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
摘 要:开放经济体下,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作为一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主要体现,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梳理了外贸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做了简单的评述,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外贸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放的经济体中,一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协调是该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长期平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内部结构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外部经济主要表现在外贸结构上,外贸结构的合理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外贸水平和国际经济地位。作为国内经济和外部经济的重要体现,经济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协调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术上的关注。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再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外贸结构与经济增长
在对外贸易和外贸结构方面,尽管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被很多国家及学者所验证,然而众多学者采用不同国家不同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各有差异,而且就对外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即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也有所不同。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杨全发、舒元(1998)利用我国1978年-1995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巴拉萨和费德等人建立的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制成品出口每增长1%,就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减少0.083%,而初级产品出口每增长1%,就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增加0.066%,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我国当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粗放型、数量型的,外贸结构很不合理;还提出我国出口贸易通过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赖明勇等(2004)也认为,在技术进步日益成为决定各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应重视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作用,而且还提出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的载体,在对外贸易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王永齐(2004)通过构造贸易结构测度指标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中国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陈海波、魏啸(2013)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外贸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得出结论:五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分别为12.7%、22.9%、4.7%、43.4%和16.2%。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由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经济结构。对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在理论方面,周叔莲(1983)在其著作《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中有详细的阐述,用实践来检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并注意到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的制约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该观点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刘伟(2002)用1990年-2000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制度改革由第三产业拉动的,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带动。刘建平(2006)和李延军(2007)都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广东省和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不同经济阶段,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果是不同的,但是都证实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协同互动关系。黄茂兴、李军军(2009)采用多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干春晖、郑若谷等(2011)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探讨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稳定性,有助于抑制经济波动,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不稳定。
四、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
对于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熊荣植、卢晓媚(1990)认为产业结构决定外贸发展类型、规模,反过来,产业结构又制约外贸结构的发展。施祥正、吴进红(2006)从产业结构软化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软化对外贸商品结构的集约化、国际贸易服务的科技含量及技术贸易的层次都有影响。蓝庆新和田海峰(2002)将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经济总增长总效应中分离出来,阐述了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并没有就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武海峰(2004)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状况,通过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增长与我国的贸易政策有密切关系,技术进步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要素资源,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张亚斌(2000)把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看成两个不同的系统,认为这两个系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两种方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国出口商品结构通常由该国家的生产结构及生产地比较优势决定的。袁欣(2010)认为外贸结构是产业结构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展,认为两者是“原像”和“镜像”的耦合关系,在中国外贸结构并没有真正反映产业结构,呈现分离现象。
实证研究方面,陈建华等(2009)利用1978年-2007年的贸易总量中各组成部分增长率与结构变化的乘积等相关数据,度量了产业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结果发现,出口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进口结构变化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但是其研究只是注重了外贸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外贸结构的影响。郭利红(2004)实证研究了我国外贸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传导机制。陈虹(2010)利用1980年-2008年的结构变动指标数据分析了外贸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并得出结论,产业结构是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进口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主要是以国内业结构为前提的,并且表现出贸易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提升之间的矛盾。
五、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地区和数据的差异,学者对双结构以及其对经济的作用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大多数还是正效应。
在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我国已成为经济第二大国,外贸总额也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结构不合理,外贸依存度较高,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在出严重的畸形。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以及外贸结构优化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梳理的众多文献主要是从“量”上进行的研究,而且对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偏少,这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文献评述[J].改革与战略.2010(08)
[2]杨全发,舒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8)
[3]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7(09)
[4]熊荣植,卢晓媚.产业结构与外贸发展[J].国际贸易.1990(04)
[5]赖明勇,许和连等.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问题[J].求索.2004(03)
[6]杨全发,舒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8)
[7]施祥正,吴进红.产业结构软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2006(09)
[8]陈海波,魏啸.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09)
[9]蓝庆新,田海峰.我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及现状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02)
[10]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
作者简介:赵淑苹(1990-),女,汉族,山东巨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