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美: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审美动力

    【摘 要】格式塔完形压强原理认为,人的认知兴趣集中于物体的不平衡状态(即事物的“缺陷”)。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处理方面,存在着对课文内容进行“全息式”处理的痼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存在着追求完美程式的弊病。本文主张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贯彻格式塔完形压强之“缺陷”理论,从课文的“缺”、“残”、“略”三个方面,探寻语文阅读文本所蕴涵的空白艺术;大胆显露语文课堂组织中的“遗憾”环节,保护或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引导学生达到由知到不知再到知的探究性语文学习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格式塔 缺憾美 中学语文 阅读文本 课堂组织

    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尤其是“解惑”成了老师的专利,教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已知信息,充分延展有限的课堂时间,把这些信息全乎地传递给学生。这就是统治中学语文教坛数十年的“填鸭”式教学,它把语文学习看成是一种简单的物物传递,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存在。近几年又升起了数不清的各种语文教改旗帜,不管他们贴何种标签,究其共同点,大概有四:(1)否定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3)开放有限的课堂时空。(4)大容量、高难度、探究性。应该说这些改革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今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特色。但依我看,不管是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还是今天的全息式教学其实都没有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追求完整。笔者所界定的“全息式”概念,其内涵是:在角色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在手段上既有传统的黑板粉笔,又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内容上,既有课内知识,又有课外拓展;在时空上,既注重有限课堂,又发挥生活空间,等等。可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依然肩负着让学生由不知到知的使命。教学过程追求的最高境界依然是学生由不知到知或者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目的。

    而笔者认为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应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由知到不知再到知的探求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受一种审美冲动的驱使,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为什么主张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让学生由知到不知再到知的探究性学习情景呢?

    从格式塔的完形压强原理看,人的认知兴趣集中于物体的不平衡状态。当人面对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这种内在的紧张力会促进人的大脑紧张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满的形状,从而实现内心的平衡。思维就是意识经验的不断改组,理解就是已经知道的事情的旧结构的改组或新结构的形成。由此,语文教学就是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有“缺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探求而创造新完形的欲望。从美学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如《诗经·静女》言:“爱而不见,搔首踯躅”,本诗描述了一次从不顺利到顺利的爱情约会,这次约会的味道恰在开头的不顺利之上,女孩的躲藏不见给男子带来了担心与焦急,也激起了对女孩的热烈期待,强化了他后来见到女孩的惊喜之情。缺陷美是激发人们探询未知世界的审美动力。由此看来,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不知,再由不知到知,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学无止境。说得通俗点,语文教学最好的状态不是教学生学懂,而是教学生质疑,教学生探究。陶潜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与”一词点破了师生共同探究的快乐之谜。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达到由知到不知的理想的探究性学习境界呢?

    1.从阅读文本中去发现“缺憾”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拥有的最可利用的阅读文本便是课文。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学生面对一个完美的整体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缺少审美的冲动,更谈不上审美的体验,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激发学生的审美冲动,其办法便是从整体的空白入手。那么课文的“空白”有哪些呢?

    (1)缺:课文所表现的缺,包括课文的缺省、缺失和缺憾。所谓缺省,即指作者在写作时从结构和内容上有意安排的非完形状态。比如在叙述文体中暗线的设置,如鲁迅的小说《药》明线交代的是华老栓一家“买药”、“吃药”、“谈药”这一过程,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杀”、“被吃”、“被谈”这一过程。从教学的角度看,老师如果抓住暗线这一缺省的空白设问,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想象从已知的诸多信息去探知未知的信息,从华老栓在买药的路上遇到的恐怖情形可知夏瑜被杀的阴森恐怖的环境,甚至从华老栓随围观的人群后退的细节,可见夏瑜被屠杀那一刹那的残忍情景。所谓课文的缺失,指课文明显的瑕玼。教材所选课文给学生的感觉是完美无缺的,老师所做的工作似乎仅限于发现并渲染课文的美。其实不然,课文也有许多缺失。在阅读教学中,不但不能回避这些错误,而且要善于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设置问题供学生探讨。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篇被历代文人传诵的美文。但是有些地方与史实明显不符,如“不违迁蜀,世传《吕览》”一句,实际上《吕览》在吕不违迁蜀之前就已修撰而成。再看司马迁的其他文章似乎有很多地方有明显失实之处。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不仅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恢复其历史原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就此探究这一问题:司马迁既然自称撰写《史记》掌握了大量史料,为什么偏在关键之处有明显的失真呢,由此可以让学生理解司马迁著《史记》,实乃溶住了个人丰富的感情,为了抒一己之愤懑,不惜曲解历史,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了。当然也可能由此引出其他的看法,有争议最好。所谓缺撼,就是一篇课文给我们留下的美中不足的遗憾,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在语文教学中应大胆地对所选课文的不足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缺憾进行探索,以发现造成这一遗憾的原因,或者,对缺憾的艺术进行再创造。比如,我在教授《报任安书》和《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就发现一个遗憾,《报任安书》的思路显然没有《信陵君窃符救赵》清晰。学生也非常认同司马迁这个叙述的缺憾。对此我们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并非司马迁的写作能力问题,而是司马迁所处的环境及当时他复杂的情感所致。《报任安书》一文是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感情极其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司马迁是一位至情至义之人,胸有激愤就难以顾惜文章之思路了,再联想到屈原之作《离骚》,全诗难以理出一个明晰的思路,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十分痛苦,但只有想到屈原所经受的万般痛苦,也就无牢骚可发了,而且能深刻理解屈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执着与深情了。

    (2)残:任何一篇文章的创作都是一个不断修缮的过程,我们今天见到的课文,都是作者历经多次修改而至臻完善的,在修改的过程中必然有增删。在历次的课文编选中,所选课文,有的也存在增删的现象。特别是那些被删去的文字,在今天的教学中最能引发学生思考。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指出断臂的维纳斯是“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具体美的奋然一跃。”倍受争议的贾平凹的小说《废都》,在关键之处干脆采用空白方格代替,宣称被删去多少多少文字。被删去的文字反而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根据这一审美特点,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何作为呢?首先可以就课文删减的部分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在比照中探寻空白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人民教育出版社90年版的教材中就没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和梁元帝《采莲赋》的诗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实验教材所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又将曾删去的内容全部照排。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被删去的文字所形成的空白进行思考,为什么被删去?可能因为其女性色彩太浓,担心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据此可进一步追问,朱自清为什么在文中使用那么多阴柔的语言形象呢?从那些带着鲜明女性色彩的阴柔意象中我们可以推断文章弥漫的淡淡的哀愁,可能源于其优柔的性格特质。这样从残缺的地方探究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而且能把思考带向深入。其次,可以对课文进行残缺处理,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再将原文还原,进行比较阅读。比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时,对于祥林嫂反复讲述的阿毛的故事,就可以进行残缺处理。假设没有重复出现的那一段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中反复出现阿毛的故事对祥林嫂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再次,可以进行作文的续写或补写训练。比如拿一篇优秀作文,只提供原文的开头或其他的某一部分,让学生作续写或补写,然后再将原文进行比较,看孰优孰劣。其实《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高鹗就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3)略:所谓略就是文章有意省去的或隐去的文字,这种现象在课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文学创作的规律所在。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最讲究虚实相间。何谓虚实?可以说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文学中的虚实也可理解为阅读文本中的显与隐,隐去的地方,正是学生要追寻的美的所在,在此强调就是显与隐的问题。从标点符号看,打省略号的地方可谓之隐。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当听到几个女子被屠杀的噩耗时,鲁迅先生连续用了几个转折,并打了省略号。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叙述到柔石等人被枪杀时,作者写道“原来如此!……”在这些省略的地方就可以设置问题,供学生思考。从而体会鲁迅先生对敌人无比愤慨而又被憋闷得无话可说的痛苦心情。从结构看,戛然而止的地方谓之隐。比如小说《项链》和《警察与赞美诗》都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文字突然的收束让读者惊诧不已而又余兴未了,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猛,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可让学生讨论、续写等等。从内容看,该交代而未交代的人和事谓之隐。在诗歌中这一现象最为普遍,分明是写春却不见一春字,而诗中却处处见春之身影;分明写喜却不著一喜字,而句间时时露喜之氛围。那么教学的机巧,不在可视的景致,而在于从可视之窗嗅未显之味。如程颢的诗《秋月》:“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题目是“秋月”,可诗中无一月字出现,那么“月”从何处体现?如果在欣赏诗句的字面意思之后,提出这一问题,学生定会大感兴趣。其实,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处处明朗可见,如果没有月光的朗照,怎能看得清楚?因此月不但出现了而且普照全诗。

    以上文字,笔者试图从课文的“缺”、“残”、“略”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材所蕴涵的空白艺术,也是格式塔完形压强理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一个大的方面,也是很多研究者已经发现的一个运用领域,而我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将它做了一个比较系统化的梳理。但在本文我还想郑重指出,格式塔完形压强理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可在另一个大的方面——课堂组织方面发挥作用。

    2.在语文课堂组织中显露“缺憾”

    在现代技术教育背景下语文课堂组织已被程式化和完整化了。“新课导入——目标设置——背景介绍——朗读体会——示范讲解——问题情景——讨论分析——结束”,这是我列出的当前课堂教学组织的一般程式。虽然也花样繁多,但是在这种追求完美的课堂组织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一致的,其问题表现为:(1)格式化。格式的东西就是程式的东西,程式的东西就是表演的东西。表演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对教学意义的摈弃,表演式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是学生,而是评课者,它追求的是课堂外在的氛围热烈而非课堂内在的思维快乐。这也是当前公开课普遍被学生厌弃的原因所在。(2)运动式:所谓运动式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显得紧张而匆忙。师生之间不是在做思想的交锋和情感的碰撞,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教学任务的追赶,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活动中静默已不复存在,如果有静默的存在也是为了做样子,而静默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思考行为的时间保障,又是教学节奏的缓冲器。(3)圣人化。所谓圣人化就是教师在课堂组织中成为事实上的权威,虽然他面带微笑,又在启发学生讨论,虚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意见,然而他的答案早已成竹在胸,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了比孔子还圣明的人。课堂的民主非但不民主,反而成了虚伪的民主,对学生的人格伤害极大。

    我列举了当前课堂组织中存在的三个主要弊端,其实就想表明一个观点:课堂组织不必追求程式的完美,教师不必成为圣人式的完美,学生活动不必追求外在的时间完整。课堂组织来点“缺憾”有何不可?我所说的“缺憾”意指:(1)课堂形式的个性化。不必要求每堂课都具备导入、讨论、朗读等等机械式教学环节,而根据课文课型具体安排适合的教学环节。比如教授卡夫卡的现代派小说《变形记》,如果按照一般小说的授课模式,即作家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分析、环境主题等等,学生听了可能不知所云,但是如果简单介绍一下小说的人物情节后,即抓住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壳虫所承受的巨大社会压力这一着力点,大胆地结合教师自身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进行读后感式的深情讲解,学生再结合自身的压力肯定能产生共鸣。那么这样讲必然留下许多缺陷,甚至课文的很多文字学生都没有认真的咀嚼,但是课堂所产生的感情共鸣,必然激发学生自己去探求那些不熟悉的文字或其他问题,说不定还对其他现代派作品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2)课堂主体的人性化。我所说的课堂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师生在课堂活动中不是机器,而是活体,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个性鲜活的普通人,既然是人那么就可以犯错误,老师犯的错误所产生的缺陷说不定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比如我在讲解〈〈屈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句时,将“存”释为“保存”,而学生提出质疑认为应释为“思念”,为此有学生就查阅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各种翻译版本,写了一篇小论文。学生也可以犯错误,甚至产生诸多疑惑,疑惑本身就是探究的开始或原动力。比如高中课本第五册第一单元关于人生的话题就有几篇艰深难懂的课文。特别是冯友兰先生之〈〈人生的境界〉〉实在高深难悟,本文教授的目的究竟是让学生明白人生有那几种境界呢,还是让学生带着各种疑惑去思考自己或周围的人属于哪种境界呢?也许后一种选择更具有实际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励学生思考人生话题,提高学生做人的思想境界和作文的思想层次。(3)课堂活动的自由化。我所说的课堂活动的自由并非是无序的乱动,而是在有序安排中允许自主自由行为的存在。比如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争论,因此可能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进行,那么教师情愿砍掉余下的环节,而让学生在本环节充分地发挥,给他们以活动的自主与自由,而不是强迫他们追赶教学任务,这样出现课堂活动缺陷不但不影响课堂的完美,而且是对学生思维自主权的保护,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课堂民主的体现。

    中学语文教学负重前行,其负重之感多源于对知识结构和课堂行为的完而善的追求。格式塔理论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而非完整,格式塔完形压强原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说穿了就是从整体的“缺憾”入手获取一种“象外之致”的新的格式塔质。我们要大胆放弃全息式教学模式固有的完整观念,善于发现、创造和利用语文教材及语文课堂组织中的缺憾美,教会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探究欲和创造欲。

    ★作者简介:黄明勇,四川省成都七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初中数学

    龚建忠摘 要:数学新课标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是学生构建系统数学

  •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差异性教学策

    张洁【摘? 要】语文是一门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课堂,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差,学生之间的词汇积累量、句子结构的掌握等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