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文化与金箔锻制技艺研究

    李兵

    

    

    摘要:在明晰金箔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南京金箔文化,指出“形而下”的南京金箔文化包括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南京金箔贴饰工艺、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并对其中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12道工序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南京金箔文化。

    关键词:黄金箔 南京金箔 文化产业 金箔锻制技艺 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26-02

    引言

    人类对黄金很早就有所认识并加以应用。资料表明,公元前1.2万年,埃及人认识了黄金。之后,黄金便为世人所追逐与迷恋,但因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使用的需求,于是7000年前,埃及人又发明了金箔技艺。据1922年英国学者卡特的考古发现,埃及法老图坦哈蒙死后戴的面具便是由金箔制成。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载:“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金箔,顾名思义,是将黄金锻制得薄如蝉翼,用于包裹庙宇宫殿、塑像衣装,实现“金玉其外”的效果。随着文明的演进,世界上很多地域的金箔锻制技艺都已失传,所幸这一技艺在中国内地得到完好的保存。其中,南京最具代表性。

    一、金箔

    广义,是指金属箔,包括金箔、银箔、銅箔、铝箔、合金金箔(金银叠合在一起捶打而成,称为双顶金)等;狭义,是指黄金箔。南京现今绝大多数的制箔企业都不生产黄金箔,但也许是黄金名气大的缘故,在箔业界,许多只生产银箔、铜箔、铝箔等的企业仍冠名“某某金箔厂”。本文仅从狭义角度去探讨南京金箔文化,即南京黄金箔文化。

    二、南京金箔文化

    南京俗语云“有山就有庙,有庙就有佛,有佛就得贴金箔”。依据民间传说以及旧时金箔艺人家中供奉的“葛仙翁之神位”牌子,南京金箔文化源渊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的道教灵宝派祖师葛仙翁葛玄。相传1700多年前,葛玄曾于南京的方山设洞玄观布道炼丹,博古冶金制箔之长,为当今制箔之术的可据之源。之所以选址南京,是因为南京的空气温度与湿度保证了锻制黄金的乌金纸能有最理想的环境,从而使黄金的延展性得到了极大的实现。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五大金箔产地(中国、日本、泰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之一,南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真金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金箔艺术馆”以及“金陵牌”、“龙凤牌”两大金箔品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形而下”的南京金箔文化,主要包括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南京金箔贴饰工艺、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因篇幅有限,本文仅论述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2006年6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纳入由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发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经归纳与总结,当代南京的金箔艺人将金箔锻制过程分为12道工序,即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炕炕、打了戏、出具、切金箔(如图1)所示。

    (一)黄金配比

    从金库中取出原料黄金,根据产品品种的特殊要求,加入定量比例的银铜元素,使其符合适当含金量。以99金箔为例,即用99.99纯金按99%比放料,其余1%放入银等其他金属,形成含金量为99%的金箔料。

    (二)化金条

    将配比好的金箔料放入坩埚,用长铁铁丝将其夹人马沸炉中煅烧,使金熔化并使掺入的微量元素均匀地进入其中。渣滓析出,将金水倒入长25cm、宽3cm、厚1cm的铁槽内冷却,使其成为金条。

    (三)拍叶

    将冷却后的金条用拍叶锤拍打,锤打成薄如纸张的金叶。即人工将金条锤扁,放入炉内沾火,约15分钟后取出放入茶叶水内浸泡,取出晾干,再锤打,连续8-9次,拍好的称为金叶。之后,将其裁剪成4cm见方的金叶子,每120张为“一作”,总重约60克。

    (四)做捻子

    用薄竹刀将金叶子切成1cm见方的小片,称为金捻子。每张金叶子可切成16枚金捻子,“一作”可切成1920枚。

    (五)落金开子

    先裁开子,即将20cm见方的乌金纸一裁四开,变成10cm见方的乌金纸,俗称金开子。然后,对金开子进行加热,俗称炕火。炕火时,将金开子放进竹丝编的笼子里,放在盖有一层牛皮纸的炭基炕上炕。

    (六)沾金捻子

    将金捻子用指尖沾着放入已炕过火、10cm见方的乌金纸的中央,2张乌金纸夹1张金捻子,总层数为2048层,用牛皮纸包好备打。

    (七)打金开子

    捶打夹有金捻子的乌金纸包,将金捻子打得更薄更开。打金开子的工具是一把重约2.5kg的檀木把倒护铁锤。打金开子的要求是绷紧绞紧,捻子丢平,拦头翻身掉边打,开子要打成蟹壳式,不叮不破不塘心。

    (八)装开子

    将“金开捻子”小心翼翼地用鹅毛趁口风挑起,放入有开子纸四倍大的乌金纸包内,此时称为家生。

    (九)炕炕

    将装好的家生放入炉内控温,保证其不受自然空间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旧时是用烧木炭的炉子,靠艺人经验来控制火候,现在用电炉恒温控制。

    (十)打了戏

    打了戏是南京金箔锻制中的最后一道锻打工序,也是金箔锻制技艺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了戏”是南京方言,意思是没有戏了、结束了。

    打了戏的内容如下:正副手各一名,上下对坐,上手又称推锤,右手掌七八斤重的锤,左手拿家生;下手又称护锤,下手双手抡四五斤重的小锤,随上手推锤师傅的路数捶打。打一个“了戏”约三万锤,上午四拆锤,下午三拆锤,共七拆锤。这一捶打过程中的秘诀是南京金箔业世代相传的,难以用言语表达,全靠捶打过程中正副手的默契配合。

    (十一)出具

    出具,亦称“出起”,即将捶打而成的金箔从家生中取出的过程。金箔很薄,不能直接用手去取,南京金箔艺人发明了用鹅毛去挑,并配以口风吹的取箔方式。

    (十二)切金箔

    将金箔用薄竹刀切成常用的形状,这一过程需要很高的技巧。金箔艺人要练成口风成线的本领,需达到三根点燃的蜡烛,吹灭中间一根,两边的蜡烛纹风不动的本领,才能上岗作业。南京金箔艺人总结出切金箔的口诀为“切箔要穷匡子、富角刀、点三角、合龙门、细线边”。

    包含上述1 2道工序的南京金箔锻制过程复杂而精妙,让金块变化为金箔,1.24克黄金可打出1平方米面积的金箔,最终打出的金箔厚度仅0.12微米,943张金箔只有1毫米厚,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柔似绸缎。

    四、南京金箔的创意设計应用领域

    经过12道锻制工序的南京金箔用途广泛,最初用于宫廷、庙堂、佛像贴金,在北京故宫、南京总统府、华盛顿白宫、伦敦白金汉宫、巴黎凡尔赛宫、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泰国皇宫等世界各地著名建筑上均可发现南京金箔的“点睛”装饰。现南京金箔文化创意设计已衍生到漆器、云锦、紫砂、药品、化妆品、剪纸、折扇、花笺、徽墨、灯具、茶具、家具、家庭装饰、家电、艺术品、工艺画等领域。

    (如图2)所示为笔者指导的、关于南京金箔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实践课程作业。通过构思、发散与创意设计将南京金箔与灯具、扇子、毛笔、钢笔、皮带、指甲刀具及其包装盒等常见产品相融合,在实现上述产品“锦上添花”效果的同时,更是让南京金箔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图3、4)所示均为金陵金箔推出的金箔制品,通过创意设计,将南京金箔、宜兴紫砂以及“与互”元素等巧妙结合。(如图3)为五行金箔紫砂杯,尺寸约为10×7.5cm,低调奢华、暗藏乾坤。一杯茶,蕴五行而著形。五行各有属性,相生相克,当以均衡为宜。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木,木生金。最好的宜兴紫砂泥经烈焰烧制而成形,盛上一杯热水冲泡的好茶,再在竹节与竹叶上点缀出几笔点睛的南京金箔,恰到好处、节节高,乃是五行于生活中最绝妙的均衡。(如图4)为五虎上将车载摆件,尺寸约为10×8cm,造型可爱、栩栩如生。在融入三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形象的基础上,用宜兴紫砂彩绘技术结合精湛的南京金箔贴饰工艺制作而成,是两种千年传统工艺文化在摆件上的完美演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结语

    与“南京金箔”一起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南京云锦”已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金箔”何时才能入选这一代表作名录?这是每一位南京金箔艺人需要面对、关注与思索的问题。但愿,有更多的人能认识和关心南京金箔文化与金箔锻制技艺,并加入到南京金箔的文化创意设计、生产制作、推广宣传中来,在保护中传承金箔文化、在开发中研制精品金箔、在创新中构筑金箔产业,让南京金箔文化真正融入到现代艺术与创意设计的应用领域,共同打造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相关文章!
  • 考虑修形的斜齿轮系统非线性激

    魏静 王刚强 秦大同<br />
    摘要: 斜齿轮的啮合刚度与轮齿误差的求解是三维空间问题,其修形后的啮合刚度计算方法不同于直齿轮,而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基于距离的软件故障分析方法

    潘建生+程实+文万志摘 要:鉴于多故障之间的干扰,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软件故障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计算测试轨迹之间的欧式距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