得阵阵喝彩。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应是辩证的。起码不能泛滥。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的艺术,应是创造性的扬弃,才会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语文课堂才会有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刘合初级中学)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要认真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只有很好预习,学生学习才会进入角色,教师的讲解才会水到渠成,学与教才会“共同振动”。二,好的切入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满堂问”,所提问题没有广度,深度,反而使教学过程繁杂,产生没有价值的效果,同时又浪费时间。四,多媒体泛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复杂了,把一些本质的东西教花哨了,把清晰的教学过程教模糊了。
【关键词】预习 切入点 满堂问 多媒体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有效,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哪一位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过程没有优化。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点浅薄的见解——做到“二要”,“二不要”。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一、要认真检查预习
学习之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鹰乃学习”,学,习是组合词,解释为小鸟学飞。由其可见古人就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事,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尤其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学生不充分预习,不走进文本,教师开始就讲课。学生很大可能处于茫然和被动接受的状况,听课自然是云里雾里。只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听课才能进入角色,教师的讲解才会水到渠成。学与教才会“共同振动”。
所以,学生预习文本是学习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不然,课堂就是“对牛弹琴”。笔者主张课堂教学应该从认真检查学生预习开始。这样才会让学生慢慢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既能大概掌握生字词,又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又能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使用常见的语文工具书,还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创新潜力,再有在预习时发现问题,为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作为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但无需调查,学生能做到真正预习的不多。在此中情况下,我们很多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如决堤之河,滔滔不绝的讲课了。效果能不低下吗?我们语文教师要认真完成布置预习,把检查预习作为教学的第一步,才会有好的下一步。
二、精心运用“切入点”
笔者近几年听了不少语文公开课,仍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满堂灌,容量特别大,就像电影的镜头一个接一个,惟恐丢了这个漏了那个,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甚至学习的思维已处于“休眠”状态。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无效就必然了。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使者,因此,教师只是起到向导的作用,就是引导好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要精心设计、运用好“切入点”是核心。
如:笔者在《社戏》教学时,面对篇幅较长,教学头绪较多,为了避免学生“茫然”的听课。我选“好豆”“好戏”作为切入点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先提问:大家预习《社戏》吗?学生回答预习了。教师说,那好,我们来检查一下,文章的结尾是怎么说的?有的学生回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教师追问,“豆”真的好吃?“戏”真的好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说“不好”;也有人说“真的好”。教师又提示在文章找找理由,学生很有趣味的再次阅读文本,最后一致认为“豆不好吃”“戏不好看”。教师再次引导,那么,“我”为什么认为“豆好吃”“戏好看”呢?你能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很快找到“乐土”一词,教师最后一次追问“乐”在哪里?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感悟,得出:乐在人,乐在事,乐在景。这样,学生体会到“乐”,学生也“乐”了。
学生只有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才能进入学习的佳境,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精心选好“切入点”,才能抓住关键,优化教学过程,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三、不要“满堂问”
当下的课堂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满堂问”的尴尬。在一次优质课选拔赛中,笔者细心地做了统计,一位年轻老师,在短短四十五分钟了,问了学生37次问题,其中随口问了29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作了29次回答。这位教师的提问,过多追求了数量,而忽视了提问的质量,忽视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导致课堂效果的低下。
当下课堂,我们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我们不能用一些过于琐屑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课堂实践证明,教师提问过多,教学过程就繁杂,就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益,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提问也占用了学生许多的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时髦的教法,可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过多,又担心课堂时间紧,学生还没有多少思考,教师就急于要学生回答。从而使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不经意中变成教师的注入。
课堂提问的问题应当有思考的价值,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经过真实的思考,研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提问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问题,同时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也有学习的过程,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部分地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多,又无需学生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过于苍白,没有多少价值了。
四、不要“多媒体”泛滥
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必然,但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它理应为提高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其宗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不应是摆设。
有很多课是无须运用多媒体的,用了反而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教了复杂了,把一些本真的东西教花哨了,把清晰的教学过程教模糊了。一些的媒体的应用,只是课堂流程的预设,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多媒体似乎牵着教师的鼻子,教师的课堂受到束缚,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的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陈种梁先生语〉多媒体画面诚然给了学生一些视觉冲击,但往往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少了自然状态的碰撞,少了预料之外的智慧火花。鼠标的过多点击,延宕了时间,课堂少了朗朗的声,学生少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区优质课选拔赛上,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上《散步》,为了表达亲情,十几幅画面都与吃有关,这似乎给我们一种感觉:亲情就是吃。效果很不理想。而另一位教师上《背影》,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强调诵读,还当堂叫学生背诵了一段文字。可以说是返朴归真的,因而获得阵阵喝彩。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应是辩证的。起码不能泛滥。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的艺术,应是创造性的扬弃,才会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语文课堂才会有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刘合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