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塑料袋教学好帮手
马立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随堂分组实验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物理知识、加强生活联系、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尽量能够使用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物品来进行实验,既方便学生准备又能和实际联系,确实也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为主要的实验器材,结合平时笔者的教学创意和学生的集体智慧,把其中一部分课堂效果较好的实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更多的老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将从声、热、力、光、电五个大板块入手,分门别类的对实验进行总结.
1声学部分
1.1振动发声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茶杯上,并把塑料袋尽量拉紧扯平,上面放几个粉笔头.轻轻敲击塑料袋时会发出声音,同时能够观察到粉笔头不停跳动.
知识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2振动发声2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录音机的喇叭上面,把塑料袋尽量拉紧扯平,上面放一些纸屑.播放音乐声,可以观察到纸屑的跳动.
知识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3固体传声
实验内容:把手机放入到塑料袋中,把口系紧.拨打手机后仍然能够听到声响.
知识点: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同时也能说明电磁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4响度相关知识点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茶杯上,并把塑料袋拉紧扯平,上面放几个粉笔头.轻轻敲击塑料袋时会发出声音,同时能够观察到粉笔头跳动.用力敲击塑料袋时,声音明显变大,同时观察粉笔头跳动高度增加.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热学部分
2.1汽化现象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把口系紧.将塑料袋放入到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然后把膨胀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等一会,塑料袋变瘪了.酒精蒸气遇冷又液化成酒精.
知识点: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2塑料袋烧水
实验内容:首先将塑料袋直接放在火上,塑料袋迅速熔化.然后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装入水的塑料袋重新放在火上,发现塑料袋没有熔化,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有所上升.
知识点:说明液体沸腾前需要不断地吸收热量.液体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沸点.
2.3液化现象1
实验内容:在烧杯中放入少量水,用塑料袋将杯口系紧.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发现塑料里面出现水珠.说明水先汽化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袋后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4液化现象2
实验内容:冬天时,让一个学生在室外把塑料袋套在嘴上说话.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里有大量的水珠出现.
知识点: 降低温度是形成液化现象的一种方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5升华和凝华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少许碘颗粒,把口系紧.把塑料袋放入到热水中,发现塑料袋中有紫红色气体出现.把塑料袋放在室温下,紫红色气体消失,重新出现碘的颗粒.中间并没有看到液体出现.
知识点:碘受热后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遇冷后有由气态凝华为固态.
3光学部分
3.1颜色之谜1
实验内容:在多个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并在水中放入少许不同颜色的颜料.透过这些装有不同颜色水的塑料袋来观察不同的物体.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3.2颜色之谜2
实验内容:在两个塑料袋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水.其中一个的外部涂成黑色.每只塑料袋中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同时把两个塑料袋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明显观察到黑色塑料袋里的水的温度上升的快.
知识点:黑色的物体对光线吸收更多.
3.3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并加入数滴牛奶.用激光笔照射时,明显看到光的传播现象.
知识点: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3.4凸透镜效果演示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把口系紧.让同学们通过塑料袋来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现象.
知识点: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一定的会聚作用.
3.5近视眼的矫正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光线通过这个“水凸透镜”在后面不透光的光屏上形成像.继续装入一定量的水时,观察到成像不清晰,需要把光屏向前方移动.
知识点: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来调节.
3.6远视眼的矫正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光线通过这个“水凸透镜”在后面不透光的光屏上形成像.抽取其中一定量的水时,观察到成像不清晰,需要把光屏向后方移动.
知识点: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薄,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来调节.
4力学部分
4.1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变化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剪成条状,用刻度尺画上相关的刻度,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然后轻轻拉扯,让塑料条变形,再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发现测量结果偏小.
4.2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透明水槽上,把实验小桌的桌面放置在塑料袋上,上面轻轻放置一个砝码.发现塑料袋有一定的形变.把实验小桌的桌脚放置在塑料袋上,上面轻轻放置一个砝码,发现桌角把塑料袋刺破了.
知识点:物体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3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透明水槽上,把实验小桌的桌脚放置在塑料袋上,发现塑料袋有一定的形变.上面轻轻放置多个砝码,发现桌角把塑料袋刺破了.
知识点:物体的压强与压力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4.4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内容:在杯子中放入几滴热水,然后用充入一定气体的塑料袋迅速把杯口封住.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可以将水杯直接提起来.
知识点: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5液体压强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套在手上,把手放入到盛水的水槽中,塑料袋迅速紧贴在手上.
知识点: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存在.
4.6液体压强2
实验内容:把红色塑料袋蒙在玻璃管口,把玻璃管按压在水槽中,观察到塑料袋向上凸出.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观察到塑料袋向下凸出.
知识点: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4.7液体压强3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扎数个小孔,让学生观察水流的速度和喷射的距离.
知识点: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8帕斯卡裂桶实验
实验内容:在塑料水桶底部钻孔,连接一根塑料管,然后把塑料管放入到塑料袋中扎紧.在水桶中放入一定量液体,并逐渐抬升高度.到达一定高度后,塑料袋破损.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9浮力
实验内容: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测得水袋的重力的大小.然后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渐渐变小,说明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大.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水袋的重力相等.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
4.10沉浮条件1
实验内容: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加入红色墨水)并扎紧.可以让塑料袋悬浮在水槽中的任意位置.
4.11沉浮条件2
实验内容:在多个薄塑料袋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酒精、煤油、水、盐水等,将气体尽量排净,将塑料袋口系紧.轻轻放入在水槽中浸没,观察塑料袋的沉浮情况.
4.12流速与压强
实验内容:把两个充有一定气体的塑料袋靠近.然后往两个塑料袋中间吹气,发现塑料袋向中间靠拢.
知识点: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5电学部分
5.1摩擦起电1
实验内容:用塑料刻度尺在头发上摩擦数次后,接近轻薄的塑料袋,能看到明显的吸引现象.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5.2摩擦起电2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充气并把口系紧.用毛皮摩擦塑料袋,让塑料袋接近轻小物体并能够吸引.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5.3摩擦起电3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剪成条状,用手来回搓动几次,塑料条之间有一定的排斥现象.
知识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4摩擦起电4
实验内容:让学生把塑料袋套在手上,用毛皮摩擦后,接近细水流.观察水流的吸引现象.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随堂分组实验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物理知识、加强生活联系、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尽量能够使用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物品来进行实验,既方便学生准备又能和实际联系,确实也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为主要的实验器材,结合平时笔者的教学创意和学生的集体智慧,把其中一部分课堂效果较好的实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更多的老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将从声、热、力、光、电五个大板块入手,分门别类的对实验进行总结.
1声学部分
1.1振动发声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茶杯上,并把塑料袋尽量拉紧扯平,上面放几个粉笔头.轻轻敲击塑料袋时会发出声音,同时能够观察到粉笔头不停跳动.
知识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2振动发声2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录音机的喇叭上面,把塑料袋尽量拉紧扯平,上面放一些纸屑.播放音乐声,可以观察到纸屑的跳动.
知识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3固体传声
实验内容:把手机放入到塑料袋中,把口系紧.拨打手机后仍然能够听到声响.
知识点: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同时也能说明电磁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4响度相关知识点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茶杯上,并把塑料袋拉紧扯平,上面放几个粉笔头.轻轻敲击塑料袋时会发出声音,同时能够观察到粉笔头跳动.用力敲击塑料袋时,声音明显变大,同时观察粉笔头跳动高度增加.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热学部分
2.1汽化现象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把口系紧.将塑料袋放入到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然后把膨胀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等一会,塑料袋变瘪了.酒精蒸气遇冷又液化成酒精.
知识点: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2塑料袋烧水
实验内容:首先将塑料袋直接放在火上,塑料袋迅速熔化.然后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装入水的塑料袋重新放在火上,发现塑料袋没有熔化,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有所上升.
知识点:说明液体沸腾前需要不断地吸收热量.液体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沸点.
2.3液化现象1
实验内容:在烧杯中放入少量水,用塑料袋将杯口系紧.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发现塑料里面出现水珠.说明水先汽化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袋后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4液化现象2
实验内容:冬天时,让一个学生在室外把塑料袋套在嘴上说话.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里有大量的水珠出现.
知识点: 降低温度是形成液化现象的一种方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2.5升华和凝华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少许碘颗粒,把口系紧.把塑料袋放入到热水中,发现塑料袋中有紫红色气体出现.把塑料袋放在室温下,紫红色气体消失,重新出现碘的颗粒.中间并没有看到液体出现.
知识点:碘受热后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遇冷后有由气态凝华为固态.
3光学部分
3.1颜色之谜1
实验内容:在多个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并在水中放入少许不同颜色的颜料.透过这些装有不同颜色水的塑料袋来观察不同的物体.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3.2颜色之谜2
实验内容:在两个塑料袋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水.其中一个的外部涂成黑色.每只塑料袋中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同时把两个塑料袋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明显观察到黑色塑料袋里的水的温度上升的快.
知识点:黑色的物体对光线吸收更多.
3.3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并加入数滴牛奶.用激光笔照射时,明显看到光的传播现象.
知识点: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3.4凸透镜效果演示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把口系紧.让同学们通过塑料袋来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现象.
知识点: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一定的会聚作用.
3.5近视眼的矫正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光线通过这个“水凸透镜”在后面不透光的光屏上形成像.继续装入一定量的水时,观察到成像不清晰,需要把光屏向前方移动.
知识点: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来调节.
3.6远视眼的矫正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光线通过这个“水凸透镜”在后面不透光的光屏上形成像.抽取其中一定量的水时,观察到成像不清晰,需要把光屏向后方移动.
知识点: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薄,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来调节.
4力学部分
4.1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变化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剪成条状,用刻度尺画上相关的刻度,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然后轻轻拉扯,让塑料条变形,再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发现测量结果偏小.
4.2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透明水槽上,把实验小桌的桌面放置在塑料袋上,上面轻轻放置一个砝码.发现塑料袋有一定的形变.把实验小桌的桌脚放置在塑料袋上,上面轻轻放置一个砝码,发现桌角把塑料袋刺破了.
知识点:物体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3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蒙在透明水槽上,把实验小桌的桌脚放置在塑料袋上,发现塑料袋有一定的形变.上面轻轻放置多个砝码,发现桌角把塑料袋刺破了.
知识点:物体的压强与压力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4.4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内容:在杯子中放入几滴热水,然后用充入一定气体的塑料袋迅速把杯口封住.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可以将水杯直接提起来.
知识点: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5液体压强1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套在手上,把手放入到盛水的水槽中,塑料袋迅速紧贴在手上.
知识点: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存在.
4.6液体压强2
实验内容:把红色塑料袋蒙在玻璃管口,把玻璃管按压在水槽中,观察到塑料袋向上凸出.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观察到塑料袋向下凸出.
知识点: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4.7液体压强3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扎数个小孔,让学生观察水流的速度和喷射的距离.
知识点: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8帕斯卡裂桶实验
实验内容:在塑料水桶底部钻孔,连接一根塑料管,然后把塑料管放入到塑料袋中扎紧.在水桶中放入一定量液体,并逐渐抬升高度.到达一定高度后,塑料袋破损.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9浮力
实验内容: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测得水袋的重力的大小.然后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渐渐变小,说明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大.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水袋的重力相等.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
4.10沉浮条件1
实验内容: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加入红色墨水)并扎紧.可以让塑料袋悬浮在水槽中的任意位置.
4.11沉浮条件2
实验内容:在多个薄塑料袋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酒精、煤油、水、盐水等,将气体尽量排净,将塑料袋口系紧.轻轻放入在水槽中浸没,观察塑料袋的沉浮情况.
4.12流速与压强
实验内容:把两个充有一定气体的塑料袋靠近.然后往两个塑料袋中间吹气,发现塑料袋向中间靠拢.
知识点: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5电学部分
5.1摩擦起电1
实验内容:用塑料刻度尺在头发上摩擦数次后,接近轻薄的塑料袋,能看到明显的吸引现象.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5.2摩擦起电2
实验内容:在塑料袋中充气并把口系紧.用毛皮摩擦塑料袋,让塑料袋接近轻小物体并能够吸引.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5.3摩擦起电3
实验内容:把塑料袋剪成条状,用手来回搓动几次,塑料条之间有一定的排斥现象.
知识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4摩擦起电4
实验内容:让学生把塑料袋套在手上,用毛皮摩擦后,接近细水流.观察水流的吸引现象.
知识点: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