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昭示 现实的关怀

    关键词:历史与现实,王安石变法,阅读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52-06

    因承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高三阶段公开教学任务,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阅读。阅读中注意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①学者们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述,毁誉、褒扬,莫衷一是,这使其“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②特别是青苗法和免役法,争议颇多。事实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启示是教学难点,关涉历史解释素养。笔者决定,以青苗法和免役法为中心,以“历史的昭示,现实的关怀”为立意,设计该课。

    接下来思考的是,采取何种方式推进立意的落实。自新课标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以来,如何促其转化落地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关注到,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一个始终坚持并愈加彰显的理念,即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历史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③新课标更是明确提出了“历史阅读”这一概念,并就此明确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问题”,④适时“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⑤故笔者决定采取阅读教学的方式来落实本课立意,同时对其助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一定的探索。下面就概要谈谈这次阅读教学实践,语出疏漏,敬请方家指正。一、教学设计

    青苗法和免役法在颁布当时就饱受争议,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材料,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与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动机与效果,有利于全面思考变法的教训与启示。

    环节一:理想与现实——动机与效果的冲突

    (一)青苗法

    材料1: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四》

    材料2: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则无二分之息可乎?

    ——(北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问题1:实施青苗法的目的是什么?青苗法为什么要收取利息?

    据材料1可知,实施青苗法有以下五个目的:①减轻农民负担;②增加政府收入;③平抑市场粮价;④保证农业生产;⑤抑制土地兼并。据材料2可知,收取二分利息是为保证青苗法实施的可延续性。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改革者的角度了解青苗法,并认识到其用意不可谓不善;另一方面让学生阅读反对者的观点,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埋下思辨隐线。

    材料3:苏轼认为,原来的常平法完备至极,“所守者约,而所及者广”,钱谷虽少但救济面很广。倘若“万家之邑,止有千斛”,灾荒时粮价飙升,将常平仓这千斛粮食投入市场,“物价自平”。如果实行青苗法,每户可借一斛,千斛只能救济千户,另外的九千户怎么办?

    ——摘编自谢智飞:

    《论苏轼对青苗法的认识》①

    材料4:……今县官乃自出息钱……各随户等抑配(摊派)与之……必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随手皆尽……富者则独偿数家所负……贫者既尽,富者亦贫,臣恐千年之外,富者无几何矣。

    ——(北宋)司马光:

    《乞罢条例司常平使者疏》

    材料5: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花费不合理)。及其納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

    ——(北宋)苏辙语,出自(清)徐松: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

    问题2:苏轼、司马光、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各有哪些?

    材料3~5向学生展现了青苗法的另一面。材料3中苏轼指出,常平法在荒年可惠及更多百姓,而青苗法的救济范围有限。司马光指出,官员强迫百姓贷款,收取利息;穷人因还不起贷款而逃亡,为其担保的富人被迫代为偿还,因而致贫。苏辙认为,青苗法监管困难,官吏舞弊;百姓贷款使用不当;官府收取本息困难,增加行政负担等问题。

    设计意图:上述五则材料既反映了王安石关于青苗法的设想,又包括时人对于青苗法的不同看法。在特定的时空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对学生的既有认知形成冲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青苗法的制定确有考虑不周之处,具体执行环节又走样变形,结果百姓怨声载道,官府也不胜其烦。

    (二)免役法

    材料6:今所以未举事(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cù,督促)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北宋)王安石语,出自(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

    材料7:然而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

    ——(北宋)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问题3: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有哪些益处?

    据材料6、7可知,在王安石看来,实行免役法有以下益处:①富国强兵,利于收复失地;②避免派役不均,减轻农民负担;③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免役法的制定意图,即利国利民,另一方面为学生阅读反对者的观点,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埋下伏笔。

    材料8:役人之不可不用乡民,犹官吏之不可不用士人也。有田以为生,故无逃亡之忧;朴鲁而少诈,故无欺谩之患。今乃舍此不用,而用浮浪不根之人,辙(苏辙)恐掌财者必有盗用之奸,捕盗者必有窜逸之弊。

    ——(北宋)苏辙:《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

    材料9:今有司……唯钱是求。农民值丰岁,贱粜其所收之谷以输官,比常岁之价,或三分减二,于斗斛之数,或十分加二,以求售于人。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吏责其钱不已,欲卖田则家家卖田,欲卖屋则家家卖屋,欲卖牛则家家卖牛。无田可售,不免伐桑枣、撤屋材,卖其薪,或杀牛卖其肉,得钱以输官。一年如此,明年将何以为生乎?

    ——(北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阙失事状》

    材料10:先帝初行役法,取宽剩钱不得过二分,以备灾伤,而有司奉行过当,通行天下乃十四五。然行之几(将近)十六七年,尝积而不用,至三千余万贯石。

    ——(北宋)苏轼:《论给田募役状》

    问题4:免役法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苏辙认为免役法招募的人员没有当地普通农户可靠,他们可能监守自盗,勾结土匪,自身成为社会治安的隐患。司马光则认为,为交纳免役钱,农民被逼迫贱卖粮食、田产、牲口等一切可以出售的物资,导致破产流亡。苏轼指出,免役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过分征收免役宽剩钱的现象,征收上来的钱却没有被合理使用。可见,持不同意见者反对免役法的理由也是充分的,绝非“大地主大官僚代表”的胡言乱语。

    设计意图:上述五则材料既反映了王安石关于免役法的设想,也包括时人对于免役法的不同看法。同样,回到历史的现场,不同人物的相左观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再次形成冲击,学生的认识得到继续深化:免役法亦非尽善尽美。

    王安石变法是在当时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改革派在原有体制内的一次折冲。“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尤其是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解释”,是上述阅读后需要进一步指导的重要步骤。另外,使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①是需要进一步落实的价值目标。为此,重点学习青苗法、免役法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

    环节二:教训与启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材料11:青苗法者,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

    夫中国人知金融机关为国民经济之命脉者,自古迄今,荆公一人而已。

    募(免)役法者,变当时最病民之差役制以为募役制,而令民出代役之征以充募资,实近于一种之人身税,而其办法极类今文明国之所得税,荆公救时惠民之第一良政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问题5:梁启超是怎样评价青苗法和免役法的?他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问题6: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观点?如何评价青苗法和免役法?

    梁启超认为,青苗法类似于近代欧美的官办银行,通过贷款刺激经济发展;募役法则类似于欧美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主张通过改良而使中国强大起来的梁启超,想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向民众宣传自己革新图强的主张。

    设计意图:问题5、6主要指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多个水平的不同要求。其中包括:引导学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等。

    王安石变法不仅在推行过程中极其艰难,而且在其后的八百多年间基本被否定,直到1908年,戊戌变法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时,才给予高度评价。梁启超“怀古”的目的在于“忧今”,以此引导学生逐步从“历史”走进“现实”。

    但是,任何改革措施的落實,都无法离开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从近代国家的实践中亦可看出:

    材料12:要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控,就必须建立起对人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对官员权力的制约,否则就无法保证这种调控不会变成对民脂民膏的掠夺。要成功开展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商业性质的行为(如发放贷款……),就必须建立起独立于政府的专业机构并培养出相应的专业人员。

    ——张剑锋:《民不加赋,国用能不能饶?》①

    问题7:国家调控经济又不至于掠夺人民,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设计意图:王安石变法在传统社会中,面临制度和文化的瓶颈,阻力重重。变法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和改革措施过于超前,缺乏体制性保障。

    新法实行数年后,国家财政收入从宋初的1600多万贯增至6000多万贯。其中青苗法每年增收300万贯,免役法每年增收1200多万贯。然而,在给国家带来了巨额收入的同时,民众的生活却相当贫困。一位名叫郑侠的城门小吏,根据每日所见绘制了一幅《流民图》,送呈皇帝。宋神宗看到图上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民,拖儿带女,只能以草根野果充饥;许多人身被锁械,斩桑拆屋,卖钱偿官。尽管这些与天灾不无关系,但当政者认为主要是人祸,王安石变法由此成为众矢之的。

    问题8:王安石变法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教训与启示?

    设计意图:问题8主要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好政策的执行,须以加强官员队伍建设为保障;过于超前的措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并非能取得好的效果,改革措施要符合社会实际;激进式变法并非对社会有利,渐进式改革可能更适应于百姓的承受能力与接受程度;改革必须关注民生,处理好富国与富民的关系;所有改革都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取向。

    环节三:学习反馈——学生的认知变化

    教学开始之初,笔者以下列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前测:①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措施在推行过程中会遭受巨大阻力?②这些措施为何会遭到激烈反对?从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一些笼统的抽象结论,如“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触及了地主阶级利益”“触及封建权贵的利益”“触动了某些官员的利益”“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等。这些结论完全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说明学生此前对这个问题的学习只有记忆,没有思维,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育。

    本节课结束之时,笔者要求学生再次回答上述问题。从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认识已趋于理性、深刻和立体,而且表述言之有物。现呈现三个小组的学习结果。

    第一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百姓贷款,不得民心;②利息过高,增加借贷者的负担;③贫富相保,损害富民利益;④官府负责借贷,加重行政负担;⑤民众对借贷之钱花费不合理。免役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所雇用的人不够可靠;②士绅已承担其他社会责任,不应再缴纳代役钱;③农民交钱后仍要承担役务;④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⑤官吏故意提高缴纳金额,造成百姓贫困。

    第二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青苗法不如常平法救济面广;②无力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③官吏摊派借贷任务,损害富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④措施过分超前,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⑤推行过急,民众接受度低。免役法遭到激烈反对的原因有:①要求贫富公平,触犯富者利益;②免役钱对贫者来说是一大负担;③免役法颁布后保甲法随即颁布,百姓仍需变相服役;④给品德不良的官员提供了收取苛捐杂税,进而从中渔利的借口。

    第三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没有协调好富国与富民间的关系;②效果与其实施动机不符;③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的负担;④实施过程中,没有对权力进行制约,出现了腐败现象。免役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农民在出售农产品的过程中利益受损;②不利于乡绅承担其他社会责任;③雇用役者的质量得不到保证;④加重人民负担,实施过程中忽略民生问题;⑤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条件。

    历史阅读后,绝大多数学生对变法的反对者不再笼统地称“守旧派”或“顽固派”,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不再是笼统抽象的结论,而是比较、分析不同來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史料实证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改革者为农民“去疾苦”、让农民安心农业的目的并未达成,这种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国家与百姓利益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做出多视角的解释和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得以提升。学生普遍认识到,无论是青苗法还是免役法,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用人不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一个好的政策,要得到正确的贯彻,还必须选用德才兼备的执行者。另外,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地关注民生,没有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没有认识到富国必先富民的道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已经站到了现实的立场上。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改革要符合社会实际与民众要求,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结合特定的时空背景。学生从中还体会到了改革的艰辛与复杂,从而有助于其汲取历史教训,全面认识今天我国的改革,家国情怀因此得以涵养。二、教学反思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但历史的规律可以再现,历史的借鉴价值永不褪色。每一代人,都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九百多年前的王安石变法,给今天中国的改革事业留下无尽的思索,这应是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需要重点挖掘的价值所在。

    通过这次阅读教学活动的尝试,笔者相信,阅读教学是助推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给笔者带来了许多有益的体验,其中最为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度阅读材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包括享有盛名的学术专著,以及权威的学术论文。通过泛读发现,关于青苗法、免役法,当时的改革者和反对者对于其或赞同或反对,均有细致入理的分析,从中选取典型材料供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既“回到历史现场”,又思考现实问题,使“过去的经历作为一种社会的沉淀仍然给今天、明天的生活以某种历史规定性”。①为贴近学生,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的观点。当然,所选择的材料要篇幅适中,还要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相适应,必要时就采取摘编或加注的形式。

    2.历史探究问题的设计。

    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往往是与学生既有认知产生明显冲突的问题。即使无法让每个问题都存在认知冲突,也应尽量让该类问题成为解决冲突性问题的基础。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资源,因此学生的既有认知多源于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在无疑处设疑。例如,学生心目中的大史学家司马光、大文豪苏轼与苏辙,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当然,问题设计应围绕重点内容展开,而且所设计的问题应当指向特定的核心素养与水平描述。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观念决定阅读教学变革。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者需要对什么是真阅读,什么是真阅读教学重新审视与反思。”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样需要真阅读。历史阅读并非简单地解决字、词的读音与释义,而应将语句、段落置于全文脉络中进行推理,并尽量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利用个人经验去体会作者的动机。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深度领会当事人的原意,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真理解。

    4.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

    受教学时间的客观制约,学生阅读应当有所侧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不同的材料,使其从不同的侧面来了解特定的史事。在三维目标背景下,这种操作可能不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考核不以掌握知识点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素养水平的落实情况为标准,这为分组阅读与深度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然,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开展深度阅读的必要前提。

    5.课内课外阅读的结合。

    教师完全可以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包括课前阅读与课后阅读两方面:课前阅读侧重于知识预习,课后阅读侧重于拓展深化;课前阅读可以课文为主,课后阅读与课堂阅读一样,以史学研究成果为主。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历史阅读的基本要领。尤其要重视材料作者所处的时空环境,更要重视推理分析的运用。

    对于新课标提出的“历史阅读”这一概念,笔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王安石变法”一课的阅读教学活动仅仅是尝试。遗憾的是历史课程论专家对于历史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少,这无疑增加了一线教师实践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类史料探究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阅读教学助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还需进行持续性的探索。此文算是抛砖引玉吧。

    【作者简介】徐永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昆山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

    武智 鲁东海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陈独秀,历史解释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42-10现行中国历

  • 基于唯物史观的高中新课程历史

    关键词:秦汉史教学,唯物史观落地,理论解析,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37-05学科核心素养是

  • 融合设计与灵活实施:基于历史

    赵玉洁 王德民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有效教学,融合设计,灵活实施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33-04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