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间地头,认识农民伯伯
孙京
摘要:小学生的人物习作存在脸谱化、模式化的现象,一些专家提倡习作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教育的规律,于是生活化的习作策略就应运而生了。下面笔者就带领三年级的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以日记的形式去认识“传统农民”。
关键词:生活化 ?习作 ?农民 ?小学生
一、小学生习作存在脸谱化、模式化现象
老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的时候非常困惑,孩子们在写作时通常脱离生活实际,提笔就想着编造,假大空的现象比较常见,写的人物比较模式化、脸谱化。孩子们笔下的“爷爷奶奶”都是满头银发,慈祥和蔼的,关爱下一代无微不至;“爸爸妈妈”都是妈妈像老虎一样凶猛,不是狮子吼就是老虎叫,每天都是絮絮叨叨,爸爸每天都疲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成长,工作狂人一个;“老师”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尽职尽责、忙于教学,每晚都是没日没夜地批改厚厚的作业,在雨中给学生打伞,给生病的学生送药;“警察”都是兢兢业业,铁面无私,翻越千山万水追捕犯人,不顾家庭和孩子,舍小家为大家;“农民”都是头戴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二、生活化习作教学策略的提出
针对学生作文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经过多方探究后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他认为:“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这样强调:“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基于小学儿童教育的实际出发的,也是基于写作源自现实生活提出来的。现实的生活是孩子们的乐园,只有在乐园里他们才能汲取营养并且写出东西来,习作才会展开,习作策略才能实施,学生的习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中队活动
三年级是小学生由“写话”到“习作”的过渡期,为了让三年级的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传统农民”的形象,暑假里,三五中队开展了“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暑期中队实践活动。
7月初,这些城里的娃娃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一路高歌来到了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田间地头,这时已经是上午十点钟左右了,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眼前是一片碧绿的大豆地和一人多深的玉米地,孩子们十人一组,分成四组,体验除草。在农民伯伯的耐心示范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进庄稼地里行动起来!孩子们戴着太阳帽,拿着锄头,在庄稼地里拼命寻找着“猎物”,每当除掉一棵野草内心就激动不已,嘴里还记着数。太阳渐渐升高,温度达到了三十几摄氏度,热极了!大豆地里的“农民朋友”羡慕起玉米地里的伙伴们,他们觉得玉米比较高,已经遮挡住了阳光,肯定比较凉快。当伙伴们走进玉米地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玉米地里不透风,闷热闷热的,调皮的汗珠立马从脑门上上落了下来。不到半个小时,这群孩子扔下锄头,在树荫下纳起凉来,他们喝着矿泉水,望着远处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伯伯,感慨起来:“以前在课本上只是朦胧地知道农民伯伯们辛苦,今天总算体会到了,什么是农民伯伯的辛苦!……”
四、实践活动后学生的习作例析
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以前的我真是太幼稚了,只从书中知道“农民”就是辛苦,殊不知他们充满着劳动的智慧呢。今天我认识了一位充满智慧的农民伯伯。他四十多岁,头戴一顶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毛巾,脸挺黑的,尤其那双粗大的手让我印象深刻。是这双粗大的手教会了我如何锄地,锄头既不能抡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顺着锄头的巧劲;锄头杆既不能拿太长也不能拿太短,太长太短都比较费力,还锄不到杂草。当你累的时候还可以手扶着锄头杆儿休息一会儿,这会儿的锄头就是一根拐杖。这个锄头既可以锄草还可以击碎泥块起到了松土的作用,还可以作为翻秧的工具……
这个城里的小姑娘,非常可爱,开始她对“农民伯伯”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书本中,以前的写作仅仅是间接,刻板地描写“辛苦”,现在经过中队活动,她认识到“农民伯伯”锄地都有那么多知识,长年累月的耕作肯定蕴含着丰富的学问,“农民伯伯”真是非常有智慧!
一位家庭优越的孩子这样写道:
爷爷老是跟我说,他小时候天天下地耕作,非常辛苦。我一直不相信,因为我从电视上看见的农民耕作都有现代化的机械帮忙,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插秧有插秧机,不需要冒着风雨走进泥泞只要操作一下机器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农民这样辛苦!以前的农民只能靠勤劳的双手,顶多利用牲畜帮忙,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劳作就没有收成,没有收成就要饿肚子。以前的农民挺可怜的,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劳动果实都被地主恶霸剥削去了,自己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难怪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景。爷爷说的事情都是真的,从今天起我一定会更加尊重农民,也会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了!
这个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发现了农民的辛苦,亲身的感受让他理解了爷爷说的故事,思想上也受到了洗禮——勤俭节约。其习作不再是虚构空洞的事件,感情真挚。后来,我发现他在生活中会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这也是实践活动带来的影响呀!
我带领着三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实实在在的田间地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农民在辛勤劳作的情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体验生活,感知“传统农民”的形象。这样他们在写日记时就有纯粹的生活体验,在描写人物时不再是假大空,在他们的笔尖情不自禁地写出了,皮肤黝黑,双手粗大而又充满耕作智慧的农民伯伯,他们用实际的锄草劳作这个事件,表现了“汗滴禾下土”。传统农民实在辛苦,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这也使得一些孩子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把学生带到自然中,使他们走入生活、感知生活,“农民伯伯”就从孩子们的笔端活灵活现地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